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炮制的合理性及其文化误导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史研究生(哈尔滨150040)张玉清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史教研室(哈尔滨150040)黄寅焱一公元5世纪南北朝时期《雷公炮炙论》,是我国首部药物炮制专书。是雷教经验的整理总结。载药300百种,讨论了18...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医文化学研究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中医文化学研究问题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40)黄寅焱车离一80年代兴起了对中医的文化学研究。在这一潮流中,实际上有两派观点,一派宗旨是:强调继承、弘扬宝贵遗产;另一派宗旨是:发展创新,促进中医现代化。比如,若干文章对《黄帝内经》作了美学...  相似文献   

3.
中医诊断指标客观化的困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诊断指标客观化的困惑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卫生局(163000)刘岩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40)常存库中医的望闻问切诊断重视经验基础,强调悟性体验,这给中医诊断多少带上了神秘性色彩。为了减少和降低诊断的经验差别,很早以前医学界就开始探讨...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思考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40)车离北京中医药大学(100029)王红漫几年来,学界强调了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研究,在传统的经典文献研究之外,普遍开展了现代实验研究。究竟中西医(按习惯说法简称现代医学为西医)两种基础理论是...  相似文献   

5.
对中药复方不同提取部位的相关研究之思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形式和主要手段,是中药有别于化学药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是在精细辨证和对中药性能以及运用经验基础上,运用中医“君、臣、佐、使”和“辅反成制”等组方原理,将多味中药(饮片)配伍运用的形式。它体现了中医治疗重视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等整体观、系统论和辨证施治的法则。笔者从有关文献中归纳出了中药复方至少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由两个或数方合用而治疗较复杂病症的方剂,即重方、合方,如八珍汤。二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中药饮片配伍组成的方剂。三是指适应现代药学对多成分药物的认识范畴,对多组化学特征的中医方剂的通称(其实中医方剂并不全等于中药复方)。由此可见,中药复方概念的内涵,随着其构成要素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进而并呈现一定的层次性。一般来说中药复方多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中药饮片配伍组成的方剂。中药复方既包括了千百年来临床证实疗效确切的古方(经方),也包括了临床常用的新复方。如《黄帝内经》记载的13首,东汉《伤寒杂病论》的375首,唐代《备急千金要方》的5300首,《千金翼方》的2900方,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16834方,明代《普济方》的61739首等等。随着中药复方的不断丰富,中药复方不仅成为了中医临床用药形式和主要手段,而且也为如今中药复方新药(新药的主体)以及今后复方有效部位新药的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处方基础。  相似文献   

6.
伪科学在侵害中医学———兼论中医体系内部结构的缺陷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100029)王红漫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哈尔滨150040)张玉清在目前继承发掘中医学的进程中,始终有一种盲目的惯性:动则把所谓“跨世纪的新创举”必与宏扬中医联系起来。这不是...  相似文献   

7.
正确对待临终病人的权利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哈尔滨150036)罗绍兰,赵晶媛,姜平一、向临终病人交待病情能否和临终病人交待真实病情,要视是否符合病人的权力和利益为原则,根据病人情况差异而作具体处理。二、尊重临终病人的生活要求尽管死亡是生活运动发展的必...  相似文献   

8.
中医科学危机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国中医药资源非常丰富。但是,中医把中医药资源放在思辨的辨证论治理论框架上。实证的现代医药风暴袭来,取代了中医在国家医学的主体地位,截走了国际中药市场,我国甚至已成为中药净进口国家。中医陷入自我实现的科学危机。辨证论治理论僵化中医学术性质和中医观念、抑制中医生产力、阻碍中医技术产品创新和市场交流,严重阻碍中医药经济发展。所以,批判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的错误中医理论,是化解中医科学危机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9.
中医攻克疑难病症的思考大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116011)李秀珍中医具有攻克疑难病症的优势一、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中医药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蕴藏着古代医家治疗各种杂症的丰富经验。认真加以挖掘、整理,找出治疗疑难病症的楔机。二、中药药源丰富,药理机...  相似文献   

10.
中药的副作用小的是由于中医用药配伍的辨证全面性与系统性,这点似乎在临床用药上深入人心.中药作为天然药物,在临床上运用,不像西医对药物的成分、药理、动力学等都有较明确的认识,因此对副作用的产生没有较为清晰的把握.但是临床证明,中药效果是为大家所认可的.因此探究中药的副作用就成为了一种较为棘手的问题.而中药作为自然药物,证明了它具备了自然生物的特性.下面笔者试图用进化观,对中药的副作用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再论中西医思维的直观与抽象及其他———答张挥、董万金的商榷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40)常存库张玉清宋诚挚我在《医学与哲学》1995年第5期发表了“直观与抽象”一文,此文为我中医认识论研究系列论文的一篇,专论中西医的不同思维特点及其在中西医体...  相似文献   

12.
辨治中医疑难病证的思路与方法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3)封银曼尚炽昌一、中医系统观念与综合调节中医学根据精气神一体论思想,把人体与环境、人与病、病与病证视为一个整体,把疾病看作病因作用于人体的整体反应。从系统论的观点,中医考察了三个基本层次上的关...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医学目的之我见中山医科大学硕士生(广州510089)钱朝南传统的观念认为,医学的目的是救死扶伤,防治疾病。这一观念导致的结果是,在整个医学的发展史中,人类正日益盲目地对一切疾病进行救治,从而使医学的发展也日益背离自然规律的要求。自然物种经过反复无...  相似文献   

14.
德国著名汉学家文树德所著《黄帝内经素问——中国古代医学其籍中的自然、知识和意象》是一本向西方世界介绍《黄帝内经》基本观念和哲学思想的著作.研读这本著作的结构及内容,挖掘这一重要的文本语料,有助于《黄帝内经》文献和翻译的研究,进而促进中医文献和中医英译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元气论”,“道德观”与“独取寸口”脉法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气论”、“道德观”与“独取寸口”脉法的形成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哈尔滨150040)关晓光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哈尔滨150001)侣雪平一、“元气论”:“独取寸口”脉法形成的内在动力在中国古代,“元”和“气”原本是两个独立的概念。“元”有...  相似文献   

16.
中医现代化方法与途径大连市中医医院(116013)白长川在世纪之交,中医现代化已成为同仁之共识。中医现代化首先要在观念上更新,中医学不应该定型在古代自然哲学的理论框架中,应该以“自己的科学形式”存在。当今中医学仍以古代哲学为理论基础,并未从哲学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对中医现代化的中介与借鉴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医结合对中医现代化的中介与借鉴作用云南中医学院(昆明650011)李庆生一、中西医结合的特征与现存问题第一,观念和目的意在互补创新,但现实未能解决或协调二者之间的差异,亦未能将二者融合。主张并施行中西医结合的初衷,是企盼着中西医学互补,重用中西医...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中药与方剂双向调节作用的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中药与方剂双向调节作用的条件陕西中医学院研究生(咸阳712083)张宏方一、从一药、方剂自身的特性看其存在双向调节之物质基础中药及方剂之所以产生双向调节作用,与其所含有两种(组)或多种(组)功效,作用相反的化学成分是分不开的。这是中药及方剂产生双...  相似文献   

19.
证候存在的逻辑回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存在的就是客观的,包含了自然客观、思维客观和理性客观;把疾病现象和疾病本质划等号,在症状层面规范证候标准,抛弃中医辨证思维,就等于否定中医。物质不能等于客观,不能取代存在。证候属于理性客观,发生于中医学,是中医“阴阳神气”观念临床实在化(还原)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论传统中医的“脏象”与“脏体”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长沙410008)肖桂林金益强一、各家所认识的脏象关于脏象,各家均有不同程度及层次的描述,由于观察的方法及角度不同,其认识程度和描述语言及表达方式自然就不相同了。医学是从客观自然角度出发来进行描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