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哲思小语     
面向阳光,你就不会看到阴影。 没有人富有到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到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顺其自然最贴近客观规律。.对什么都看不顺眼的人,疲劳的一定不仅仅是眼睛。人如果明了“祸福无常”这个道理,就不会因一时走运而得意忘形。  相似文献   

2.
哲思小语     
面向阳光,你就不会看到阴影。 没有人富有到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到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顺其自然最贴近客观规律。.对什么都看不顺眼的人,疲劳的一定不仅仅是眼睛。人如果明了“祸福无常”这个道理,就不会因一时走运而得意忘形。  相似文献   

3.
一、认识的生理条件 K.洛伦茨早在很久以前就认为,动物和人的认识能力系于物理条件。因此,高等动物和人被看作是感觉-神经原“器械”。这些器械的结构决定了认识能力的先天性。就感觉而言,没有人认为感觉系于感觉器官的结构这一点是需要加以争论的。比较一下动物的感觉器官,就能特别清楚地说明这一点。J.冯·于克斯屈尔就是在这一意义上,企图研究不同动物的感性-作用世界的,他想借以指出它们和人的感性-作用世界的不同。我们知道,我们眼睛看到的颜色不同于蜜蜂眼睛看到的颜色,这一点已由K.冯·弗里施研究证实。我们眼睛网膜的灵敏性在黄颜色区,即钠谱线颜色区极高;并向着红色和紫色  相似文献   

4.
黄幸平 《天风》2011,(3):I0001-I0001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世上没有绝对无病的人,也没有绝对无罪的人。“虽说人的眼睛是黑的,心是红的,可一旦人的眼睛红了,心就黑了。”嫉妒恼恨,尔虞我诈,上瞒下骗,畏强欺弱,欲壑难填。圣经说,罪的工价就是死。人有罪,人有死,谁能救自己脱离那极大的死亡?人类终日思想,上下求索。天苍苍野茫茫,天地之间,寂静无声。寻找寻不见,祈求得不着。  相似文献   

5.
《佛教文化》2016,(6):120-121
高老师:在了义经中,佛祖把世界的存在比喻为蜡烛灯的幻影。例如,你现在看着这支蜡烛,假设你的眼睛生病了,或者你现在捏一下眼睛,就会在蜡烛旁边看到一个烛影——佛经中表达为捏目成华。我们都知道,这个灯影是幻象。这个影子是依赖于你的病眼或者捏目而存在的。另外一个人眼睛没有毛病,就看不到这个灯的幻影。  相似文献   

6.
正人做梦,是在睡着的时候、闭着眼睛的时候。这说明,梦境,是在人闭着眼睛的时候看到的。由此看来,人有两双眼睛,一双眼睛长在脸上,长在脸上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了外面的这个世界。那另一双眼睛呢?另一双眼睛又长在哪里呢?人的另一双眼睛,长在人的心灵上,而长在心灵上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了另  相似文献   

7.
吴明仁 《天风》2005,(5):14-15
感谢神给我们每个人造了一双眼睛,使我们能看到上帝所造的美丽世界,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明亮的日月、灿烂的星光,更使我们能看到真理、光明、神的作为,使我们能仰望神而得着能力,不至于走入深渊。只可惜有许多人失去了上帝造眼睛的本意,用错眼睛,专看邪恶的世界、物质、金钱、名利、地位,看环境、看人,成了斜眼、红眼、昏花的眼,最后变成瞎眼,使整个人生进入黑暗。主耶稣说:“眼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亮了,全身就光明;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  相似文献   

8.
你们来看     
黄兴 《天风》1995,(8):2-3
读经:约1:39 感谢神给我们每个人造了一双眼睛,使我们能看到上帝所造的美丽世界。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明亮的日月,灿烂的星光,更使我们能看到真理、光明、神的作为,使我们能仰望神而得着能力,不至于走人深渊。只可惜有许多人失去了上帝造眼睛的本意,用错了眼睛,专看邪恶的世界,看物质、金钱、名利、地位,看环境、看人,成了邪眼、红眼、昏花的眼,最后变成瞎眼,使整个人生进入黑暗。主耶稣说:“眼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了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  相似文献   

9.
医学实在是一条“九尾狐”,视角不同,姿态各异。道理其实很简单,人是自然界最复杂的“东西”,就像相声中抖“包袱”,“人”是“东西”(物质性,由蛋白质、脂肪、水等物质构成),人又不是“东西”(超物质性,人是万物之灵,有思想,有情感),于是,研究人的医学就必然陷入“多元”的认知“徘徊”之中,不像其他的自然科学那样“纯粹”,一条“栈道”往上爬,没有“岔道”。学理谱系也很单纯,没有“旁枝”。所以,现代的数理化学科是血统纯正的“独生子”,没有“表亲”,也大致没有“父母”,历史意识很淡漠,不识几十年前的学术“人梯”,这样的“科学经验”与“科学思维”一定型,  相似文献   

10.
画龙点睛法     
“画龙点睛”法,是古人总结出来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表意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就是要在文章的关键之处,写几句精粹有力的话,把主题思想明显地表现出来,使全篇文章为之生色、动人。“画龙点睛”的提法,是从绘画中借来的。传说梁代画家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画了四条龙,但是没有画眼睛.人问其故?他说:画上眼睛,龙就飞了.听者不信,请他试之.他就提笔为一条龙画上眼睛.刚刚画完,那条龙就摇头摆尾,破壁飞去.这种传说,当然不可信,但它能够说明,当时的人  相似文献   

11.
舍勒情感现象学的起点是对康德哲学的批判,这一批判所指向的是康德哲学 中的先天论。针对康德认识论中的“形式先天”,舍勒试图代之以“质料先天”;针对康德 伦理学中的“理性先天”,舍勒试图代之以“情感先天”。由“质料先天”与“情感先天” 主张所构成的新“先天论”,确立了舍勒情感现象学的基础。通过强调“情感先天”,舍勒 试图将伦理学建基于“情感”之上,以克服康德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理性主义倾向,实现 伦理学的精神转向。舍勒对康德先天论的批评昭示了伦理学理应充满对人的关怀,直面人的 丰富的情感体验,深入揭示情感的本质和意义,并使人在情感活动中服从本心的召唤。  相似文献   

12.
哲思小语     
面向阳光,你就不会看到阴影。没有人富有到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到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顺其自然最贴近客观规律。对什么都看不顺眼的人,疲劳的一定不仅仅是眼睛。人如果明了"祸福无常"这个道理,就不会因一时走运而得意忘形。其实生活就是一壶酒,每一个人都是酿酒师。有的人把自己的生  相似文献   

13.
耶稣的眼睛     
桂志文 《天风》2013,(11):37-37
眼睛就像针孔摄像头,因为有了她,世界都在我们眼里;因为有了她,我们也会“赤裸”在别人世界。这扇窗帮助了我们,也暴露了我们,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以为自己仅仅是世界的观光者,其实别人早己从我们这扇窗户里看到了屋内的风景,那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意念等。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保守你心。  相似文献   

14.
人体语言,是无声语言,指人的面部表情、体态、手足姿势及人际距离等。在人际交往中,虽说有声的语言是重要媒介,但是,我们更不能忽视无声的人体语言的重要性。人体语言体现着丰富的含义,反映了一个人的内在心理,因此,它具有可靠性。在恋人之间,为了捕捉对方的内在真情实感,准确无误地了解对方,吸引对方,体谅对方,我们不妨借助人体语言来达到上述目的。一、对眼睛、眼神的观察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眉目传情”等,说的就是眼睛最能准确地表达出人的情感和意向。恋  相似文献   

15.
眼睛的注视行为与人的心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常说“他的服睛闪闪发光”,“她有着稚气的眼睛”,“他眼露凶光”等等,这时我们所描绘的是指眼睛的瞳孔放大、缩小和注视的动作。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眼睛所发出的是人与人心理沟通中最明显、最准确的信号,因为它们是人身上的焦点,眼睛所表达的讯息就是人心理活动的反映,即一个人的态度和心情。所以,心理学界有这种说法:“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相似文献   

16.
一、马克思“实践”范畴的本始义涵作为“思维的真理性”或“思维的此岸性”的衡鉴的“实践”范畴是确立于马克思的,它的本始义涵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过简约却并不含糊的阐示。在马克思那里,实践被界说为有着“主观”、“能动”内涵的“人的感性活动”,亦即人的对象化活动。对象化意昧着人的预期目的在其存在对象上的实现,这实现使作为人的存在对象的感性境域“人化”着,也使人的身心随着存在境域的“人化”而“人化”:眼睛日益成为审美的眼睛,耳朵日益成为赋有音乐感的耳朵……马克思从来不曾把实践局守在认识论的视野中,…  相似文献   

17.
康德对人本身充满了敬意。他认为有意识、能思考、有道德情感的人是宇宙间最神奇的创造物,把人贬低为某种目的的工具是不合理的,人应当是主体,人本身就是目的——最后的目的。人是一个类,有它的类的本质和规定性。所以康德很特别地用复数“我们”来指称人类。不管是他的美学或是神学,都来自这种“人本”的基础。在《判断力批判》中,他说:“没有人类,这整个创造就只是浪费、徒劳、没有最后目的。”  相似文献   

18.
何介苗 《天风》2006,(16):16-17
他们说:“主啊,要我们的眼睛能看见!”耶稣就动了慈心,把他们的眼睛一摸,他们立刻看见,就跟从了耶稣(太20:29-34)。经文:太20:29-34马太福音20章29-34节的经文让我们看到这样一番场景:耶稣带着十二个门徒正从耶利哥城出来,许许多多的人早已拥立在城门口、道路旁,还有那后面,一大群百姓紧紧跟随着、拥挤着。场  相似文献   

19.
诗和远方     
计文 《天风》2016,(6):1-1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这是著名音乐人高晓松书中的一句话,虽然有人说它是廉价的“鸡汤”,但这句话广为流传却是不争的事实。 “苟且”在此显然指的是只顾眼前的物质生活而得过且过的意思。而“诗和远方”则是指那些超越“苟且”的物化生活之上的精神追求。人和动物之区别,在于人除了有“苟且”的生活,还有“诗和远方”。人如果没有精神追求,没有文化情感,只顾眼前,忘记长远,那么人与卡夫卡《变形记》里的虫子、莫言《生死疲劳》里的驴子就相差无几了。  相似文献   

20.
何善蒙 《社会心理科学》2005,20(5):25-28,79
中国传统并没有西方学科分类意义上的心理学,也没有纯粹的心理学思想。中国传统关注的是人,而对人的关注则不能不涉及人的心理。因此,尽管中国传统没有纯粹西方意义的心理学,但是若以西方的心理学观念来衡量,其心理学思想还是非常丰富的。心性论是古代中国哲学的一个基本传统,对于心性理论的阐发,则离不开对于人之“情”的关注,在对心性论重视的前提下,对于情感问题的讨论也成为了传统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以西方的心理学观念来衡量,称之为情感心理学亦不为过。中国传统的情感心理学思想非常丰富,本文仅就传统对情感的产生、心理基础、生理基础的阐释略作梳理,以期对传统的情感心理学做一个概观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