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Cage加自体骨椎问融合(PLIF)与传统术式(开窗减压、半椎板切除、全椎板截骨回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差异.2006年6月~2008年8月,对85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传统术式减压(A组38例)、PLIF治疗(B组47例).术后随访16个月~43个月,平均23个月.采用JOA评分评估疗效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有效率78.94%,B组有效率95.74%.A组与B组比较,B组疗效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Cage加自体骨椎间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优于传统术式.  相似文献   

2.
为了比较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不同植骨方法的临床疗效,2002年1月-2006年9月,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140例.比较分析各组伤椎高度矫正丢失,脊柱后凸成角矫正丢失,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内固定失效及腰背疼痛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和脊柱后凸成角术前4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结合不同植骨融合方法,可以减少单纯内固定矫正丢失和内固定失效及腰背疼痛并发症.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可增加前中柱的稳定性,临床治疗优于脊柱后方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3.
为了比较后路椎阎植骨融合(posterior lumber interbody fusion,PLIF)、后外侧植骨融合(posterolateral lumbar fusion,PLF)及二者联合运用(PLIF+PLF)在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后路手术中的疗效,对59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根据手术中植骨方式分为三组,回顾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三种植骨融合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椎间隙高度、滑脱角、植骨融合率以及JOA评分改善率。结果显示:B组(PLF)的植骨融合率低于A组(PLIF)及C组(PLIF+PLF)。在椎间隙高度维持、滑脱角丢失等方面A组优于B组(P〈0.05),并且与C组无差异(P〉0.05)。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方面A组优于C组(P〈0.05),并且与B组无差异(P〉0.05)。JOA评分改善率比较,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O0.05)。因此,得出结论:PLIF和PLF均是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后路手术中的有效融合方式;PLIF及PLIF+PLF的融合率优于PLF;综合分析PLIF应用于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后路手术中优于PLF及PLIF+PLF。  相似文献   

4.
为了比较后路椎间植骨融合(posterior lumber interbody fusion,PLIF)、后外侧植骨融合(posterolateral lumbar fu-sion,PLF)及二者联合运用(PLIF+PLF)在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后路手术中的疗效,对59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根据手术中植骨方式分为三组,回顾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三种植骨融合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椎间隙高度、滑脱角、植骨融合率以及JOA评分改善率.结果显示:B组(PLF)的植骨融合率低于A组(PLIF)及C组(PLIF+PLF).在椎问隙高度维持、滑脱角丢失等方面A组优于B组(P<0.05),并且与C组无差异(P>0.05).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方面A组优于C组(P<0.05),并且与B组无差异(P>0.05).JOA评分改善率比较,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得出结论:PLIF和PLF均是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后路手术中的有效融合方式;PLIF及PLIF+PLF的融合率优于PLF;综合分析PLIF应用于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后路手术中优于PLF及PLIF+PLF.  相似文献   

5.
为了比较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不同植骨方法的临床疗效,2002年1月-2006年9月,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140例。比较分析各组伤椎高度矫正丢失,脊柱后凸成角矫正丢失,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内固定失效及腰背疼痛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和脊柱后凸成角术前4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结合不同植骨融合方法,可以减少单纯内固定矫正丢失和内固定失效及腰背疼痛并发症。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可增加前中柱的稳定性,临床治疗优于脊柱后方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胸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分型与术式选择,对35例患者行后路椎管减压术,所有患者术后12个月时ASIA分级均有1级或1级以上的恢复;按Epstein标准:优良率:85.7%;影像学检查示脊髓减压充分,植骨患者术后6个月均达骨性融合.据不同的临床类型选择不同的术式,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胸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分型与术式选择,对35例患者行后路椎管减压术,所有患者术后12个月时ASIA分级均有1级或1级以上的恢复;按Epstein标准:优良率:85.7%;影像学检查示脊髓减压充分,植骨患者术后6个月均达骨性融合。据不同的临床类型选择不同的术式,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探讨导航技术在手术治疗寰椎骨折中的应用问题及其,临床意义。使用c臂透视导航设备对22例不稳定性寰椎骨折的患者行导航下螺钉内固定术。9例骨折采用寰椎侧块螺钉固定,13例骨折采用枕颈融合。导航下共植入椎弓根螺钉70枚,侧快螺钉18枚。68枚(97.7%)椎弓根螺钉为1类螺钉,2枚(2.3%)椎弓根螺钉为2类螺钉,没有3类螺...  相似文献   

9.
对比脊柱胸腰段单椎体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开放与微创治疗的疗效。选择脊柱胸腰段单椎体骨折患者30例,分别采用传统的开放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TOPS)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MIPPS)两种手术方式进行修复,比较两种术式对相关组织的破坏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VAS评分比较,微创组(MIPPS)低于开放组(TOP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椎体前缘高度比值、椎间隙高度、矢状面Cobb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ODI评分,微创组(MIPPS)低于开放组(TOP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近期疗效相当,MIPPS创伤轻,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功能障碍低,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回顾9例因颅底凹陷症合并其它畸形在我科接受一期经口咽齿状突切除、后路枕骨大孔减压、寰枢椎或枕颈融合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该术式对脊髓功能、枕颈部稳定性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本组术前诊断均为颅底凹陷症合并邻近结构畸形。所有患者均接受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末次随访JOA评分15±1分。影像学检查示齿状突残留基底部均位于钱氏线以下,脊髓减压充分,寰枢间、枕颈间植骨均获坚强融合,融合时间平均3.9±1.1个月。因此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颅底凹陷症,脊髓减压充分,重建稳定性后骨融合好,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对收治我科的1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术后评价结核控制及植骨愈合程度等,并用ASIA分级及评分对神经功能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资料示植骨融合、畸形矫正满意,无结核复发。患者感觉和运动功能ASIA评分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而合理应用本法治疗胸腰椎结核可作为临床骨科医师优先考虑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对于严重的多节段颈椎管狭窄,单纯前路或后路手术风险大,减压不充分,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其可降低单纯前路手术脊髓损伤的风险和减少单纯后路手术的减压不彻底和因脊随后移所致的神经根麻痹。通过随访观察,前后路减压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JOA评分,能够彻底地减压并重建即刻稳定性,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为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入路,对两组共41例患者分别经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入路和传统后正中骶棘肌剥离入路行TLIF手术,随访6个月。结果显示肌间隙入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区域疼痛、腰腿痛功能障碍恢复情况均优于传统入路组。因此,经肌间隙入路行TLIF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可以明显降低手术创伤造成的多裂肌退变和术后慢性腰背疼痛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比较在治疗单节段腰椎疾病中Wiltse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对椎旁肌的影响。前瞻性纳入单节段腰椎疾病预行TLIF手术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Wiltse入路组和传统后正中入路组。通过比较术后3天、14天、1年腰背痛VAS评分,术后第二天CK值、术后1年MRI评分,并通过术后多裂肌病理活检等证明了Wiltse入路在治疗单节...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的不同手术方式对术后效果的影响,回顾性对分别行前路、后路手术治疗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127例进行5年~10年的随访并依据手术前后不同时期的影像学结果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椎管狭窄率和颈椎序列变化等因素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疗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前路手术组术后能够维持并改善颈椎前凸...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多节段后纵韧带骨化伴颈椎间盘突出的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治疗,回顾了本院收治的4例多节段后纵韧带骨化伴颈椎间盘突出的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例患者均早期行前后路联合手术椎管减压,3例患者行预防性气管切开,4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48个月,平均随访24个月。固定节段均获骨性融合,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后路手术无再关门现象。术后神经功能评价按Frankel分级,均有1个~2个级别恢复,术前A级2例,B级2例;术后B级2例,C级1例,D级1例。提示对于多节段后纵韧带骨化伴颈椎间盘突出的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早期行前后路联合手术减压;预防性气管切开可获得良好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嵌夹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对50例患者行Ⅰ期颈后路单开门-前路减压内固定术。术后随访脊髓功能改善情况,植骨融合率及并发症。结果显示,50例患者经平均6.5月随访,内固定均获牢固融合,脊髓功能明显改善,无明显并发症。提示Ⅰ期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是治疗嵌夹脊髓型颈椎病的较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