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心胸是指人的胸怀与气量,是对人对事的宽容度和承受力。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比陆地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宽广的是人的胸怀。”别看人的心脏,大不过一个拳头,人的心胸,却的确可以比大海和天空还要宽广的。  相似文献   

2.
“慈”是老子思想的重要范畴,这一范畴集中体现了老子的朴素人道主义思想,表达了一种关爱自然、关爱人类的宽广胸怀。对老子朴素人道主义思想进行辨证分析,对于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坚持和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学会宽容     
一个人要有肚量和涵量,即宽容别人。在现实生活中,哪些人缺乏宽容之心呢?个性小器者。古人云:“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盖一世,小人之心不胜其大而意志拘守一隅。”试想一个人目光短浅、思想狭隘,这也看不惯,那也容不得,到处与人结怨,哪能有“坦荡荡”的胸怀?私欲太高者。古人云:“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多欲是万恶之源。如果一个人时时刻刻都想着自己的利益,不知道去满足和肯定别人,甚至还把别人当作自己发展途中的“假想敌”,那么他只配做一个“长戚戚”的小人。志短狂傲者。古人云:“人无弘量,但有小谨,不…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人民景仰的习仲勋副委员长100年诞辰。习老一生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与我国各民族人民和各宗教界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特别是在西北地区各少数民族和广大信教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声誉。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过,在父辈的眼里你永远是个孩子,即使你已结过婚,他们仍会时时把你当作孩子照顾。这话起初我并不以为然,可是随着时光的流逝,我越来越强烈的感受到这句话的震憾力,深深地感受到父辈那宽广的胸怀,那  相似文献   

6.
赵义  杨秀廷 《天风》2007,(18):29
在现实生活中,知道如何忍耐的人是最具有深沉的耐力和宽广胸怀的,特别是当你遭遇不测或意想不到的人为事件的伤害时,行事绝不要过分仓促,也不要受情绪左右。因为主耶稣代替我们的软弱,担当我们的疾病;主耶稣告诉我们,惟有忍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在进行人生道路的抉择、交往与友谊的寻求和生活意义的探索的时候,他们有他们的欣喜和执著,同时,他们也有无法逃避的苦恼和迷惘。作为教育者,我们可以通过学生口头或书面反馈给我们的信息对其内心进行“把脉”,“对症开方”,及时“会诊”,确保他们健康成长。一、情感:“对面有人看过来” A 那个男孩一直对我很好,我也很喜欢跟他交往。可我好害怕这是涉足“爱河”了……老师:除了“爱情”,还有“友情”,把握分寸。 B 我与那个女孩一碰面,只要她多看了我几眼,我心跳就加快,想说的话都说不出来了。老师:“君子坦荡荡”,交笔友的感觉真好。何不一试?  相似文献   

8.
我与朴老交往不多,但在为数不多的交往中,深深感受到了朴老那崇高的道德、宽广的胸怀和亲切和蔼、提掖后生、注重文化、弘法利生的长者风范。“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千百年来佛陀的正法皆赖四众弟子的弘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宗教政策得以恢复落实。佛教的发展应向何处去利弗教界正在徘徊之时,是朴者提出了人间佛教的理念,阐述了佛教的本怀,充分体现了佛阳出现世间、教化世间、慈悲救世的精髓,给恢复之初的佛教界指明了方向,使全国各地佛教从无序走向有序。90年代初,当佛教在恢复之后,沿着人间佛教的大道前进时,遇到了又…  相似文献   

9.
2000年5月21日晚 ,当我从中央台新闻联播中得知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西逝的消息时 ,心中除了哀思外 ,就是不停的在祈愿 ,祈愿赵朴初大德乘愿再来。我与朴老交往不多。但从不多的交往中 ,作为青年佛子 ,我深深体会到了朴老那崇高的道德、宽广的胸怀和亲切和蔼、提掖后生、注重文化、弘法利生的长者风范。“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 ,佛陀的正法千百年来皆赖四众弟子的弘传。十年动乱 ,是中国佛教自历史上经过三武一宗之后的最大一次法难 ,正法几乎消亡殆尽。此劫直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春风吹遍祖国大地 ,才使宗教政策得以恢复落实。…  相似文献   

10.
《佛教文化》2011,(3):84-87
用欢喜感恩化解所有的苦、当作生命的礼物;用智慧慈悲接纳所有的不同,心就更宽广从容。“当我在帮助别人时,同时也是帮助自己成长”,这是你在“同心”最常听到的话……  相似文献   

11.
韩彼得 《天风》1996,(1):40-40
经文:“有一个门徒,是耶稣所爱的,侧身挨近耶稣的怀里。”“那门徒就势靠着耶稣的胸膛……”(约13:23,25) 蒋佩芬姊妹,离开我们归天了,在今天这个追思她的聚会中,我愿意以“具有基督的胸怀”为题,与大家共同勉励。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五城市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调查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研究用Roeach编制的“价值调查表”对广州、深圳、武汉、成都和重庆五个城市的2125名青少年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总的来看相当一致,在终极性价值观中,有所作为、真正的友谊,自尊、国家安全被列为4个最重要的价值观。内心平静、舒适的生活、兴奋的生活、拯救灵魂被列入4个最不重要的价值观;在工具性价值观中,有抱负、有能力、胸怀宽广被列为很重要的价值观,而整洁、自我控制、服从则被列为很不重要的价值观。此外有些价值观在性别上、年龄上和学科专业上也有团体差异和个别差异。  相似文献   

13.
汉字是一种极其有趣的“表意文字”,既可以“一音多字”,还可以“一字多意”“一字多解”,这就为人们的交际提供了更宽广且更有趣的“自由度”。只要你会巧妙利用“一音多字”或“一字多意”,就准能在交际中大显身手,大获成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岛屿     
我读初中时的班主任来自一个渔民家庭,也许长久面对大海,养成了宽阔胸怀,从未见他发过脾气,更没有惩罚过我们。所以,作为学生,我们并不“怕”他,倒是经常给他惹麻烦。而我们所在的班级,也是全校有名的“差班”。  相似文献   

15.
女子十二乐坊在国内外的走红,使得女子十二乐坊受到国人极大的关注,其新的演奏形式、作品风格、与传统民乐的关系等,也都受到了各方的评论。这些评论围绕女子十二乐坊是否属于新民乐、它的出现是否具有合理性等展开。笔者认为,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有其合理的一面,我们应该以一种宽广的胸怀去容纳它,这样才能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清代山阴人金缨所编《格言联璧》,有“人生四看”之说:“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说的是在人生各种关口颇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胸怀、修养和境界。而“群行群止看识见”这一“看”,说的是以别具一格的思维方式体现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17.
范爱侍 《天风》1996,(5):33-34
这里有三篇谈“忧患意识”的文章,值得一读。“忧患意识”的思想不仅见诸于圣经,也是中国古代哲人的著名论述。它提倡的是一种胸怀人群、居安思危、永不停滞的精神,让人更能认清自己和自己应有的职责。而相对于“忧患意识”的,是人的自满和享乐,昏庸和麻木。今天,我们需要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8.
张焱 《天风》2002,(3):24
历史上有许多贤哲、仁人、志士,他们能够入得世,也能出得世,既不随波逐流,也不贪慕权贵,他们大都具有常人所没有的智慧、魄力和宽广博大的胸怀。他们的灵魂得到了净化、升华,他们就藉着这丰富、高尚的精神世界作为与社会和人群交流的坚固基石,他们的心灵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这便属于那种有境界的人。  相似文献   

19.
相对完整而言,“半”无疑是未完成的一种状态,是令人遗憾的一种缺失,然而,对于文学艺术、自然哲学、人生修养等方面来说,“半”又是一种高妙的技法,一种至高的境界,一种宽大的胸怀,一种过人的智慧。  相似文献   

20.
朱江河 《天风》2002,(9):36-37
“牧师”,是个非同寻常的职务,他不仅要求作牧师的人具有较高的神学造诣、广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人格情操,有洞察真理的智慧和坦荡的胸怀。有人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