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探讨血清瘦素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关于血清瘦素水平与高血压关系的对照研究,以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较正常对照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升高(P〈O.01);老年高血压患者较正常对照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升高(P〈O.01)。因此,血清瘦素可能参与高血压发展过程,监...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选取2013年1月~2013年8月广东省韶关市铁路医院收治的轻度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40%,NYHAⅡ级)患者共6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之上加用螺内酯(20rag、Qd),B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于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个月抽血行EI。IsA法检测血清骨桥蛋白、NT—proBNP水平以及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低密度脂蛋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骨桥蛋白、NT-proBNP水平、LVEDd均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血清骨桥蛋白、NT—proBNP水平下降更明显,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均高于治疗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骨桥蛋白水平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235,P〈0.05),与LVEDd呈正相关(r=0.432,P〈0.05)。提示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螺内酯可以改善轻度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及骨桥蛋白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电子期刊数据库,采用系统方法评价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FG)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丹红治疗组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CRP;丹红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丹红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FG水平。提示丹红注射液可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CRP及FG水平。  相似文献   

4.
观察α-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将62例DNⅣ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应用银杏提取物20ml、试验组应用α-硫辛酸300mg,分别加入250ml生理盐水每日一次滴注,共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胱抑素(Cys)等及一般临床资料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替罗非班不同给药途径对糖尿病(DM)合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术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及心肌灌注水平的影响,对149例DM合并急性STEMI患者进行研究,测定并比较经静脉(A组)、冠脉给药途径(B组)和无替罗非班(C组)的患者术前及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浓度、造影结果、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水平峰值及峰值时间、心电图变化。结果显示A、B两组术中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浓度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B组较A组降低更明显(P〈0.05),而C组未见明显变化(P〉0.05),A、B两组术后即刻TIMI血流、2h sumSTR、心肌酶及肌钙蛋白Ⅰ峰值及峰值时间的变化均优于C组(P〈0.05),且B组优于A组(P〈0.05)。因此,替罗非班可以降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浓度和改善心肌灌注水平,与静脉途径给药相比,经冠脉给药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S-100)、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00例乙脑患儿血清NSE、S-100、MBP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乙脑组患儿血清NSE、S-100、MBP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均〈0.01),增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平行(P〈0.01)。因此,血清NSE、S-100、MBP含量测定对乙脑患儿脑损伤严重程度及临床预后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多模式镇痛预防截肢后幻肢痛的临床效果。选择50例下肢截肢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观察患者疼痛评分,患者自控镇痛按压次数,使用其他镇痛药物的情况,记录所有的不良反应及幻肢痛发生率。结果显示,镇痛评分,Ⅱ组高于Ⅰ组(P〈0.01);PCA按压次数,Ⅱ组多于Ⅰ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Ⅱ组高于Ⅰ组(P〈0.01);Ⅱ组幻肢痛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P〈0.01)。采取多模式镇痛预防幻肢痛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患者家属的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脑卒中患者家属的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制的一般状况调查问卷对240名脑卒中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脑卒中患者家属的焦虑状况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其中家属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与患者关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医疗费用的缴付方式与患者家属的焦虑有关(P〈0.01)。患者家属的...  相似文献   

9.
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临床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药物加心理护理)48例和对照组(药物治疗)50例,进行为期1年的观察。入组时两组对治疗的依从性及BPRS、PSE、SDSS三种量表的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结束时,研究组患者BPRS、PSE、SDSS三种量表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对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心理护理可以提高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检测老年糖代谢异常患者的血浆N末端血清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探讨其早期监测意义。共77例观察对象,其中12例血糖正常的健康老人为对照组,65例老年糖代谢异常组患者根据空腹血糖(FBG)和糖耐量2小时(0GTT2h)血糖水平分为空腹血糖受损组(IFG)14例、糖耐量受损组(IGT)23例和2型糖尿病组(DM)28例。各组均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和无创超声监测FMD。随着血糖代谢异常程度加重,比较正常组,糖代谢异常组的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P〈0.01),FMD调节下降(P〈0.01);糖代谢异常发展过程中,IFG阶段FMD即出现舒张失调(P〈0.05);IGT阶段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有意义并达到无症状心衰诊断标准(P〈0.01),且FMD出现舒张过度调节,提示收缩和舒张功能双向调节不良。空腹血糖升高增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害,当FBG合并(或)餐后血糖升高,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可以成为早期预测慢性无症状心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因此,关注老年糖代谢异常早期阶段进程,并联合血浆NT—proBNP水平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监测,不仅对靶器官保护具有早期预警意义,而且是临床控制血糖管理的重要而简易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再狭窄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关系及其机制.选择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172例,其中43例确诊患OSAHS者为研究组,129例无OSAHS的患者为对照组.支架术后第3年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同时检测患者静脉血中TNF-α、IL-6、IL-4、IL-5、IL-10水平.OSAHS患者7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比率16.26%,明显高于对照组6例,比率5.67%(P〈0.01);OSAHS患者血清中TNF-α、IL-6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IL-4、IL-5、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合并OSAHS的患者,支架再狭窄的发生率高于非OSAHS患者,而OSAHS引发的炎症介质水平改变及炎症反应失衡可能与支架再狭窄有关.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完全血运重建的长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分析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MV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进行完全血运重建术后长期的临床疗效,我们收集了2004年5月~2008年5月589例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其中实施完全性血运重建(CRV)461例(78.3%),不完全性血运重建(IRV)128例(21.7%),对比分析两组病例PCI术后随访1年以上的结果。结果显示IRV组患者中完全闭塞病变、3支血管病变的比例均高于CRV组(P0.01);CRV组PCI成功率明显高于IRV组(94.8%vs87.5%,P0.05)。提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完全性血运重建能够获得更好的长期临床疗效论。  相似文献   

13.
探讨甲亢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住院诊断的甲亢合并ACS患者(甲亢组)64例及甲状腺功能正常的ACS患者(对照组)56例,分析其临床及冠脉病变特点.甲亢组静息性心绞痛、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纤维蛋白原(FIB)、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零病变及冠状动脉痉挛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甲亢合并ACS患者常发生静息性心绞痛,冠心病危险因素与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有所不同,零病变及冠脉痉挛比例高,冠状动脉痉挛可能是其发生急性心肌缺血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为观察血尿酸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各组分的相关性,随机检测MS,调查人群血尿酸(SUA)水平865份。结果显示:体检的865名人员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6.6%,男性为10.4%,女性为3.2%。与正常血尿酸组比较,高血尿酸组的BMI、BP、FPG和血脂谱均升高(P均〈0.05);研究对象的SUA水平与MS的危险因素呈显著相关,其中与腰围、SBP、DBP、TG、FPG、HOM-IR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随着代谢异常数目的增加,SUA水平呈上升趋势;多元Logistic回归高尿酸血症独立相关于超重、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提示SUA水平与MS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高尿酸血症独立相关于超重、高血压和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15.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前后窦性心律振荡(HRT)的变化及意义.选择伴室性早搏的AMI患者(观察组)和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患者(对照组)各42例,PCI前伴室早的观察组患者,用节律Ⅱ导联记录室早的心电图,PCI后2周时观察组及对照组均记录24h动态心电图(AECG),计算其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并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观察组PCI后2周时和对照组LVEF分别为:(59.1±7.5)%和(61.3±8.4)%.观察组PCI前TO显著升高,TS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I后2周TO较前降低,TS较前升高,但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I后2周时和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相比无差异.提示AMI患者HRT减弱,PCI后2周HRT改善但和观察组相比仍有统计学意义,提示AMI患者PCI后早期仍存在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下降,HRT可作为评价AMI患者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通过对69例CHD患者(完成冠状动脉造影)进行Gensini评分、分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56例。全部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并做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的HRV分析。结果显示CHD组HRV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程度其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降低程度不同,各组对照具有显著性差异(P〈0....  相似文献   

17.
研究心脏手术中的血小板(PLT)计数与肝素耐药的相关性。随机将120例行心脏手术患者根据PLT计数分成仍血小板组(PLT〈150×10^9·L^-1)和高血小板组(PLT〉250×10^9·L^-1),每组各60例。麻醉后抽取中心静脉血监测浏活凝血时间(ACT)基础值,肝素化后ACT值,肝素总用量和鱼精蛋白用量,并计算鱼精蛋白/肝素用量。首次肝素化石静脉血ACT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ACT基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小板组肝素抗凝并足者有26例(43.3%),低血小板组仅4例(6.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素及鱼精蛋白用量均有朔计学意义,前者用量较大(P〈O.01)而后者用量较少(P〈O.05)。心脏手术时血小板计数高者易出现肝素抗凝不足。肝素需要量较大而鱼精蛋白用量较少。高血小板组以先心病患儿为多。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PCOS患者易患抑郁症、肥胖、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原因。通过对28例PCOS患者和28例体重指数、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组回应公众演讲压力进行分析,在回应公众演讲压力时,PCOS组和对照组均有比较显著的焦虑程度、ACTH、皮质醇、心率和血压升高(P均〈0.01);但PCOS患者焦虑程度、ACTH、皮质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