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我们生活的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在地球诞生至今的漫长岁月里,地球气候一直处于冷暖交替的变迁之中,生活在地球上的物种也经历了5次大灭绝。亿万年后,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又会是哪些生物生活在这个星球上呢?美国“探索频道”组织国际权威的气象学家、地质学家、生物学家、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这个问题作出了相当惊人的解答。科学家认为,在500万年后、1  相似文献   

2.
在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中,研究者形成了一种具有假说性质的理论之后,总是期待着该种假说理论能被进一步证实,并被人们所接受。那么,在何种情况下,人们才会接受一种理论呢?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的理论。他指出,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运动;地球本身也有自转运动;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并绕地球运动。他在提出日心说理论时,运用了关于日食、月食、  相似文献   

3.
一生的坚持     
魏悌香 《天风》2011,(5):57-57
主题经文:若是你们以侍奉耶和华为不好,今日就可以选择所要侍奉的,是你们列祖在大河那边所侍奉的神呢?是你们所住这地的亚摩利人的神呢?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侍奉耶和华。  相似文献   

4.
侍奉的抉择     
陈企瑞 《天风》2011,(5):57-57
主题经文:若是你们以侍奉耶和华为不好,今日就可以选择所要侍奉的,是你们列祖在大河那边所侍奉的神呢?是你们所住这地的亚摩利人的神呢?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侍奉耶和华。  相似文献   

5.
我们今天来体味佛陀的教说,只要抱着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能够得到 有益的启发和领悟。例如,对于佛教所说的众生一体,对于佛教所倡导的非暴力 主义,对于佛教敬畏生命、爱惜生命的说法,我们当然可以读解出人道主义,读解 出两千多年前就存在着的“绿色和平运动”的精神实质。我们可以试问自己,难道 我们不应该关心人类生存的环境,不需要关心人与地球的和谐吗?环境污染和生 态破坏是现代工业社会面临的威胁,但在两千年前,佛就谈到人与一切众生,与 这世界的相互依存关系。再说具体一些,佛教关于不杀生的诫命恐怕并不仅仅是 宗教教条,从道德的终极意义上,我们是否问过自己:敬畏生命是否应是人类的 第一诫命呢?我们是否想过,人并没有剥夺其他活物的生命权利呢?人类比别的  相似文献   

6.
论个性     
什么东西构成真正的个性(individuality)?人类的个体(individual)只是从种族整体中分出的一个暂时产物呢,还是一个真正互不相同的存在物呢?我们对物理自然界所划的各种区别只是它所引起经验的各种权且命名的外表现象呢,还是它们真正反映了本体的差别呢?那种认为个性的主要标志是它在实际或想象的“时间——空间”中的状态的观点应加摒弃,因为它不能说明非物质的实体。个体宁可说是一个有限性的稳定的连续体,一个具有固定的和可确定的性格的实体,它在变化的环境中能够保持它的完整性和同一性  相似文献   

7.
促进和平     
倪光道 《天风》2005,(6):6-7
既然我们所传的是“和平的福音”,所信的是和平的神,和平的君,所受的是结和平果子的圣灵,我们怎么可以不重视促进和平呢?怎么可以不结出和平果子呢?果我们不能促进和平,不能结出和平果子,能像个天国的子民吗?能像个神的儿女吗?能问心无愧吗?所以说,促进和平是我们基督徒在实践自己的信仰。  相似文献   

8.
我们应反省自己。我们是口里喊着"主啊!主啊!"而不承行主旨的人吗?是把重担压在别人肩上自己却不肯动一下指头的人吗?我们是不是装伪作假、是耶稣所痛恨的那些经师和法利赛人式的人呢?是不是只顾自己享受、心中不断和人攀比,整日只想着如何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而从不想着穷人的人呢?——金鲁贤,2004年11月诸圣瞻礼讲道  相似文献   

9.
我们愿意用我们的鼓动和宣传永远赢得为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人吗?我们的说服教育工作的结果能同我们所使用的时间、方法和耐性成比例吗?什么时候标语和报告才能使人满意呢? 如果人们向我们提出了这一类的问题,那么我们就有理由首先给他们指出我们的思想所固有的真实性:我们可以用我们学说的真理去赢得人的心灵和理智。但是,论证是真实的,对于一个论证的成果来说难道就够用了吗?这个问题决没有错。举个  相似文献   

10.
<正>成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梦想,那什么是成功?我们要做到什么样才是真正的成功?用最简单最直白的话说,成功就是成为最好的自己,就是达到自己所需要的目的。从这个角度说,我们所熟知的《西游记》就是一部成功学,它给了我们很多启迪,告诉我们怎么走向成功之路。一、敢问路在何方,路在心中在看《西游记》的过程中,不只一个人产生过这样的疑问: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猪八戒、沙僧、白龙马也是能上天入海,而唐僧一不能变,二不能打,为什么让他当师傅呢?有这么一篇文章,也许它能告诉我们答案。  相似文献   

11.
常慧鹏 《天风》2004,(8):38-39
人人都愿得福,人人都想得福;但是却不是人人都知道得福的方法与途径。很多弟兄姊妹认为:只要求就可以得着,然而却没有得着。为什么呢?是不是我们的神失信了呢?从今天我们所读的经文中神将告诉我们书念妇人蒙福的秘诀。  相似文献   

12.
寓言4则     
疑惑的星星星星在天空里一闪一闪地放着微弱的光,它很纳闷:自己这么强大,要比地球大出好多倍呢!可在人们心中满天的群星也抵不过一个小小的地球。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它大喊!地球告诉它:我在人们心中很重要是因为我把自己放得很  相似文献   

13.
思维问题经常引起科学的兴趣。在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切阶段,思维过程的结构是一样的呢,还是有所变化呢?如果是变化的,那么,现有的思维方式发生变化的原因和变化的方向是什么呢?推理的逻辑性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现在的实践呢?这就是在科学论著中至今一直在讨论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关于行星、彗星撞击地球的报道或预测屡见不鲜,大家也议论纷纷,甚至引起了人们的担忧。那么,行星、彗星到底会不会撞击地球呢?笔者翻阅了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有人主张“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这种观点的论据之一是说,马克思曾经从人出发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要把劳动者看作人”。如果我们翻阅一下马克思的早期著作或手稿,也的确可以看到这一点。然而马克思在后期著作中是否有变化呢?我们又如何看待这种变化呢?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对马克思早期著作和后期著作中的有关论述略作分析。 一、前后有没有变化 马克思在早期写的经济学札记和手稿中,的确认为古典政治经济学是“敌视”人、“否定”人、“诽谤”人、“诋毁”人、“不关心”人的。马克思是从哪里得出这个结论的呢?根据之一,  相似文献   

16.
《法音》1989,(7)
周而复始,地球运载人类即将飞入二十一世纪。科技革命风起云涌,万千变化纷至沓来,我们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新的时代,迫使人们要有新思想、新观念,用焕然一新的精神风貌去迎接新生活的考验。那么,已经阅历两千多年风霜雪雨的佛教,如何去适应这个时代,如何去“绍隆佛种,续佛慧命”,并协同人类创造更加光明的境界呢?  相似文献   

17.
对于圣堂的门卫工作!我们所关心的就是:各地圣堂门卫兄弟所给予询问者和请求者的态度是什么,是采取热情欢迎态度和耐心和善地回答、讲解呢,还是与此相反,马马虎虎敷衍塞责地应付,甚至冷冰冰地拒之于圣堂门之外呢?答案如何,  相似文献   

18.
我们这个地球正在变得越来越暖和,以至于严冬时节的北京,天气居然也象春秋一般,时常暖融融的。可这人心呢?人心是否也象这“暖冬”似地平和、淡泊、厚实?“白云在青空飘荡,人群在都市匆忙”——似乎没有人关心这个问题,大家都忙着哪!  相似文献   

19.
拆墙     
甲:哎!你知道墙吗? 乙:怎么不知道呢?我们所住的房子四面都是墙,若没墙还怎么住呢?你看工地场所有大围墙、自留地菜园有小围墙、御敌抗敌有城墙,还有…… 甲:好了,好了,我问你知道不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墙。  相似文献   

20.
恩惠 《天风》2012,(1):65
目前,世上基督徒人数大约占人口的三分之一,我也是其中之一。那么,为什么要成为基督徒呢?一、我需要知道"我从哪里来"!浩瀚的宇宙,多彩的世界,日月经天,江河运地,花草树木,百兽人类,究竟这一切从何而来?幼时,便问这些问题。可惜没有人作出令人信服的解答。稍长,我们上学,知道地球并其他行星环绕太阳运行,精准深奥微妙。在太阳系之外,还有无数银河系。我们追问来源,老师只能说"自然而来",可我们又问,"自然"它究竟姓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