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1949年以后油画作为宣传艺术的主体形式获得了一种国家艺术的地位,民族传统绘画受到冲击,在艺术语言上吸收苏联油画的语系,形成"苏式绘画",这是中国年轻美术爱好者唯一能接触到的国外美术形式。文革时期,早年从事西方绘画的老艺术家被迫害或者禁止作画,西方艺术形式的各种类型更是难以接触。改革开放后,文艺事业得到发展,徐州美术界的队伍壮大,协会、画院、群艺馆、文化宫、大专院校等都是专职画家爱好者研究艺术的场所,似乎社团这种形式不再会对徐州美术有什么影响时,西方自由文化思想大量涌入,徐州的美术又一次用社团的形式彰显出其前卫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中国油画在本土化演进过程中需要绘画创作者、学术研究者的不懈努力。当代本土化油画呈现多元化的创作形式。时代的前进必然影响绘画的变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油画随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文章从绘画艺术观念出发进行研究,对最前沿、最能体现当今时代特色的美术展览进行实地考察,真切地感受这个时代的绘画创作者的艺术观念,联系之前全国美术展览及具有代表性的油画艺术家的艺术观念,分析本土化油画发展的创作心理,给予绘画创作者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从东方还是西方,凡是稍有从事过美术相关行业的人,都不会对印象派感到陌生。西方艺术19世纪最后30年,印象派成为法国艺术的主流,并影响整个西方画坛。当今在中国的学院教育里对于印象派绘画的分析,关注的大多是技法、题材和历史背景等,这些无疑是欣赏和评价印象派绘画的重要方面。但除此之外,从印象派绘画观念发展的过程来看,最为吊诡的一点是它从追求极端的真实起步,最终走到了真实的虚妄。本文通过对西方艺术经历印象派绘画的前后过程进行分析解读,指出人的视觉思维观念是如何从西方传统绘画中以"借物说事"为原则转向表现事物的客观面貌——"追真"为原则再发展到了以表现艺术家自身的主体原则的变化过程,这种转变源于印象派艺术家自觉的艺术实践精神。印象派的存在对于人类对于客观真实的认识来讲,正所谓是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4.
当代艺术始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中国与西方的艺术交流空前活跃,无论是经济、文化,都在向发达国家看齐,艺术家们全面模仿西方现代艺术的观念、图式和语言逻辑。"85"思潮后,中国艺术家们力图冲破政治意识形态的绘画观念与形式的束缚;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自由个体艺术家出现,他们利用具有政治符号的波普风在国外崭露头角,之后的艺术家们立足于中国传统,与西方艺术发生了实质的碰撞,西方艺术逐渐将中国艺术纳入到国际艺术圈。  相似文献   

5.
19世纪中叶,东方美术影响了西方艺术的变革,惠斯勒便是此次变革中的一位比较特立独行的先驱者。他是最先接触日本美术的艺术家之一。惠斯勒对日本浮世绘艺术的探索从疯狂地收集并当作画面点缀开始,再到后来吸收融合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形式与技法。因此,文章选择了惠斯勒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了惠斯勒绘画作品中的东方元素,论述了以日本浮世绘版画为主的东方艺术对惠斯勒艺术创作的影响,探讨了日本浮世绘对其绘画作品中的形象与题材、形式与技法的影响。通过融合两种截然不同的绘画风格,惠斯勒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艺术之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间美术文化丰富多彩,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中重要的文化形式之一,其传承和发展对中国现代艺术有重要的影响,也可以说是中国现代艺术的重要思想。中国民间美术和传统艺术造型观念比较相似,照相技术和绘画艺术的发展就是民间艺术走向时代舞台的开始。中国民间美术造型观对现代绘画有重要的影响,所以要积极发掘民间美术造型的价值,探索它与现代绘画艺术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西方绘画在写实领域,发展到库尔贝和米勒,几乎达到了极致的境界.但是,随着照相技术日益完备,摄影向传统的写实主义发起了挑战,这使传统的绘画艺术陷入绝望的深渊,一时间传统艺术将走向何方成为艺术家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在不断的探索实践过程中,艺术家渐渐地领悟到准确而细致的模仿,并不是真正的艺术.这时,一些艺术家开始将目光转向东方,从埃及的瓶画、非洲的木雕、日本的浮世绘,以及中国的瓷器上的图案中汲取营养.例如莫奈,他收藏了许多日本浮世绘作品,并从这些画作中汲取营养.正因为如此,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找到穿着日本和服,拿着日本扇子的舞女……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马蒂斯也同莫奈一样,开始从东方艺术中找寻创作的灵感,尤其对日本和中国艺术充满了很大的热情,从他的画作中也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东方的气息.他曾说"我对东方绘画情有独钟,我的灵感常来自于东方艺术",并且他不止一次地表白要"效仿中国人".他敏锐地察觉了日本浮世绘版画和中国敦煌壁画平面、单纯的色彩表现力,他又将东方绘画中抽象的表现、自然主义的宇宙情怀、唯美个性主义的人文情怀融入到他的创作中,最终形成了以表现为核心,以自然为对象,以抽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为手段,以传达宁静和谐的情感为目的的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在东方文明里找出共同的精神并获得新的灵感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绘画理想,在宁静中找到了永恒.  相似文献   

8.
潘玉良的"合中西为一治"艺术追求观是她在多个时期进行绘画研究后,融合"中西调和"与"中西融合"等现当代艺术家们不断探索的艺术发展方向后提出的具有其绘画特色及女性语言魅力的艺术观念。她在西方油画中融入中国艺术元素,将中国画与西画绘画技巧相结合,使得在中西融合的艺术追求上开创其独特的风格,对今天的艺术创作有着很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9.
女性意识和后来的女性主义艺术运动不仅给西方美术史及西方的女性艺术家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给东方的女性艺术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文章从女性艺术家被艺术史"忽视"的原因为突破口,以中国女性画家潘玉良的女人体画为例,分析了潘玉良女性意识的觉醒在绘画创作中的体现,旨在了解女性意识对于女性艺术家创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姜庆莹 《美与时代》2016,(10):114-115
民俗艺术是我国民间存在的具有地方风土人情的一种美术形式,看似大俗的民间艺术,被艺术家加工后变成一种大雅的艺术形式。民俗美术的出现对中国文化传承起着促进作用,并且对中国绘画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西方艺术用科学的焦点透视自然,中国画家则以散漫的自由精神意识和主观散点透视,探求大自然神韵,追求物我境界.线条是东西方原始美术共用的造型手段.随着历史发展,西方艺术家不断地追求空间感、体积感,在色彩渲染方面寻求表现力,而中国画则进一步拓展线墨的艺术张力,逐步形成各不相同的绘画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代美术所面临的现实是传统绘画的观念、工具和技术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盛行的形式主义对当代艺术家思想观念的影响,在西方现代艺术挑战的严酷形势下,不能构筑起当代文化艺术发展的体系,致使中国当代美术一片混乱。加之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强势影响和中国复古思想的再度升温,使许多当代艺术家对自己为之奋斗的中国美术事业深感困惑。所以,中国亟待建立当代美术体系,重建美术秩序,发展和传承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3.
明代万历九年(1581)西方传教士与西方绘画的传入,对中国人物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肖像画以波臣派为代表,其在中国传统人物画的笔墨基础之上,借鉴西方绘画以造型为主的特点,创作出不同于西洋画风的明暗画。在南朝梁画家张僧繇"凹凸法"和传教士西画"明暗法"之间,走出了一条别出心裁的绘画道路,对拓展中国人物画的表现语言和艺术形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民间美术一直因为其创造群体是目不识丁的劳动者及创作材料简陋而为精英艺术家所不屑.然而从古至今的宫廷画家和文人画家从民间美术中所获得的灵感和养分是无可厚非的.人们发现备受美术界推崇的现代美术与中国民间美术竟然有许多不谋而合的共同之处,民间美术中的许多艺术形象和形式正是现代艺术家梦寐以求的目标.更为重要的是民间美术包含着精英艺术家创立的评判艺术标准的真、善、美,且达到至高无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李老十(1957-1996年)作为"新文人画"的重要艺术家之一,在中国画创作上具有突出的成就。纵观李老十的绘画作品,其绘画注重笔墨表现,根植传统而富有新意,同时可以看出他对多种绘画形式的取法与借鉴,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文章通过李老十绘画的形式语言特色,从传统笔墨的取法、民间美术的借鉴以及西方绘画的吸收等三方面入手,力求从画面语言构成上对李老十中国画作品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6.
"写生"是美术创作理论中基本的概念之一,是一种艺术家通过直接面对面观察客观物象而进行描绘的作画方式。对于中国画者而言,"写生"应是中西合并的一个概念。在西方绘画理论充斥的今天,本土文化中对绘画的理解显得格外重要。在中国艺术中,无论是写生、临摹还是创作,绘画的尽头终归是画心。写生作为其中的一种绘画研习途径,若不能与本心结合,便只能如同"到此一游"。如何看待"写生"的意义,如何"写生","写生"在中国当代绘画语境下的归宿在何处,是当代美术界常新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前半期,徐悲鸿与林风眠对我国现代美术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大意义。由于徐悲鸿先生与林风眠先生的艺术观念与艺术探索都大相径庭,因此其中国画的艺术创造道路也截然不同,对中国画的改良也有很大区别。徐悲鸿先生将西方的写实造型与中国画结合,改变其因循守旧之风,开辟了中国画写实主义表现路线;林风眠先生则将西方现代派中表现主义的色彩与构成元素利用起来,大力改革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通过比较两者对中国画的改良,以期为当下中国画的发展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8.
埃贡·席勒是奥地利画家,师从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是维也纳分离派的重要代表。他去世时只有二十八岁,生命虽然短暂,但他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是20世纪欧洲艺术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充满激情,生动的风格、丰富生动的笔触、清晰的线条、粗犷而强烈的主观性、大胆的线条和夸张的造型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谈起席勒作品,人们首先会联想到的便是"情欲、生死",他大量的作品中渗透着关于生命的延续、灭亡,欲望的燃烧,情绪的变化。他的绘画艺术融合了他个人经历和时代特征,综合巧妙地运用了各色的艺术语言,如线条、色彩、形式和肌理等,体现了他对绘画要素的全面掌控。  相似文献   

19.
在油画创作上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中西方的绘画由相互怀疑、抗拒再到学习,进而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创新。艺术家在自己的创作中会潜移默化地将中国传统绘画审美元素融合到创作中去,中国油画风景的表现在学习西方大师作品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掘本民族的文化艺术魅力。如何平衡中国画中的美术形态在油画风景创作中的关系,体现中国文化思维和精神,是艺术家需要思考的问题。以当代油画风景创作对中国画传统元素的借鉴为研究切入点,从对中国传统绘画美术元素特征分析的视角对风景油画创作进行大胆研究创新,通过探寻中国画与现代油画创作的可融合之处,进而在风景油画创作中能创作出时代气息与民族传统国画风格相融合的当代中国风景油画的力作,在世界画坛上大放光彩。  相似文献   

20.
米勒作为19世纪现实主义美术的杰出代表,他的整个艺术发展轨迹也奠定了他突出的艺术成就。关于米勒的绘画,本文以艺术家早期的绘画题材为观赏视角,试图从一个探索的轨迹中发觉艺术家潜在的艺术本质和艺术积淀,通过对肖像画和故事画题材的解读、形势与内容的分析,更深入的呈现出艺术家艺术成就多面性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