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主要对心理学本土化兴起的原因,心理学本土化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和关于心理学本土化和本土心理学的一些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并对心理学本土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
中西文化的差异对心理学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中国心理学的发展不能全然照搬国外,国外的理论应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展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使心理学本土化,促进我国心理学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本土心理学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主流心理学的客观主义倾向和缺乏文化敏感性直接导致了本土心理学的产生。心理学的本土化过程包括论题的本土化、概念和理论的本土化、方法学的本土化以及学科制度的本土化四个方面。本土心理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有将文化的特殊性和跨文化的相似性都纳入本土心理学的研究议程中,它才能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西文化的差异对心理学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中国心理学的发展不能全然照搬国外,国外的理论应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展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使心理学本土化,促进我国心理学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本土化目前在我国的发展面临很多困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现代心理学的科学主义倾向明显,导致很多研究者在对心理学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根本问题上存在严重的认识偏颇。要解决心理学本土化过程中的困惑,需要重新对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予本土心理学研究者以思考,帮助其重拾学术自信,促进研究者在未来的心理学本土化研究中更好的开展相关的工作,进而产生更多的学术创新。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本土化运动热潮渐退,这可能是由于本土化进程中移植性格与民族情结冲突、矛盾,导致本土化面临边际人格困境所致。从学科史的视角考察,心理学本土化运动是在文化自觉的背景下被动展开的,其边际人格困境的本质是主体意识的缺失。同时,文化多元化观念与全球化进程破坏了文化的时空意义,也割裂了文化的整体性,使得心理学本土化研究面临文化混搭、个体自觉的新常态。新困境、新常态呼唤心理学本土化主体意识的自觉,亟需转变现有的被动本土化处境以实现心理学本土化的自觉发展,即,本土自觉。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本土化是一个方兴未艾的话题,本文重点讨论了杨国枢提出的心理学本土化的“本土性契合”判准的含义,并举出两个引例对此一判准进行说明和解释,最后提出了对心理学本土化及“本土性契合”的几点思考,指出心理学本土化应该研究不断运动变化的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并对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具体方向和途径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8.
建设本土化的工程心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三个问题 :1把 3 0年来我国工程心理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60年代前期为初兴期 ;70年代中期至 80年代初为恢复期 ;80年代中期开始为发展期。2阐明建设中国本土化工程心理学的意义 ,并提出工程心理学本土化的标准。3强调只有加强应用研究 ,才能加速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工程心理学。  相似文献   

9.
近五年西方心理学重要期刊发表论文简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靳宇倡  秦启文 《心理科学》2011,34(4):1017-1023
摘要:以《心理学公报》、《心理学评论》和《心理学年度评论》三种心理学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从2005年到2009年发表的论文为基础,从研究领域、研究主题、引用率等方面对国际心理学的研究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探讨了心理学发展趋势,指出基础/实验心理、社会心理和健康心理领域的研究仍然是心理学研究的主流,但研究方法、技术发生了根本改变;认知、学习与记忆、决策与判断、情绪健康等主题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从而启发中国的心理学研究者应加强研究方法和统计的训练,关注研究的本土化,进行跨学科、多层次整合的研究以及拓展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心理学与心理咨询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冲击,后现代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在西方心理学界逐渐兴起并传播开来。后现代心理咨询也以其认识论的改变和研究范式的转移成为后现代思潮的表现形式之一。尽管人们对后现代心理学和后现代心理咨询还有诸多争论,但这一思潮却能引发我们推进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扩大心理学的视野、深化心理学的实际应用,从而树立大心理学观。  相似文献   

11.
国外本土心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首先指出本土心理学产生的思想基础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和多元文化的理念,其直接的推动力是来自于心理学内部对严格的行为主义的局限的批判和对具有文化契合性的心理学的倡导以及心理学应用方面的需要;其次,阐明了本土心理学与心理学本土化涵义上的区别和本土心理学4种主要研究模式;最后,对本土心理学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2.
服部宇之吉的《心理学讲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阎书昌 《心理学报》2009,41(5):464-470
日本学者服部宇之吉的《心理学讲义》(中文版)形成于他自1902年在中国京师大学堂开始的心理学教学活动,出版于1905年11月。该书在日本发行而在中国发售,它是面向中国学生的心理学教材。服部宇之吉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了科学心理学教材,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学意义。《心理学讲义》具有明显的进化论取向以及为教育服务的倾向。服部宇之吉的心理学教学是现代科学心理学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传播的开端。《心理学讲义》是以知、情、意三分法为基础的心理学体系。中国早期心理学术语与日本心理学中的同形汉字有着紧密联系,服部宇之吉直接采用日本心理学界通用的术语以解决汉语心理学术语的创制困难。  相似文献   

13.
王国芳  郭雯 《心理科学》2013,36(5):1237-1241
摘 要 目的:探索西方女性心理学研究的特点和规律,为我国本土化的女性心理学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文献与理论分析法。结果:西方女性心理学在研究主题上更加关注女性特有的心理行为规律,如性暴力、身体意像、摄食障碍等;关注对象从过去以白人为主的主流群体向弱势群体转变;研究方法向趋向多元和整合。未来的发展趋势表现为:研究对象的拓展和研究方法的深化,多理论视角与跨学科的整合,科学和价值问题的平衡等三个特点。结论:西方女性心理学的发展规律可为我国本土化的女性心理学研究提供指导。关键词 女性心理学 回顾 展望 本土化  相似文献   

14.
把握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开展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必须把握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作者提出当前的主要趋势是:1.心理学的综合化;2.心理学的本土化或中国化;3.心理学的实用化。  相似文献   

15.
当代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文化倾向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70年代东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突显了文化因素的考察。本文首先提出了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文化偏差问题,继而强调文化研究的重要性,进而指出社会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必然性和祖国大陆社会心理学本土化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郭永积 《心理科学》2011,34(5):1222-1229
摘 要 为了促进中国本土化心理学体系建设和心理学学科的整体发展,从中国与发达国家心理学学科管理制度的比较中发现中国心理学学科归属所存在的问题,并在反思中探讨形成问题的原因。通过心理学在现有学科归属中的局限性,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门类的可能性,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门类后学科新体系的系统性,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门类的社会性四个方面的分析与讨论,研究了使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门类与学位类别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特别是从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对心理学的学科归属、心理学的未来发展、现代社会发展及心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广泛联系等需要的讨论中,指出中国心理学在专业设置方面隶属于理学和教育学的不足之处,认为这种隶属关系将会制约心理学的发展和学科成熟。提出应该在现有学位体系中增加心理学学科门类与学位类别,使心理学作为一个与理学和教育学并列的独立学科门类。通过改进学位体系让心理学在更大的学科背景中,建设中国本土心理学自身体系,使心理学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为产生众多边缘学科和更好地发挥社会应用功能创造条件,也为今后心理学发展带来许多发展机遇,并在此基础上为展望心理学未来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科学心理学以方法为中心的知识建构策略,内在地要求它与常识心理学划界以谋求自然科学分支的学科地位,其代价是对人类心理之情感与意义维度的隔离。在移植西方心理学体系的过程中,科学心理学的争议也内含于中国心理学的发展轨迹中,同时还附加了学术边陲地区特有的学科追赶焦虑。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应突破科学至上的观念束缚,致力于发展具有现实解释力和价值引导力的人文主义导向的心理学理论,以切实解决中国现实社会中的心理问题,并在世界心理学界发出真正的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18.
老子与罗杰斯心理学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娟 《社会心理科学》2004,19(6):10-12,18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技术是当前应用极广也很有成效的治疗手段的一种,而老子的思想历来是中国传统的“释、道、儒”三大思想流派中的一种,在我国民众中的影响非常。有人说罗杰斯的思想是“介于东方与西方思想之间的中介物”,他的心理学思想及“来访者中心”的治疗方法都深受中国道家思想特别是老子思想的影响。所以,本文希冀通过仔细地研究、体会老子的心理学思想与罗杰斯的治疗理论,更详尽的展现两种思想中的异同,为解决心理学本土化问题略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探新》2004,24(1):73-73
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ICP2004)将于2004年8月8—13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欢迎国内代表踊跃报名参加这一盛会。国际心理学大会是心理学的奥林匹克大会,每四年一次。ICP2004是首次在中国召开的国际心理学大会,对中国心理学者是百年一遇的机会。在北京即可与全世界3000名国际心理学同行交流您最  相似文献   

20.
立足科学“大众化”的理念,对于不同文化传统的人群来说,要求与人的“非物质属性”(精神)相关的所有学科走向“本土化”。使久浸在“西方化”气氛中的人格研究从追求“国际性”转向“本土化”,当是现代心理学走向“大众化”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