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Daniel Kahneman与行为经济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介绍诺贝尔奖得主Daniel Kahneman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主要贡献。传统经济学和心理学在对决策过程的研究上存在基本假设上的区别,Kahneman等人从心理学研究基础上开创的展望理论是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展望理论相对于预期效用理论更准确地描绘了决策人在风险下的决策行为,为将来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1 前言 2002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凯尼曼(Daniel Kahneman)与经济学教授弗农·史密斯分享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DanielKahneman博士,1934年出生于以色列的特拉维夫,1954年在以色列的希伯来大学获得心理学与数学学士学位,1961年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博士学位。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社会科学家之一,2002年诺贝尔奖授予给他的理由是:“把心理研究的成果与经济学融合到了一起,特别是在有关不确定状态下人们如何作出判断和决策方面的研究”(The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2002)。  相似文献   

3.
试评凯尼曼经济心理学研究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志平  时勘  王薇 《心理科学》2003,26(4):724-726
1前言 2002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凯尼曼(Daniel Kahneman)与经济学教授弗农@史密斯分享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DanielKahneman博士,1934年出生于以色列的特拉维夫,1954年在以色列的希伯来大学获得心理学与数学学士学位,1961年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博士学位.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社会科学家之一,2002年诺贝尔奖授予给他的理由是:"把心理研究的成果与经济学融合到了一起,特别是在有关不确定状态下人们如何作出判断和决策方面的研究"(The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2002).  相似文献   

4.
美国投资心理学理论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美国投资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西方的许多经济学家在研究投资活动过程中发现,微观经济学和金融学的许多数学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现实中的投资活动,开始加强对个体在投资决策中的心理研究,在Amos Tversky、Daniel Kahneman、Richard Thaler、Robert J.Shiller等一大批经济学家和投资心理学家的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此,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投资心理学家Kahneman荣获2002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文章介绍了西方投资心理学的几个重要理论,即过度反应理论(overreaction theory)、视野理论(prospect theory)、后悔理论(regret theory)及对投资者的过度自信理论(overconfidence theory)。  相似文献   

5.
大量有关人类归因判断的研究表明,人类经常违反理性概率公理。Tversky和Kahneman(1983)使用Linda问题等特定场景的研究发现,人们系统性地表现出违反理性推断标准,判断合取事件发生概率大于其组成事件发生概率,称之为合取谬误,并用人们使用代表性启发式判断概率来解释该现象产生的原因。然而使用启发式观点对合取谬误现象进行解释过于模糊不清。该文首先介绍了合取谬误现象及其解释模型,然后应用Li(1994,2004)提出的不确定情形下决策理论——“齐当别”抉择模型对Linda问题中合取谬误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不确定条件下管理决策的认知特点和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确定条件下管理决策的心理学研究,正成为决策心理学中引人注目的新领域。结合近几年所开展的管理决策研究,讨论了不确定条件下决策任务的心理学特点,分析了这类决策中常见的认知偏差和启发式,其中包括代表性、可取性、因果关系和锚定效应等。根据研究的结果,着重论述了不确定条件下管理决策的直觉式和分析式策略,以及决策知识表征系统和决策中的模式定向加工特征。还介绍和讨论了展望理论对于不确定条件下管理决策研究的意义,提出以决策认知技能训练和决策任务信息组合设计作为提高管理决策科学性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大量有关人类归因判断的研究表明,人类经常违反理性概率公理.Tversky和Kahneman(1983)使用Linda问题等特定场景的研究发现,人们系统性地表现出违反理性推断标准,判断合取事件发生概率大于其组成事件发生概率,称之为合取谬误,并用人们使用代表性启发式判断概率来解释该现象产生的原因.然而使用启发式观点对合取谬误现象进行解释过于模糊不清.该文首先介绍了合取谬误现象及其解释模型,然后应用Li(1994,2004)提出的不确定情形下决策理论--"齐当别"抉择模型对Linda问题中合取谬误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不确定情境中的决策心理——适应与认知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不确定情境中的决策问题广受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关注,但他们对人的决策行为有不同的解释。该简要回顾了经济学和心理学视野中的决策理论,包括预期效用理论、主观预期效用理论和前景理论。主要介绍了“生态理性”观对人的决策心理的研究,着重介绍了研究发现的几种启发式策略,如“一个理由策略”,并探讨了他们在人适应过程中的作用。中最后分析了决策问题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
行为金融学研究的崛起与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炜  孔克勤 《心理科学》2004,27(4):997-999
行为金融理论充分考虑了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对市场的作用,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依据.以现实中人们的决策心理为出发点,讨论了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对市场的影响.本文回顾了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心理学家卡恩曼提出的预期理论,同时阐述了行为金融学家们指出的投资者中常见的几种认知偏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以Gerd Gigerenzer教授为代表的“适应行为与认知中心”简称“ABC研究中心(组)”关于判断、推理和决策制定简单启发式研究的理论背景、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着重介绍了该研究中心在有限理性和生态理性假设基础上提出的一系列极富创意的快速节俭启发式规则,并对围绕这些简单决策规则开展的研究活动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目标理论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标理论是近年来成就动机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学者们基于对目标概念、目标功能的不同理解 ,提出了各种目标理论。本文着重介绍了目标设置理论、动机系统理论和成就目标理论 ,剖析了不同学者对目标结构的性质、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2.
Walter N. Stone 《Group》2001,25(3):225-232
The author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Hopper's proposal of an additional basic assumption (I:A/M) using a model of clinicians' theories: bridging theory,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clinical theory (Michels, 1999). This paper will describe the potential for 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 particular group formations seen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 other settings.  相似文献   

13.
According to a dominant interpretation of the simulation hypothesis, in recognizing an emotion we use the same neural processes used in experiencing that emotion.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view is fundamentally misguided. I will examine the simulational arguments for the three basic emotions of fear, disgust, and anger and argue that the simulational account relies strongly on a narrow sense of emotion processing which hardly squares with evidence on how, in fact, emotion recognition is processed. I contend that the current body of empirical evidence suggests that emotion recognition is processed in an integrative system involving multiple cross-regional interactions in the brain, a view which squares with understanding emotion recognition as an information-rich, rather than simulational, process. In the final section, I discuss possible objections.  相似文献   

14.
于海峰  倪维广 《心理科学》2008,31(6):1443-1445
青少年在身体活动领域参与程度的下降趋势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目前,国内外研究者们对身体活动行为背后的参与动机给予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对国外青少年身体活动动机研究的理论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总结青少年身体活动参与动机的特点,并针对我国的体育教育工作提出建议,为我国的体育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This brief report aimed to explore the perceptions of xenophobia within a sample of South African employees. Data on participants' views regarding xenophobia, related xenophobic violence and causes were collected from 127 respondents (males=43%, females=57%, with the majority of respondents being Afrikaans speaking=53% and white=68.5%). Responses were thematically analysed. Seventy-four percent of respondents did not approve of xenophobic behaviour. Only twenty percent of the respondents empathised with South Africans with xenophobia. Six percent of the respondents were indifferent to xenophobia. Participants considered having xenophobia to be related to unemployment, poverty, poor governance, a lack of education and involvement in crime.  相似文献   

16.
I argue that standard decision theories, namely causal decision theory and evidential decision theory, both are unsatisfactory. I devise a new decision theory, from which,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standard game theory can be derived.
Frank ArntzeniusEmail:
  相似文献   

17.
饶俪琳  梁竹苑  李纾 《心理学报》2009,41(8):726-736
为寻求检验规范性和描述性风险决策理论的通用标准, 本研究以期望价值理论和齐当别抉择模型为例, 探讨了“迫选规则体验法”的适用性。被试为120名大学生, 实验任务为要求被试分别完成自主决策(采用未知规则: 真规则)和规则迫选决策(遵循给定规则: 假规则)任务, 并对决策后的情感和认可程度进行评定。研究发现: (1) 被试在自主决策条件下比在规则迫选条件下体验到的正性情感程度更强, 负性情感的程度更弱; (2) 被试在自主决策与规则迫选决策两种条件下做出的相同决策越多, 该被试对迫选规则更加认可并体验到的正性情感程度越强, 负性情感的程度越弱; (3) 与期望价值理论相比, 齐当别抉择模型可能符合更多决策者的实际决策规则。这些结果表明, 作为检验规范性和描述性风险决策理论的新尝试, 迫选规则体验法可能更有助于回答“决策者实际采用的决策规则是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把先前和现在遇到的客体视为同一个体的现象就可以称为客体连续性。目前对客体连续性的形成主要存在四种解释机制:相似理论、时空理论、种类理论和因果理论。研究者对时空理论中时空信息和客体表面特征信息, 种类理论和因果理论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存在争论。今后应构建相似、种类、因果理论的实验范式, 改进时空、种类和因果理论实验设计的不足并把客体连续性的研究从视觉领域拓展到到嗅觉、听觉等领域。  相似文献   

19.
金钱启动研究是利用启动方法探索金钱心理的一种新取向。该领域现存在三种相关理论: 自足理论、社会资源理论及心理定势理论; 金钱启动研究的现有研究方法可以归纳为: 混词组句任务、呈现金钱(影像)或提示金钱问题、回忆/朗读与金钱有关的经验/故事。作者在评论部分指出了金钱启动研究的贡献及三种理论的各自不足; 在展望部分提出了对金钱启动研究内部机制的见解, 并指出未来研究应探索金钱启动的理论边界问题, 同时将个体自主与能动性一起考虑。  相似文献   

20.
徐琳  许百华 《心理科学》2007,30(5):1269-1271
Stroop稀释效应是指在Stroop效应的色词-色块范式中若增加无关词作为分心刺激,Stroop效应将被大大削弱的现象。文章回顾了Stroop稀释效应的相关研究及理论解释,并对这些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最后,对未来的研究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