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现状,企业无不把创新作为安身立命的法宝。无论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还是企业文化创新,都离不开思维的创新。下面两个游戏也许会给您带来某些启示。   你还有潜力可挖 !  从 15秒到 0. 5秒   游戏一:十几个学员平均分为两队,要把放在地上的两串钥匙捡起来,从队首传到队尾。规则是必须按照顺序,并使钥匙接触到每个人的手。   比赛开始并记时。两队的第一反应都是按老师做过的示范:捡起一串,传递完毕,再传另一串;结果都用了 15秒左右。老师说:“动脑筋,时间还可以再减半。”一个队先“悟”了,把两串…  相似文献   

2.
反常合道     
有这样一个传说:绍兴才子徐文长自幼聪明过人。一天,他和六位文人一起喝酒,这六个人事先商量好要捉弄他一下。桌上一共摆了六个菜,按年龄大小行酒令,酒令要说出一个典故,只要典故和桌上菜肴有关,就可以独享这盘菜,否则没菜吃。第一个人说:“姜太公钓鱼。”说罢就把桌上的一盘鱼端到自己面前。第二个人说:“时迁偷鸡。”于是将一盘鸡肉端走。第三个人说:“张飞卖肉。”话音刚落顺手将一碗猪肉拿去。第四个人说:“苏武牧羊。”把羊肉也拿走了。第五个人说:“朱元璋杀牛。”牛肉也就归了他。第六个人面对最后的一盘菜,说声“刘备…  相似文献   

3.
昨日阿龙拿来“华容道”,又叫“捉放曹”的智力玩具,摆在我面前,要跟我论输赢。我很早就知道这个玩具,比较难玩,很费时间,就不想玩,想来个金蝉脱壳摆脱他的纠缠,说:“如果你在两分钟之内‘玩转了’,我就认输。”他嘿嘿笑道:“一言为定。”我说:“当然,军中无戏占。”只见他一会儿就把“曹操”走出来了,还不到半分钟!我再定睛一看,原来少了一个“五虎将”。  相似文献   

4.
惯性与思维     
现实生活中惯性被用来指对那些经常耳闻目染、视而不见的事物,依经验照葫芦画瓢,一路做去。思维与惯性确实有些内在的联系。我们常说“习惯成自然”,这句话确有其道理,即常见的事物就耳闻不奇、经而不怪,不再去“浪费”精力去认真思考,只管依猫画虎。这本无可厚非,但有时却事与愿违,画虎不成反类犬。有个朋友曾讲过一个脑筋急转弯的“考题”,使我受益匪浅。其大意是:问一只戒指掉到了咖啡杯里,虽然杯里装满了咖啡,但戒指却没有湿,这是为什么?很简单,因为咖啡是干的。由于平常我们接触较多的是溶就了的咖啡,我们便形成了一种…  相似文献   

5.
“借锅不借盖” 在回民的饮食生活当中,有一种说法:“借锅不借盖,借碗不借筷。”这是为什么呢? 回答这个问题,得从两个方面说起:一是回民有“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特点,在不同地区与不同民族世代为邻,互通有无的时候,就出现了“借”;二是回民在外用餐,炊具或餐具不足的时候,也会临时“借”。在非借用非穆斯林的灶具或餐具不可时,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发明是有方法的。只要掌握发明创新方法和发明思维方法,发明是比较容易的。例如只要掌握“十二变通发明法”,将看到的一个事物一件东西,加一加、减一减、扩一扩、缩一缩、变一变、改一改、联一联、学一学、代一代、搬一搬、反一反、定一定,就能演绎出许多发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出自《战国策·燕策二》,说的是赵国将要讨伐燕国时,苏代为了劝说赵惠文王放弃伐燕,就对赵王说:“这次我来,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在晒太阳,鹬来啄它肉吃,河蚌马上闭拢,夹住鹬的嘴。鹬说:‘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就会有死蚌。’蚌...  相似文献   

8.
迷人的广告     
什么样的广告迷人?答曰:新颖巧妙的。换言之,除了“真”与“善”,还必须“美”———包括创意美、制作美,不妨略举一二。一是有故事情节的。一只蹒跚而来的鸭子,走累了,渴了,便东张西望,它发现路边有只标有××字样的啤酒桶,就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慢慢地推倒啤酒桶,咕咚咕咚地喝了起来。而且,它越喝越想喝,随着咕咚咕咚的声音,居然把整个身子全钻进了啤酒桶。而当它再度钻出啤酒桶,她已经变成了一只绝美的天鹅。果然妙极。无须“说”什么“誉满全球”之类的大话,更无须“吹”什么“省优部优”之类的套话,就这么一组镜头,…  相似文献   

9.
寻找快乐     
古人云:“贫贱是苦事,能善处者自乐;富贵是乐境,不善处者更苦。”“意思是说,快乐人皆有之,并不是有钱人的专利。说到底快乐在于寻找,在于开拓。人生在世,都希望生活得快快乐乐,而不是“凄凄戚戚”,没有快乐,就要想方设法寻找快乐。只要是理解了快乐的真谛,就有广寻找快乐的“秘方”。对衣食住行、名利权位“无欲”则快乐。“无欲”就能“知足”。常言道:“知足常乐”,古诗云:“事到知足心常惬,人至无求品自高。”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饮食起居上表现得处处知足,他曾写诗说:“勿言舍宅小,不过寝一室;何用鞍马多,不能骑两…  相似文献   

10.
直截了当小伙子:“亲爱的,我对你的爱简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姑娘:“那你就用金钱来表达嘛。”学汉字一位美国教授在教中文,他说:“中国文字始于象形,”于是在黑板上写个“宀”,告诉学生这代表房屋,再写个“女”字说:“这代表女人。”然后问学生:“如果屋子里有个女人你会得到什么?”一群美国学生高喊:“麻烦。”教授微笑道:“噢,可如果屋子里有一个中国女人你会得到平安。”义正辞严一位先生帮他太太向保险公司买保险。签约后,他问业务员:“如果我太太今天晚上死了,我可以得多少?”业务员回答说:“大概20年徒刑,先…  相似文献   

11.
前些年,在香港发生了这么一件事:一头水牛掉进水井,水井宽1米,高8米,水深2米。井里的水很深,怎样才能把水牛从井里救出来呢?人们想了许多方法却无济于事。最后有位智者提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方法,向井内灌水。果然问题迎刃而解。原因是当水面与地面持平时,水牛自己爬上岸。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布里奇和瑞宾罗维兹实验:甲、乙两组大学生在实验室一个空房间内,由天花板垂直地吊下2根绳子,要求被试者设法把它们联在一起。问题在于这2根绳子间距离较大,单凭两只手是不能把它们同时抓在一起的,在房内可利用的东西只有电源开…  相似文献   

12.
禁锢和奴化了的思想,根本迈不开创新的步伐。所以一位学者讲:“人类真正的监狱,是自己的头脑。”以破格与新奇为己任的野性思维,就是焚毁这座“思想监狱”的火把。用野性思维的火把,在“又一村”里烧荒,就会有最美的秋景。思想平庸,知识贫乏,永远攀摘不到生活这棵大树上的新绿。思想懒惰,导致眼光只能在事物的表面旅行;只有用野性思维的钻机,才能钻透生活的岩层,找到有价值的矿床。勤于思考,善于变通,就能使人的头脑进入野性思维的门槛。天津的“泥人张”张明山,从不受传统框框束缚,打破父亲“白猴偷桃”的传统,敢于冒砸名…  相似文献   

13.
现在满世界都在鼓吹发散思维,似乎只要人考虑问题时标 新立异、异想天开就可以很容易走向那个人人都垂涎的“成功”。然而,同样重要的收敛思 维却很少有人提起,因此有必要为这个长期被人误解的收敛思维“平反”一下。发散思维的确有很多优点,比如说开放性、多维性和变通性。通过发散的思维方式,能充分发挥人的 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层面,在无拘无束的思考中求实创新。发散性的思维方式会从不同 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关系去思考问题,多方面,多层次地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和方 法。许多成功起步时都需要开放性、创造性思维,像…  相似文献   

14.
阅读·进步     
《思维与智慧》2011,(5):M0002-M0002
记得一位哲人曾说过:“阅读一可增知拓识,二可修心养性。”实际上,阅读是一种生活状态。近几年,通过不断阅读积累,本人感觉自己在为人、处世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在外形,而在于内在的修为与气质。尤其是多年阅读《思维与智慧》,这种变化更觉明显。  相似文献   

15.
妙语世界     
○瑞士的钟表世界闻名,该公司的广告语是这样的:“唯一不变的是我们永远在变。”○梵蒂冈有一幅引人注目的标语,上面写着:“犯错误是人性,宽恕则是神性。”○塞浦路斯生产的一种手纸,其形状如一张1元钞票,纸上面印着:“此币不能流通,但能给您方便。”(编辑辛英仕居)妙语世界@文乐  相似文献   

16.
“比德阿”一词系阿拉伯语  的音译。字面意为“没有先例的创新。”该词属于中性词,即“创造”,正如《古兰经》云:“他是天地的创造者”(2:117),又云:“你说:‘我不是破天荒的天使。’”(46:9)。伊斯兰教法中将“比德阿”定力“无明确证据的异端创新或标新立异”。就术语而言,该词一般指“一反伊斯兰教义、仪礼、制度、传统习尚而另图新意的言行、主张”。 “比德阿”的具体含义及界定往往因教派、学派的不同而不同,因时空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某教派视为合乎教义、教法的某种言行、主张,而另一派…  相似文献   

17.
晓秋 《思维与智慧》2007,(11):53-53
运用“避直就曲”解决生意上的难题,就是要以“U”型思维为基础。“U”型思维是一种非线性的思考方式,它的特点是避开问题的“症结”,通过迂回、转弯等方法寻找新的突破点。这种思维方式犹如走一个“U”字型的道路去接近目的。当然,解决经营难题应先尝试用直线性思考方法去直接求解,因为直线求解的思路最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一提及“空虚残败”的意境,世人就容易将其与“悲凉凄惨”划等号。这就如同“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一样,已成为人的思维定势。在经历了时间的洗涤后,成为一种深深根植于人心的固定意境。  相似文献   

19.
思维体操     
莎士比亚说:“适当的疑惑被称为智者的火炬,同时是搜查恶流底蕴的明灯。”以“适当的疑惑”作导引,开动脑筋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实际上是做一种启智思维体操。多做这样的思维体操,能把我们的思维训练得更加灵活敏捷,我们不妨常常自己考考自己。下面就是一些“适当的疑惑”(后面附参考答案)。  相似文献   

20.
宏观上从数学美学看:微观上围绕“数学是思想的体操,数学是一种文化素养,数学是‘聪明学”’立论,论述命题“数学是思维的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