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秦萌 《法音》2022,(5):21-28
一、前言清规是寺院的组织、管理章程和僧众修行、生活的轨范,是唐代中期以来禅宗寺院创建和实行的僧制。慧能大师之后,禅宗日益兴盛,独立的、专门的禅宗寺院开始形成。为建立与禅宗修行方式相适应的寺院管理与僧众共住共修制度,营造和合增上、专心办道的修行环境,唐百丈怀海禅师依据戒律精神和禅宗修行宗旨,结合当时中国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文化传统,首创丛林清规,即《禅门规式》,后世将其称为“百丈清规”。由唐至元,百丈禅师所创“古清规”。  相似文献   

2.
百丈怀海禅师是马祖道一禅师的嗣法弟子。他与西堂智藏、南泉普愿禅师同为马祖道一门下的高足。因后住新吴百丈山,人称其为百丈禅师。百丈禅师不仅对中国禅宗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他所创立的百丈清规,千百年来已成为禅宗丛林统一规制。百丈禅师还经常以言简意深的警语开示弟子学人。他所讲述的警训,给人启迪,发人深省,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指南。  相似文献   

3.
庆道 《中国宗教》2022,(6):44-45
清规是中国禅宗丛林组织的规程和僧众日常行事的规章,是唐代中期以来禅宗丛林创行的僧制。中国佛教从东晋道安首创“僧尼规范”以后,就有在戒律之外别立禁约的措施,例如,支遁创立“众僧集仪度”,慧远创立“法社节度”。唐代中期,禅宗盛行,百丈怀海于唐元和九年(814)创立禅居制度,成为新的丛林规制,世称“百丈清规”.  相似文献   

4.
自然心性     
正唐代高僧百丈怀海禅师在洪州担任寺院住持,制定了僧人集体参加生产劳动的"普请"制度,规定钟响后寺院开门,大家一起出寺劳动;到了吃饭时击鼓,听到鼓声,即可返寺吃饭。一天,他率领全寺僧人锄地,忽然听到鼓声。众僧见师父还在坚持劳动,唯恐被人说成是"偷懒",只好埋头继续锄地。只有一个僧人听到鼓声后,哈哈地笑起来,扛起锄头就回寺院。众僧议论纷纷,怀海禅师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说:"聪明人啊,观音菩萨的道理,他已经明白了。"众僧疑惑不解,一齐问怀海禅师:"此人一听到  相似文献   

5.
李宏亮 《中国宗教》2018,(10):54-55
百丈山怀海禅师,跟随马祖道一参禅学道,从法系上来看,其属于禅宗六祖惠能下第三代法裔。“吾所宗非局大小乘,非异大小乘,当博约折中,设于制范,务其宜也。”于是,怀海禅师决心创立专门的禅宗组织,从而不再迁就律宗寺院的戒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正唐代百丈山的怀海禅师通常被认为是禅宗丛林清规的创立者。早期禅宗以行脚四方、遍访禅师为务,不注重本宗寺院的建设,通常居于律宗寺院之中。然而,律寺的讲法和制度与禅宗不完全相合,故怀海认为需建立禅宗的寺院及相应的制度。随着宋代禅宗进入全盛期,禅宗丛林遍地开花,逐渐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禅门清规也适应时代的变化,经历  相似文献   

7.
普同塔是汉传佛教寺院中常见的安葬亡僧骨灰的建筑。普同塔的修造为本没有资格造塔安葬的普通僧侣提供了恰当的入塔方式。普同塔作为“恒河沙”般佛教现象中非常微小的“景观”,实际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化过程。同时,普同塔的概念范畴也扩大开来,除僧众外,居士也可入塔安葬。对僧人来说,僧众在寺中的生活是带有神圣性的,而普同塔的神圣性也通过凡僧集体安葬的方式凸显出来。所以对汉传佛教来说,普同塔这种墓葬形式,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现实寺院生活模式的模仿。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据八月十五日《人民日报》报道,江西宜丰县考古工作队最近在该县黄岗公社黄檗山黄檗寺(又名报恩光孝寺)遗址,发现了唐代高僧希运禅师的墓塔。同时发现的还有该山宋以后历朝所建的僧人墓塔和碑碣六十八座。希运是禅宗六祖下面南岳一系的著名禅师,是百丈怀海的法嗣。他的言教,由裴休结集成为《黄檗禅师传心法要》一书,素为  相似文献   

9.
药山禅指要     
药山禅指要本光三十六世药山惟俨禅师湖南澧州药山惟俨禅师,禅道继承石头希迁禅师。希迁禅师乃青原行思之惟一得法弟子。青原系六祖慧能上首法嗣。以故,惟俨禅师禅道与从上祖师一脉相承。师住澧州药山,大弘禅道,参学衲子甚众,当时即形成参药山禅之风气。与百丈怀海禅...  相似文献   

10.
《法音》2017,(9)
<正>前言隋唐时期创立的天台、华严、禅、净土等宗派是佛教中国化的重大成就,其中尤以禅宗最具中国特色,"会昌法难"之后更成为中国佛教的代名词。形成于晚唐五代时期的禅宗文献《禅门规式》,既是佛教中国化的成果,也是促使佛教进一步中国化的重要文献。在《景德传灯录》中,《禅门规式》系在百丈怀海名下,被认为是怀海禅师所制《百丈清规》的"大要"[1]。《宋高僧传》在叙述百丈怀海的生平时,  相似文献   

11.
正一在禅宗初步形成的中唐时期,当时的禅宗僧众大多住在律寺。随着禅宗的发展,参学的僧人日渐增多,在律寺中多有不便,因此开始建立禅宗丛林。在起始阶段,禅宗丛林并没有形成固定的制度、仪式,故此,百丈怀海禅师(720-814)"于大小乘中,博约折中,设规务归于善焉,乃创意不循律制,别立禅居"。(宋·赞宁:《宋高僧传·怀海传》)怀海折中大小乘戒律,因地制宜,制定禅院清规,设有法堂、僧堂、方丈等各种丛林制度,又规定僧人分别担任东序、寮元、堂主、化主等各种职务,这就是著名的"百丈清规"。(在宋代道原所撰的《景德传灯录》中题作《禅门规式》,世称"古清规"。)  相似文献   

12.
邱环 《法音》2012,(10):49-55
农禅是最富有中国特色的禅宗修禅方式和生存方式,孕育于东山法门时期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的"坐作并重",完成于马祖弟子百丈怀海禅师制定的"普请法"。农禅将禅僧生活、生产劳动与参禅修学结合在一起,既解决了僧团生存自养问题,又不影响禅修与宗教生活,因而适应了中国文化传统与  相似文献   

13.
《百丈清规》是中国化的佛教僧制,它实质上是中国佛教僧团管理的创新。本文从管理学的角度对《百丈清规》之管理创新的空间及其创新点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普请法,是汉传佛教结合自身的传统文化、环境气候等因素而形成的“农禅并重”的独具风格和内容的丛林清规,百丈怀海禅师首创普请制,将僧众的劳作定为丛林制度的主要内容,重要佛事。通过劳作,又可寻机教导僧众,启发他们禅机,锻炼他们悟性。欧阳镇居士的《汉地佛教丛林的普请法》从历史沿革和发展上作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宗教》2022,(10):92-92
“丛林”通常是指禅宗寺院。后来教、律各宗寺院也有仿照禅林制度而称“丛林”。丛林意为僧众和合一处,如树末之丛集为体;或取喻于草木生长齐整,以示其中有规矩法度可循。禅宗初期,僧众多岩居穴处,或寄住律寺。后来因徒众日多,便往往聚于一处参禅问道。唐代百丈怀海见这种形式不合传统礼法制度,尊卑难分,对说法住持等多有不便,于是折衷大、小乘经律,结合儒家伦理观念,别立禅居,成为丛林的最初形态。  相似文献   

16.
邱环 《宗教学研究》2003,(1):112-115
百丈怀海是马祖道一禅师的门下弟子 ,其地位其实并不像一些灯史说的那样是马祖门下“三大士”之一和禅宗九祖。不过 ,他确实是马祖所器重的弟子之一。他在对前人进行总结和发展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禅法 ,对后世禅宗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举世瞩目的佛教圣地五台山,寺院林立,佛塔摩天,自汉明帝年间始建,直到明、清、民国,历代都有新建和补修,规模巨大,文化遗产极其丰富。可是,这里丰富的文化遗产,有的至今仍处于半睡眠状态,没有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如广仁寺的普同塔(藏亡僧之骨于一处的墓塔),塔底流水,塔身设空室,可存放僧人骨灰。骨灰匣按逝世先后排列,每增添一个骨灰匣,则把最前边的一个顶入水中,使其顺水流走,回归自然。所以,塔内始终保持一定数量的骨灰匣。此塔是一座砖构建筑物,高两丈余,坐落在鱼湾,是游人登黛螺  相似文献   

18.
道谦,俗姓游,建州崇安县(今福建崇安县)五夫里人,约生于徽宗崇宁初。早年出家,先后依名僧克勤、宗呆法席。后归里之仙州山,住开善寺,四众云集,名声大震。绍兴二十年卒,著有《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大意禅师禅宗杂毒海》等。其事迹见于《大慧禅师年谱》、《嘉泰普灯录》、《历朝释氏资鉴》、《补续高僧传》、《高僧传四集》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与潭州谷山寺相关历史文献进行了详细的梳理考证,指出住持或驻锡该寺的僧人中,有唐五代时期南岳怀让与青原行思二系的谷山藏禅师、谷山有缘禅师、谷山崇禅师、谷山丰禅师、谷山和尚等,也有宋代临济宗的惠洪觉范禅师、谷山希祖禅师、谷山旦禅师、扬州齐谧首座、谷山广润禅师、石霜竹崖印禅师、谷山照禅师等。这些禅师之间相互有着较深的师承法脉渊源关系。唐代潭州谷山藏禅师的法嗣中有瑞岩禅师、百岩禅师、大岭禅师三位新罗国(今朝鲜半岛)僧人,几位禅师回国后,相继建立起自己的法派体系,对中国禅宗的东传做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中韩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渊源流长,两国的佛教 有着同源一体的血肉联系,并在两国的文化交往中一直起着黄金纽带的作用。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前秦苻坚就曾派顺道法师等三十余名僧人携佛像、经卷赠送给高句丽国王。此后,两国佛教交流不断增多,很多朝鲜半岛的僧人纷纷渡海到中国求法巡礼。韩国的禅宗与中国禅宗一脉相承,尤与江西禅法关系密切。马祖、百丈怀海、西堂智藏等门下部有不少的“韩国”籍留学僧。学成回国的僧人们根据本国的实际条件和现实生活的需要,使禅宗逐步在朝鲜半岛兴盛起来,形成了海东“禅门九山”之说,其中七山的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