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外科疾病的发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热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症状,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只有找到发热的原因才能做出正确的处理。启动临床思维必须掌握充分的临床资料,然后进行周密的鉴别诊断思维程序,首先排除引起发热的其他科疾病,再考虑外科原因。感染是外科发热最主要的原因,如果是手术病人,特别应该想到和手术有关的各种感染问题。思维惯性、思维顺性和思维惰性的误导是误诊的思维原因。  相似文献   

2.
外科感染是一种使用抗菌药物解决不了的而常需外科干预的感染,其主要特点是皮肤和黏膜屏障有了破损、多种内源性致病微生物从破坏部分入侵致病.最常见的外科感染是切口部位感染导管相关血循感染、肺炎和泌尿道感染.外科切口部位感染的发生与外科切口各类密切相关,清洁、清洁-污染、污染和污秽四关的感染发生率分别约为2.1%、3.3%、6.4%和7.1%.预防外科感染可从三方面着手,提高宿主抵抗力;手术操作细致;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包括预防性抗生素等.预防性抗生系的适应证为Ⅱ、Ⅲ类切口,一般选择一代头孢菌素用于非厌氧菌污染的手术,二代头孢菌素用于厌氧菌污染的手术.应在手术前8小时内用药,并在术后24小时停药,给药方法是一次静脉滴入.此外还需注意提高外科创口的氧张力、保持体温、控制血糖、合理皮肤准备和掌握延迟性一期缝合的适应证等.  相似文献   

3.
从外科医师和麻醉科医师传统临床思维方法特点分析,认为传统术后镇痛具有明显的片面性、专一性等临床诊疗的局限性.而从实践思维和循证医学理论角度分析,认为术后镇痛在围手术期"人性化"诊疗、防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或围手术期癌转移等方面具有的重要性与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4.
过度医疗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外科水平的提高,手术技巧、手术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疾病能够通过外科手术得到根治,同时外科治疗过程中过度医疗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分析外科疾病过度医疗的特点,探讨外科过度医疗的原因和后果,并提出针对外科过度医疗应采取的措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脊柱外科是骨科学的一个亚专科,也是外科学领域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分支学科.脊柱外科疾患的正确诊断有赖于诊断过程中的正确辩证思维.在临床诊断思维中,从疾病擎角度和症状学角度,需要正确处理几个辩证关系,同时要避免临床思维常见误区,才能提高诊断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手术部位感染在所有医院感染中占第三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是主要病原菌,是外科临床十分关心的问题,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能降低外科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在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中,应针对不同部位的手术以及可能的病原体以及本院或本地区病原体药物的敏感性选择抗菌药物,同时应注意给要时间应在手术前30min-1h静脉使用足量抗菌药物,以保持抗菌药物的有效浓度覆盖整个手术过程。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同时应关注其他综合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癌是增长速度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经过外科等有效治疗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高达98%。甲状腺手术中对邻近器官的功能保护效果对于患者长期生命质量非常重要。"视觉思维"指视觉信息结合和其他知觉,经高级神经中枢处理,形成思维及创造的活动。由于机器人外科系统技术革新,外科医生获得全新的视觉图像和操作方式,应用视觉思维可以对甲状旁腺、喉返神经等邻近器官的处理做到更好的功能保护。在甲状腺外科中,临床医生应训练"视觉思维",首先打牢局部解剖知识和开放、腔镜手术图像基础,了解并掌握机器人的新技术与传统开放及腔镜手术的不同特点,提高手术效果,特别是功能保护方面进行创新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全面认识外科感染 合理使用预防性抗生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科感染是一种使用抗菌药物解决不了的而常需外科干预的感染,其主要特点是皮肤和黏膜屏障有了破损、多种内源性致病微生物从破坏部分入侵致病。最常见的外科感染是切口部位感染导管相关血循感染、肺炎和泌尿道感染。外科切口部位感染的发生与外科切口各类密切相关,清洁、清洁—污染、污染和污秽四关的感染发生率分别约为2.1%、3.3%、6.4%和7.1%。预防外科感染可从三方面着手,提高宿主抵抗力;手术操作细致;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包括预防性抗生素等。预防性抗生系的适应证为Ⅱ、Ⅲ类切口,一般选择一代头孢菌素用于非厌氧菌污染的手术,二代头孢菌素用于厌氧菌污染的手术。应在手术前8小时内用药,并在术后24小时停药,给药方法是一次静脉滴入。此外还需注意提高外科创口的氧张力、保持体温、控制血糖、合理皮肤准备和掌握延迟性一期缝合的适应证等。  相似文献   

9.
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既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并且原因和结果在某些条件下可以相互作用.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菌库,肠黏膜屏障是机体正常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肠黏膜屏障损伤是严重烧伤患者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可引起细菌及内毒素移位,导致毒血症和败血症的内源性感染的可能,而内源性感染又可反作用于肠道,进一步加重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因此充分认识肠黏膜屏障损伤的成因,联系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原理,积极防治,可降低严重烧伤患者肠源性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从外科医师和麻醉科医师传统临床思维方法特点分析,认为传统术后镇痛具有明显的片面性、专一性等临床诊疗的局限性。而从实践思维和循证医学理论角度分析,认为术后镇痛在围手术期“人性化”诊疗、防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或围手术期癌转移等方面具有的重要性与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