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详细地探讨了以色列圣约的神学构成、历史背景及其宗教隐喻,指出尽管它具有与整个古代近东相同的立法与司法习俗,但它更强调的是神与以色列立约和日后重立约的宗教经历。以色列对古代近东契约观念的使用使得神人关系概念化,神人之约被最深刻地体现于西奈经历中,并从中衍伸出一种浓厚的历史意识,形成守约得福、背约遭祸的神学历史观。此后,随着古代希伯来历史的发展,律法地位的提高导致了犹太宗教的结构变化,并产生了两种神学倾向:一是“约”的概念的淡化,二是律法被绝对化并赋予了其外在的形式。这使得律法被本体化,逐渐取代约而成为犹太信仰的基础,犹太教也因此成为以实现律法的要求为目的的宗教,公义的外在化由此极大地削弱了信仰的精神内涵。本文正是通过上述对希伯来神人之约与古代近东契约的对比研究,试图深入地领会契约律法发生和发展的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并思考包括基督教在内的诸多思想和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宗教哲学家站在现代哲学的立场上重新诠释“神人论”这一传统基督教人学理论,在重建神、人与世界三者的内在关联的基础上,揭示了神人论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神人论的核心是“肯定神性”与“否定神性”的统一,人的精神实在性之确证就在于人性中内在蕴含着神性,即神人的两位一体是人存在的本质规定。只有在“绝对存在”的宗教形而上学基础上,人才可以自由的意识、反思神的原则,同时又保持与神的内在同一关联。内在精神世界中人与神的绝对同一为人的生活提供了绝对意义和永恒价值,是人所追求的本真生存方式。神人论是俄罗斯白银时代宗教哲学的人学主题和理论基础,也是宗教哲学家为完善传统形而上学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宗教哲学家站在现代哲学的立场上重新诠释“神人论”这一传统基督教人学理论,在重建神、人与世界三者的内在关联的基础上,揭示了神人论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神人论的核心是“肯定神性”与“否定神性”的统一,人的精神实在性之确证就在于人性中内在蕴含着神性,即神人的两位一体是人存在的本质规定。只有在“绝对存在”的宗教形而上学基础上,人才可以自由的意识、反思神的原则,同时又保持与神的内在同一关联。内在精神世界中人与神的绝对同一为人的生活提供了绝对意义和永恒价值,是人所追求的零真生存方式。神人论是俄罗斯白银时代宗教哲学的人学主题和理论基础,也是宗教哲学家为完善传统形而上学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许彬 《天风》2014,(7):56-56
圣经中有很多令人神往的画面,何烈山上的荆棘、巴比伦河畔的哭泣、各各他山上的十字架……自然也少不了雅博渡口上的神人角力。因着这一次的角力,雅博渡口有了它新的名字:毗努伊勒。雅各也有了新的名字:以色列。  相似文献   

5.
林平 《现代哲学》2000,(3):118-122
儒家思想和基督教思想是在两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明中诞生的两种不同思想。儒家思想以伦理为核心,强调家国同构、天人合一,具有泛道德主义倾向;基督教思想以超越的神学为基础,从神人关系出发,把“神人合一”作为其最高境界,伦理道德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和基督教思  相似文献   

6.
乌托邦在20世纪衰落根源于人超越性的枯萎。乌托邦产生于人超越性之中,是一种想象性对话,通过这种叙事方式能够在现实世界中展开对更高世界或真实世界的追求,它们构成了乌托邦的本质。乌托邦的产生是古希腊、希伯来文化的内在独特性构成的——人的超越性和有更高世界的存在,因此它在古希腊文化中由对神人关系的理解、灵魂不朽、柏拉图的理念、亚里士多德对诗的本质的洞察所奠基,在希伯来文化中则由神人关系以及存在的独特性所规定。现代社会所理解的乌托邦已非源初意义上的乌托邦,正因此雅各比为乌托邦辩护时仍未能把握其本质,出现了理解上的偏差,我们应该把握乌托邦的本质和特殊性,一旦把握了此,也就明白了乌托邦是不会消亡的。  相似文献   

7.
田浩 《心理科学》2003,26(5):955-956
1 引言  双职家庭 (dual careerfamily)的含义是 ,夫妻双方都追求职业的成功 ,而同时又要努力保持和谐的家庭生活。职业(career)一词 ,可以指任何形式的工作 (job) ,但在双职家庭的概念中 ,职业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它指需要经过一定的教育和训练才可以从事的职业 ,需要人们有高度的责任感 ,反过来 ,职业的成功也可以给人以高度的成就感。双职家庭是现代社会中一种重要的家庭形式 ,在这种家庭中 ,夫妻双方都有自己的职业追求 ,职业与家庭都是双方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有了自己的职业追求 ,把职业看成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而男性也…  相似文献   

8.
经文:约1:14 初期教会关于耶稣基督的神、人二性的神学论证曾经旷日持久,这是一场捍卫信仰纯正的论证。道成肉身是基督论的核心;基督神人二性是“道成肉身”不可分开的两个方面。深受诺斯底主义影响的希利尼人,他们的二元论思想,总是将灵界与肉体,精神与物质分开甚至对立。  相似文献   

9.
"主说,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脚凳,你们要为我造何等的殿宇,哪里是我安息的地方呢?这一切不都是我手所造的吗?"经文:徒7:44-50自从始祖犯罪以来,神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隔阂,历世历代,原罪加上本罪致使人们不能直接见上帝的面。但上帝的最高心意——以马内利(神人同在)永不改变,人类中有一支"虔诚的后裔"(参玛2:15)在回应着上帝的心声。  相似文献   

10.
<正>引言"神人合一"的思想在基督教信仰的神秘主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中世纪,追求"神人合一"成为"信仰最根本的目的和终极的方向"。在十三世纪经院主义顶峰时期,波纳文图拉(Bonawentura,1221-1274年)可视作中世纪神秘主义中的典范式人物。他的神秘主义生活和著作对后世影响甚远。波纳文图拉在《心向上帝的旅程》一书中指出,人的心灵要达到至高上帝的灵性境界。这种境界如果没有从上面来的恩典则无人能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