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内丹修炼心理的几个原则张钦内丹是唐末至宋元道教修炼最重要的方术,它秘传师承,形成众多流派,丹经丹法汗牛充栋,但多岐同源,皆援外丹术语,将人体某些部位作为炉鼎,以人之精气神作为运炼对象,通过一定的方法、步骤,使人之精气神内凝成丹而达长生成仙。它的实质...  相似文献   

2.
当将<灵剑子>一书定位为北宋时期的作品时,其历史地位就更为特殊,在道教的文化发展上有着承先启后的作用,处于唐代道教之后,南宋各种新道派成立之期,介于符馩与丹道的传承之间.此一时期道教可以说是支派繁衍与驳杂混乱,除了符馩科教道法特别兴盛外,在道教的思想与理论的建构上有不少的突破与建树,尤其在道家的修炼术上,从唐代的外丹术转向于内修的锻炼术,体内炼丹的思想大为流行,在张伯端的<悟真篇>之前,类似"内丹"的修行方法与技术已层出不穷,不少道士符馩与内修是同时并进.<灵剑子>正好是道教内丹学说与理论成型之前的作品,反映了道教在性命修持上的长期努力,为南宋、金、元修炼内丹道派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道教的各种教派在文化上是互相杂揉的,追求的是炼养成仙的目标,至于五花八门的各种功法,可以各取所需与各自发展.在唐宋内丹思潮的影向下,导致道教生态环境的转变,<灵剑子>即是这种转变下的一种形态,吸收了由行气、胎息而来的内丹功法,但就其宗教本质来说,内修只是其成仙的一种手段而已,仍着重于阴骘的功德圆满上.  相似文献   

3.
混元气思想是道教在道论、元气论、精气神论基础上,在道教内丹修炼盛行的宋元明清时期发展起来的重要修道理论.在指导生命修炼上,混元气论比元气论和精气神论有更大的优越性.本文从混元气的思想内涵、混元气是内丹修炼的根本和它的理论发展等几个方面论述其在道教生命修炼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道教内丹学揭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道教内丹学的发展历史和流派;从现代科学和哲学的角度剖析了内丹学基本理论的秘密。同时,对男子单独静坐的清修丹法、女子独自修炼的女丹程序,乃至男女双修的阴阳栽接丹法都作了剖析,初步揭示了这种在道教中师徒口诀秘传的内丹学的真相。  相似文献   

5.
多数道教学术著作将道教内丹学的流派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大派,其划分的方法就是以道教内丹修炼的人手工夫为依据.如北宋张伯端的先命后性工夫被视作南宗,宋金时代王重阳的先性后命丁夫被视作北宗,明代陆西星的阴阳双修被看作是东派,清代李西月的性九命四为西派,元代李道纯的修中和为中派.这样划分有利于道教史的讨论,但也容易引起误解.因为,道教内丹学无论是东西南北中哪一宗、哪一派,其人手功法均在性命二字上下工夫,不是先性后命,就是先命后性.就是性命同修、阴阳双修也有倚重,不是先重性就是先重命,总有一个倚重点.李养正主编的<道教手册>,认为东派,也即陆西星这一派,"实承南宗双修一系之学".  相似文献   

6.
权泰勋是韩国现代著名的道教养生家、内丹理论家。他很早就学习儒家与道家的经典文献,19岁师承金一松先生修炼仙道。后来,他潜心研究内丹学,长期进行修炼,积累了丰富经验。他留下的《凤宇修丹记》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丹道著作。他的内丹理论,续《周易》与《参同契》之传统,得金丹派南宗之旨要。他理顺丹道与胎息之关系,强调"守规中"的基本原则,提出"以眼为旗帜"的闭炁技术进路,揭示了"正炁留则风邪自走"的丹道养生法理,强调了"诚"的态度对于内丹修炼的特别重要性,提供了内丹修炼的可操作模式与实践参照,为丹道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俞琰(1253——1314)字玉吾,江苏吴郡人。自号“古吴石洞道人”、“林屋山人”、“洞天紫庭真逸”等,道号“全阳子”。乃宋末元初的著名易学家与道教内丹修炼家。其易学与道教内丹修炼相关的著作主要有:《周易参同契发挥》、《周易参同契释疑》、《易外别传》、《水中金诗》、《玄牝之门赋》等。其经学易方面的著作还有《周易集说》、《读易举要》等。对于易学与道教修炼的关系,早在东汉时期,便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对此作了专门的探讨。但此书所谈,一般认为讲的是炼外丹。自唐、五代以后,道教内丹修持渐趋兴盛,有不少…  相似文献   

8.
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道家养生文化经典》为海内外道学研究人士、中国道家传统文化爱好者提供了新的参考资料。此书具有如下特点:一、道统正宗,法承正脉道家的独特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道文化的核心,内丹修炼理论的研究探索及经验总结的成果非常丰硕。历史上,内丹养生学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明清以后,全真龙门派中的伍柳丹法论著不仅理论体系高屋建瓴,而且对实践的指导性也极强,加上著者本人修炼成就非凡,所以影响远深。清代以后的内丹养生著作,也大多受伍柳丹法影响。只可惜其经典著作流…  相似文献   

9.
道教的调息静坐,由老子的虚无守静思想而展开,庄子继之以心斋、坐忘而具实际操作的可能.道教创立后,又结合存思、守一而圆融发展,至唐代司马承祯从心学的立场出发,撰成《坐忘论》,从而坐忘成为道教内部普遍认可的修持方式.唐宋以后,内丹盛起,胎息、坐忘等调息静坐方法成为内丹修炼的筑基功夫,是内丹修炼的一个步骤或一级台阶.在一千多年的修炼史上,道教调息静坐始终以修心炼性为宗旨,以众术合修为原则,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遗存了大量的文献,为探索人体生命奥秘和现代养生保健提供了大量的方法启迪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早在老、庄时代就已经出现了道教。老子、庄子、列子所代表的是当时的道教神秘派。他们以精神修炼为主,同时也不反对道教对身体的修炼。道教神秘派是当时诸多道教流派中的一个。文章后半部分对道教神秘派与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神秘主义作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1.
伍守阳是明代后期著名的内丹家.伍氏三关修炼论是其丹法的核心内容.伍氏对三关修炼功法次第以及化暴化神之理等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发前人未发之秘.伍氏三关修炼论反映了那个时代道教内丹学的特色;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道教的宗教体验——以内丹修炼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道教内丹修炼中几种特殊体验的考察,探讨了道教的宗教性和本质问题,认为道教作为宗教其"宗教性"具体体现在对"超常经验"的一步步体证,进而将道教的本质概括为"对道的体证",并进一步讨论了与之相关的义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道教内丹学是道教文化中的瑰宝,它以道家哲学为宇宙观,吸收了儒释修炼理论的精华,总结了自古以来的修炼方术,形成了一套以人体科学为核心的修道思想体系.内丹学家们在长期的修行实践中,探索出一套转化升华人的生命能量,达成人的生命境界的提升与超越的生命自控系统方法.刘一明的<神室八法>和道教内丹学中的修心养性理念,对于我们今天继续探索人体生命的奥秘,提升人们内在生命的质量,克服盲目追求外在物质欲望的偏颇,提高世人的道德水平、净化社会风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内丹学是道教核心内容;内丹修炼是道教徒企望实现理想人格的必由途径和精神支柱。但是,纵观洋洋丹经道书,满纸的龙虎铅汞、婴儿姹女、金乌玉兔、黄婆媒约、漕溪河车……处处隐语词,令学者如坠五里云雾之中,难窥端倪,莫识奥义。我虽研读丹经十多年,奈心性愚钝、学疏才浅...  相似文献   

15.
谈逆修     
张三丰《无根树》云: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这逆为仙,是说通过逆修可以成仙。逆修是道教内丹修炼的一个最重要也最基本的法则。  相似文献   

16.
刘一明是清代有学有证的高道,也是内丹理论之集大成者.他提出了内丹修炼的三个原则,即在知行关系上"先穷性命之理,后了性命之功";在修行旨归及方向上"从后天入手,后天返先天";在修行内容及次第上"性命双修,先命后性".这三个原则是道教内丹学进一步体系化、成熟化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7.
论《庄子·天地》篇中“玄珠”与道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天地》篇中之“玄珠”本意是比喻道家的形上本体之“道”。由于“玄珠”渗入了神秘性内涵,因而道教对其进行了借用与发挥。在外丹术中,“玄珠”是水银的隐名;在内丹术中,“玄珠”是内丹的别名。道教内丹学是心性之学在其理论上的表现,随着内丹学的发展,“玄珠”又被看作心与性的代称。道教赋予“玄珠”以宗教与信仰的内涵,其对“玄珠”这个特殊概念的借用和发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庄子》对道教的深刻影响,以及道家与道教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8.
《悟真篇》是中国道教内丹修炼著作中的重要经典。历代以来对它的解读多由其它经典的汇注或解读者所得的传授展开,很少能完全按照《悟真篇》文本本身来解读。本文试图在全面搜集《悟真篇》同类诗句的基础上,以《悟真篇》自身解读自身的理路,整理出《悟真篇》基本的修炼框架,对《悟真篇》提供一种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基督宗教凸显的是信仰和对教会的奉献;道教内丹则更多的关注人的生命内在体验层面.基督宗教灵修是以信仰耶稣基督为基础的宗教性修炼,以上帝为中心,灵修的目的旨在建立人与天主的关系,是以"爱"为纽带以团体的方式修行,其修行方式外在、被动,忽略了人的主动性地位.这跟道教内丹以人为中心的性命双修以及"我命在我不在天" 的主动修炼有很大差异.对命功的忽视使得基督宗教的灵修在理论上难以提升,在实践上可操作性不高.但事实上,在基督宗教那里,在人与上帝的共融中,很多类似道教内丹修炼的命功体验,可能自觉或不自觉的已经发生了.  相似文献   

20.
早在东汉前,方术家就开始炼丹。这里所叙述的是内丹,即以自身为鼎炉,以精气为药物,以精气神三宝凝结为丹成。丹成道备者,能够度己度人,高出一般俗人,变化无方,即有化身。三茅祖师当年修道成仙后,或化鹤于三茅峰,或显圣迹默佑群生。修炼内丹功,要断名利关、生死关、恩爱关,要经得起这些关口的考验,大茅真君的两位弟弟弃官职来茅山隐居修炼即是明证。仙道光明,呼吸的是上天生出来的清气,借天气的清明之气,以修我丹田。内丹功,小则延生、祛病,修炼精纯者,甚至代肉体成仙。内丹功是道教修炼的精华,它非常重视人自身精气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