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恶性肿瘤的治疗已经进入驱动基因指导下的个体治疗时代,肺癌患者应该进行多基因检测,特别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EGFR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如果一线接受了化疗,二线应该选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一酪氨酸酶抑制剂(EGFR—TKIs)。EGFR基因突变的NSCLC患者一线EGFR—TKIs治疗失败后,二线治疗应该是个体化合理选择,包括局部放疗、化疗和继续EGFR—TKIs。目前一代和二代EGFR—TKIs药物之间未见到显著疗效差别。第三代EGFR—TKIs是目前的EGFR—TKIs耐药后的最有希望的选择,特别是针对T790M突变耐药。  相似文献   

2.
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患者的治疗效果令人瞩目。本文分析总结近年国内外相关研究,指出低剂量TKIs的应用虽有待进一步证实,但优于标准剂量组,并从安全性、改善肿瘤血管结构和功能、与细胞毒化疗的关系三方面探讨大剂量TKIs的应用效果。进一步分析指出大剂量联合小剂量TKIs能够最大程度地防止或延迟耐药的发生,进而控制疾病的进展。从而,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患者的TKIs治疗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cancer,NSCLC)是一类具有独特病理和临床特征的恶性肿瘤。目前由于针对EGFR基因突变阳性NSCLC治疗中TKIs的应用,患者的生存期已超过三年,所以此类患者从诊断到治疗应进行全程管理。首先要进行分子检测,发现EGFR基因突变NSCLC,以避免失去EGFR—TKIs的治疗机会。研究证明,EGFR基因突变NSCLC任何线接受第一代抑制剂治疗,患者疗效及生存获益且耐受性良好。一代EGFR—TKIs耐药后根据失败模式选择后续局部或全身治疗,或根据耐药失败分子机制给予新的分子靶向治疗。对EGFR基因突变NSCLC应实施科学、有序的全程管理。  相似文献   

4.
探讨槐耳颗粒联合吉非替尼在晚期肺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口服槐耳颗粒联合吉非替尼,对照组单纯口服吉非替尼。4个疗程后,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机体免疫状态、瘤体大小、生存质量的变化和药物毒副反应等指标。结果发现两组患者瘤体大小和生存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 CD8+明显下降、CD4+/CD8+比值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方面,恶心呕吐、腹泻等药物不良反应相对较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槐耳颗粒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与吉非替尼联合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  相似文献   

5.
采用荧光PCR法对19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 )组织进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基因突变检测,分析EGFR基因突变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显示56例(28.1%)存在EGFR基因突变,其中27例(13.6%)为外显子19突变,25例(12.6%)为外显子21突变,2例为外显子18突变,1例外显子20突变,1例外显子18和20的共突变。另外,除广东及安徽省铜陵市外,辽宁地区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及主要突变类型与其他地区相符,常见于外显子19、21突变,其中腺癌、不吸烟患者突变率更高,更适宜EGFR-TKI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6.
观察比较长春瑞宾(vinorelbine) + 顺铂 (cisplatin)( NP)与多西他赛(docetaxe)+顺铂(DP)在ⅢB期或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面的差异。回顾性分析79例晚期NSCLC病例应用NP和DP方案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NP组CR3例、PR13例、RR(CR+PR)38.1%;DP组CR0例、PR13例、RR35.1%。NP组静脉炎较高,DP组骨髓抑制和腹泻发生率高(P〈0.05)。NP和DP方案在治疗晚期NSCLC中,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7.
探讨榄香烯注射液联合替莫唑胺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放疗后维持治疗的疗效,将46例NSCLC脑转移放疗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榄香烯联合替莫唑胺和单药替莫唑胺维持化疗,观察两组疗效、免疫指标、不良反应及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缓解率及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免疫功能提高,化疗不良反应减轻。榄香烯联合替莫唑胺维持治疗可以提高NSCLC脑转移患者放疗后的总缓解率,改善生活质量,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8.
靶向治疗是运用抗肿瘤药物靶向性与肿瘤的不同特异性住点结合发生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一种治疗手段。针对恶性肿瘤中的非小细胞肺癌,其在临床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其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吉非替尼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运用,及其优点和所面临的问题,阐述如何应对完善靶向治疗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为了观察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失败后化疗与化疗联合EGFR-TKI的疗效,对4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TKI治疗失败后,分别给予吉西他滨化疗、吉西他滨联合EGFR-TKI治疗。结果显示:两组在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上均无统计学差异。吉西他滨联合EGFR-TKI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吉西他滨组(P0.05)。因此对于肺癌EGFR-TKI治疗失败后,进行吉西他滨化疗与吉西他滨联合EGFRTKI治疗效果上未见差异,在毒副反应方面,吉西他滨化疗要优于吉西他滨联合EGFR-TKI治疗。  相似文献   

10.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提倡以化疗为主综合治疗,可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率。但目前化疗取得的疗效虽然较既往有提高,但提高生存期有限,且在药效经济学方面存在争议,缓解症状的作用也有限,联合靶向治疗的疗效也在观望中。临床肿瘤学工作者应正确认识,以循证医学为指导,开展规范化化疗,同时也注重个体化化疗,并期待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1.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非小细胞肺癌被认为是老年疾病。迄今为止尚无专门针对治疗老年NSCLC的指导原则。作者就当今对老年NSCLC的治疗策略进行论述,并指出年龄不是影响NSCLC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放射治疗以及化学治疗的单一因素。  相似文献   

12.
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配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将58例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热疗+化疗组(热化组)采用HIFU配合FOLFOX4方案,对照组为单纯FOLFOX4(单化组)治疗。结果显示热化组CR0例,PR18例,SD7例,PD2例,总有效率64.28%;单化组CR0例,PR11例,SD11例,PD7例,总有效率36.67%,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U配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肝癌近期疗效尚可,毒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试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成人艾克人格问卷(EPQ)、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27例老年肺癌患者进行调查。发现老年肺癌患者存在着特定的个性特征和情绪障碍,并且不同病期间相似。我们在老年肺癌诊疗决策中要给予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NSCLC中PDGF-BB、Podoplanin的表达与淋巴管生成的关系,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NSCLC和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PDGF-BB、Podoplanin的表达;计数LMVD,结合临床病理资料统计分析。结果PDGF-BB、Podo-planin在NSCLC中存在高表达(P〈0.05);阳性表达组LM...  相似文献   

15.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新的有前景的治疗方法。本文通过介绍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代表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历程,说明了循证医学和个体化治疗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相辅相成,只有将循证医学和个体化治疗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地提高临床肿瘤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6.
观察洛铂与顺铂联合培美曲塞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将64例肺腺癌患者分为PL组(培美曲塞+洛铂)和PC组(培美曲塞+顺铂),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PL组恶心、呕吐、腹泻较轻,口腔黏膜炎反应较重。结论两组疗效相当,但洛铂组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