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德沃金医疗资源分配思想试图超越平等主义与自由至上主义的对立,解决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的矛盾,德沃金主张在医疗资源分配领域,平等优先于自由,强调政府的责任也强调个人责任,他提倡谨慎的保险原则.谨慎的保险原则根据利益和风险对治疗的预期价值进行权衡,谨慎的保险原则可以确定个人和国家医疗支出的限度和方式.  相似文献   

2.
柯恩的社会主义平等观是一种运气平等主义。以安德森为代表的关系平等主义者对运气平等主义展开了严肃批评,具体可以归纳为抛弃论证、羞辱论证和辩护模式论证。柯恩的社会主义平等观要想得到辩护就需要对这些论证做出回应。依据运气平等主义的内部逻辑或依据共同体原则,柯恩均有资源来应对关系平等主义者的批评。  相似文献   

3.
个人主义与平等主义是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的基本承诺,但是,罗尔斯的以《万民法》为核心的国际正义理论却放弃了这两个承诺,因而罗尔斯的国际正义理论遭到了世界主义者的严厉批评。在世界主义者看来,罗尔斯的国际正义理论对国际原初状态的设计是有缺陷的,对国际正义之目标与主题的理解是错位的,对国际分配正义原则的拒斥是错误的,他的国际人权清单过于简略,他的国际宽容的标准过于宽松。  相似文献   

4.
论资源运气     
在全球正义研究领域,一些全球平等主义者以自然资源所具有的偶然性为根据,要求在国际领域实现分配正义,从而取消资源运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其实,全球平等主义者所倡导的资源运气论证进路是值得商榷的。在有些情况下,资源丰富未必就是好运气。贝茨的资源再分配原则依赖于三个基础:假定不存在互惠合作、天赋与资源的类比、运气应当平等化,但这些基础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斯蒂纳的全球基金方案不仅低估了计算自然资源价值的困难,也忽视了自我所有权与洛克条款之间的张力。  相似文献   

5.
姚大志 《世界哲学》2016,(2):100-108
近30年来,"运气平等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支配了平等主义者的思考和争论。当代平等主义的争论涉及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一个是平等的通货,另外一个是个人责任。对于这两个层面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运气平等主义的三个主要派别,即资源平等、福利平等和利益平等。虽然这些平等理论都属于运气平等主义,但无论是在通货还是在责任问题上,它们之间都存在激烈的争论。我们的分析表明,不仅这三种平等理论各自都包含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而且运气平等主义本身也存在内在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道德运气     
B.威廉斯  陈嘉映 《世界哲学》2020,(1):103-116,160,F0003
康德主义者认为,道德只跟动机相关,不受运气影响。威廉斯以未尽基于真实历史事实的高更和小说人物安娜为例展开讨论。高更这位画家为了自己的艺术追求,背逆、冲撞了社会的道德要求。如果他最后成功了,他将能为自己提供理性辩护,失败了则不能。而最初,没谁(包括他自己)知道他的追求是否结出正果——这有一部分依赖于运气。威廉斯对这一阐论中的几个关键概念做出辨析,运气(指的不是意外受伤之类,而是内在于其计划的运气),成功(不是功效主义意义上的,而是指他最终成为他曾希望会是的那个人),辩护(理性辩护可以回溯性的,且不一定能为所有人接受)。他尤其详细地阐发了行为者憾恨的概念。本文的结论是:道德并不免受运气影响。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运气均等主义理论遭到了来自平等主义和非平等主义的双重批判,运气均等主义者发展了三种变体理论来为运气均等主义辩护。制度运气均等主义将关注的范围限定在制度领域,这难以解决与运气相关的不平等问题,它的解释更像是一种民主互惠的理想。虽然动态运气均等主义为思考责任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但是其所依赖的基础理论问题重重,并且其所建议的措施会导致对有才能者的奴役和对个人选择自由的限制。相对基线运气均等主义没有成功解决基线悖论、偏好以及多元化的担忧问题。  相似文献   

8.
论丹尼尔斯医疗保健公正理论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诺曼·丹尼尔斯将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应用到医疗资源分配公正领域,他的理论认为医疗保健的道德重要性就在于它保护正常的功能从而保护机会,平等机会不仅提供医疗保健权利的基础,它也帮助我们确定这个权利的承诺限度。此外我们应该依靠公平的程序达到医疗保健公正的分配。  相似文献   

9.
丹尼尔斯对健康的特殊地位的论证基于罗尔斯的正义两原则,从健康对个体发展机会的影响,说明健康属于机会平等原则调控的范围,因而具有特殊的道德地位。通过分析了丹尼尔斯论述的局限,并从内在价值的角度分析健康的特殊地位,对丹尼尔斯的健康特殊地位论证进行了再考察。内在价值进路考察健康的特殊地位,是对当前医疗科技发展只重视满足健康需求,而忽视追求健康这一本质目标的发展趋势的警惕。内在价值进路将健康界定为一种共同的人类善,为国家在医疗卫生领域的非中立立场提供了正当性的辩护。  相似文献   

10.
姚大志 《哲学研究》2023,(2):119-127+129
平等是一种理想,而平等主义则主要是一种关于分配正义的理论。当代平等主义者在分配正义的问题上存在诸多分歧和争论:一些学者坚持平等论,另一些学者主张足够论,还有一些学者则偏爱优先论。平等论以平等为原则,主张平等是好的,不平等是坏的。足够论以足够为原则,要求把人的生活水平从足够之下提高到足够之上,但对足够水平之上的人之间的不平等则不给予关注。优先论主张,人的处境越差,使他们受益就越重要,因此处境更差者的利益具有优先性。虽然当代大多数平等主义者更倾向优先论,但这种观点也存在一些理论上的困难。对这些困难的分析表明,我们应该建构一种更好的平等主义分配正义理论,而这种理论就是消极平等主义。  相似文献   

11.
"道德价值"是康德伦理学的核心概念,"道德运气"论者试图通过对康德道德价值概念的批评从根本上瓦解康德的伦理学。本文试图表明康德的"道德价值"概念具有多重意蕴,它不仅关乎动机和准则,也关乎努力、付出和道德勇气;"道德运气"问题不构成对康德道德哲学的根本挑战,康德的道德哲学是可以容纳"道德运气"并内在地回应其挑战的;康德伦理学与"道德运气"论尽管存在着诸多根本差异,但都具有各自的价值,并且二者存在融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能否将适用于一国之内的平等主义分配原则扩展到全球范围,是当前全球正义论争的焦点话题。反全球平等主义者主要围绕无知之幕、机会平等、国族责任和全球强制四个方面,指出全球平等主义不值得追求。本文将分析表明,这些反对者的观点是有问题的。我们可以通过主张一种"厚"的而非"薄"的全球无知之幕、"弱"的而非"强"的全球机会平等观念,以及对国族即时和历史责任的审视,要求富裕国家对贫穷国家进行正义的再分配。此外,反全球平等主义者认为缺少全球强制性制度体系的看法也站不住脚,这种强制性体系不仅存在,还能激发平等主义的分配义务。  相似文献   

13.
很多人认为,特别是反平等主义者认为,平等主义面临一种致命的反驳,即"拉平反驳"(levelling down objection)。即使对于那些坚定的平等主义者,由于这种反驳的巨大力量,他们也不得不修改自己的观点,主张一种更温和的平等主义,比如说某种形式的"优先论"(prioritarianism)。因此,我们需要对"拉平反驳"给予特别的关注:首先,我们将讨论拉平反驳本身,以澄清它的含义;其次,我们将检验一些对拉平反驳的反驳,以测试拉平反驳是否能够对平等主义构成真正的威胁;最后,我们将探讨这种反驳的实质是什么,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平等主义本身。  相似文献   

14.
一般认为,以康德伦理学为代表的义务论并不考虑"道德运气"。然而,按照威廉斯等人的观点,人的道德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运气等偶然性因素的影响,而这些运气实际上深刻影响着关于一个行为的"道德判断"。本文认为,康德伦理学并非不考虑"道德运气",恰恰相反,现实层面的复杂性正是义务论所思考的出发点,主体的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始终不可能脱离开各种运气的影响。正是基于此,康德的义务论才必须提出一种脱离各种运气的法则与原理,它们能在"最小意义"上作为道德行为的衡量标准,从而产生一种基本的"行动指南"。也就是说,康德伦理学不仅不反对或者排斥运气,反而以其自身的原则建构给各种意外情况留下充分的解释空间。  相似文献   

15.
自威廉姆斯和内格尔1976年同以《道德运气》为题发表两篇重要论文以来,运气问题逐渐成为伦理学讨论的热门话题.作为存在于生活之中但又超出行为者能动性之外的不确定因素,运气始终是人类所无法逃避的.然而,现代道德哲学出于对能动性(尤其是人类理性)的信任,不尽合理地将“道德”圈定在能动性范畴内,而把运气限定在一个相对边缘的地带.与之相比,美德伦理学从一开始就正视运气的存在,较为全面地容纳和考察运气的伦理意义.美德伦理学通过区分“道德”与“伦理”,并将“道德运气”拓展为“伦理运气”,为人们理解伦理生活和伦理知识的实质提供了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6.
康德的道德律令"把所有人当作目的"是当代平等主义研究的哲学基础和基本原则,然而各流派的思想家对这一道德原则的解读却不尽相同。本文重点讨论了诺奇克对该原则的解读以及柯亨对诺奇克之解读的质疑。  相似文献   

17.
在康德和罗尔斯的平等主义思想之间有着明显的扬弃关系。罗尔斯追随康德,把人之平等的基础归于人的道德能力。康德对公民追求幸福的手段施加正当性限制,罗尔斯将此发展为正当对善的优先性原则,此一进路保障了公民权利的平等。与康德拒绝给予缺乏财产的臣民政治自由恰成对比,罗尔斯主张保障公民平等的政治自由的公平价值。康德的机会平等原则否定出身阶层和特权之间的联系,罗尔斯主张进一步消解自然禀赋和家庭环境等因素对人们生活前景的影响。关于背景正义的考虑使得罗尔斯比康德对经济不平等施加更多限制。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所在的世界,就是一个俗世,要在俗世中做一个好人,往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因为那些俗人觉得他们的阴谋诡计会遇到阻拦,所以他们常常会对那些阻拦他们的人进行讽刺、打击、诽谤、诬陷乃至伤害。而事实上,那些好人不会因此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底线。《资治通鉴》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人。孙权曾经重用中书郎吕壹,他因此渐渐作威作福起来,经常援引法律条文进行狡诈的诋毁。太子孙登多次规劝,孙权都不接  相似文献   

19.
相对于功利主义而言,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有两个重大转变,一是用基本善代替了福利,二是用两个正义原则代替了加总原则。这种正义理论的目的就是抵消偶然的、专横的因素的影响,也就是抵消运气的影响,不让任何人因为自然的或社会的偶然性因素的影响而得益或受损。(罗尔斯,第10页)尽管罗尔斯的差别原则与基本善理论遭受了不少批评,但是其正义理论的道德预设却得到了西方很多一流学者的认可,成为现当代西方平等理论中的主流,即运气均等主义。这种平等理论认为平等要求抵消运气对人们的不同影响,因此,一些人并没有因为他们自己选择的错误而比其他人处境更差,这是坏的(不公平的或不正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以罗尔斯的正义论为例,从博格对于罗尔斯"机会的公平平等原则"之重建以及丹尼尔斯对于"健康需求之特殊道德重要性"的阐释出发,分析并揭示一般性的社会正义理论框架如何能够蕴含一种合理的医疗公正理论。这一尝试的目的在于表明,医疗(或健康)公正理论的完善,不仅限于医疗保健资源合理分配理论的确立,这是因为健康需求的道德特殊性决定了所要建构的医疗公正理论不可避免地要与其背后深层次的"健康之社会性决定因子"缠绕在一起。医疗公正理论的建构并不因其与一般性社会正义理论的兼容性而丧失其独立性,医疗公正作为实践伦理研究课题的特性,决定了我们必须不断弥合理论与实际问题的鸿沟,而这正是建立一种整全的医疗公正观的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