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牧师在主日     
“主日”是耶稣复活的日子,人们通常也称之为“礼拜天”。对基督徒而言,礼拜天是敬拜上帝的日子,这一天无疑也是牧师最忙的一天,因为主日崇拜是一周当中最重要的聚会,参加聚会信徒的人数也最多。有关崇拜事宜的落实、人员安排,都必须有条不紊,布置到位,这些都是牧师必须做到的。崇拜一般有这样几个主要的步骤:1、序乐目的是让会众知道,崇拜快要开始,提醒每一位信徒坐定位置、预备崇拜。序乐大约有5分钟,圣诗班在序乐声中缓步上台就座。教会里一般用钢琴弹奏序乐,也有用管风琴弹奏的。2、会众颂赞会众站立同唱赞美诗,建立整个崇拜聚会的气氛,…  相似文献   

2.
肖安平 《天风》2018,(7):10-11
在崇拜礼仪中体现中国基督徒的特点、角色和身份,认同本国、本民族和人民,把崇拜礼仪与中国文化真正融合。崇拜礼仪在教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期教会,敬拜生活是以"祷告、唱诗、聚会、交流分享、掰饼"为主,之后崇拜礼仪逐渐完善起来。尽管崇拜内容不变,但崇拜礼仪形式并非一成不变,在不同时期、不同处境中都有风格、方式、特点等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王从友 《天风》2008,(24):17-18
现今很多传道人的生活特点之一就是忙碌,忙完讲台忙会台;忙完主日崇拜忙周间聚会;忙完周间聚会还要忙探访信徒。一提到本教会传道人,很多信徒就说:我们的传道人真忙!传道人如此之忙,以至于有些教牧同工在要讲道的前一天晚上才突击准备讲章,或者只好将过去在其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在神学院参与了三期教会音响课程的学习,在课程的实践学习及课间与音响老师的交谈过程中,收获满满。现在绝大部分的教会在崇拜聚会中使用音响。信徒参与教会崇拜,期待在良好的崇拜氛围中遇见神,并与基督的肢体在爱中彼此团契,然而有些教会并非每次都能提供这样良好的环境。部分原因是由于在教会崇拜中时常出现音响方面  相似文献   

5.
晓望 《天风》2011,(7):36-36
<正>合一可以挑战不公义与暴力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世基联)总干事Rev.DrOlav Fykse Tveit近期出席德国一个基督徒会议时表示:财富及财产原是协助我们活出上帝对我们的呼召。德国的Kirchentag每两年举行大型的基督徒聚会,平均约有超过10万名基督徒出席,他们为着共同的崇拜、庆典、讨论、重新立志及更新而聚首一堂,今年出席聚会的会众更超过12万人。本次聚会主题经文选自《马太福音》6章21节:"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Tveit博士就主题经文发表讲话:"经文的信  相似文献   

6.
郑慧 《天风》2005,(3):38-40
近十年来,"敬拜赞美"开始在中国一些教会盛行,最初是在青年聚会或教会一些节庆的联欢活动上出现,而后有些教会在主日崇拜也采用。在教会传统中,崇拜基本上是庄重、肃穆的气氛,而"敬拜赞美"的热闹、喜庆可以说是对崇拜的冲击,这不是今日中国教会崇拜礼仪的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本文无意探讨个人喜好的赞美方式,而是要思考在教堂这个特定的神圣空  相似文献   

7.
单信 《天风》2009,(2):44-45
一般教会每逢主日崇拜,总是要有一位主持人(又称"主领").他的任务就是要按着程序顺畅地带领整个聚会.既然"神不是叫人混乱,乃是叫人安静"(林前14:33).那么,每一次礼拜就得次序井然.  相似文献   

8.
谭静芝 《天风》2012,(6):56-57
"全地都要向耶和华欢乐,要发起大声,欢呼歌颂。要用琴歌颂耶和华,用琴和诗歌的声音歌颂他。"(诗98:4-6)约在20年前,华人参与"音乐崇拜"时,会理所当然地以为会众就是旁观者,因为当时的理解,"音乐崇拜"几乎与"音乐会"无异,加上"崇拜"二字只界定了宗教的内容。这亦反映出一般对崇拜的认知仍是"聚会","少数"在台上的领导替"多数"的会众办完便好!  相似文献   

9.
有份与无份     
礼拜五是我们教会打扫卫生的日子.这一天我们会把每一张凳子,每一个角落打扫得一尘不染,准备礼拜六、礼拜天的崇拜聚会.我们也称这一活动为清洁事奉.  相似文献   

10.
《天风》1999,(11)
“九九香港教会普查” 业已展开 由“香港教会更新运动”进行的“九九香港教会普查”已经展开。这次香港教会普查除对在港堂会概况进行调查外,亦就福音机构及神学院进行资料搜集。堂会调查的内容,包括各堂会会友及崇拜出席人数、同工数目及会众出席各项非崇拜聚会等数字,  相似文献   

11.
《天风》1998,(6)
为纪念耶稣基督复活,4月5日—12日,乌鲁木齐市明德路教堂及九家湾、棉花街、八钢、西站等各聚会点先后举行了隆重聚会。通过“主耶稣受难周崇拜会”、“受难周  相似文献   

12.
王荣伟 《天风》2005,(9):12-13
湖北省武汉市基督教荣光堂于2005年8月14日举行了“为世界和平祈祷”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圣乐崇拜聚会,约2800多名信徒参加。在崇拜钟声中全体信徒为“世界和平”祈祷献福,求主赐福世界安宁,保佑中华大地国泰民安,祈求和平的君王在世永掌权。  相似文献   

13.
裴连山 《天风》2018,(7):12-13
今天教会的礼仪既要有神学上的考虑,也当有中国元素,更要体现时代精神。崇拜和聚会是基督徒教会生活的中心,而教会的崇拜离不开礼仪。除了圣礼,基督教还包括更广义的礼仪。礼仪传统是为了表达基督教的信息,其传统肯定受到犹太传统、希腊罗马传统的影响,后来又被欧洲中世纪文化所塑造。  相似文献   

14.
张复民 《天风》2014,(5):16-17
如何建造教会弟兄姊妹的灵命成长是一个很大也很难的课题,但却是每一位侍奉主、牧养教会、服侍人的同工不能不认真面对的课题。笔者愿有些反省,盼能提供读者一些思想,分以下五个方面来反省和探讨。一、借着主日建造灵命主日是大多数弟兄姊妹参与聚会的日子,若是能对他们的灵命有所造就是再好不过了。而且原则上主日还是一般教会聚会人数最多的时间,要好好建立主日,尤其是主日的崇拜和主日的讲道是非常优先的,传道人要优先把崇拜带好,把主日的信息讲好。主日起来了,教会的成长就不难了。相反。  相似文献   

15.
严必林 《天风》1995,(9):41-43
“你们要追求爱,也要切慕属灵的恩赐,其中更要羡慕的,是作先知讲道。”(林前14:1) 近年来,我们常发现某些地方教会的信徒,在崇拜聚会当中,特别是在听道时,不能安静。教会虽然花出人力来维持秩序,但效果不大。有时候讲道人还在台上批评信徒不能专心听道,甚至有斥责信徒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新书推荐     
《天风》2017,(7)
正中国基督教两会传媒事工部对20世纪80-90年代出版的《圣歌选集》进行了修订,出版了《圣歌选集》(第一、二、三、四辑)(修订版)。第一辑(修订版)保留了原有的二十二首经典中外圣歌,部分诗歌在记谱或翻译上对原著稍做修改。同时,乐谱尺寸也统一成约A4纸大小。这些诗歌可供各教会的唱诗班在崇拜、聚会或特别节期中使用。第二辑(修订版)保留了原有的十八首经典中外圣歌,部分诗歌在记谱或翻译上对原著稍做修改。同时,乐谱尺寸也统一成约A4纸大小。这些诗歌可供各教会的唱诗班在崇拜、聚会或特别节期中使用。  相似文献   

17.
抚顺市河北教堂,在1996年圣诞节前夕,组建一支25人参加的唱诗班。诗班的建立,对崇拜聚会和传福音事工起到奇妙的果效。他们的做法分如下4个方面,供主内分享。 河北堂有信徒1100多人,35岁以下  相似文献   

18.
由于历史的原因,盐城教会形成了两种不同的信仰背景的教派:即中华基督教会与真耶稣教会,对于这两种不同信仰背景的崇拜与礼仪,本无可非议,但因守日、洗礼、聚会方式等小节上的分歧,而导致教牧同工与广大信徒之间产生阻隔,不但不能互相交通,可相往来,反而相互攻击,走向极端。于是,各有各的奉献箱,  相似文献   

19.
潦水 《天风》1994,(7):33-33
曾看到《天风》上报道,有些地方,信徒没有足够的聚会处所,雨天撑伞,晴天在烈日下聚会,心中十分难过,常祈求神早日赐给他们有一个能安静崇拜的处所,也希望政府大力落实宗教政策,各地两会给以帮助。 但是,当我看到《天风》报道,有些地方,以建堂的名义到处发募捐信的时候,心中也不是滋味。 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我默默地思想,默默地求神带领我们正确认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0.
书刊推介     
《天风》2013,(5):69-69
<正>《圣歌选集》(第九辑)定价:15元《圣歌选集》是1986年金陵协和神学院创办的圣乐刊物,主要是供各地教会诗班在崇拜、聚会和特别节目中献唱使用。从1999年的第五辑起,改由中国基督教圣乐委员会编辑,基督教全国两会出版。本书是第九辑,共有13首圣诗,大多为中国基督徒所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