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风》2020,(5)
正基督教倡导"出世"与"入世"的兼收并蓄,即所谓"出世的信仰,入世的生活"。圣经教导我们:"我不求你叫他们离开世界,只求你保守他们脱离那恶者。"(约17:15)基督徒"不属这世界"并不是指要远离世上正常的生活,乃是要远离世上罪恶的事。基督徒既然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则无可推诿地要承担社会责任。基督徒不仅应承担普适性的社会责任,而且应该比一般人有更高的道德标准和社会责任感,这是我们信仰内在的要求,也是人们对基督徒的一种  相似文献   

2.
发自内心深处的祷告 “你祷告的时候,要进你的内屋,关上门,祷告你在暗中的父。”(太6:6) 祷告不等于祈求。然而,在许多基督徒的信仰生活中,只要一开口,就免不了要祈求。换句话说,我们生活中所作的大多是祈求,并非耶稣所要求的祷靠。 那么,什么是祷告呢?祷告实际上是用我们的心灵去感受神,体会神的心意。同时,也是神在感受我们,体会我们。每一个人都微小得像一滴水珠,而神  相似文献   

3.
查经小贴士     
葛藟 《天风》2018,(8):45-45
"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诗119:105),神的话语是我们每日的灵粮,我们不仅要读圣经,也需要养成查经的习惯。可以说,查经是基督徒信仰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有效地查经呢?查考某一卷书或者某几节经文,首先需要了解其背景,即这卷书的作者、写作背景、主题及结构。当我们对背景有所了解之后,就能更好理解具体经文。  相似文献   

4.
将身体献上     
罗江涛 《天风》2003,(12):46-46
论到奉献,我们可能很自然地会想到钱财的奉献,似乎那就是奉献的全部内容。但那样去理解奉献,实在是太片面了。奉献可以说,是我们每个基督徒都具备的行为,也是我们信仰生活的一部分。基督徒该如何去理解奉献的内涵,如何过一个奉献的生活呢? 保罗说:“弟兄们,我以上帝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他这话是对“弟兄们”而言的,意即我们每一个基督徒都有奉献的资格。保罗以上帝的慈悲劝我们献上,所以我们今天的奉献,并不是被强迫或慑于权势而被命令去奉献,乃是因着上帝的慈悲,也不是因为被惧怕所驱使,而是为着爱和慈悲。那我们当怎样奉献呢?  相似文献   

5.
珍惜拥有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我将杯子伸向耶稣,求主随意倾注,无论半杯还是一杯,从主便是祝福。”“从主便是祝福”,当一个基督徒以这样的心态来看待信仰面对生活。他就会以豁然的胸怀,不再在意自己杯子的大小、杯子的贵贱、杯子的多少、而只以喜悦的心情珍惜拥有,因为他已懂得“从主便是祝福”。  相似文献   

6.
孙宏赦  吴新望 《天风》2018,(10):18-19
在以色列士师秉政时期,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值得我们关注,就是摩押女子路得虽身处乱世,却能够在信仰和生活上有正确的决断。她曾向婆婆表示:"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她日后的结局正说明这选择是正确的。她的人生实现了信仰与爱国的完美结合,这对现实生活中的基督徒而言有着十分宝贵的教训。  相似文献   

7.
晓蓉 《天风》2002,(5):51-52
基督徒不是一名蔽世的超然隐者,他同样具有七情六欲,同样要生活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也同样要应付婚姻家庭中出现的诸多局面。那么,作为一名基督徒,我们对待婚姻家庭生活的态度如何?怎样学会用信仰指导生活?怎样让我们的婚姻和谐美满,从而为神作见证呢? 首先要明确一点,在基督教信仰中,伦理道德的出发点是以神为本,基督徒一切行为规范都必须  相似文献   

8.
《天风》2020,(11)
正[问]基督徒在与人分享福音时,常常做见证,即讲蒙恩的经历,确实很有效果,不少人因此而接受信仰,但我想更全面地了解,我们为什么要做见证?王玫姊妹[答]王姊妹,你好!做见证是我们基督徒在经历上帝后的一种自然流露和生活体现,就如同人们通常乐意将好东西与好朋友分享。"见证"是基督徒话语体系中的常用词之一,我们可以从见证的原初含义、圣经范例与信徒本分三个方面来理解。  相似文献   

9.
郑友清 《天风》2002,(2):28-29
加强神学思想建设,这对纯正基督教的信仰,统一对圣经真理的认识,抵制异端、邪教的渗透,是很适时,且是重要的。神学思想建设,就是要我们对神的认识与信仰,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得到适应。人是群居的,随时都在与他人接触来往。你的信仰如何?你的神学思想正确与否,都会在与他人交往中表现出来。现就基督徒如何与人相处,作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10.
我出生在一个无神论者的家庭,不接受这个世界有位神.年轻的我,出言不逊,大言不惭地轻慢各种信仰,不屑于洋教.如果谁在当时告诉我,我将是一位基督徒,那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但神就是这么奇妙,像当初拣选保罗一样,他没有因为我的傲慢、我的亵渎而抛弃我,而是借着许多的事让我一步步地归向了基督.  相似文献   

11.
刘洪海 《天风》2003,(6):45-45
有位牧者曾经说过:“书为我读,我为主用。”这一句与时俱进的话语,为当代的基督徒,特别是教会中的知识分子,在求取知识与信仰方面开辟了一条道路。 科学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走向小康。生活富裕了,追求知识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基督徒在文化知识的领域里更不能落伍。否则会被社会淘汰。基督徒如果只要信仰,不要知识,就不能把信仰更确切、更系统地阐述明白。只要信仰,不  相似文献   

12.
责任感     
责任感是人自觉、志愿地把自己应该做的每一件事情做好的一种情感,同时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态度。情感是责任的动力,态度是行动源泉。如果一个人不具备责任感,对人、事、物就会缺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同样如果一个基 督徒不具备责任感,他在灵性的追求上就缺 少了可靠的保证,在信仰上就会滑向逃避主 义、世俗主义,市侩主义。 现代人不大愿意为自己的行为、灵性保 持一个肯负责任的态度。就像我们的原祖亚 当、厄娃一样,“你给我做伴侣的那女人把果 子给我吃,我就吃了……那蛇诱惑了我,我就 吃了。”(创3:12—13)这个始终不…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20,(7)
正[问]大多数在意自己信仰的基督徒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问"为什么我是一个基督徒"?有时身边的亲朋好友也会问及此事,我们却不知如何简单明了地回答,请指点迷津。一群困惑的信徒[答]你们好!这是一个极富意义又较复杂的问题,我们对自己基督徒的身份无时无刻不可忘怀是非常好的,这种自问或被问都十分有助于我们深化信仰。20世纪有三位神学家牧者就曾对此写过自我反省性小传,即莫尔特曼《为什么我是一个基督徒》、汉斯·昆  相似文献   

14.
谈谈祷告     
王勇 《天风》2002,(3):26-26
我曾听一位牧师这样说:如果你是一个基督徒,你就一定常常祷告,如果你要做一个基督徒,你就应当祷告。这话说得很实在,祷告是神给我们信徒的权柄,离开了祷告,我们将一事无成。一个祷告的人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大布道家司布真每天祷告两个小时,他讲道大有能力;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每天祷告3个小时,神与他同在,就连德国皇帝查理五世也惊讶他的刚毅。但是许多信徒却将祷告当作一种重担、负担,所以在祷告时只了了数语以贿赂他们自己的良心,求得是否祷告让内心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渊声 《天风》2016,(10)
正问:我是初信不久的信徒,信主前身体还行,但最近却动不动就生病。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也不晓得如何祈祷才能获得神的医治。我想问,基督徒生病了怎么办?小袁答:小袁同道,首先向你表示基督里的问安,也求主赐你力量早日康复!我们得承认,被造之身体甫软弱、疲惫、疾病,是自古常见,并不分基督徒与非基督徒。但神的儿女既然已把生命主叔交托,神又堤眷爱我们身体和灵魂的主,我们生病了自然可在信仰里得到安慰与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一、角色定位信仰无国界,信徒有祖国。我认为,一个合格的平信徒应该既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又是一个守法的好公民;既要服侍好教会,又要服务好社会。只有这样,我们基督徒才能得到国家的认可和社会的尊重,参与福传事业也才有基础和底气。如今,我们正处在伟大变革的时代,生活在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祖国,这是天主的恩赐,也是我们的幸运。  相似文献   

17.
主赐平安     
“耶和华必赐力量给他的百姓,耶和华必赐平安的福给他的百姓”(诗29:11)。我的祖上,不知从多少代起,就开始信主了,一代接一代,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与所有的基督徒一样,仁爱、谦卑、乐施。我幼年时代,一开始接触的书籍便是圣经。那时候,在我们家的书架上,大部分都是竖排版圣经,也有横排版圣经,其中有一部皮面金边串珠圣经,那是我祖父最珍用的圣经。我从小受着这样信主、侍奉主家庭的熏陶,我对主真正用心灵诚实敬拜,一切求主蒙恩,成为我生活中自然而然的幸事!追求幸福是人们的共识和愿望!其实人生真正的幸福是侍奉主、传播福音、求主蒙恩、保佑,即会得到无量的幸福!这是我们历代基督徒的亲身感受和体验。  相似文献   

18.
思仁 《天风》2011,(3):62-63
听见有人评论今天的影视说,不带"色"就卖不高票房价,不沾"性"就提不高收视率。这种见地可谓透骨。我想起耶稣说的一句话:"我不求你叫他们离开世界,只求你保守他们脱离恶者。"(约17:15)基督徒是怎样生活在一个讲究"食、色、性也"的世界上呢?我想这是一个常思常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闻道 《天风》2009,(4):25-25
基督教历来强调信心,在圣经里,在基督徒生活中,“信心”二字对每一个基督徒来说太熟悉不过了。圣经所提信心伟人有亚伯、以诺、挪亚、亚伯拉罕、约瑟、摩西等(参来11:),对基督徒而言,面对“信心”二字常常是信仰操练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0.
经文:路24:1—9"他不在这里,已经复活了。"基督教有三个重要的节日——圣诞节、受难节、复活节。每逢这三个节日教会都要进行庆祝和纪念。有人说,复活节不重要,还是圣诞节重要一些。其实,复活节和圣诞节一样重要,没有复活节,那圣诞节的意义也就失去了一半。如果说只有耶稣的降生、受难,而没有复活,那我们基督徒信仰的福音就不全备。所以,在基督教信仰中,复活节占的地位可以说是高过所有节期的。复活节代表重生和希望,是充满喜乐的时刻,因为基督已复活。神学家奥古斯丁说:"主复活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