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搞好文化建设增强社区凝聚力中国文联党组书记高占祥日前在评点天津和平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时强调说:社区文化建设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铸造社区居民的精神支柱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各地的社区文明建设切不可忽视文化建设。联系和平区的经验,高占祥...  相似文献   

2.
棚户区改造是一项汇集千家万户的惠民工程,旨在改善棚户区居民的居住质量,进而提升其生活质量。在居住条件显著改善后,如何建设良好的社区文化,打造棚改居民的精神家园成为又一个现实、迫切的课题。从居住环境改善前后棚改社区文化建设这一视角,基于辽宁抚顺、本溪、阜新三城市棚改社区文化建设的调研,将之视为城市贫民住区治理过程中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参照和缩影,以审视棚改社区文化建设存在问题,探求棚改过程中社区建设之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场景理论与老旧社区适老化建设的基本概述和关联性原则入手,以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兴隆路街道平安路社区第三网格居民生活空间为例,探索老旧社区适老化设计策略,提出场景理论下的戏剧性与真实性策略,以期基于此,重新审视老旧社区规划,重塑空间符号,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培养老旧社区更新发展的内生动力,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适老化的社区公共精神与社区文化精神,真正提升老旧社区活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市公园建设的迅速发展,社区公园成为社区居民公共活动、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承载着社区居民对高质量人居环境的期望。以社交需求为引导,结合江苏常熟琴川城市公园更新项目,以“邻里共享、文化聚合、绿色社交”为理念,进行“社交+”景观设计探索,激发公园的社交属性,将环境和社会行为共融,建立“特色、健康、友好”的社交环境,营造和睦的社区氛围,以达到从“社交+”到“社区家”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社区文化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欣清 《学海》2001,(4):105-108
本文指出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不仅包括社区物质文化建设层面,更重要的是包括社区文化精神和人的精神层面的建设,而后者在我们当前的社区文化建设中却没有被很好地重视.因此我们提出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中,应当注重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协调发展问题;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沟通融合问题;注重社区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共同完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社区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发生转变,社区才能真正成为居民心目中理想的"家园".  相似文献   

6.
城中村社区营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基于此,结合广东深圳城中村现状和国内外社区营造研究,以深圳南头古城为例,通过查阅文献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深圳城中村社区营造策略。研究发现,南头古城通过社区营造,改善了整体环境,完善了社区功能,带动了商业、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满足了当地居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对深圳城中村社区营造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区户外广告不但是社区景观的重要构成,在社区文化生活建设中还可以起到非常独特的作用,对社区人民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都可以产生一定的影响。安置社区不同于一般的社区,其居民在转型期间,缺少身份认同。以中北镇安置社区碧水家园为例,通过对失地安置社区户外广告的创设研究,使其在有针对性地达到广告商业目的的同时,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广告的社会作用,优化社区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8.
张曼 《美与时代》2023,(2):85-87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重视文化软实力,老旧社区是城市历史文化最好的展示窗口。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城市中心老旧社区与周边快速发展的区域形成鲜明对比,老旧社区的建设往往被忽视。现以郑州市二七老城区王立砦社区与建新街社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国内外社区建设理论,阐明郑州老旧社区文化景观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结合社区老旧景观理论,对“河医片区”王立砦、建新街社区的现状进行实地调研,总结现存文化景观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上,立足郑州本土文化,从景观要素、文化展现、视觉效果、空间功能等方面提出社区文化景观更新设计的策略,如提供休闲空间、改善环境、展现社区文化魅力、增加居民参与性等,以此更好地展现老旧社区文化景观的形象。  相似文献   

9.
街道社区是城镇的基本组成单元,随着国家对社区环境的重视,修建了很多社区公园,改善了居民的生活休闲环境,社区公园也成为社区居民聚会游休重要场所。社区公园主要人群是社区周边居民为主,社区居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了比较趋同的价值取向,随着国家文化复兴,社区公园成为居民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在社区公园规划设计中将传统文化元素加以运用,不但美化环境,还使得公园具有一定的传统文化内涵,使居民在休息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0.
广场舞是社区艺术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区艺术文化建设具有促进作用.但在对北部湾某城市社区的调查中发现,社区广场舞活动普遍存在着扰民、内容形式单一、参与人员性别单一、社区居民归属意识弱、社区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社区首先应当起到宏观管理的作用,妥善处理扰民问题,积极发挥导向作用,加强对广场舞的普及教育,有针对性地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意识,社区管理者应提高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11.
社区是居民的家园,是社会的细胞。而社区归属感是社区共同体建设的内在要求,是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工作的思想基础,是衡量和谐社区的一项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创建“精神文明社区”的社会实践有了较大发展,但社区归属感缺失问题依然长期存在并难以有效解决。从培育社区归属感着手构建社区共同体,应该深化政府职能,加强社区的自组织建设,培育社区文化,促进社区参与,创新社区公共服务的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12.
当代社区面临着居民对社区缺乏认同感、居住空间陌生化、居民公德不彰以及由此导致邻里低信任与疏离等困境。必须加大社区制度伦理建设和居民公共精神培养。而创造性地吸收传统里坊伦理精华,则是培育居民公共精神、增进居民价值认同的重要一环。传统里坊伦理以高信任的道德心理与对"仁""义""礼"的信守为基本价值导向,从而助推和强化了居民之间的凝聚力和对共同体的价值认同。弘扬传统里坊伦理精神,有助于化解当代社区伦理建设面临的危机与困境,重建居民间的信任,发展健康和谐的邻里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文明的绿化:走向21世纪的生态文化学郇庆治生态文化学从狭义上讲是兴起于本世纪40年代的生态学与文化学结合形成的一个综合性学科,旨在借助于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不同社区文化的特点和演变;从广义上讲则是人们对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所进行...  相似文献   

14.
萨满式文明是以巫术为特征的广义萨满信仰的文明形态,这种文明特征广泛存在于中国乃至世界各民族中。本文通过对中国东北部索伦鄂温克族的田野调查,对现代萨满信仰进行分析,探讨这种文明形态对人们的观念、行为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社区居民文化艺术需求与消费情况的问卷调查出发,对受访居民的需求与消费总体情况进行描述并分析,并通过调研结果对提高居民文化艺术消费水平提出可能性建议,促使艺术普及教育以及艺术实践及时调整,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居民的需求。文章指涉的文化艺术消费有别于大众化娱乐消费,可理解为严肃艺术,包括但不限于绘画、雕塑、当代艺术、现场艺术等。  相似文献   

16.
李利安 《中国宗教》2023,(10):14-17
<正>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以丝绸贸易为主的商贸之路,还是集多重历史内涵于一体的文明交往之路,是一条众多重要民族相互杂处、多种重要宗教彼此交织、古今不同文明形态变化多端的文明交往带。作为现代全球文明交往的一支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宗教文化格局对“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民心相通具有重要影响,能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认同的支撑和精神联系的纽带。  相似文献   

17.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不高,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信任不足是主要原因。基于社区变迁和信任源理论,认为只有在加强机构内涵建设的同时,充分认识到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结构与文化特征,利用社区整合等手段,使机构与居民之间增加信任并能维持,才能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爽 《美与时代》2013,(5):82-84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乡结构转型的加快,新农村社区建设成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公共艺术作为一种积极改变农村社会视觉环境的主要载体,在广大农村积极地传播公共艺术文化,加强农民的公共意识教育,加大政府对公共艺术建设的力度,使公共艺术作为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造型艺术,对农村社区的居民精神文明的建设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老年社区的活动空间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面临社区绿化面积较少、闲置空间较多、服务型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老年社区的活动空间急需重塑和改进。因此,分析居民生活空间现状,整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老年社区活动空间的研究成果,对健康视角下老年社区的活动空间设计进行研究,以期为老年社区活动空间的改造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社区变迁、信任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不高,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信任不足是主要原因.基于社区变迁和信任源理论,认为只有在加强机构内涵建设的同时,充分认识到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结构与文化特征,利用社区整合等手段,使机构与居民之间增加信任并能维持,才能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