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虎是起源最早的图腾之一,虎的形象在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占有颇为重要的地位。黎侯虎作为古代虎文化图腾的衍生物之一,是在山西特有的文化氛围的熏陶孕育下发展而来,展示了三晋独有的文化魅力。但随着传统文化的异化,人们对于黎侯虎文化的认识稍有偏颇。可以通过对黎侯虎的设计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结合当代人的生活消费理念,设计一款适合儿童消费的"黎尚往来"餐具,能够使黎侯虎形象衍生品得到更好地推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郭守涛 《美与时代》2013,(12):43-43
图腾在蒙古文化中体现了蒙古族豪放、粗犷的性格,图腾也是神秘草原文化的体现,图腾被应用在蒙古服饰上,也造就了独特的蒙古服饰文化。蒙古草原文化历史悠远,图腾崇拜的痕迹主要在服饰中应用和体现,对探讨图腾与民族服饰的结合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图腾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中非常早期的文化形式。对图腾符号进行衍生设计研究,将其与现代设计形式和媒体平台进行融合,是对传统图腾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创新。传统图腾符号因其独特的视觉性,可以很容易的应用于视觉设计领域,但是图腾符号也因其年代的久远性,不经加工的图腾形象很难与现代社会融合,这就提醒我们对传统图腾符号需要经历从模仿到再创造的过程。图腾形象要保持持久的生命力,不仅需要人们对其特点有清晰的认识,还要积极与多媒体进行结合,与国际化潮流进行融合。  相似文献   

4.
土家族还傩愿与祭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还傩愿是土家族民间普遍流行的文化现象,至今还残存于边远的土家山寨.土家族民间还傩愿与祭虎往往联系在一起,还傩愿时所敬奉的罗神公公和罗神娘娘就是虎的化身;跳摆手舞和玩茅谷斯等祭祀活动也有祭虎的内容.土家族还傩愿祭虎与彝族的"跳老虎"、土族的"跳於兔"一脉相承.此种文化现象缘于史前西北崇虎的氐羌族群的信仰.  相似文献   

5.
图腾一词最早来源于18世纪英国的文献,是印第安语totem,意为它的亲属、它的标记。《辞海》中的解释为:图腾崇拜是一种宗教信仰,约发生于氏族公社时期。图腾系印第安语,意为属彼亲族。作为氏族图腾的多为动物,是该氏族的神圣标志,为全族之忌物,禁杀禁食,且举行崇拜仪式,以促其蕃衍。龙、凤、虎、牛、蛇……许多动物都曾经是图腾崇拜的对象。  相似文献   

6.
彝族图腾崇拜是远古彝族社会制度和宗教信仰的缩影,其种类丰富、内涵独特,一直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在虎崇拜和葫芦崇拜方面,刘尧汉和易谋远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学术论战,这场论战把彝学研究推向高潮;在竹崇拜方面,"彝族图腾分裂和流变"形式的发现和"西南竹崇拜文化圈"概念的提出,使彝族图腾研究上了一个台阶。彝族图腾崇拜研究存在一些问题,也面临新的方法论的挑战,未来的彝族图腾研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古代纹饰画像中虎的文化表征不同,有原始的图腾崇拜、巫术内涵,与生命、生殖、疾病之间亦有关联。龙虎交纹饰既有阴阳交合、男女媾精房中术内涵,又喻道家炼丹阴阳相济、水火既济的状态;母虎神西王母主司天之厉及五残,暗示了虎主掌人的寿命及生死;人虎互变主题,隐喻了虎凶猛噬人的本性与夺人性命的疾病间的关系;民间有借虎驱疫禳灾及祈子、护子的巫俗;虎引、虎顾等是秦汉时期道家的导引体式;虎与葫芦之间有着生命关联。以上不同的文化表征,涉及到观念史、医学文化史及医学人类学的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8.
图腾崇拜是世界灿烂文化宝库中重要组成部分,身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最古老民族之中的成员地,澳洲和美洲这两个地区产生了这一独特的文化,他们信仰图腾并认为这是一种能保护部族成员,促进部落发展的方式,所衍生出的歌曲、画作、神话等艺术形式令人惊叹。据资料显示,澳大利亚土著地区和美洲印第安地区均有发现"蛙图腾崇拜"现象,但是将两地该现象进行对比的文献资料略少。比较出两个不同地域的"蛙神崇拜"图腾文化之间异同的同时,有利于发现世界图腾文化的趋同性和多样性,从而加深对两地社会文化的了解,也有利于对精神文明的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汉画像石中有许多鸟形人,反映了早期的鸟图腾.鸟图腾寓含的健康长寿之特殊涵义,反映了其与中医药之间的密切关系;扁鹊名号及"扁鹊针刺图",乃是鸟图腾与医药关系的一个重要代表.  相似文献   

10.
虎像有着深厚的审美文化意蕴,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在社会生活层面的"虎威吉祥";其次是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观念里的"龙虎和合";最后是在精神与人格理想层面上的"虎虎生生"。而欧阳巨波、欧阳雨梦的《中国瓷上虎文化》是一部以"瓷上虎纹饰"为切入点,探讨虎文化在陶瓷上传播和发展的专门著作。在多年有针对性地虎纹饰瓷器收藏基础上,作者通过实际藏品的研究,以图并文的方式整理出虎纹饰的瓷上艺术史与审美文化史。该著以博物学知识为基础、立足于艺术学的视角,借助美术考古与民俗学的方法,来进行艺术品鉴、文化溯源、民俗揭示。它既是一部艺术史的专题著作,又是一部古代艺术品收藏与品赏的文化推广读物。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呼和浩特市雕塑建筑为研究区域,在梳理总结蒙古族图腾文化的类型及表现形式的基础上,调查并分析了蒙古族图腾文化在雕塑与建筑及工艺美术品的应用。通过研究,得出在现当代蒙古族雕塑艺术作品的设计中,融入了较多的蒙古族图腾元素,同时对于内蒙古地区的艺术发展状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老的图腾符号虽发轫于原始社会时期,但在当下社会中依旧焕发着勃勃生机。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领域,业已成为现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设计中,我们可将中国的图腾符号所包含的精神元素融入设计作品,使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与设计语言接轨,共同融合发展成为现代设计艺术的新形式,并赋予现代设计作品以特殊的文化品格与深厚的历史内涵。我们不但要继续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更要不断创新、发扬古老的图腾符号艺术。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的图腾文化表现出的美学意义让现代设计与之紧密联系在一起,现代设计师们以一种比较新的形式将图腾进行了表达。在现代设计和传统艺术意味结合上,图腾文化在当代设计中的地位不可或缺,尤其是在现代家具设计与现代标志设计上被广泛运用,目前已然成为时尚的标签。所以,将家具的设计作为例题,研究分析现代设计受少数的民族图腾纹样的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先齐信奉鸟图腾的东夷人非常重视自己图腾。他们将本氏族的鸟图腾,或记载在文献中,或雕塑在日常器物上,或刻画在标明等级身份及祭祀用的礼器上。他们通过种种方式,把对鸟的敬仰融入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及对祖先、上天的祭祀上。齐国建立后,鸟图腾崇拜作为风俗习惯、审美意识、文化遗产体现在青铜器中、古建筑构件瓦当上以及古老的《韶乐》中,对齐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先秦时期,羊作为先民崇拜的图腾之一,作为图像题材出现并不少见。在资源匮乏的远古时代,能成为图腾受到崇拜,必有其特殊的象征意义,拟以"生殖繁衍"作为核心首要象征意义,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探究其原因。具体为:第一、对羊"先生如达"强大生殖繁衍及顺产能力的崇拜;第二、对"德如羔羊"柔顺美德与吉祥文化等美好品质的推崇;第三、对羊在日常饮食以及中医药文化中承担丰富"角色"的认同。这些意象推动使羊成为器皿的纹饰图像,成为中华灿烂文化历史长河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综合载体。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陶瓷纹样中的象征意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纹样是装饰花纹的总称,又称花纹,花样①.纹样的象征意味体现在我国古代各个工艺品种中,如彩陶、青铜器、玉器、漆器、金银器、织绣等.而陶瓷从远古到明清,历经几千年,一气呵成,是我国唯一没有断代的工艺品种.一部中国陶瓷史就是一部中国古代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史.陶瓷的纹样发展史更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真实写照.纹样中蕴涵着浓厚的古代文化气息,这种文化气息突出体现在陶瓷纹样的象征意味上,概而言之有以下四种倾向:陶瓷纹样中的图腾象征意味,陶瓷纹样中的礼制象征意味,陶瓷纹样中的宗教象征意味和陶瓷纹样中的吉祥象征意味.  相似文献   

17.
从竹枝词看,清代贵州的民间信仰主要包括图腾崇拜(植物图腾和动物图腾)、人物崇拜(包括祖先崇拜与先贤崇拜)和各种巫术崇拜,其特点是以原始宗教信仰为主。这些民间信仰对民族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成为民族认同的集体记忆和显要文化表征。  相似文献   

18.
从原始思维看图腾之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原始人的宗教文化中,图腾崇拜是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宗教学家和哲学家们为此曾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但至今仍然是众说纷法,莫衷一是。我们认为,图腾崇拜的产生、存在和演变,都要经过原始人头脑的思维活动,如果能从原始思维这一新的视角重新来审视,似乎就可以破解这一文化之谜。一、图腾崇拜的种种解释弗洛伊德于1913年出版了他的《图腾与禁忌》一书,在这部著名的著作中,他把当时人们对图腾的解释归纳为三类(参看《图腾与禁忌》中文本,志文出版社1974年,第138-150页)。我们现在就按他的分类,看看人们如何…  相似文献   

19.
图腾艺术是图腾观念在艺术中的表现。它是随着图腾信仰的产生而萌发的,是人类最早、最为奇特的艺术之一。图腾艺术不仅发生得很早,而且自成体系。根据形式,图腾艺术可分为图腾人体装饰、图腾雕刻、图腾图画、图腾舞蹈和图腾音乐五种类型。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彝族图腾研究中存在着只就表象的图腾物作论述,而没有从其固有的图腾文化层加以分析和阐述的不足,文章首先强调竹图腾是众多彝族共有的图腾崇拜,只是各地崇拜的形式和特点有别而已,指出彝族图腾的分裂、流变是因民族的分化和迁徙所致。就凉山彝族图腾而言,经历古往今来的分裂和流变,如今其表现形式大致可归为三类:某一氏族独立的图腾、凡个氏族共有的图腾和某一民族依附攀缘另一氏族的图腾。值得一提的是,凉山彝族图腾既有分裂,也还有合并,它是彝族先民为谋求生存与发展所作出的种种艰苦努力。这是值得我们继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