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薛峰 《思维与智慧》2010,(12):48-49
谭传华出生在重庆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是木匠,常年漂泊在各个村庄,给人家做门窗桌椅什么的,收入不多,生活艰辛。他上不起学,平时做小工,或在家千点杂活。  相似文献   

2.
常常的,我想做一个愚不可及的人。做个愚不可及的人,不对人撒谎,哪怕是和自己最利害相关的人。可以沉默,可以离开,但决不让违心的话出口,即使那些话就在嘴边。  相似文献   

3.
生活中,亲戚、朋友或同事常常会请求我们帮忙做点事,有些事只要符合准则、只要力所能及,我们一般都会帮忙去做。但也有许多事我们做不到,或者突破了准则,因而我们根本不愿意去做。许多人为此烦恼,既不想伤害对方的感情、产生尴尬的局面,又在内心里抱怨不应该去做那些事情。我以前也常常这样,身心处在矛盾状态中,直到我看了一本写大提琴家卡萨尔斯的书,才明白自己该如何去选择。  相似文献   

4.
启明 《思维与智慧》2008,(12):30-30
人际交往从来就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的人们更加注重如何处理好人际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交往实践告诉人们,和谐的人际交往来自交往主体的“应做什么”和“不应做什么”两方面的保障。有些人在“应做什么”方面做得很好,可在“不应做什么”方面做得很差,二者相互抵消,人际关系平平,甚至很糟。所谓“不应做什么”,用一句话表示,就是与人交往应“避其讳”。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生活于天和地之间,生活于人与人之间,如何做人做事?传统答案一般是:在天地间“顶天立地”,做个独善其身的君子,生活于人与人之间,则要“出人头地”做个兼善天下的圣人。  相似文献   

6.
在家佛教徒有哪几种戒呢?大概来说有三种。第一种是五戒,其次是八关斋戒,再就是菩萨戒。现在我把顺序倒过来,用最简单的话解释。菩萨戒不论在家、出家,谁都可以受,受菩萨戒就意味着:我愿意做菩萨,所以我自愿接受菩萨所应该做和所不应该做的那种约束。  相似文献   

7.
孟非高考落榜后,先是南下淘金,结果四处碰壁,一个多月后才谋到了一份搬运工的差事。之后为谋生计,孟非回到南京做了报社印刷小工,随后又做过送水工、保安。开过超市。后来,江苏电视台招工,孟非前去应聘,一下被聘上了。台里分配给他的工作是电视台群工部接待员,专门负责端茶倒水接电话。孟非开始还很有信心,做得很专心很努力,可是渐渐地懈怠了,当看到那些主持人风风光光地在电视上露面时,孟非感觉到自己太低人一等了,天天做伺候人的工作没有什么出息。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人一辈子其实就是在做两件事——选择和拒绝。就像我们在做选择题时如果选择了B,同时也就拒绝了ACD其他的选项,当然我们只有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人生有许多事情更需要我们用心灵做出选择。  相似文献   

9.
一位做计算机的工程师在公司人事缩减时被裁,他难过极了。“我又没犯什么错,”他沮丧地问同事,“经理为什么把我裁掉?”“大概是你哪里做得不够好。”同事A说,“还记得上次他要你指导业务部门使用计算机,你坐在那里没事做时刚好被他逮到?”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12,(5)
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己接近1.8亿,且每年还在以500万至800万的速度增加。老年病及后期康复与护理亦存在诸多问题。面对社会需求,国内教会积极投身敬老服务事工,在社会上做光做盐、荣神益人,使得老人可以颐养天年。  相似文献   

11.
时下,许多人感慨:哎!生意难做,无论什么生意都有人做,竞争太激烈了,钱太准赚了。确实,放眼望去,大街小巷什么生意都有人在做。就拿我所居住的小镇来说吧,5年前还没有卖摩托车的商铺。3年前,-个姓方的老板在小镇开了一家摩托车商行,当时,小镇许多人都抱怀疑的态度,在咱们这这人口区区5万左右的小镇卖摩托车行吗?  相似文献   

12.
爱的拍卖     
一位名叫奥尔特的巴西男子在网上发布了一条拍卖信息,引起了巴西网民的关注。奥尔特拍卖的不是别的,而是他自己。他将自己的身高、体重、爱好等在拍卖信息中一一做了介绍,还在网上贴出了自己的照片。只要谁能付出30万雷亚尔(巴西的货币),就可以买走他,只要不违法犯罪,奥尔特愿意为买走他的人做任何事情。  相似文献   

13.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教师只是把本堂课的内容教给学生,让学生记住这个知识模式,在运用中套用这个模式解决问题,课堂气氛死气沉沉。那如何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  相似文献   

14.
他从小就是一个十分特别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孤僻、叛逆,整天一个人呆在角落里独自玩耍,被众人看作是“隐形人”。自然,他也不受大家的喜爱和欢迎,最令他难过的是,如果邻居家谁做好吃的了,总热情地喊他的哥哥去尝尝,从来不叫他。他能做的,就是寂寞地站在自家巷口,看来来往往的行人。  相似文献   

15.
许恩杯 《天风》2008,(13):16-18
一个小男孩看到隔壁邻居的老先生为死去的老伴在哭,就爬到他的膝上静静地陪着他。回家后,母亲问他对那位悲伤的邻居说了些什么。小孩回答道:“什么也没说,我只是帮他一起哭。”虽然这个小男孩觉得没说什么,没做什么,而事实上他却给在悲痛中的邻居带来了很大的安慰。有时候当别人遇到了灾难,我们想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现实中有两种人值得思考。为了区分,我们就分别用甲和乙表示。 甲倾其一生做好事,从不做坏事。乙几乎没做什么好事,人们所能记起他的,除了坏事就是坏事。  相似文献   

17.
渔夫的选择     
有一个富翁,乘自家的海轮出海观光,不想出了事,海轮沉没了。就在富翁做最后的挣扎时,一个渔夫驾着小木船经过,救下了富翁。  相似文献   

18.
谷雨  苏民 《佛教文化》2009,(5):91-94
一、引自 每天早上出门时,你大致会知道,今天要去些什么地方,做些什么事。可是,有多少人能说得出,你的一生会走向哪里?做些什么?归往何方?或者,你余生要完成的任务有哪些。  相似文献   

19.
问路的老人     
那时,我还在东莞一家制鞋厂做流水线工人。  相似文献   

20.
他没有显赫的家世,为了谋生,做过很多份工作,摆地摊,送外卖,做推销员……后来他回忆说,做推销员的那段日子让他受益良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