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随着傣族地区人民对南传上座部佛教(简称南传佛教)文化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南传佛教佛寺建筑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阶段。西双版纳南传佛教佛寺建筑造型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而层出不穷,但从整体上看,佛寺建筑造型仍然受到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共同影响,佛寺建筑是傣族人民吸取中原汉族和东南亚泰国、缅甸等建筑技术、艺术,结合自己的特点,在布局、结构、用材和装饰等方面都体现了浓郁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显示了傣族人民的建筑技术、艺术的独创精神,是我国中华民族建筑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2.
数百年前,上座部佛教传入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很快成了傣族全民信仰的宗教。因而佛教建筑到处可见,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佛寺,有的佛寺旁边还建有佛塔。由于佛寺、佛塔是傣族群众活动的主要场所,所以傣族的建筑、雕刻和泥塑艺术集中体现在佛教寺塔方面。佛教建筑成了傣族宝贵的文化艺术财富,从中可以看到傣族人民的、聪明才智。西双版纳傣族佛寺建筑,以重檐多坡面平瓦建筑为主。佛寺大多成方形,座西朝东,屋顶坡面由三层相叠而成,中堂较高,东西两侧递减,交错起落。屋顶使用长方形  相似文献   

3.
傣族社会的早期,原始宗教信仰占有统治地位,后来,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傣族接受了佛教的教规、教义。从此,在很长时间里,傣族的民族教育依附于南传上座部佛教,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佛教教育体制。一在传统的佛教教育体制中,佛寺不仅被傣族群众当作宗教活动场所,而且还被他们当作教育机构和学习文化的场所,从而形成了特有的“佛寺教育”。傣族群众普遍认为,人的一生富贵与否、聪慧与否都是命运的安排,要想改变命运,就必须虔诚的“赕”(dan,意为奉献)。为了让孩子多得幸福,就要把男童送入佛寺当和尚,接受教育,长期以来就形成了这种佛教教育与傣族教…  相似文献   

4.
《法音》2016,(3)
正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打洛镇的中心佛寺——勐景来佛寺,是全镇33所佛寺之首,位于勐景来传统傣族村寨之内。根据傣族民间史料记载,已有1377年的历史,是西双版纳州内较为古老的佛寺之一。在千百年来的历史长河里,勐景来佛寺出现过许多高僧大德,佛寺旁的101座塔林就是为纪念历代高僧长老而修建的。由于佛寺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勐景来佛寺一直致力于传承和保护传  相似文献   

5.
傣族口功治疗,曾经是傣族传统社会的主要医疗方式之一,即使在现代医疗日益健全的今天,仍然拥有顽强的生命力。以西双版纳为田野调查点,对傣族传统口功治疗进行文化分析,认为针对某些疾病,人们依然选择口功治疗的重要原因是文化和信仰。包括对这一传统文化的自信、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基层政府对这一民间治疗方式的包容,以及对口功摩雅的崇拜、口功治疗自身的文化优势、现代医学带来的文化休克和对某些疾病治疗的失灵。对于傣族人来说,口功治疗与个人健康、传统文化发展和民族命运休戚相关。  相似文献   

6.
焦丹 《佛教文化》2010,(1):96-101
<正> 傣族文化博大精深,南传佛教文化一直以来都是傣族文化的核心内容,现代生活冲击着傣族人民的传统文化,也不可避免的影响着傣族人民的宗教信仰,瑞丽市近三年来兴起的"塔玛扎嘎"活动走出了一条南传佛教集中教育的新路子,传授傣族传统文化、增强村寨凝聚力、维护社会和谐、促进文化交流是"塔玛扎嘎"教育活动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民族民间艺术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文化一般以生存技艺的方式承传下来,但在多元文化交融和相互渗透的新形势下,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成为关注的焦点和难题。耿马县勐永镇城子村的傣族红陶制作工艺承载了古老的民族技艺,也是傣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为研究当地傣族陶艺文化提供了现实的例证。因此,研究傣族红陶技艺对传承和保护当地的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1992年联合国公布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序言中说:“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传统知识、创新和实践而产生的惠益,来保护和恢复破坏的生物物种资源。”  相似文献   

9.
以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嘎洒镇曼栋龙村的口功摩雅为调查对象,运用医学人类学理论——医学信仰、地方性知识、社会记忆功能来分析傣族口功摩雅与患者之间的和谐医患关系,发现其对于傣族摩雅和患者间稳固持久、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西双版纳傣族医学信仰、地方性知识、社会记忆功能虽然在其他地区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傣族摩雅的仁爱、医患之间的信任对于现代紧张的医患关系具有重大启发。  相似文献   

10.
云南西双版纳和德宏等地的傣族几乎全民信奉南传佛教。南传佛教与傣族文化碰撞形成傣族佛教,形成傣族文化和社会心理的基本要素。苏玛是傣族民众在礼佛活动中所进行的传统道德教育仪式,具有明显的神圣性与现实生活性。傣族苏玛历史悠久、实践性强,一直是傣族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  相似文献   

11.
《法音》2016,(2)
正一、创办傣文夜校,传承民族文化傣族是一个勤劳、善良而富有智慧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傣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傣医药、傣历、傣剧、傣族叙事史诗、孔雀舞、象脚鼓舞、葫芦丝等,都是傣族人民千百年来发明创造的文化结晶,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西方文化的冲击以及文化传承链的中  相似文献   

12.
简讯一束     
《法音》2006,(4)
▲3月14日,云南省临翔区忙芽佛寺隆重举行大殿落成暨佛像开光庆典。临沧市佛协会长提卡达希长老主持开光仪式,市委统战部和市、区民宗局有关领导莅会并作重要讲话。全区18所南传上座部佛教寺院和2所汉传佛教寺院负责人及四众弟子1万余人参加了庆典仪式。忙芽佛寺,始建于清朝中期,是临翔区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该寺于1958年被毁,1997年9月27日经临翔区人民政府登记发证,批准开放为宗教活动场所。(丁晓艳)▲近日,为弘扬傣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加强对南传上座部的佛教教育的力度,云南临沧市佛协会址临翔区忙芽佛寺对新招收的8名7岁至15岁的小和尚…  相似文献   

13.
<正>帕松列龙庄勐,傣族,西双版纳勐海县人。2016年2月19日,在西双版纳总佛寺晋升为"帕松列"。2016年2月,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举行了隆重的帕松列和帕祜巴升座活动。在升座活动上,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云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西双版纳总佛寺住持祜巴龙庄勐晋升为帕松列龙庄勐,这是继1956年以来规模最大、晋  相似文献   

14.
刀海清 《法音》2005,(11):44-44
本刊讯10月25日下午,西双版纳总佛寺内诵经声声、香火缭绕。来自州内各地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上千名傣族信徒,身着节日盛装,手捧蜡条、新米和彩纸,早早地就在通往总佛寺的公路两边排起了“长龙”,迎接斯里兰卡佛教代表团暹罗教派阿斯吉里派大长老一行11人,不远万里从斯里兰卡送给总佛寺的三棵菩提圣树。17时30分,在迎宾队伍欢快的吉祥舞蹈和信众欢呼声中,一辆装饰华美的花车缓缓驶入总佛寺,车上两名眉目清秀的小和尚双手托着3株菩提树,小心缓慢地从车上下来,将菩提圣树安放在佛殿前的供桌上。此时,信徒们纷纷涌向寺院,将鲜花和供品恭敬地摆…  相似文献   

15.
民族服饰最能表现一个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传统。中华民族众多,其服饰多种多样,体现出各自的民族审美特质。文章从多方面审美特征加以引导论述,以便保持民族传统服饰设计文化的原真性和多样性,对于传承和维护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的表达意义。  相似文献   

16.
袁艳青作品     
正贝韵广场景点说明:贝叶文化、棕桐树是傣族民族文化的主要象征元素,景点设计以石刻景墙展示贝叶经制作工序,以棕榈植物的变异形状为特色小品,整体使小区空间处处洋溢着浓浓的民族风情韵味。  相似文献   

17.
李星熠 《美与时代》2006,(11):68-70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个模糊的、非特定的文化概念,不是一个具体的艺术风格流派,而是包括观念、态度、知识、行为、思维等变化而形成的具有时代性的文化思潮。它是现代主义的延伸,也是对它的反拨批判。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它既是终结,又是开端。它呈现一种多元状态,主张价值观念多样,提倡多样性,表现出一种消解传统、离析规范这一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佛教教徒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主要是佛寺。佛寺具有多重功用。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它是为弘扬佛法、进行社会教化、满足佛徒精神需要和修学佛法的道场;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设施,它在文物保管、宗教旅游、图书收藏、外事、园林、医疗、武术诸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另外,在我国,佛寺从来就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福利设施和生产机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佛寺不但发扬佛门传统,经营工农业和林业生产,而且还开办素菜馆、旅馆,开展旅游服务等,积极参与祖国经济建设,为发展市场经济做贡献。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从全国目前已有的万余所佛寺的情况看,它们在宣传宗教政策与法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云南元江傣族原始宗教崇拜的深刻影响作了分析,建议尊重传统,移风易俗,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推进元江傣族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戒坛图经》作为中国佛教立坛传戒的概论性典籍得到广泛认可,对于规范后世中国佛教的传戒思想、仪式等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佛寺建筑的中国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在唐代,佛寺在形制上已经基本定型。这种多院落的布局模式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观念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