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吴西 《美与时代》2014,(6):54-54
设计教育的“个性化”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差异出发,关注学生的个人情感、求知需要、兴趣爱好,从而因材施教、引导他们的思想和设计创意方向。两性的能力差异研究也是“个性化”研究的一部分。男女生作为两个性别群体,由于生理原因和社会影响,在心理上表现出较大差异。教师合理的关注和引导能帮助学生发挥性别心理优势,成为有个性特色的设计师。  相似文献   

2.
时代赋予每个老师改革的重任,在改革中探索,在探索中完善.而个性化教学也因其独特的魅力给学生充分挥洒个性以最大帮助.个性化阅读,使学生能够把握自己的兴趣点;"做中学",更使学生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发挥了自身潜能,发展了个性.因此,把握好个性化教学的原则会使教学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3.
刘斐 《美与时代》2003,(10):87-89
个性化教育是指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的教育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和作业评价中改变原来的传统观念和习惯方式,使更多学生能在这种全方位的美术教学中发展综合艺术能力、创造能力与健全的个性,从而真正体现美术教育的本质和内涵。  相似文献   

4.
关于培养医学生职业个性的一点思考衡阳医学院社科部(421001)刘慧玲职业个性的趋向反映的是职业的信念和价值取向,它体现为工作决策和行为的特征。医学教育的目标和教育模式最终表现在医学院校毕业生的职业个性上。关于未来医生的形象和职业个性,1992年WH...  相似文献   

5.
简议文人画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流派。它在创作上强调作者的个性表现和诗、书、画等多种艺术的结合的手法。作者多是具有较深厚、较全面的文化修养的多才多艺的文人士大夫。文人画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多种因素促成的一种文化现象,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6.
美术教育,在教育体系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其对创造力的培养。而在高校的美术教学中,通过美术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创造性思想的发展,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主动创造性,发掘学生的艺术天赋,发展学生的艺术个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创造力的培养过程中,学生的艺术才华能够逐渐显露和发展,学生也能拥有一个自由表现其艺术个性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周立 《美与时代》2004,(6):91-93
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它是教师对全体学生中的每一个人(不分相貌、个性、性别和优劣)的热爱、尊重、理解和期待,是贯穿于教育过程始终的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崇高的情感.教师以自我牺牲的精神与学生密切相处,并在相处中完善自己、提高他人.可见,师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力量,它是衡量教师优劣的最重要的尺度.在教育教学中,师爱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素质",是指个人在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下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素质教育强调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素质,强调学生个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重视兴趣培养,注重能力的提高,强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希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  相似文献   

9.
物理人才成长的主要条件可以有三个方面:一是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这是优秀人材的基础;二是因材施教的学校教育,这是优秀人才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三是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这是优秀人材形成中不可缺少的主观因素.环境和教育要通过本人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高度的积极性、自觉的坚持性等主观因素而起作用.因此,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起着内因的作用.个性是指一个人在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稳定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其中,性格在个性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在中学阶段中出现的物理人才具有哪些明显或突出的个性特征呢?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仅对物理教学中的因材施教能有促进作用,也能为物理人才的预测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所谓个性化阅读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自身的个性融入其中,学生以自己的生活情感经历、知识为背景,与文本进行对话,使文本掺杂了学生的个性特征。个性化阅读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同时又是新课改的要求之一。在阅读教学中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一、以情境带动学生个性飞扬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托尔斯泰说:"成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国内的义务教育的思想方法出现了新的方向,特别是中学教育个性化发展愈加被重视。初中学生作为一个独立体,虽然有着其他学生的共性,但是其个性更加显著,初中美术教学更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与潜力的开发,培养学生独特的创造魅力。文章从花卉图案设计的概念与花卉图案的造型方法等方面出发,与初中美术教育教学模式相关联,将花卉图案设计运用于实际教学中,从而以此契机来发掘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2.
高中美术特长班课程与普通美术课相比,有美术教学的一般性,更有它的特殊性和完整性,主要表现为难度高、内容多、时间紧.这要求教师必须采用有别于普通美术课程的教学组织方式,在十分有限的时间里促进学生美术技能的提高,即使美术教学服务于高考的应试目标,又要使美术教育与人文学科的时代内容相融合.美术教育是与人类精神创造密切相关的教育,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建立在艺术个性的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3.
认识油画,就像认识一个民族一样,它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的特征.作为西方绘画传统的经典艺术样式,从古典时期的油画到后现代时期的油画,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面貌.文化和民族的差异决定了我们的审美观和思想认识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叶碧 《美与时代》2006,(9):16-19
美育渗透既是指方法,也是指途径。从方法上看,美育渗透强调它与灌输的区别,通过渗透打开学生的情感之门,让崇高的思想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引导学生去追求理想性的生存境界;从途径上看,美育的渗透强调它与德、智、体育及其他教育活动的有机结合,这种结合主要表现为美育的思想和目的、美育的原则和方法主动进入学校的各种教育活动中,并与学校的各种教育活动结合在一起,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和谐自由发展。渗透比灌输、训练更能体现美育的本质,美育渗透是真正意义上的美育。  相似文献   

15.
美术教育如同培育艺术种子,需要多种课程的多种涵养,进行长期的综合训练.较之国外的艺术教育,我们的艺术教育模式就显得比较单一了.所以,从人才的培养角度,我们应该把对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作为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教学过程应更注重启发和引导,让学生有可以发展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和特点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表现中逐渐强化"自主意识",寻找个性化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中,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障的作用.德育还肩负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奠基的任务,德育不仅能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而且也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不仅有发展个性的功能,而且还具有社会性的功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也深深地认识到了德育不仅仅是学校的思想教育,家庭德育对孩子的成长显示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突出.家庭德育乃是学校德育的巩固,社会德育乃是家庭、学校德育的深入与实践.对于班主任来说,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相统一的德育教育,就要编织一张育人之网.  相似文献   

17.
陈东 《美与时代》2006,(9):56-57
艺术是以人类的情感和想象为特征来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与思想。它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因而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启发引导,使学生主动参与,在学习中发现、探索,真正从内心感悟中表现音乐创造音乐。这也正是创新教育的宗旨。  相似文献   

18.
白玉 《四川心理科学》2014,(13):137-137
因材施教,强调的是“学生主体”的个性,这一点是打造活力课堂的基础。而另一个方面,在眼下新课改的今天,“老师主体”的个性却容易被忽视,而事实上,这一点是打造魅力课堂的基础。欲求“活力”与“魅力”兼备,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形成个性化教学的过程,其实是推动教师业务成长、性格完善的过程,也是推动课改深入发展、形成百花齐放局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美术绘画的发展,装饰元素对油画创作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注入装饰元素的油画作品具有象征性、趣味性和装饰性等特征,是理想化绘画语言的表现。装饰元素在油画中要按照形式美的法则,有次序、有规律、有条理地组织在一起。油画中的装饰性色彩弱化了真实性和逼真感,强调了个性化色彩的认知感,更多运用主观性的色彩表现。  相似文献   

20.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学习领域,它以学生获得各种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为目标,强调动手与动脑相结合,以探究性、操作性为特征的一门实践活动课.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学生亲历实践、亲手操作、手脑并用为基本特征,操作性强.劳动与技术教学尤其重要的是必须重视在技能训练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力求技能掌握、态度养成、能力发展的有机统一.实践活动是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的主要方式,项目是组织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时要以具体的项目为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劳动与技术的实践活动.因此要提高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效益,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