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社会就意味着和美、和顺、和睦、康乐与和 气,教会有其独特的资源和优势,如何把资源和优势 转化为行动和果实,落实在行动中值得关注。家和万 事兴,中国教会是一个整体,犹如一个大家庭,各个 组织,每个人就如同细胞和肢体,只有家庭中的细胞 和肢体协调和谐,中国教会也就和美了。无论是爱国 会、教区,还是个人都在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都  相似文献   

2.
由耶稣、玛利亚、若瑟所组成的圣家,是人类历史上最神圣、最光辉的家庭,是人类所有家庭的典范。慈母圣教会在每年圣诞节后第一个主日过圣家节,让我们共同默想圣家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教会是基督的奥体,圣教会是天主的家。我们众人在基督内也都是一个身体,彼此之间,每个都是肢体(罗12:5)本着它,全身结构紧凑,借着各关节的互相补助,按照各肢体的功用,各尽其职,使身体不断增长,在爱德中将它建立起来(弗4:16)但是就目前来说,我们的圣教会由于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出现了一些或多或少的过错,甚至罪过。因此我们按照耶稣说的:我是葡萄树,我父是园丁。凡在我身上不结实的枝条,他便剪  相似文献   

4.
由耶稣玛利亚、若瑟所组成的圣家,是人类历史上最神圣、最光辉的家庭,是人类所有家庭的典范。慈母圣教会在每年圣诞节后第一个主日过圣家节,让我们共同默想圣家对我们的启示。关于圣家的组成。天主第二位圣子降生成人,是一件非常奇妙的奥迹。为了使降生的奥 迹被人理解,被人接受,必须有合适的家庭,降生成人的天主圣子应有合法的父母,因而由耶稣、玛利亚、若瑟所组成了圣家。这个家庭是非常奇妙的结合,是天主上智的安排。童贞女玛利亚虽然发了童贞圣愿,但按照当时的风俗,实在没有终身守贞的传统。玛利亚所发的童贞圣愿,在以色列…  相似文献   

5.
哈拿的家     
李云根 《天风》2007,(16):14-15
正如耶稣所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经文:撒上1:1—28家是社会组成的最基本单位,教会也是由许多的家庭成员所组成的。家庭是与社会上每个人关系最密切,也是深深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及工作的。家庭的幸福与否对我们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我是爸爸     
耿卫忠 《天风》2009,(7):10-11
作为一名教牧同工,在生活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在教会是牧师、长老、传道或是堂会的负责人,在家是儿女、父母、兄弟或姐妹。在教会要牧养好信徒,在家同样也要牧养好自己的家人。教会圣工重要,家庭责任也不能忽视。其实我们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也是圣工的一部分,是另一种形式的证道。在一次讲道之后,与几位同工和信徒交流了我的育女心经。他们很感兴趣,愿意我能有更多的分享。以下是我身为人父的心路历程,与大家一起分享,共沐主恩。  相似文献   

7.
赵红梅 《天风》2012,(9):7-8
有人说,教会就像一个大家庭。这句话显示出很多层面的含义,其中也暗示了在教会中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大家在基督教会大家庭中互称为弟兄姊妹,和睦同居。就当前中国教会处境而言,大多数教会都有老年信徒,甚至在有的教会中,老年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如何做好老年信徒的牧养,发挥老年信徒的优势,使教会做出更美的见证,是每个教会领袖及教牧同工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有些  相似文献   

8.
桑伟 《天风》1995,(12):29-31
诗篇中说:“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诗133∶1)这是神所喜悦看到的教会同工之间彼此相爱、和睦同居、互助互让、亲密融洽的美好景象,也是每个弟兄姊妹都盼望看到的美好的景象。这种美好景象,对世人是一个美好的见证,也是荣耀主名、广传福音、兴旺教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张正 《天风》2008,(5):32-34
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理想目标。热爱和平、崇尚和睦、追求和谐始终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绝对主流和个人高尚品德的修养,也是基督教圣经中基本教义的一贯的教导。我们说虽然和谐社会包含的意义及追求的目标因时而异,但“和谐社会是人类永恒的思想主题和价值追求。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明,不同的历史阶段,对和谐社会有着不同的诠释”。和谐的价值与效应被每个时代的人所认同。笔者试对基督教与中国传统和合文化思想、现代和谐社会理念、千古不变和睦家庭境界、理想和平世界美景中的关系及责任进行比较,作出对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和睦教会之重要性、合理性、指导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伏永红 《天风》2003,(12):18-19
保罗在给提摩太的信中论到教会时说:“倘若我耽延日久,你也可以知道在神的家中当怎样行,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会,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3:15)用“神的家”来比作教会是十分有意义的,人们对家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家是人长久养生栖息之地,其中有天伦之乐,也有弟兄姊妹之间的手足亲情。 教会是神的“家”,神是慈爱的父亲,我们都是神的儿女,弟兄姊妹和睦同居,彼此相爱,这是一个多么温暧多么幸福和谐的家。使徒约翰说:“你看父赐给我们是何等的慈爱,使我们得称为神的儿女;我们也真是他的儿女。”(约壹3:1)  相似文献   

11.
朱致国 《天风》2005,(7):32-33
当中国教会处在一个更为开放的社会空间中时,我们应该而且更愿意以教会有效地宣讲与更多人群分享基督与所有人分享生命一样,成就和睦。一个处在时代中的中国教会,必然也应该是与人民在一起的教会,无论在何处、何时,这都是来自中国教会的声音,而这一声音也必然成为中国教会及中国基督徒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2.
天主在磐石之上建立了他的圣教会,这块磐石,就是我们的宗徒、神长,以及许许多多的普通教友。因此,我们自己就是教会的主人,紧密团结,共同办好我们的教会是我们每一位神长、教友的责任和本分。 耶稣降生为人,也正是为了我们所有的天主的儿女,就是为了使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成为一个充满关爱、充满温馨的美好乐园。 民主办教是实践这一本分和美好愿望的最好形式 民主办教是我们圣教会的优良传统。 我们的教会是从宗徒传下来的,今天,我们就应当以宗徒的精神来办好教会。而宗徒们传教的传统精神就是“民主办教”。宗徒大事录第一章记载…  相似文献   

13.
现在,人们一降生大地就有一个家。人人都生活在家庭中。每个家庭都希望父慈子孝、夫妻和睦、兄友弟敬。但是,家庭是什么时候有的呢?调整家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道德,又是怎样产生的呢?几千年来,民俗学家、伦理学家都在探究。说法千秋,各领风骚,而从总体来说,家庭及其伦理道德的思想,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相似文献   

14.
正因着天主的恩宠,中国天主教会获得了社会和民众越来越多的支持,这对教会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发展契机。然而,这也让教会必须面对世俗更多的挑战。首先,任何宗教都有社会属性,天主教也不例外。如教会神职人员的家庭、社会关系,天主教与社会、政府的关系……因此,家庭、社会中的一些错误立场、观念和习惯就可能影响到教会活动,动摇教会的信仰根基。  相似文献   

15.
利未 《天风》2009,(7):12-14
家庭是牧者的另一个牧场。我们不但要把教会众多肢体牧养好,也要把自己家里的人照管好。神家和我家,都很重要,两者并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不然的话,圣经上就不会有“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侍奉耶和华”的话了。让我家融入神家,我家事奉神家,约书亚这样做了。我们从小受过“舍小家,保大家”的教导,听过为国家治水的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16.
马婷婷 《天风》2007,(2):22
“家”是每个人温馨的港湾,当遭遇困苦时.第一个想到的是家.无论这个家是清贫是富足.不管走到何方.只要一想到即使是深夜也有一盏明灯为自己亮着,心里便觉着暖烘烘的。从我们的始祖亚当、夏娃开始,上帝就为人类设立了家庭.上帝愿意每个家庭都幸福、祥和。世界上,每天都会有新的家庭产生,也  相似文献   

17.
王保成 《天风》2018,(11):16-17
社会服务是教会公益慈善事工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社会服务事工是教会的传统,也是教会的优势。近些年来,教会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社会服务事工,也成立了许多的社会团体,数量最多的就属养老机构,达到近400家。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历史时期,圣教会的任务,概括起来说,就是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前提下,全力以赴地来做好我们的教务工作。目前,各地教友,特别是新领洗的青年教友,没有很好地接受过系统的信德道理的教育,有的连基本信德都不清楚,至于如何宣扬基督福音,传扬圣教会那就更谈不上了。因此,对教友进行信德道理的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而迫切。我们知道,十字架是耶稣受难的标志。同时也是我们圣教会的标志,它亦成了我们教友生活的中心和万世受人钦敬的圣物。当我们拉开人生序幕的第七天,由父、  相似文献   

19.
晨风 《天风》2003,(4):48-49
一、引言 《尼西亚信经》的第九句:“我信独一圣神大公使徒的教会”。精练地阐述了教会的四个特性,即:合一性、圣神性、大公性和使徒性。这四性是教会沦中很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每个在建设和发展中的教会时时来衡量自己身量的主要尺度。深刻地理解和应用其中所蕴涵的真理,对每个教会来说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对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教会而言更是如此。本文欲从浅析教会的圣洁出发,来看教会的圣洁性给中国教会的启发。  相似文献   

20.
张琴珍 《天风》2001,(4):8-10
在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不难发现“定位”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环节。定位准确,事情处理就顺当,成功率也高,如果错了位,轻则惹麻烦,招纠纷,重则会引起灾祸。我们基督徒不单要守住自己所信的道,也要关心建设好我们的教会,要把教会的内外关系协调好,要把各样事务处理好,要传好福音,要发展教会,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