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一、算命的对亲人说了实话我们卫生院在收治一位69岁的病人时,病人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俺有一个外甥,是个盲人,也是个算命先生。有一回,我病了,他来看我。我对他说,神婆给我下了神,说我的病没救了,要想活命,就要许愿破财。我怕许了愿也治不好病,弄得人财两空,就让外甥给我算算病能好  相似文献   

2.
主爱在我心     
赵民 《天风》2008,(8):40-41
题记:医学精英和心理学家都解决不了我的问题,我还有什么出路呢? 我受洗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但是主给我的慈爱和恩惠真是很大的.把我从一个不可救药的病人、充满怨恨的罪人,彻底地改变过来,变成了一个有爱心、有信心、有活力、有勇气的新人,真是感谢主!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罹患癌症的病人去医院复诊。医生问他:"病人呢?"那人笑着说:"我就是啊!"医生很吃惊:"怎么可能?你看上去跟没事人一样啊!"病人笑着说:"您认为我应该满脸悲切、灰头土脸吗?"他是搞工程建筑的包工头。在医院治疗一个疗程后,他又一次带着他的那帮兄弟在工地上爬上爬下,干得热火朝天。有朋友劝他保重,他微笑着说:"癌症是个欺软  相似文献   

4.
让心灵站立     
罗伯特·科赫是德国著名的医生和细菌学家,有一天,他被召到皇宫去为国王看病。“你给我看病,不能像看别的病人那样!”国王说。“请原谅,陛下,”科赫非常平静地说,“在我眼里,病人都是国王”。 在我们某些人眼里,罗伯特·科赫真是一个傻冒,就算你平时真的对病人很好,在你心里一个国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此刻国王站在你面前,你也要说点假话,哄他高兴。比如,你可以说:“那当然,陛下您这么尊贵,我怎能像对待一般人一样地对  相似文献   

5.
信德     
前段时间,在去外地看望病人的途中,我有幸认识了西安北堂的刘燕姐,途中,她给我了讲了一个《带伞求雨》的故事。故事的大意为:某地干旱久未降雨,于是,几百名村民集聚在一起,在一个祈祷大师的带领下共同祈祷,祈求天主降雨。祈祷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因血粘度高,为防血栓,经历了一个月的住医院生活。这给了我培养和考验我信心与爱心的机会。 同病房有7位病友。老、中、青都有。只有我一个是信主的。他们互不关心,闲时喜欢谈谈吃喝玩乐。对于呻吟在床的老年病人有嫌烦厌脏情绪。圣灵敦促我接近他们,对他们传讲福音。病友们  相似文献   

7.
还有一次     
有人到医院探望一个刚动过腹部手术的病人。 “你好吗?”他问。 “还好,”病人说,“但是,开刀的第一天,他们又开了一次,从我肚子里面拿出了一块纱布。昨天又开了一次,拿出了一把镊子。” 正在这时候,医生走进来了,他问道:“有谁看见我的帽子了吗?”还有一次  相似文献   

8.
我作为一名传染科医生,风风雨雨正好干了50年.回顾这50年,做了些工作,也有不少遗憾.我认为,作一个称职的好医生应该首先具备对工作有责任心,对病人有爱心,对学习有进取心的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9.
王健波 《天风》2006,(5):27
而对于正在经历困苦忧伤的弟兄姊妹,我想:按着神的心意,靠着神的恩典, 积极地面对,是不是会比怨天尤人,消极地问为什么更有益处呢? 医生是给病人医治疾病,为病人减轻、消除痛苦的,而一个无用的医生又意味着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我作为一个临床医生,一个很大的局限性就是整天忙和累,最后自己都忙成病人了,很少去思考一些更高层次或者更长远的问题.刚才赵主任讲了好的医学的五个标准,还有何裕民教授对好医学的想法,现在我想谈谈我对好医学的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1月4日铁岭县蔡牛乡4个男人陪着一个女病人,乘一辆白色面包车于晚上9时来我诊所看病(相距35公里以上)。先下来一人到屋叙述病情:说该病人父亲的“魂”附在病人的身上了,管自己母亲叫老伴,管自己的大姐叫大女儿。问医  相似文献   

12.
我长期从事性功能障碍的诊治,诊桌抽屉内总放着不少病人和读者关于“性”的来信。这些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很少有干脆明了、有话直说的,绝大多数是或意在言外,或吞吞吐吐,或避实就虚,或情急求治却不敢留真实姓名和住址。我费劲地揣摸其真实情况,真让我干着急帮不上忙。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15,(10)
<正>我今年30岁,出生在一个基督徒家庭,从小信主。为了感谢弟兄姊妹对我的关心,也为了我自己能勇敢地面对自我、突破心理上的阴影与障碍,我愿意在这里分享自己的心路与天路历程。我身患顽疾,学名叫肌营养不良、肌萎缩侧索硬化,也叫运动神经元病。自从2014年后又有了一个新的名称叫做:渐冻人。因为这种病就像是会把一个人渐渐冰冻起来一样,虽然没有剧烈的疼痛,但是病人却承受着巨大的精神与心理压力。从我来说,我的右臂平时自然下垂,两肩比常人低且向前倾斜,平时一眼即  相似文献   

14.
基督教伦理和自愿安乐死的合法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正在被考虑的安乐死是哪种类型我希望被讨论的自愿安乐死是指当人处于末期疾病的最后阶段时 ,需要医学帮助来终止他或她自己的生命。我正在考虑像荷兰那样的法律框架。在荷兰 ,在大量的既定条件下 ,医生同意自愿安乐死的请求而没有法律或职业的危险施加于他们。第一个条件是病人必须有持久自由决定的清楚和确定的证据 ,从而对病人结束他或她的生命的意愿没有任何质疑。第二个条件是病人的决定必须是在与医生充分讨论并了解相关所有事实后 ,做出的一个明智的决定。第三是病人必须是面临着不可逆转、不断持续和不堪忍受的痛苦。最后 ,从病…  相似文献   

15.
正一我曾看过一则新闻:英国有家报社,向社会有奖征答"谁是最幸福的人",然后排出第一种最幸福的人,是一个妈妈给孩子洗完澡,怀抱着婴儿;第二种最幸福的人,是一个医生治好了病人并目送他远去;第三种最幸福的人,是一个孩子在海滩上筑起了沙堡。备选答案是,一个作家写完了著作的最后一个字,放下笔的那一瞬间。看完这则报道,那一瞬间,我真的像被子弹打中一样,感到  相似文献   

16.
特别的春节     
吴玉明  邵立良 《天风》2017,(4):24-25
<正>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我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农历腊月二十八,我正带儿子一起兴高采烈地逛街,手机响了,是罗姊妹的电话。她说:"吴姊妹,我带了一位病人在古城教堂等你,请你快来!"于是我将儿子送回家后,来到教堂。在教堂门口,我见到罗姊妹扶着面黄肌瘦的小郭。罗姊妹说她要带病重的小郭到医院做HIV检测,但  相似文献   

17.
我想看着你     
从母亲住进我们医院的那一刻起,我就后悔自己当初选择的职业了。在外人眼里,穿上那身洁白的衣服,我们这些做医生的就成了最美丽动人的天使,手中握有病人的生死大权。可面对越来越消瘦的母亲,我除了一次又一次地走近她的身边,强颜欢笑地安慰着她,就只能偷偷躲到一个母亲看不到的角落抹眼泪。有那么多的患者能在我的手上康复,母亲的病,却让我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18.
我的父亲是2001年3月9日即农历2月15日上午因急性心梗在宁夏贺兰县老家归真的。那一天是“古尔邦”节过后的第三天,也是一个主麻日。父亲从犯病到归真不到十分钟,他没有给我们留下送他去医院救治的机会,也没有给我们一次服侍他老人家的机会。这一憾事,让我终生不忘,永远心痛。教门里的人说,当一个穆斯林即将踏上归真之路时,归回的速度越快,就说明他是一个很有福气的人。我理解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病人辞世的快,免受了许多病痛的折磨,这是病人的福气。二是,病人辞世的快,免除了亲人们的诸多疲劳,这是即将辞世的老人对儿女的最后一次体贴和关怀,这是活人的福气。父亲的名字中有一个字是“福”字,这“福气”不论是对亡人还是对活人都体现出来了。 父亲在他72年的人生历程中,始终保持着穆斯林自强不息,心胸宽广、乐善好施等优秀品质。父亲一生最大的特点是诚实、勤奋、爱劳动。父亲出生在一个阿訇家庭,少年时他给地主家放过牛羊,做过长工。成年后,他曾是一名解放军战士,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和国防建  相似文献   

19.
常有朋友问我,在面对一个人或者一件事的时候,东方人和西方人的反应会不会截然相反?最近,正好有一点有趣的经验,也算是个相当典型的例子,足证东方人和西方人对于“病人”之笑容的反应完全两极化。自今年二月起,我就感觉牙齿有问题,咬合困难。牙医开药,服用半年之后  相似文献   

20.
亲情与福传     
主日天,一陌生人,由一教友陪伴着来会见神父。请神父有时间去给她卧病在床多年的母亲,施行圣事并送圣体。但是她本人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接受信仰。我答应她主日天之后哪天都可以去。这天,她开车来,我们一个教友同车去了。进屋一看,一位老人有气无力的卧在床上。经过和病人进行简单沟通和交流后,即刻开始病人付油,送圣体的圣事。自始至终,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