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陈牧师,当你讲道讲得很成功的时候,你的感受如何?”黄滨这样问我。 我说:“我从来没有感到一次讲道是讲得成功的,总觉得讲得很差,很亏欠”,“而你呢?当你从领奖台上下来,你的感受会怎样?”  相似文献   

2.
信仰词汇     
单信 《天风》1994,(5):42-42
某日,邀一弟兄讲道。而这弟兄则推辞说:“讲道啊!我可不敢,要么让我来作作见证吧!”也许,他认为作见证远比讲道容易得多,可以东拼西凑,随便谈谈,可是他不知道,“见证”这词的严肃性绝不亚于法庭上的“作证”,那可是十二分认真的事。讲说耶稣的事情,不在乎我们去添油加醋,企图让他更光彩动人些,因为十字架的救恩本身是神的大能,够吸引人的了。只要实实在在把你经历的神的恩惠慈爱原原本本地说出来,就足以使那些虚心的人喊“阿门”了。  相似文献   

3.
周学贵 《天风》2005,(10):29-29
讲道人要想把一篇道讲好,并且获得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的收成,圣灵的工作必不可少。当然,圣灵的工作也是藉着人来进行的。讲道人与圣灵配合得好,收成就大;配合得差,收成就小。笔者在十多年的讲道中深深体会到,要提高讲道的效果,既要好好在神面前祷告,求圣灵帮助,还需要讲道人把握好“四个适度”。  相似文献   

4.
牧声 《天风》2009,(10):53-53
卜易生说:“写作是一个人坐着审判自己。”而我同样要说:“讲道是站着在众人面前审判自己!”  相似文献   

5.
陈信 《天风》1998,(12)
在一个主日礼拜后,义工陈弟兄讲道后透露了一个秘密,说:“我已有了老伴……”这在信徒中掀起了风波,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的讥笑,有的反对,有的赞同,也有的姊妹结伴赶到陈弟兄家,指着他的脸责问他:“你知道吗,主为什么要把你妻子提前接去?因为神要重用你。”陈弟兄听了这话,心如刀割!与他相处40多年的妻子离世已有3年,3年来,陈弟兄本不想再婚,但自己已是将近古稀之年,虽心扑在教会的事工上,但回家后还得自己料理一切家务。一个人在家  相似文献   

6.
杨联涛 《天风》2014,(2):24-25
一些传道人及信徒认为,讲道要凭圣灵感动,讲道之前,只需要好好祷告.,上了台随圣灵的引导,该怎么讲就怎么讲,而事先写好讲章,则有"不属灵"之嫌,因为写讲章是人的工作,传道人在台上若看准备好的讲章,是靠知识,立功之法,是自己掘池子,是不靠圣灵,这样的讲道对信徒没有造就……这种观点看似很"属灵",实则过于偏颇。其实,预备讲章的过程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杨联涛 《天风》2014,(2):24-25
一些传道人及信徒认为,讲道要凭圣灵感动,讲道之前,只需要好好祷告.,上了台随圣灵的引导,该怎么讲就怎么讲,而事先写好讲章,则有"不属灵"之嫌,因为写讲章是人的工作,传道人在台上若看准备好的讲章,是靠知识,立功之法,是自己掘池子,是不靠圣灵,这样的讲道对信徒没有造就……这种观点看似很"属灵",实则过于偏颇。其实,预备讲章的过程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金微 《天风》2004,(7):35-35
礼拜天去做礼拜,正遇上教会里传道好多年的传道人讲道。本来讲道的主题应该是上帝怎样藉着水和道把教会洗干净,传道人讲着讲着,突然讲起神学来,教堂里80%是老人,老人当中80%是老姊妹。传道人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处境神学吗?众人一头雾水,再说老太太哪能知道处境神学是什么,当然没有人回答。传道人说我来告诉你们,处境神学就是--在什么人当中做什么人,这就是处境神学。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是在耶稣基督被接升天后赐下圣灵,彼得大能的讲道使三千人受洗加入教会,且众人过上了凡物公用的生活之情况下发生的。  相似文献   

10.
涂智进 《天风》2008,(16):37-39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会中信徒不会苛求牧者成为完全的人,但弟兄姐妹希望自己的牧者无论在讲道、教导,还是在灵命与为人处世方面都能够显出长进来,能够不断地向成熟迈进,而不是处在停滞状态中。使徒保罗在劝勉传道人提摩太时也特别强调这一点,他提醒提摩太“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你要以宣读、劝勉、教导为念,……使众人看出你的长进来。”  相似文献   

11.
王锡安 《天风》1996,(12):27-27
探访信徒是教牧同工牧养群羊圣工中的重要部分之一。教牧人员在准备讲道的圣工上是基于读经,祈祷和圣灵的带领下进行的;探访工作则根据需要也要藉圣灵的引导去走访。讲道是大众化的,探访工作则是特殊性的。讲道是对参加礼拜的人讲的,有人听了后受感动而得造就。  相似文献   

12.
有位姊妹在自己的母堂听了一位外地牧者的讲道,觉得非常受造就,对这位牧者产生了好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堂会停止礼拜,姊妹喜欢这位牧者的讲道,于是就通过在网上搜索,找到了他的一些讲道录音。可她很快发现,这位牧者在不同堂会使用相同的讲章,甚至是一字不差。于是她对牧者的好感陡然下降,觉得他没有很好地预备讲道,一篇讲章反复使用,是对弟兄姊妹的不负责任。  相似文献   

13.
加灵 《天风》2017,(9):38-39
主日清早,办公室里的电话响了,正在跟一位弟兄谈话的牧师接起了电话。电话的另一边是一位姊妹,她问:“是某某教会吗?请问你们早上第二堂的讲员是谁?”牧师回复说:“你为什么要问讲员的名字呢?”她说:“因为我特别喜欢你们教会的一位牧师讲道,如果今天是他讲道,我就去你们那里聚会,不然我就在自己的教会聚会。”  相似文献   

14.
传道与行道     
孟素 《天风》1996,(2):36-36
作为神所喜悦的传道者,他必须既是一个优秀的传道者,又是一个模范的行道者。我们知道传道不同于演戏。演戏可以不管员台上唱的和台下行的不一致。传道者可不能这样。因为听道者不仅要听你讲一番好道,更要看你有一个遵守主道的好行为。  相似文献   

15.
沈承恩 《天风》2002,(5):10-12
这三段圣经都是彼得的讲道。第一段是圣灵降临后使徒的第一次讲道,第二段是使徒医好了一个瘸腿的人之后在圣殿里讲的道,第三段是使徒在大祭司面前受审讯的时候为自己作的辩护。彼得的这三次讲道都提到了一句话,就是:使徒们是“为这事作见证”。这里的“这事”是指什么事呢?是指耶稣的复活。在使徒行传第4章32-33节有一段话是叙述当时教会的情况的,说那时的教会万物公用,使徒大有能力,见证主耶稣复活,众人都蒙大恩。从这段话可知初期教会,为耶稣的复活作见证,  相似文献   

16.
雪峰 《天风》2012,(8):54-55
《路加福音》12章记载:耶稣正在讲道时,"众人中有一个人"打断了他的话,迫不及待地说:"夫子,请你吩咐我的兄长和我分开家业。"(参路12:13)在巴勒斯坦,人们遇到经济纠纷时,习惯请求德高望重的拉比出面调解。因此,这个人找到了身为拉比的耶稣。不过,耶稣却不愿意卷入这个事件,因为这并不是他的使命,所以他义正词严地声明:"你这个人,谁立我作你们断事的官,给你们分家业呢?"  相似文献   

17.
倪光道 《天风》2012,(9):19-20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侍——我用我所得的恩赐服侍你,你用你所得的恩赐服侍我。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都要受人服侍,也都要服侍人,在彼此服侍中彼此联络,在爱中建立自己。这就是神给教会百般恩赐的目的。经文:彼前4:10-11"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侍,作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若有讲道的,要按着神的圣言讲;若有服侍人的,要按着神所赐的力量服侍,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稣基督得荣耀。原来荣耀、权能都是他的,直到永永远远。阿们!"(彼前4:10-11)我们读了这两节经文,要思考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陈建振 《天风》1994,(11):10-11
一个人能讲很好的道,说明他有恩赐,但在教牧工作中,讲道与生命或生活的见证同等重要,且是缺一不可。它就如鹰的两个翅膀。  相似文献   

19.
慈父的爱     
李珊  ;吴新望 《天风》2014,(8):16-18
《路加福音》15章中,耶稣对众人讲道,众税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稣,要听他讲道.法利赛人和文士十分不服气,窃窃私语,对耶稣接待罪人并与他们吃饭很不理解.于是耶稣用了迷羊、失钱、浪子的比喻,告诉他们天父上帝莫测高深的爱,使他们明白:一个罪人的悔改在天父眼中的欢喜与价值是何等的大!让我们通过耶稣所说的父亲对浪子的爱,来领悟上帝对每一个人的爱.  相似文献   

20.
谈谈祷告     
王勇 《天风》2002,(3):26-26
我曾听一位牧师这样说:如果你是一个基督徒,你就一定常常祷告,如果你要做一个基督徒,你就应当祷告。这话说得很实在,祷告是神给我们信徒的权柄,离开了祷告,我们将一事无成。一个祷告的人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大布道家司布真每天祷告两个小时,他讲道大有能力;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每天祷告3个小时,神与他同在,就连德国皇帝查理五世也惊讶他的刚毅。但是许多信徒却将祷告当作一种重担、负担,所以在祷告时只了了数语以贿赂他们自己的良心,求得是否祷告让内心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