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2011年12月3日~4日;由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广州医学院、广州市医学伦理学重点研究基地等单位共同主办的全国医学伦理学教育教学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来自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中心、广州市社科联等单位的领导;以及全国20多所高等院校的40余名医学伦理学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医学伦理学教材建设、医学伦理学考试改革、医学伦理学教学方法探索等相关主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通过交流与研讨;参会的专家学者对医学伦理学教育教学领域的部分重要问题和基本问题达成了共识;对一些争论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同时还针对医学伦理学教育教学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有待研究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2.
医学伦理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开设的尝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 0 1年 5月 ,在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和学科调整时 ,新的山东大学将医学伦理学学科划归医学院 ,成立专门的医学伦理学研究室。随之 ,医学伦理学课程由原来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 ,转变为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两年来我们对该课程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确定了新的教学目的 ,修订了教学大纲 ,编写了新的教材 ,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 ,选择了新的学生成绩评价方式 ,基本完成了从思想教育课程向医学基础课程的转变。现将我们的做法总结如下 ,以期得到同行们的指教。1 对医学伦理学学科定位的新认识我校的医学伦理学学科原归…  相似文献   

3.
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全国第十次医学伦理学学术年会,于1999年8月3~8日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召开。来自26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的156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中华医学会的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会议听取了7个主题报告,并进行了学术交流。(2)讨论了《卫生保健体制改革的伦理学基础》。(3)选举产生了第三届学会委员会。(4)今后医学伦理学工作的任务。现将内容综述如下。1 学术讨论———卫生保健改革与医学伦理本次学术讨论会的主题是“卫生保健改革与医学…  相似文献   

4.
该书由吴咸中、温克勤主编。本书融临床实践与医学伦理学为一体,着力阐述现代科技革命、卫生改革和医学模式转变给医学伦理学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较系统地论述介绍了临床各  相似文献   

5.
1 医学伦理学 (medicalethics)对医学伦理学的界定直接与对生命伦理学的界定有关 ,即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是谁包括谁亦或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学科 ?WarrenReich在 1971年准备编写《生命伦理学百科全书》时 ,开始时用的《医学伦理学百科全书》名称 ,可见 ,医学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DanielCallahan在《生命伦理学百科全书》第二版中的生命伦理学条目中 ,把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相比 ,认为“医学伦理学是古老的学科 ,代表很窄的范围 ,只强调医生的道德义务和医患关系 ,虽然在现今…  相似文献   

6.
医学伦理学是伦理学的分支吗?是理论医学的分支吗?是医学与伦理学交叉的边缘科学吗?这些问题,就是医学伦理学的定位问题或者称归属问题。这个定位问题能定下来吗?本文对此作一探讨。1医学伦理学是个模糊的概念,已不能笼统地谈定位问题了医学伦理学(Medical...  相似文献   

7.
案例伦理讨论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北京医科大学(100083)李本富由美国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资助我校的“医学伦理学教学模式改革实验”中,将案例伦理讨论引入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改革内容。我们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作者在《医...  相似文献   

8.
我校于1982年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并作为本、专科生的公共必修课,2002年又在研究生中开设《医学伦理学》选修课,并以课程建设促进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年来,本学科出版专著及教材13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主持教育部及省级课题12项、  相似文献   

9.
生命伦理学的界线并不十分清楚,人们习惯上将生命伦理学看做应用的规范伦理学,并看做医学人文学的组成部分.其实,生命伦理学与医学人文学有着内在的深刻联系.除了道德哲学,医学人文学是生命伦理学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具体说,也是作为描述生命伦理学的存在形态.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医生应是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兼备的形象,医学伦理学素质是医学生理应具备的品格.实践证明,医学伦理学临床见习是培养医学生医学伦理学素质的必要环节.医学伦理学的临床见习,能固化医学生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医学生医学伦理学素质的养成,帮助提高医学生分析和解决医学临床实践中面临的伦理困境.而妇产科室由于其特殊性,在临床见习中渗透伦理学教学的意义尤为重大,通过妇产科医学伦理学临床见习的设计与实施,科学合理地选择见习的内容,寻找最佳的见习方式和方法,完善见习的评定体系和考核形式,医学伦理学的教学效果立竿见影.  相似文献   

11.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第三批重点教材《伦理学》,是在总结以往伦理学教材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教材优秀成果基础上开始起步的,是一本用当代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而写成的伦理学教材,是一本致力于反映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代表作,也是一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伦理学教学与研究,具有突出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新作,是一本荟萃时代伦理精神精华且兼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意义的伦理学标志性成果.  相似文献   

12.
杜治政教授是我国当代医学哲学尤其是医学伦理学学科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直接而清晰地剖析了我国医学伦理学面临的现实危机和道德困境,提出培养医学道德要促进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的结合,更要高扬医学美德伦理。杜治政教授强调美德伦理首先是医生的美德,美德具有医学伦理学母德的性质,他的医学美德伦理观为我国当代医学道德发展奠定了基础,为解决当今临床实践中的种种现实伦理问题、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提供了重要借鉴和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3.
导言     
导言邱仁宗美国的《医学与哲学杂志》与中国的《医学与哲学》杂志决定合作选译出版国际医学哲学和生命伦理学的下要论文,这是我国在医学哲学和生命伦理学国际交流活动的一项重大事件。这些重要论文主要选自美国《医学与哲学杂志》。这一活动首先得到该杂志主编H.Tri...  相似文献   

14.
1从医学伦理学到生命伦理学:知情同意的重要性卡特莱特调查代表着新西兰医学伦理学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转折点。它不仅暗示了一个传统医学伦理学时代(主要着力于医生个体从职业立场出发而应有的礼仪)走向尾声,还宣布着一个新的生命伦理学时代(有着更宽泛的并以患者为中心的观点)的到来。新西兰的传统医学伦理学,就像世界的其他许多地方一样,总的来说是家长式的,独裁主义的,由医生和医疗界把持导向。它的前身为英国医学协会新西兰分会,其1887年医学伦理学准则,采自美国医学协会准则。一方面,该准则强调医学职业的伟大与高尚:“当瘟疫流行时,迎…  相似文献   

15.
医学伦理学是否可教?如果可教,应该教规范还是教价值?如何拉近医学伦理学教育与现实的距离?怎样评价医学伦理学教学的效果?不仅是临床医生和卫生管理工作者,即使作为医学伦理学研究工作的学者也都对这些问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解,这影响了医学伦理学学科地位的确立.  相似文献   

16.
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伦理学科组织建设和教育目标达不到临床实践要求,师资队伍建设情况不理想,课程建设没有充分结合临床实践及医疗热点,忽视临床实习阶段的医学伦理学习。医学院校必须明确医学伦理学的学科定位和教育目标;充实和优化师资队伍,重视教师的临床实践经验;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临床伦理价值决策能力;拓展学习阶段和评价形式,加强临床实习阶段的管理和监督;在临床实践中检验医学伦理学教育成果。医学伦理学临床实践性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形成共同育人机制才能切实提高医学伦理学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7.
关于医学伦理学案例教学的内涵与外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认为,案例教学是医学伦理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实质是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贯彻理论与实际结合原则,目的是提高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实际效果,培养医学生核心的价值观念。1案例教学是一个基本的教学理念在讨论医学伦理学案例教学的时候,人们往往是从教学方法的层面思考,  相似文献   

18.
医学伦理学概念之探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医学伦理学的概念看起来很简单,一般情况下人们便习以为常地接受了作为应用规范伦理学的一个分支的科学地位,而忽视了医学对医学伦理学所起的作用。本文认为:医学伦理学的具体内容是医学科技与伦理道德两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对其相互作用的形式和产物的具体分析和总结便可构成这门学科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医学伦理学教育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尚未很好解决.由于较多强调课程的道德教育功能,对其作为独立学科存在的性质和意义仍重视不够,医学伦理学是进行道德分析、准则与价值评判的理论体系,通过医学伦理学的学习和训练,应使学生能够对有关问题在广阔的背景中进行深层次思考并做出独立判断.我们应在进一步更新观念的基础上,改进哲学、伦理学基础教育,以促进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发展,而其意义已远超出医学伦理学之外.  相似文献   

20.
书讯     
看到郭照江教授主编的《医学伦理学新编》一书,我脑海里立即浮现出几年前的一些往事:1997年1月,受有关部门委托,我和几位在京工作的教育界同行专程赴第四军医大学,对该校一项教学成果进行评估鉴定。其间,长期从事医学伦理学教学与研究的郭照江教授曾登门造访,同我谈了许多关于本学科发展和教材建设的想法,给我留下了较深印象。1998年,他又将《简明医学伦理学》的部分书稿送我审阅,并请我为之作序。在阅读所送书稿的基础上,我为该书写了一篇两千多字的序言,不仅仅是对那本书做出自己的评价,同时也阐发了自己对医学职业道德建设的一些认识。时隔6年,郭照江教授又在人民军医出版社推出了《医学伦理学新编》,我由衷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