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如何立足当代中国政治实践,充分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政治治理经验,在中华民族政治伦理传统与现代西方政治伦理文化的有机互动中,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政治伦理范式,实现中国政治伦理的结构性转型,需要学者深入古今中外政治伦理思想的纵深之处,剥茧抽丝,作出深刻的学理探究和鲜活的现实解读.人民出版社推出的靳凤林教授新作《制度伦理与官员道德——当代中国政治伦理结构性转型研究》一书,在解析和回答上述问题的同时,彰显出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2.
最近,有幸读到郭广银、陈延斌、杨明、王云骏等几位教授合著的新作《伦理新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道德建设》(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作为江苏省政府十五规划重点工程项目“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研究”的最终成果,全著洋溢着强烈的时代精神,力求理论上的创新和突破以及实践上的可操作性,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著作。该著的学术优长是:首先,紧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脉搏,着力探讨相关的重大道德问题。近年来我们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文件中,多次强调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问题。作者以伦理…  相似文献   

3.
吕国忱 《哲学动态》2001,(11):29-30
大众文化的兴起和迅猛发展已成为当代中国最为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研究也随之成为了一个重要而又富于挑战意义的领域。清华大学哲学系邹广文教授所主持的国家“九五”社科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期的大众文化问题研究” ,立足于文化哲学的高度 ,对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考察与研究 ,最终撰写成《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论》一书 ,并已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黑格尔曾经说过 ,序言之类的东西对于哲学来说是必要的 ,因为哲学总要有所交待 ,要把自己思想的内容整理一下 ,以便有个逻辑。这本著作有导论…  相似文献   

4.
哲学应把握跳动着的时代脉搏──《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审稿会侧记汪信砚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项目、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八个博士点集体编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哲学专业本科用教材)审稿会,于1992年10月19日至27日在武汉大学举行。除课题编写组成员外,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有关院校一批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以及科学技术哲学领域的博士导师和知名专家也应邀出席了会议。此次审稿会适逢党的十四大胜利召开。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认真学习了江泽民同志的报告,并以此为指导,对应该怎样编撰体现时代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讨论着重围绕以下三大方面的问题展开:(一)把握时代精神的新特点,回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与会者指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需要不断地从时代精神中汲取新的养份。大家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这个大的历史时代之精神的精华,但历史大时代却因时代主题的不同可以区分为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各个具体的时代。我们今天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它已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乃至毛泽东所处的革命与战争的时代主题,既然如此,我们就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当今时代的新内容、新特点进  相似文献   

5.
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等著作中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产生的文化动因进行了富有创见的考察,他认为新教伦理中的“天职”观念与禁欲精神对西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韦伯的研究思路和思想观点对现代经济伦理学的发展无疑具有启发性价值。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经济  相似文献   

6.
李冬梅 《学海》2001,(1):203-204
世纪之交的中国正处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 ,道德建设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自然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焦点之一。理由有二 :一方面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内在地包含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个方面 ,道德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侧面 ,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另一方面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广泛而深入地渗透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之中 ,理所应当引起重视。《当代中国道德建设》一书紧扣中国当前实际 ,立足于中国道德建设的现状 ,从各个层面 ,包括理论层面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张彦 《道德与文明》2010,(6):159-159
于公益伦理的探讨是当今伦理学一个新兴前沿的领域.湖南理工学院彭柏林教授等著、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的<当代中国公益伦理>对当代中国公益伦理的一系列问题作了系统而有深度的研究,是当前国内学术界首部研究公益伦理的专著.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中国 ,由于社会生活急剧变化与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伦理道德问题已非常鲜明地凸现在人们的面前。科学地阐明社会道德嬗变的现状、根由和基本走向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完备的、适应时代需要和富有中国特色的道德建设方略 ,已成为广大伦理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郭广银教授主持的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工程研究》,为解决这一历史任务进行了历时两年多的精心探索 ,写成了作为本课题最终研究成果的《当代中国道德建设》(江苏人民出版社 2 0 0 0年 7月出版 )一书。这是我国社会…  相似文献   

9.
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具有巨大的社会能动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学术界对道德功能的研究体现着时代的脉动。计划经济时代,主要表现为对共产主义道德作用的宣传性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变革引发的社会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同时也由于学术禁区的被打破,学界对道德功能的研究逐渐多角度展开,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关于道德法庭、道德功能的争论,到九十年代对道德经济功能和社会管理功能的讨论,尤其是以德治国方略的确立,道德的功能被学界多学科、多方位的理性审视,并由此催生了对应用伦理问题研究的热潮。  相似文献   

10.
最近由余谋昌、王耀光同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环境伦理学》一书以崭新的体系、内容和风格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这是一部环境伦理理论与环境伦理实践相统一的力作。它的问世对促进我国环境伦理的研究,提高干部群众的环境伦理意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学术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