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继瑛  李明 《心理学探新》2012,32(3):282-286
先前研究对游戏动机在网游与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作用缺乏明确的认识,相关领域的研究也存在争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1)成就和归属动机对网游-健康关系均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但方向相反;成就动机具有类似防御的积极作用,归属动机的调节作用显示了以网游满足归属需要带来的消极后果;(2)享乐动机不完全中介了网游-健康关系(系数为负),以享乐动机的满足作为网游目的的人,较少沉迷于网络游戏,心理健康问题也较少。  相似文献   

2.
网络游戏动机的种类、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华  范翠英  平凡  郑璐璐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0):1527-1533
从动机的角度理解网络游戏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网络游戏动机的研究主要包括:(1)网络游戏动机的种类。在诸多游戏动机中, 乐趣是研究者最为关注的, 其次包括沉醉、社交、逃避、好奇和竞争等。(2)网络游戏动机的影响因素, 包括人格和网络游戏中的社会和个人互动等。(3)动机对网络游戏意向和行为的影响, 这些动机包括乐趣、社交和成就等。(4)网络游戏动机的影响机制, 包括网络游戏动机的中介作用、网络游戏动机与网络游戏行为意向之间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未来的研究应当关注网络游戏动机种类的分化与整合, 重视从发展心理学、动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情绪的角度来探讨网络游戏的动机。  相似文献   

3.
小学教师教学动机的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者认为:教师的教学动机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和外部内化动机,三种成分彼此之间形成一种密切相关的结构。通过对北京和瑞安等地的436名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数据的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本研究所提出的教师教学动机的结构特征的理论假设是成立的。在以该结构为基础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教师的年龄、教龄和学历与教学动机相关水平不显着,说明这些变量不是研究教学动机的敏感变量。  相似文献   

4.
本观点在综合各家动机理论的基础上,利用系统论的方法将动机看作一个“大”系统,该系统包括外部系统、内部系统和中介系统。在阐述了动机系统的各组成要素的动机作用之后,也对行为产生的机制,以及各要素对行为的调节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企业员工工作动机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探讨了我国企业员工工作动机的结构及其特征 ,结果发现我国企业员工的工作动机可以概括为追求胜任取向、外在报酬取向、他人评价取向、自我决定取向与良好关系取向五个因素。所得到的五因素模型较内部动机、外部动机两维模型更加具体、全面地反映了工作动机的内容。企业员工工作动机的取向与性别、受教育水平等因素有关。研究得到了《企业员工工作动机取向量表》 ,该量表共 38个项目 ,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  相似文献   

6.
内部动机、外部动机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本研究以277名文科三、四年级的大学生为被试,综合考察在故事、连线和命名任务下,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对创造力表现的影响。多变量方差分析发现,对于三个测验的共同部分,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主效应均显著,但交互作用不显著。分别对每个任务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对于连线任务而言,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主效应均显著;对于命名任务而言,外部动机的主效应显著,内部动机的主效应不显著;对于故事任务而言,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主效应不显著。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之间在三个任务中均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多重回归分析发现,对于不同的任务,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贡献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7.
《学海》2015,(5):24-30
网络游戏世界中的玩家在互动与交流中组成了一个虚拟的社区,在这个"社区"里,游戏玩家也发生着社会化行为,实践着游戏内亲社会行为。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在大型多人网络游戏这一"互动性"环境中,存在"游戏内互动性亲社会行为"与"游戏内服务性亲社会行为"两类游戏内亲社会行为,而且游戏内容与游戏情景对游戏内亲社会行为均有影响。进一步的研究还揭示出:游戏内容的亲社会性与游戏情景的亲社会性对游戏内互动性亲社会行为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游戏情景的亲社会性影响强于游戏内容的亲社会性;游戏情景的亲社会性、游戏内容的亲社会性、游戏内容的暴力性、游戏情景的暴力性对游戏内服务性亲社会行为均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强度由高到低。此外游戏内亲社会行为对线下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则随着亲社会行为类型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简云龙  刘源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7):1589-1603
动机连续体是对内部动机、外部动机进行整合的心理学概念,其对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争论提出了不同的假设。从大理论(grand theory)视角出发,对涉及上述两个概念的理论进行梳理,将自我决定理论与其他相关理论进行整合。由此展开对内部动机、外部动机结构的讨论,总结了动机的单维结构、多维结构和复杂结构假设下的理论新进展,分别论述在拮抗效应、累加效应和其他复杂效应等假设下动机对结果变量的影响,并展开不同效应对实践应用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的心理需求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才源源  崔丽娟  李昕 《心理科学》2007,30(1):169-172
在质的研究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16-24岁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的心理需求模型,然后根据该模型编制问卷,进行了量的研究。探索性与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1)青少年网络游戏心理需求问卷由现实情感的补偿与发泄、人际交往与团队归属、成就体验三个维度组成,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指标,可以施用;(2)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心理需求程度与其对网络游戏的使用程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动机对高一学生创造性的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了360名高一学生,采用直接和间接激发内外动机的方式,通过两个研究考察了内外动机和不同水平的外部动机对中学生创造性的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1)直接激发条件下,内部动机能够促进创造性的科学问题提出能力,尤其表现在流畅性以及独创性维度上;(2)直接激发条件下,外部动机能够抑制创造性的科学问题提出能力,尤其表现在独创性维度上;(3)评价情境不同引起的不同的动机水平对于创造性的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是不同的,期待正性评价不影响创造性的科学问题提出能力,但避免负性评价对创造性的科学问题提出能力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采用自我构念(SCS)量表和工作(学习)动机定向量表对43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了中国大学生自我构念与动机定向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自我构念与动机定向各维度有密切相关;典型相关发现自我构念各维度通过三个典型因素解释动机定向变异的13.2%;2)不同自我构念类型大学生的动机定向存在显著差异,二元型自我构念大学生的总体动机水平最高,边缘型自我构念大学生的总体动机水平最低;独立型自我构念大学生的关注人际竞争和追求回报动机水平显著高于依赖型自我构念大学生,而选择简单任务及关注他人评价动机水平显著低于依赖型自我构念大学生。  相似文献   

12.
张剑  宋亚辉  刘肖 《心理学报》2016,48(1):73-83
外部动机是否削弱内部动机?已有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澄清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对外部动机的恰当分类。研究以165名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 针对动机的动态性特点, 采用两时点纵向研究的方法, 以自我决定理论对外部动机的分类为基础, 探讨3种不同内化程度的外部动机--外在动机、内射动机和认同动机与内部动机的关系及外部动机内化程度与自主支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控制性、非内化的外部动机, 即外在动机和内射动机削弱员工的内部动机; (2)自主性、内化的外部动机, 即认同动机不会削弱员工的内部动机, 而是促进和保护内部动机; (3)自主支持环境促进员工外部动机内化的程度(即认同动机的增加)。最后, 研究对所取得结果的管理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14.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测量及其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以270名大学生为被试,对Amabile等人编制的学习动机量表进行修订以确定其对中国被试的适用性,此外还探讨了大学生学习动机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及领域专门的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学习动机量表可以明确区分成用于测量内生和外生动机的两个分量表,前者包括挑战性和热衷性两个维度,后者包括依赖他人评价、选择简单任务、关注人际竞争和追求回报等四个维度。两个分量表的多种信效度指标都十分理想,表明可用于对中国被试的有关研究。(2)男生的内生动机总分显著高于女生,而在外生动机总分上性别差异不显著。具体来看,男女生在挑战性和依赖他人评价两个维度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挑战性高于女生,而女生比男生更依赖他人评价。(3)被试一般的和领域专门的效能感都与内生动机呈正相关,而与外生动机无关。具体来看,效能感与内生和外生动机各维度中的挑战性、热衷性和关注人际竞争呈正相关,与选择简单任务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王峥芳  周雅  刘翔平 《心理科学》2011,34(6):1372-1378
目的:研究旨在考察数学学习中的流畅体验,探讨流畅体验、内/外动机、数学焦虑及数学成绩的关系。方法:招募296名高中生,在数学月考后完成自编考试流畅体验量表、学习动机量表、数学焦虑量表。结果:路径分析表明,存在四条显著路径,即内部动机→流畅状态→数学成绩;数学焦虑→流畅状态→数学成绩;外部动机→流畅状态→数学成绩;外部动机→数学成绩。结论:只有通过考试过程中的流畅体验,内部动机和数学焦虑才能影响考试成绩。  相似文献   

16.
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 as put forward by Deci and Ryan (1985) is examined. The theory, which deals with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 has inspired considerable amount of empirical research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However, contrary to the mainstream view and that of its authors, it is argued here that the theory consists of necessary truths of common sense (folk) psychology, rather than contingent and empirically testable hypotheses. As such the theory spells out what must necessarily be the case in human motivation and the empirical evidence amassed to test its validity is irrelevant. Such testing should be abandoned if its purpose is to appraise the truth value of the theory's propositions. To empirically test necessary true propositions is not only redundant in such cases, but also a waste of time and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7.
动机是一切行为的核心, 动机可分为外在和内在动机。青少年时期既是记忆的关键期, 也是动机发展的特殊时期。然而, 目前关于内外动机影响青少年记忆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尚不清楚外在和内在动机影响青少年记忆的规律和机制是否一致, 也不清楚二者如何交互影响记忆。本研究将结合认知范式和脑成像技术, 考察外在和内在动机如何分别影响以及交互影响青少年记忆。这将有助于更加全面、深刻理解内外动机影响青少年记忆的独特规律和机制, 为科学提升青少年动机和记忆效果提供研究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