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才女的心灵倾诉我出生于1968年,女,单身,身高1.63米,体重57公斤,相貌中上,大专毕业,在一家公司做部门经理助理。您别误会,我不是在做征婚广告,我想说明的只是,我自身的各方面条件在单位及周围的群体当中算是中上标准的,同事送我一个绰号——“才女”。但是,我却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这给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良影响,使  相似文献   

2.
3年前,沈南鹏作为携程网的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带领携程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在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再度开启了中国公司通向纳斯达克的道路。而今,作为如家的创始人和联席董事长,沈南鹏3年内两度扣响纳斯达克的大门,如家获得了30倍的超额认购,得到资本市场热烈的回应。  相似文献   

3.
“摧”与“催”、“寥”与“廖”是两组容易混淆的词,它们因字形相近、读音相同或相近,人们在使用时往往会发生差错。先说“摧”与“催”。“摧”有两种读音:一种是“cuī”,含有毁坏、破坏、折断、挫败、讥刺、伤等意思,如摧残、摧折、无坚不摧、摧枯拉朽等;另一种是(“cuò”错),通“莝”,锄草。“催”只有一种读音:“cuī”,它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催促”(叫人赶快行动或做某事),如“催他来信”、“催你回家”等;另一种是“促,  相似文献   

4.
任何革命冲动的背后都有着"乌托邦"梦幻的追寻。但"后革命"语境中的"革命重述",却从"人道"或"人性"维度对它进行"改写",仿佛其不再是难以企及的"乌有之乡"而成了"罪恶的渊薮"。无论是向"传统文化心理结构"认同,还是立意放逐"农民意识和传统",这些"去革命化"的叙述使"乌托邦"变成一种压抑力量。但我们置身的现实之所以充满希望,就因为它处在过去与未来的张力之中,所以,"乌托邦"在遭遇深刻质疑的同时,也在"反乌托邦的乌托邦书写"中得到同情之理解。这些纠结而暧昧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折射了这个后革命时代的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5.
笔者拜读专家、学者近几年公开发表的佛学论文,在一位教授、博导的高谈阔论中读到一句“不想成佛作祖的和尚不是好和尚”,不禁哑然失笑。首先,这样的语言表述没有什么新意,无非是从拿破仑“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名言中套用过来的。作为教授、博导,这样生搬硬  相似文献   

6.
正北京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的四合院,是老舍生前最后一处居所。正房内,客厅最宽敞,其次是老舍夫人的卧室兼画室;东西厢房是厨房餐厅和女儿们的卧室;正房和西厢房间窄小阴暗的耳房,是老舍的卧室兼书房。如今,这些房间是老舍生平创作经历和室内生活原状展厅。循着墙上的文字和图片,不知不觉,就能走近人民艺术家老舍的人生。  相似文献   

7.
正"打油诗"就是"顺口溜",是民间普遍流行的语言游戏形式。之所以产生"歪趣"是因为它总是和诗歌的"正体"黏附捆绑在一起,因对比跌落而产生滑稽。当唐诗盛行到名篇佳句有口皆碑无人不诵的程度,打油诗就开始与其比附:或以相似的形式、全同的韵脚、雷同的语吻、摹拟的语境拉开架势,采取反其意、异其趣的审美追求,制造一种谐谑、智睿、滑稽的"丑美"效果。《万历野获编》载:"吾乙未同年中有失貂皮暖耳者,时严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对的”,和对它的证立,是道德哲学中具有争议性的核心问题,也是效用主义和道义论间的主要差异之所在。统合效用主义对于“好的就是对的”这个陈述有一套完整周延的说法。而道义论对这个问题的证立不够周延或没有足够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9.
正大卫·伦琴1743年生于德国。他的父亲是18世纪著名的德国家具制造商亚伯拉罕。受父亲和家族的影响,大卫自幼就对家具制造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还很认真地学习了整个家具制造工艺。29岁那年,大卫·伦琴正式继承父亲的衣钵,开启了家具制造的职业生涯。他带着一身激情开始闯荡江湖。然而,当他为了拓展家族业  相似文献   

10.
书籍原本是指印刷装订成册的图书和文字。现代社会,书籍已成为传播知识和保存文化的重要载体。书籍首先要满足阅读功能,但是仅仅满足阅读功能还不够,人们还需要更美的书籍,更有品位的书籍。从书籍的"读""品""味"三方面来谈书籍与书籍设计,对书籍的装帧设计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生与死是自然界最普遍的现象之一,但长期以来,特别在我国,人们对死亡多是闻之骇然,谈之色变,避之惟恐不及。可是古往今来,随着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有些人对死亡从不同侧面进行歌颂,赋予死亡以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诗歌艺术形象构成的角度看,“兴”与“意境”都是标志艺术本体的审美范畴,都由“情”“景”二元构成。不过“兴”之景只是借以引起其情的“物”,而“意境”之“景”则是“处身其境”的“境”,即主体处身于其中借情感体验过程中酝酿、萌生特定情感和独特感受的生活环境,而且“情”与物”、“意”与“境”生成关系的方式亦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儒家"修身"之"身"有两层含义:"体察本心"和"身体力行"。在此意义基础上的"修身"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培养德性;把德性恰当地运用于生活。在儒家看来,圣人是拥有德性并恰当而娴熟地运用德性的典范,因此,"成圣"就成为"修身"的最终目标。但是在儒家的功夫论中,道德的主动性与道德落实的能力之间需要一个转化点,否则从道德动机到道德行为就难以顺利实现。儒家特别重视的道德情感作为这一转化点,保证了"修身"到"成圣"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每当清晨鲜艳的五星红旗迎着曙光冉冉升起,国歌在天空中回响的时候,我的心中就激情澎湃。是毛泽东使中国人站起来,是邓小平使中国人富起来,是江泽民又把我们带到一个富裕而思进取的新时代!2001年7月1日,在这个隆重而又难忘的日子里,北京又传来江总书记为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80周年所作的激昂人心的讲话。  相似文献   

15.
司马承祯是唐代著名道士,在琴学方面有很深造诣,不仅善弹琴、能作曲,还精通斫琴,著有《坐忘论》一文,由此作琴曲《坐忘引》,另有《蓬莱操》《白云引》等道家琴曲。本文通过分析他的名著《坐忘论》《素琴传》,说明他的道家思想对于他的琴学有着重要影响;同样,其在琴学方面的成就,也是他整个人生在道家审美境界上的延伸。他在《坐忘论》中提出的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等修道的关键阶段,与他在《素琴传》中所主张的禁邪僻之情、存雅正之志、修身理性、返其天真的思想是相互印证的。  相似文献   

16.
近代国学大师刘师培,是古文经学家,也曾是政治上的活跃人物。1907年,刘师培在章炳麟等人的邀请下,携夫人一同东渡日本,其思想深受日本文化的影响。其一,刘师培借鉴日本的国粹思想。刘师培是中国近代最早使用"国粹"词汇的国学者之一,据学者考证,"国粹"一词,是日本学者把英语Nationality一词翻译成日文的词汇。东渡日本的刘师培也深受日本"保粹"派的影响,借鉴日本的"国粹"词汇而力图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由于我国的近代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侵蚀,为了抵制西方文化的全盘接受,借鉴日本的"国粹"思想,于是在国内也开始了保存"国粹"的运动。其二,刘师培汲取日本近代的反专制思想。在日本刘师培受到了日本早期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刘师培夫妇在日本成立了"社会主义讲习会",宣传社会主义。其三,刘师培"国学"深受日本思想的影响。刘师培受到日本国学复兴日本"古学"的影响,也主张复兴中国"古学",挖掘本国文化之固有精神。  相似文献   

17.
初学写字时,便觉得“凹”和“凸”这两个字古怪特别,但从未深究,现在忽然觉得这两个字不仅形象生动,非同一般,而且还蕴含许多人生哲理于其中。“凹”者,深陷也。这不难令人想到埋头苦干,扎根生活。而“凸”呢?不正像功成名就,出人头地吗?一份汗水、一份收获,任何成功,都不是信手拈来,唾手可得的。把“凹”和“凸”并列起来,  相似文献   

18.
道德的“实”与“虚”吕耀怀道德既有其“实”,又有其“虚”。道德之“实”,是指其实然、具体和有形。道德是实然的。“实然”描述道德的现实存在,即既有的道德生活。道德不是虚无缥缈的可望不可及的“海市蜃楼”,而是人类社会生活本身的特性,是现实生活的规范写照。...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八四年三月二日《天津日报》以《叛逆者的泪水》为题,报道了曾经一度当过天津市合成纤维厂副厂长的崔金华,从厂长到罪犯的演变过程。 崔金华出生在汉沽镇一个赤贫的家庭,小时当过童工,解放后才由资本家的奴隶变为新中国的主人。他既吃过旧社会的苦,又尝到新社会的甜,这样的家庭  相似文献   

20.
在全国人民欢庆解放十五周年的时候,我看到生活在今天新社会里的孩子是那么幸福,真有说不出来的高兴。他们在党和人民政府的精心培育下,一个个在健康地成长着。他们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受着崇高的共产主义教育。他们是祖国的花朵,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这使我不禁回忆起解放以前在北京“仁慈堂”里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孩子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