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骆霞  康军 《天风》2007,(19):44-45
有一种说法:"恨一个人就像为杀一只老鼠而烧掉自己整栋房子"。或者说,"你因不喜欢自己的脸就割掉了自己的鼻子"。当我们恨某人时,我们对自己的伤害远远超过那些惹我们生气并想去报复的人。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受到他人伤害时,坏记性就是终止这种伤害加深的最好的武器。忘记它吧,继续你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当我们的身体受到损伤时,如脸部受伤,受伤的部位会产生疤痕组织,它比原来的肌肤更加坚韧、粗厚。疤痕组织的目的,是要形成有保护作用的表皮或外壳,这是自然界保护同一地方避免再度受伤的方法。同样,我们在情感上受到伤害时,我们的内心也会产生情感或精神的"疤痕",有的人因此就用冷漠封闭了与外界的联系,以求用这种厚痂来保护自己。结果,这种保护使自我不受他人伤害的同时,也使自己疏远了生活,终日在灰色的压抑中而看不到生活中还有其他温暖的亮色。  相似文献   

3.
咀嚼挫折     
杨威 《思维与智慧》2003,(1):31-31,30
人生漫漫路途,是搏击岁月的奋斗和求索。顺境时我们春风得意“潇洒走一回”,而身处逆境面对挫折时,我们莫逃莫避,于逆境中奋起一如既往地驶向彼岸,以自信的灿烂微笑去咀嚼挫折,最终,你将在咀嚼中汲取宝贵的营养,获得思维的升华,从而成功跨越这道障碍。咀嚼挫折,便如明镜之鉴,你能够从中“三省吾身”。挫折,给你一次冷静,得以清醒头脑,平心静气,在咀嚼中品味遇挫的成因。品出挫折的苦涩严肃,“对症下药”,从而觅出战胜挫折的一味良剂。咀嚼挫折,我们渐渐增强克服挫折,再创辉煌的能力。从痛定思痛到卧薪尝胆;从披肝沥胆到…  相似文献   

4.
别自欺     
骆霞  康军 《天风》2006,(19):44-45
你知道吗,所有的人都有可能做不诚实的事情。事实上,当我们许多人每天都面临着做错事的诱惑,就像著名的加拿大短跑运动员本·约翰逊一样。也许我们会认为,欺骗并不伤害任何人的,只会有利于自己。可你知道吧,这是一个弥天大谎。因为自欺欺人也同样伤害他人。  相似文献   

5.
彼此痛惜     
“彼此相待,要良善,要仁慈,互相宽恕,如同天主在基督内宽恕了你们一样。”(弗4:32)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最重要的是在于彼此之间相互宽恕。当我们在主耶稣基督内发自内心地宽恕别人时,同时也使我们自己束缚的心灵获得释放。可是,当我们身受锥心之痛的伤害时,往往无法坦然面对及宽恕伤害我们的人,倘若宽恕所依靠的是自己的力量,那这宽恕也只不过是个空架子,不堪一击,只会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也让魔鬼有机可乘,使得自己的生活永无宁日。原祖父母的背命,天主如何的宽恕?以独生子的宝血洗净我们的罪污,使我们重新与天主…  相似文献   

6.
张田  傅宏 《心理科学》2016,39(1):116-123
对于冒犯者得到宽恕以后的行为,已有研究存矛盾之处,有研究认为冒犯者得到宽恕后会再次伤害被冒犯者,但也有研究认为会停止对对方的伤害。本研究通过囚徒困境范式研究冒犯者得到宽恕以后的行为。结果显示:(1)当对方是熟悉的人时,冒犯者在得到宽恕后更倾向于不再伤害对方;(2)当存在报复的可能性时,无论得到宽恕与否,冒犯者都不倾向于再次伤害对方;(3)当冒犯者是被迫伤害被冒犯者时,无论得到宽恕与否,其都不倾向于再次伤害对方。总体而言,冒犯者在得到宽恕后更倾向于不再伤害对方。该结果一定程度上澄清了以往研究的矛盾之处,并对人际互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宽容无价     
我们大多数人都时常会遇到人际关系中的一些烦恼——欺骗、背叛甚至是挑衅。这时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呢?在近几十年,专家和学者们建立了多个"宽容实验室",把宽容作为课题来研究。美国密歇根州希望学院的研究者们发现,当人们想起伤害过自己的人时,  相似文献   

8.
友谊     
人与人的友情是何等的重要,得不 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 有友谊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 ——培根 友谊在人生中是神圣的。 当我们在学习或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遭受挫折时,当我们只身遇险或惨遭不测时,特别是当我们追求和献身的东西连亲人也不能理解时,如果有一个勇敢而忠诚自己的朋友,我们无疑会在内心充满着感激或喜悦之情的,我们会感到友谊使我  相似文献   

9.
当心理受到伤害性威胁时,或者当心理处紧张焦虑时,幼儿往往会采取一些逃避伤害和减轻紧张焦虑的措施,这就是幼儿的心理防卫。心理防卫往往有消极和积极之分,积极的心理防卫是指人们采取积极有效的措  相似文献   

10.
黄萤 《天风》2001,(11):36-37
我为什么要原谅?在有人伤害我以后,要反戈一击这是自然的。他们为什么不应该为他们对我所作的伤害付上代价?如果我们不从这种怨恨愤懑的情绪中解脱出来,那么,气恼和苦毒就会作为对那种伤害的一种反应,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或者,我们作出另一种决定:我不再恨那个人了。不  相似文献   

11.
幸福的伤口     
人生里有一种伤害是一份厚爱。那种伤害最初给予我们的也许是剧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们才会品味出,剧痛过后的平淡和从容是一种幸福。  相似文献   

12.
赵义  杨秀廷 《天风》2007,(18):29
在现实生活中,知道如何忍耐的人是最具有深沉的耐力和宽广胸怀的,特别是当你遭遇不测或意想不到的人为事件的伤害时,行事绝不要过分仓促,也不要受情绪左右。因为主耶稣代替我们的软弱,担当我们的疾病;主耶稣告诉我们,惟有忍  相似文献   

13.
在一次关于人权的电视访谈节目中 ,采访者突然间说道 ,就他所理解 ,我正在建立哲学与酷刑之间的关联 ,并且问我这种关联是什么。我一时语塞。瞬刻间 ,我试图猜度他何以得出如此结论。我的回应是 :哲学与酷刑之间没有任何关联 ,并且 ,当你以哲学 伦理知识看待酷刑事实时 ,你可以认识到 ,正如通常接受的那样 ,酷刑既不伤害也不“侮辱”酷刑受害者的人的尊严 ,例如在构想《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待遇或处罚公约》这一标题时。酷刑对施以酷刑者的人的尊严造成伤害。我们保护或伤害人的尊严 ,特别是我们自己的人的尊严 ,在于我们…  相似文献   

14.
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牧师们也有自己的秘密。牧师职位特殊,会担心当人们知道有关他们家庭的事情时,可能会对自己形象造成毁坏、家人受到某种伤害或教会的事工受损,使他们难堪。因此,一些属灵的领袖拒绝分享他们的想法、忧愁或伤害,而选择隐匿自己的伤痛。1、"我的婚姻处于挣扎中。"牧师们一天24小时、一周7天都处于开机状态。他们经常在和家人一起吃饭时被一个电话打断:本来计划好的和妻子的约会,由于教会成员的紧急事件而被搁置。牧师  相似文献   

15.
智慧语丝     
正少年时我们追求激情,成熟后却迷恋平庸,在我们寻找、伤害、背离之后,还能一如既往地相信爱情,这是一种勇气。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相似文献   

16.
心·杯具     
当一只玻璃杯中装满果汁时,人们会说"这是一杯果汁";当它装满牛奶时,人们会说"这是一杯牛奶";当装满空气时,人们会说"这是一只空杯子"。人的心灵宛如杯具,心灵装满什么,就拥有什么样的心,别人也会适时唤着"这是一颗××心"。当心灵装满热爱时,人心就是积极的;当心灵装满冷漠时,  相似文献   

17.
适应是金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于人亦是。人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人生的苦恼,大抵都是来自难以适应的苦恼。适应的问题无时不在,不可避免地存在于我们的生命历程中。生活不可能静如止水、波澜不惊,我们时时都会面对各种变故;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一马平川,我们也会遭遇失败和挫折;生活不可能总是如歌行板、水乡夜曲,我们也会碰到厄运和灾祸。当变故出现时,当失败和挫折发生时,当厄运和灾祸降临时,我们面对的首要问题便是:学会适应。适应是一种接受。由于我们老爱依恋昔日的安逸,怀念过去的清静,当客观现实发生变化时,  相似文献   

18.
我曾经结识过一位与命运抗争的北国青年,他的经历就是一首带泪的好诗,让我咀嚼至今。那年冬天,我与女作家苏萸往河北农村采访,顺道去了一个叫刘庄的小村子,探望一位通信数载却未谋面的文学青年。当我们在村民的指引下踏进他的家门时,我几乎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位跛足青...  相似文献   

19.
宽恕自己     
宽恕,是天主要我们格守的一条重要诚命。《圣经》上说:“如果有人对某人有什么怨恨的事,要彼此担待,互相宽恕;就如主怎样宽恕了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宽恕人。”(哥3:13)在日常生活中,每当我们宽恕他人时,总会感到心灵的欣喜与宽慰。因为我们信守了天主的诫命,我近来在思索和实践宽恕的道理时,发觉其中有一个小秘密,就是当你宽恕别人时,实际上也是在宽恕你自己。或者至少可以说,宽恕别人时,你同时收到了宽恕自己的双重效果。日常生活中,有人有意无意伤害了我们,我们虽按主的诫命很快表示谅解宽恕,可往往心中仍存着委屈,觉…  相似文献   

20.
王雷 《天风》2016,(11):38-39
正"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网子里。"(箴25:11)这节经文告诉我们,说话合宜是多么重要!然而,现实中却常能听到有基督徒讲一些不合宜的话语,尤其是在面对病人时,他们会表达出一些错误的观点或不合时宜的言论,给病人造成困扰、伤害或误导,甚至带来不良后果。例句一:"你又犯罪了吧?要不然怎么会又生病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