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0 毫秒
1.
原子论是伊斯兰经院哲学所采取的基本形而上学框架。伊斯兰原子论的基本框架包括十二前提与五个核心范畴;在与其他古代原子论版本的横向比较方面,伊斯兰原子论与古希腊原子论存在根本差异而与印度极微说具有同构关系;其思想史意义在于建构了一种既能系统化的阐发启示信念又不悖于人类理性的自然神学框架,引入古希腊哲学之外的思想资源,为哲学思维范式的更新提供导向和助力;同时,伊斯兰原子论研究与汉语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互补性关联。  相似文献   

2.
中西传统自然观对中西医学理论体系的影响南京医科大学(210029)贺绚素一、中西传统自然观比较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自然科学发展状况,这些差异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和自然观。中西传统自然观各自扎根于本民族的土壤,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自身的...  相似文献   

3.
三、《吕氏春秋》的自然观关于自然观,存在着两种颇有歧义的见解:就其本体论而论,或主唯物主义,或言唯心主义;就其发展观而论,或主辩证法,或言形而上学。其分歧在于对书中自然观的基本范畴及其构架的理解上。(一)关于“道”。《吕氏春秋》以“道”为自然观之最高范畴,为世界万物的本根  相似文献   

4.
自成体系的佛教自然观魏晋时对中国传统自然观产生影响 ;四大五蕴说为部分人接受 ;般若学与玄学自然观交融产生了本无、即色、心无等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5.
试论中西医结合发展模式─—由并协走向融入河北医学院(050017)赵晓林,李恩一、医哲一体和医哲分立的并协以元气论为自然观的中国古代宇宙哲学,虽是中医理论建立和发展的基础,但也因二音始终相伴,医学内容未能从医哲一体中分化出来,使中医难于摆脱其笼统性和...  相似文献   

6.
今又重阳     
海金华 《天风》2009,(11):46-47
秋天是美丽的,这是我的理解。但国人却对秋普遍地怀有一种“悲”的意识,所以有“伤春悲秋”的说法。难怪德国的汉学家顾彬在他的论著《中国文人的自然观》一书中把这一主题解说为中国人的自然意识(自我意识的一种呈现形式,是人内心世界的“自然感受”)的出现,首先表现为“悲秋”意识的出现,具体的标志是对时间(昼夜时间)的自我意识。当然,他是从文学史的角度去论证,  相似文献   

7.
医科院校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的特色大连医科大学(116023)苏文竟一、突出医学专业的特点,紧密联系医学实际、实现自然辩证法与医学辩证法的统一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的根本目标,是要使研究生树立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科技观,掌握科技方法论。要达到这个目标,实现自...  相似文献   

8.
中西文化对中药学研究和发展的影响中国药科大学(南京210009)黄秦康一、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药研究系统在中国的自然科学发展史上,是以元气为核心的有机自然观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它首先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构成客观事物的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而维系...  相似文献   

9.
“第二部《论语》”——《法言》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了《法言》的基本思想:(1)关于扬雄“广评诸子,归宗孔门”的思想宗旨及其对先秦诸子的评价;(2)关于扬雄“性善恶混,修身为本”的人性论及其伦理思想;(3)关于扬雄“礼法宜中,道有因革”的政治思想及其历史观;(4)关于扬雄“天道无为,生死自然”的自然观及其对神秘主义的批判;(5)关于扬雄“礼义立世、明哲保身”的人生哲学。本文认为,《法言》作为一部模仿《论语》而写成的著作,一方面有其一定的学术价值;另方面,它与《论语》在中国思想史、文化史上的意义和影响,又是不可同日而语。其中缘故值得深思玩味!  相似文献   

10.
在哲学史中,伊壁鸠鲁的原子论物理学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物理学一直被视为是非常相似的。与这种约定俗成的观点相反,马克思认为这种相似性仅仅是表面上的。他指出,如果从更为根本和更为具体的方面去分析,二者之间的基本差别便会变得更加清晰可见。马克思在结束他的分析时指出,这两种理论各自都具有一种内在的矛盾。马克思还想说明这种矛盾的  相似文献   

11.
在哲学史中,伊壁鸠鲁的原子论物理学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物理学一直被视为是非常相似的。与这种约定俗成的观点相反,马克思认为这种相似性仅仅是表面上的。他指出,如果从更为根本和更为具体的方面去分析,二者之间的基本差别便会变得更加清晰可见。马克思在结束他的分析时指出,这两种理论各自都具有一种内在的矛盾。马克思还想说明这种矛盾的原因,但是,遗憾的是,在他的著述中并未找见这种说明。马克思在尽力解释古代原子论哲学中提出了自己的哲学预设。本文必须被视为是重建马克思的哲学预设和揭示他的批判方法的早期阶段而做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北京市和日本京都市的各一所幼儿园小班幼儿园团体进行了自然观察,利用动物行为这的社会等级距等方法分析幼儿园之间围绕一定资源所发生的相互作用,考察了幼儿团体中的所有关系是否由它们之间的支配-从属关系或等级制度所规定。所得主要结果如下:(1)中日幼儿团体的社会等级矩阵的稳固性与直线性都比较低;(2)他们在社会等级矩阵上的等级和由班主任评定的争夺之量分数,领导分数之间都没有显著相关,(3)从幼儿之间  相似文献   

13.
赵玲 《哲学动态》2001,1(3):18-20
根据我国比较流行的观念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体的看法或观点体系。如果我们套用这种说法 ,那么“自然观”就应该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或观点体系。这种流行的观点把自然观仅仅理解为对自然界的科学认识 (对自然界总体的认识也仅仅是认识 ) ,这就不能把作为哲学的自然观同科学对自然界的认识区别开来。这种关于自然观的界定是狭隘的和片面的。哲学的自然观不同于自然科学认识。它不仅包含自然本体论的含义 ,同时还包含自然认识论、自然价值论、自然伦理观的含义。上述流行的观点从根本上看还没有超出机械唯物论的解释框架。为了正确了…  相似文献   

14.
原子论是古代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本理论之一,它在东、西方各国的哲学思想中都存在过并有较长的发展历史.是现代科学原子论的先驱。弄清这一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对于研究哲学和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拟对古代印度和希腊的原子理论作一概略的考察,并通过探讨原子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相互影响对比较哲学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请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15.
该书由李存山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它对中国气论在先秦时期的产生和发展做了寻根探源的考察,首次把延续两千多年的中国气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哲学形态,阐发了气论哲学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将气论物质观同西方哲学的伊奥尼亚哲学、埃利亚哲学、原子论物质观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和莱布尼茨等人的非原子论物质观做了详细的比较。该书对气论物质观与  相似文献   

16.
巴姆的整体论金吾伦为了理解整体与其部分的本质与关系,巴姆考察了整体,将整体分为三类:(l)集合体:在集合体中,部分之间,无论在功能和存在上,都是彼此无关的;(2)机械整体:在机械整体中,部分之间在功能上相互依赖,而在存在上彼此无关;(3)有机整体:在一个有机整体中,部分与整体是完全相互依赖的。巴姆提出了五类系统哲学:(l)原子论:终极粒子彼此独立存在,其推论是不存在整体;(2)整体论;整体论用理想整体性进行描述,本体论上主张一元化,极端的整体论者否认存在部分;(3)突现论:诸部分一起存在,它们的连接、关系和组织相互作用构成为整体,这些整体的存在与性质又继续依赖于它们部分的存在与相互联系性;(4)结构论:结构是从所有现象的基础结构或母结构中演化而来,自然界是一个有序的整体;(5)机体论:这是巴姆本人主张的观点,它反对还原论,反对把有机整体还原为部分或粒子,反对把有机整体还原为无部分的整体性。它承认整体和部分的主导地位是可变的,有时整体起主导作用,有时部分起主导作用。在这里,分析方法、建构主义方法、直觉方法、演绎方法都是有用的。它强调整体性和部分性,它们的相互依赖性与相互因果性是存在系统不可还原的特征。关于整体  相似文献   

17.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两千多年哲学史中有关自然观方面的批判继承,吸收了它们有价值的东西,而更重要的是对近代科学,特别是十九世纪的自然科学成就进行总结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不是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奥运会期间就诊于定点医院奥运志愿者所患疾病的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海淀医院奥运绿色通道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接诊志愿者资料。结果显示,北京奥运会期间(7月20日~9月20日),海淀医院共接诊注册志愿者636例,按照发病百分比以呼吸系统疾病为首位(173/636, 27.2%),以下依次为消化系统(103/636, 16.2%)、损伤类(95/636, 14.9%)、耳鼻喉(79/636, 12.4%)等,提示志愿者在奥运会期间所患疾病种类与季节以及工作环境密切相关,定点医院应该根据就诊人群特点选择适当的医疗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19.
家庭关系失调是心身疾病的重要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庭关系失调是心身疾病的重要原因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100053)赵志付首都医科大学(北京100054)沈瑞英一、家庭关系失调是心身疾病的重要社会致病因素心身疾病是由心理社会因素为主要原因而引起的躯体疾病。近年来我国心身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这种疾...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在自然观的演进中具有革命性意义,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实施绿色发展理念的哲学根基,借助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视角正确看待我国绿色发展的目的、途径、原则及境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制度诠释及实践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