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书讯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李长福著的《邓小平哲学思想研究》一书,已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邢贲思为该书作序。本书主要阐述了邓小平的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书中,结合邓小平的长期革命生涯,阐述了他的一贯求实精神,探索了他的哲学思想的形成问题,并结合我党思想路线走过的曲折历程,阐述了邓小平为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做出的重大贡献。此书还结合邓小平在社会主义时期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了他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以及他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继承、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尹文清 《心理学报》1988,21(2):32-39
本文试图寻求一种新的研究模式,来探索王充的心理学思想。这个模式主要包括两个方法论原则,即:(一)置于思想群系的原则;(二)依据自身逻辑的原则。在这一研究模式引导下,作者发现“唯实唯验”是王充心理学思想的基点。并由此推论出(一)王充心理学思想的本质是“心理即力”;(二)其特征是“心理外显”,而这两者是分别体现在他的人论和心论的思想之中。  相似文献   

3.
陈云实事求是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略论杨颖奇实事求是,是陈云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的精髓和最鲜明特征。在大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他能够为党和人民、为国家和民族卓立功勋,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很好地掌握和运用了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并且在理论...  相似文献   

4.
简论陈云的六字法则孔繁丁陈云的卓著实绩和创造性思想贡献,都和他高度的实事求是精神、实事求是的谨严作风密切联系着。为了统一主观与客观,整合认识与实践,保持科学态度,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他首倡并一以贯之地坚持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的思想方法、认识途径、工作律则...  相似文献   

5.
陈云的决策思想研究——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云是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 他以“慎重决策”、“多谋善断”、“处理麻烦问题的能手”闻名。他往往是在革命和建设的关键时刻提出和实施重大的决策, 特别是建国后的一些重大经济决策, 有效地扭转了当时的困难局面,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毛泽东曾称赞陈云曰“能”, 说解放初期的平抑物价其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今天, 这些决策所面对的历史条件已不复存在, 但是这些决策所体现的智慧和思想依然熠熠生辉, 发人深醒。这是陈云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今天我们纪念陈云, 最重要的就是要继承和研究他的决策思想, 用以提高我们的执政…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说过,陈云同志曾建议党中央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谈到:“陈云同志说,他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受益很大。”(《邓小平文选》,第267页)学习《陈云文选》,使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陈云同志不愧为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典范。他强调学习理论是共产党员的责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和恩想方法“自然地同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把书本上的东西消化成为自己的”,指导实际工作(见《陈云文选》,  相似文献   

7.
管仲是中国先秦哲学思想史上第一位思想家,他的王霸学思想既是对前先秦文化思想精神的时代性因革,又是对后来哲学思想的开启。管仲的政治思想是以民为本的刑赏主义法治思想和功利主义治政思想,其赖以支撑的伦理精神是自然主义人性论,思想基础是水本原论哲学。从历史源流看,管仲开辟了中国哲学思想“因人事而自然”的思维道路,是自然人性论功利主义伦理学和政治学的始祖,并以此开辟了“以刑入礼”的刑赏主义实践道路。管仲的思想之源,是夏商周三代所形成的以王道为目标、以天道为根据、以人道为途径的“王官之学”;管仲的思想之流,不仅涌动出法家思潮,而且激励并贯穿了先秦诸子各家学说。  相似文献   

8.
徐复观与儒家的政治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现代新儒家的徐复观,其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独特贡献之一,就在于他细致而又令人信服地阐述了儒家政治哲学思想中与现代民主政治思想、法治思想相通之处。他认定孔子“创发了中国的自由社会”,孟子开启了“民主政治原则之端绪”,荀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却蕴含了专制之倾向,陆象山提出“尊重人格之尊严”,实为现代民主政治奠定了思想基础。徐复观看到了儒家思想对现代民主政治的补充意义,却忽视了两者之间的根本不同。  相似文献   

9.
武仁同志在《“五四”前后李大钊哲学思想探讨》一文(见《哲学研究》1979年第5期,以下简称武文)中,对李大钊同志在1915年至中国共产党创立这一时期,即“‘五四’前后”的哲学思想,作了深入的探讨,明确肯定了李大钊同志作为“五四”运动的旗手,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和中国共产党建党思想奠基人的历史地位。并着重从他的哲学思想方面论证了他作为“中国哲学史上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武器来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第一个哲学家”,“中国哲学发展史的新时代的开拓者”的历史功绩。这些论述,无疑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李想 《美与时代》2023,(7):15-17
汉末魏晋时期,绘画功能论发生了由重视绘画的“教化”功能向重视其“畅神”功能的演变,这一演变与汉末魏晋时期的政治、文化、哲学思想息息相关。分析汉末魏晋时期哲学思想的演变,并探讨绘画功能论的演变对中国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作、对中国画美学思想和哲学内涵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简论陈云粮食统购统销思想──从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在江苏贯彻实行谈起唐文起粮食统购统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战线上的第二大“战役”。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主持全国财经工作的陈云同志对这一“战役”所提出并执行的方针、政策,不仅是为了解决当时粮食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12.
七十年代初,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E. 巴尔发表了一本题为《G. 卢卡奇》的著作。1972年该书被译成法文,书名改为《卢卡奇的思想》。该书介绍了卢卡奇的生平、思想路线和他的理论活动。作者认为,一个世纪以来,他的思想路线和理论活动对历史、对欧洲共产党的发展曾有过重要的影响,他的一生(86  相似文献   

13.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上海市委党校哲学教研室、《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第六届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讨论会于1991年6月18日至22日在上海市委党校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8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党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的专题有两个:一是毛泽东方法论思想的基本理论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二是党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在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中的意义和发展,现将这两个专题讨论的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学习毛泽东哲学思想》一书出版了,这是中央党校出版社为配合广大干部和群众学习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需要,而编的一本辅助读物。 本书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发展作了较系统的阐述。它认为,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发展,应结合我们党解决思想路线问题的历  相似文献   

15.
从“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提出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贯穿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各个方面,体现在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当中,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精髓与核心。深刻揭示这一概念的内涵以及它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对于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前提、内容、实质、途径和规律,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一步中国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因为它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和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使马克思主义哲…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著作颇多,读了刘嵘同志所著《毛泽东哲学思想新篇》之后,给人以新鲜之感,堪称名副其实的“新篇”。 首先是视角新。对毛泽东哲学思想不是从一条条的原则出发进行论证,而是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出发,从毛泽东、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运用于这些实践,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两个伟大的科学创造中,把毛泽东哲学思想娓娓给人们展示出来,使人觉得这不是书斋里的哲学,而是行动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内涵的新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主要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内涵,仅在认识论的意义上理解“实事求是”就会遇到理论和实践上难以解释的困惑。按照生活实践的观点重新理解“实事求是”,就会发现其中还蕴涵着价值论和道德论内涵。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实践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人,这一思想当中蕴含的价值论与道德论内涵具有特殊的内容。揭示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价值论和道德论内涵对于更好地坚持实事求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大师的思想,人们关注的是他们晚年的东西,而对其早、中期的思想则有所忽视.这样是无法把握大师们的思想发展历程的.目前学术界对戴震的研究,集中于他的晚年思想,而对戴震的早期的哲学思想的研究则重视不够.有鉴于此,周兆茂教授对戴震的早期与中期哲学思想作详细的考察.这是周兆茂教授《戴震哲学新探》的特点之一.《新探》将戴震哲学思想的演变过程,分为早、中、晚三期.在大量材料的基础上,作者明白地指出:早期的戴震(32岁前),接受新安理学的影响,而视程朱理学为“理明义精之学”.这时的戴震,推崇程朱理学,提出“盈天地间,道(理)其体也”的客观唯心主义的主张.中年的戴震(32岁到44岁),过着颠沛流离的避难生涯与勉以温饱的教书生活,社会的黑暗,民众的痛苦,令他对程朱理学的信仰日益动摇.一方面仍具程朱的  相似文献   

19.
刘一明是清代乾嘉时期西北地区影响甚大的全真龙门派第十一代宗师。他自觉继承和发扬了魏伯阳、陈抟、张伯端、王重阳、邱长春等人的道教思想传统,阐发了独具特色的道教养生哲学思想体系。在他的道教养生哲学思想中,其方法论与境界说特别引人注目,因为在这里有较同时代其他道教养生学家更多的辩证法和修炼思想的合理因素,同时也较突出地体现出清代中期中国全真道教思想的主要特色。 (一)“人力胜天道”刘一明认为,人的形体是在虚无之“道”所派生出的“先天真一之气”的主宰之下而产生出来的。“所谓先天真一,祖气者是也。”人在母体而未生之前的胎儿状态,是最能体现“道”的至善至纯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对实践问题的思考贯穿了伽达默尔整个学术生涯,构成了他哲学思想的起点和归宿。实践哲学不仅影响了他的哲学解释学思想的形成,而且他还将哲学解释学应用于实践问题,发展出解释学的实践哲学。实践哲学和解释学在他的思想发展中是一种互动的、相互启发的关系。他对实践哲学和解释学的融合,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他通过对柏拉图的政治思想研究关注到理解和相互理解问题,此外海德格尔对《尼各马可伦理学》的阐释使其注意到实践智慧概念。在中期的代表作《真理与方法》中他通过实践智慧概念阐明解释学的应用问题。后期他通过将哲学解释学应用于对现代社会的反思,寻求对实践合理性的理解,希望以此来引导人们的生活,避免技术文明对人造成的异化。对实践哲学和解释学的融合体现伽达默尔作为一个人文知识分子的现实关怀,对于我们思考现代人的生存处境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