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在山东考察工作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要求山东"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山东重大责任和使命。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充分发挥齐鲁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推动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打造山东  相似文献   

2.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底,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国家、社会、公民3个层面。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以来,得到了宗教界的积极响应。本刊特别约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以及各大宗教的代表人士,共同探讨「宗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论承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肥沃土壤、思想资源和源头活水,而且也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要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超越性升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发展,以达到超迈以往的"新"境界、新水平,创造中华文化的新型态、新辉煌。  相似文献   

4.
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重视宗教的影响和作用,由此也明确了宗教工作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宗教工作部门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作用,首先要认识和把握宗教工作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处的地位、能够发挥什么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方向明确,措施得当,产生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话精神,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对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中国宗教》2015,(3):22-2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习近平提出,"要讲清楚中华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11月下旬,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来山东考察工作。26日,他参观了孔府,并视察了孔子研究院。这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离京到地方视察。山东是孔孟之乡,素有"礼义之邦"的美称,此次视察工作,习总书记专程去了古圣先贤孔子的故里,可谓一次对传统寻根问道的文化之旅。在山东考察期间,习总书记发表了关于传统文化与道德建设的重要讲话,这些  相似文献   

8.
正《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发布,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标志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进入到贯彻落实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  相似文献   

9.
蒋坚永 《中国宗教》2014,(11):57-59
一、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以开阔的历史视野、宽广的世界眼光,高度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和当代价值,在国际国内多个场合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0.
谢玲 《中国宗教》2023,(7):56-5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2014年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202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引导和支持我国宗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相似文献   

11.
谢玲 《中国宗教》1995,(收录汇总):56-5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2014年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202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引导和支持我国宗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着三个理论突破:在利益关系认识上的突破、在借鉴世界文明优秀传统上的突破和在历史观上的突破。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理论突破放到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大背景中,才能真正理解其深厚的历史意蕴和实践品格。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就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重新审视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这就是:以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经验教训为背景,以西方优秀文化传统为参照,重新反思和总结中华民族在其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文明遗产。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背景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认真对待的重大课题。在此背景下,2014年6月27日至29日,来自国内部分高校、期刊社的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在河北大学召开了"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基"学术研讨会。与会人员  相似文献   

14.
在推如动何天发主挥教中中华国优化秀的传进统程文中化,的浸润作用,是当前天主教工作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1.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的源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扎根的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的理念、智慧与气度,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和自豪。就天主教界而言,坚定的文化自信是抵制"去中国化""逆中国化"重要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5.
正道教一向有尊道贵德的传,统在传统的道教义理,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修养与规。范这些道德规范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而诚敬忠孝则是德养与人伦的根本基,础道教自立教伊始就非常重视诚敬忠孝的理念。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华夏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习近平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在2016年腊八、2017年春节期间,我国各地宗教界积极参与节庆文化建设,创新思路,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将中华传统节日中有益的文化价值深度嵌入百姓生活,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12月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释了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怎样认识宗教、怎样处理宗教问题、怎样做好党的宗教工作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党的宗教工作实践的最新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最新发展,是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的总纲要。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中国的现实土壤和历史传统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绝不可能离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这体现出我们党高度的民族文化自信,体现了尊重历史传统的正确态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开了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就等于失去吸取营养的活头源水,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更谈不上开创未来了。为了易记易行,可以尝试着将中华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仁义信和、民本大同",并赋予其时代意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倡导、发展中国先进文化一并视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也为山东文化强省建设指明了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一定要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齐文化作为山东两大传统文化之一,既是我国一支优秀的传统地域文化,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从当代文化建设必须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方面讲,齐文化在山东文化大省建设战略中势必占有重要的地位,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曲阜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开启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崭新历程,成为我国思想文化进入新时代的标志性事件。2023年9月13日,国际儒学联合会、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曲阜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十周年座谈会”,旨在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展示并提升在弘扬中华文明、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构筑自主知识体系方面的学术创作力和思想引领力。本组笔谈即是此次会议的部分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