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讯     
看到郭照江教授主编的《医学伦理学新编》一书,我脑海里立即浮现出几年前的一些往事:1997年1月,受有关部门委托,我和几位在京工作的教育界同行专程赴第四军医大学,对该校一项教学成果进行评估鉴定。其间,长期从事医学伦理学教学与研究的郭照江教授曾登门造访,同我谈了许多关于本学科发展和教材建设的想法,给我留下了较深印象。1998年,他又将《简明医学伦理学》的部分书稿送我审阅,并请我为之作序。在阅读所送书稿的基础上,我为该书写了一篇两千多字的序言,不仅仅是对那本书做出自己的评价,同时也阐发了自己对医学职业道德建设的一些认识。时隔6年,郭照江教授又在人民军医出版社推出了《医学伦理学新编》,我由衷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2.
最近,我们收到<医学与哲学>创刊30周年回顾与思考的征文通知,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许多为我国医学人文学繁荣而做出贡献的老师.想起我们身旁的郭照江教授.  相似文献   

3.
粗略地说,<医学伦理学辞典>的内容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从普遍的伦理学领域到特殊的医学伦理学领域;由一般的医学伦理学基本概念至具体的如临床、科研、预防、保健、管理,甚至高新技术(生殖、基因技术和器官移植及脑死亡等)道德规范;融古(不仅是中医学伦理名词、古代人物和其医德思想,还包括诸多宗教,如基督教医学伦理学等古代思想)于今;贯穿东西(不仅体现在医学伦理学部分西方文献的介绍,如美国的器官移植伦理准则等和东方的如日本的脑死亡标准及脏器移植法等,还有典型的如已把西方的一些思想融会在生殖、生育控制和死亡等条目中的我国的理解和观点).这是一本中国的<医学伦理学辞典>,其中国特色体现在方方面面,如医患关系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临床伦理各具体领域中的道德规范、中国的卫生法律、卫生保健制度等等,还有发生在中国的案例等.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我国在为生命伦理学的全球化方面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4.
在一些<医学伦理学>教材中,对医学道德的基本原则表述不规范,对两套医学道德的基本原则要么在概念上认知模糊,要么在内容上表达不准确.而且对两套医学道德基本原则之间的内在关系难以辩证统一.导致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其概念认知混乱,找不到自己医疗行为的准确定位.通过对医学道德基本原则的论证,对医学道德基本原则概念认知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5.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由杜治政、许志伟两位知名教授担任主编,长达130万字的宏著<医学伦理学辞典>(2003年,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是我国医学伦理学里程碑式的著作,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本医学伦理学大型工具书,也是一本跨学科,涵盖哲学、理论伦理学、生命伦理学、中外医德学、医德史、医德社会学、医德法学等,此外还涉及到医学、生理学、心理学、法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诸学科知识.  相似文献   

6.
20 0 1年 6月 2 7日~ 30日 ,“首届全军医学伦理学学术研讨会”在西安第四军医大学隆重召开。总后卫生部科训局李亚平同志、第四军医大学校长苏博、副政委罗振江、政治部主任路刚、副主任唐如意、科研部部长王茜及来自全军 2 8个医疗单位的 46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 ,罗振江副政委代表第四军医大学党委和校首长对会议的召开表示衷心祝贺并寄予厚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郭照江教授致开幕词 ,李亚平同志宣读了全军医学伦理学专业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并作了指导性讲话 ,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分别主持了大会交流和小组会议。在交流研…  相似文献   

7.
2004年10月24日,本刊主编杜治政教授就<医学与哲学>杂志2004年第12期发表的<医学哲学研究纲要>及一组医学哲学方面的文章,致信美国<医学与哲学杂志>主编H. T.恩格尔哈特教授(H.Tristrm Engelhardt),提出了七个有关医学哲学研究和教育方面的问题,恩格尔哈特教授于2005年2月将答复寄给本刊,现予以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学以致用——中德医学伦理学教学培训班体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带着从 2 0 0 2年 8月大连首届中德医学伦理学教学培训班学来的秘诀 ,在新的一轮医学伦理学的教学中尝试使用后 ,希望能与大家交流自己的经验和困惑。首先想与大家分享的一句话是 :医学伦理学的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因为在课程结束时 ,我更深切地感受到很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 ,才能完善下一轮的教学 ;而对学生来说 ,真正的医学伦理学实践才刚刚开始 !1 从大连培训班取回的经1 1 明确教学目的客观地说 ,我们确实存在课前头脑中没有明确目的的情况 ,或者有的只是自己这堂课要讲的内容 ,而且也经常不是从学生的角度想他们真正需要掌握什么…  相似文献   

9.
检验医学发展迅速,然而对其医学伦理学的思考却常被人忽视.本文对日常检验工作中存在的伦理学问题进行了初步撂讨,从检验机构设置、检验项目管理、日常检验工作及检验与临床的沟通等方面思考了当今检验医学领域医学伦理学的现况.加强检验医学的医学伦理学建设,真正体现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们收到《医学与哲学》创刊30周年回顾与思考的征文通知,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许多为我国医学人文学繁荣而做出贡献的老师,想起我们身旁的郭照江教授。  相似文献   

11.
人民出版社 1999年 12月出版的《后现代卫生经济伦理学》(东南大学孙慕义教授著 )一书 ,是我国近些年来医学伦理学研究的可喜成就 ,是我国医学伦理面向实际 ,介入卫生实际工作的富有意义的重要努力。我以为此书不仅是我国医学伦理学工作者 ,而且也是各级卫生行政官员和医院管理人员乃至广大医务人员都值得一读的一本好书。该书涉猎内容广泛 ,本文仅就该书的主题———卫生经济伦理学谈一些看法。1 当代医学伦理学的重要课题众所周知 ,自近代医学形成以来 ,医学就一刻也离开不了经济。特别自本世纪 6 0年代起 ,医学已发展为一种社会建制 ,发…  相似文献   

12.
美国医学伦理学见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美国医学伦理学见闻根据1996年11月中华医学伦理学会主任委员杜治政教授与美国生命伦理学会主席DanielWikler教授的商谈,美国生命伦理学会主席D.Wikler教授邀请中国医学伦理学学者访问美国。1997年11月10日~27日,中华医学伦理学会...  相似文献   

13.
读罢贺达仁教授编著的<医学科技哲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以下简称<导论>),想起他本人曾经对笔者谈过他的评书标准:一本好书,要么以资料详实取胜,要么以思想深刻见长.而<导论>一书,可谓两者兼而有之,相得益彰,是一部难得的高水平的学术佳作.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2月3日~4日;由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广州医学院、广州市医学伦理学重点研究基地等单位共同主办的全国医学伦理学教育教学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来自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中心、广州市社科联等单位的领导;以及全国20多所高等院校的40余名医学伦理学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医学伦理学教材建设、医学伦理学考试改革、医学伦理学教学方法探索等相关主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通过交流与研讨;参会的专家学者对医学伦理学教育教学领域的部分重要问题和基本问题达成了共识;对一些争论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同时还针对医学伦理学教育教学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有待研究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医德学、医学伦理学作为医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是医学院校"两课"内容中的职业道德课程,由于医学和医疗职业的特殊性,医德教育一直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现代医学教育理念的确立,有的学者提出了"医学伦理学应该作为临床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1],由陈晓阳、曹永福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伦理学>就大胆地提出这个设想,并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案例教学的医学伦理学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医学伦理学采用案例教学法已经有二十余年的历史了。在此期间,案例教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却也受到了诸多因素的限制。当前,中国医学伦理学的案例教学朝哪里去、怎么去等一系列新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这些问题必须依赖于加强我国医学伦理学软件环境的建设并对案例教学进行医学伦理学的再造方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检验医学发展迅速,然而对其医学伦理学的思考却常被人忽视。本文对日常检验工作中存在的伦理学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从检验机构设置、检验项目管理、日常检验工作及检验与,临床的沟通等方面思考了当今检验医学领域医学伦理学的现况。加强检验医学的医学伦理学建设,真正体现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8.
道德与法律在临床医疗实践中的碰撞、冲突给医学生带来许多困惑,通过医学道德规范与医学法律规范对比和典型案例剖析,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融入医学法制教育,能够澄清医学生模糊混乱的认识,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医学道德与医学法律的关系,深化医学伦理学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学科发展的指南--读彭庆星《医学之美的探索》有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彭庆星同志的新著<医学之美的探索>(以下简称<探索>).全书共三篇,重心在第一、二篇.第一篇论述医学美学与医学人体美学基本理论;第二篇论述美容医学整体学科及其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前者侧重于形而上的理论思辨;后者侧重于形而下的学科实践.这两篇的先后顺序,不只是书稿编辑形式的主观讲究,而且还是学科发展规律的客观体现.第三篇作者的部分演说词祝词与序,与其说是作者学术活动的实际记录,不如说是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整体学科自身发展历程的生动写照.纵观全书,我们不仅体会到<探索>作者彭庆星的探索精神,同时也领略到何伦、陈媛这两位文集整理者的精心分类给读者带来的方便和阅读美感.  相似文献   

20.
钱焕琦教授的新作<教育伦理学>在以往研究和积累的基础上,对当代中国教育伦理状况和道德呼唤作了全面而又细致的分析和阐述. 首先,创新了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钱焕琦教授认为,教育伦理学应当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将一切与教育相关的伦理关系摄入自己的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