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渊声 《天风》2010,(7):63-63
问:我信主多年,明白一些基本要道,在主的光照中自己的价值观较过去也有了很大改变,所以我觉得自己已经重生了。但是,偶尔我也会软弱甚至犯罪,心里挺痛苦的。今天读到《约翰一书》3章9节说:"凡从神生的,就不犯罪。"我就怀疑,我是否真的是"从神生的"?重生之人还会犯罪吗?请赐教!主内姊妹:小欣  相似文献   

2.
段亚东 《天风》2003,(6):34-34
圣经中记载了一位集忠心、信心、见识于一身的神仆——但以理,他是历代事奉神之人学习的好榜样。 但以理青年时期正逢犹大被巴比伦所掳,在他们身上至少有三点供我们学习: 坚持信仰原则,守正不阿 但以理和三友在被掳之前,信仰所遇到的挑战自然不会太多。然而被掳之后情况就发生了截然的变化,重重的阻力接踵而至…… 今时代的神仆所面临的考验可谓有增无减,当然像但以理那样在信仰上的阻力是没有,但在物质、精  相似文献   

3.
亚当、夏娃被称为人类的始祖,因为他们是上帝在世上所创造的第一对人类。神在创造天地万物之后,就创造了人。耶和华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创1:26)神创造人类的目的,不仅是让人类能够管理全地,而且要在世界中见证、荣耀和赞美他。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了亚当,亚当的意思即为"从红土中取出来的"。当神将生气吹在亚当的鼻孔里时,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亚当是神所造的第一个人,也是这世界中的第一  相似文献   

4.
神坛鬼影录     
神佛世界本为子虚,却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讲得神乎其神;鬼域之都实属乌有,亦被神汉、巫婆传得活灵活现。其实,神亦鬼,鬼亦神。因为,有  相似文献   

5.
古人的警戒     
李铭约 《天风》1994,(2):16-17
读经:诗篇第一篇、犹大书 诗篇是颂赞神的诗歌集,第一篇是说一个有福的人是喜爱神的律法的人。说到“福”字,我们中国人是特别喜爱的,我们过春节总是写了许多福字,贴在门上、窗户上、墙上、缸上。圣经里说神的子民遵行神的诫命就会得到神的赐福,连筐子、抟面盆都蒙福。  相似文献   

6.
高青秀 《天风》2003,(3):22-22
农村有的传道人、在传道过程中,读完圣经之后,引用的见证,一般都是某某人到医院治病,花了好多钱没治好病,信耶稣病就好了。某某人有病不吃药靠祷告病就好了。我老伴是个老信徒,无文化,信基督已十多年了,她受这样的传道人影响最深。她有病时不吃药,就靠祷告。我也常劝她,药也是神造的,祷告也要吃药,这样做神是喜欢的。  相似文献   

7.
一部圣经出具万言的证明一位耶稣开辟万众永生的路程天堂地狱的画面在人心中激动天国生死的真理簇拥着璀璨万千的注释耶稣是人又是神联络了神与人征服了疑惑的密云耳阵稣由死里又复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死权已被战胜人类有了永生的真望耶稣还要再来真理将全面证明审判将面临死人活人神知道神知道这三个字行事为人的检验生命存在的记号当软弱时神知道你就富有刚强当委屈时神知道你就没有了惆怅当绝望时神知道你就充满力量当喜悦时神知道你会惊呼,伟大的神凡事相信神知道神就属于你你也属于神关于耶稣(外一首)@于天文  相似文献   

8.
黎约瑟 《天风》2002,(1):48-49
“因信称义”是神的恩典,是圣灵启示给我们的真理,对所有未信者真是一个极大的福音,是神给所有迷失(惘)之人开出的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也是历世历代以来每位基督徒曾走过(也是必须走)的路。有人曾为“因信称义”质疑上帝的公义:罪大恶极,做了一辈子坏事的人临终的一刻钟就因为相信耶稣基督,他就因信得进乐园;而那做了一辈子好事的人就因不信或者没有机会信(统称未信者)就不能进乐园吗?对于前一种情况,我  相似文献   

9.
行为与救恩     
杜冬兰 《天风》2003,(6):28-28
认识行为与救恩的关系,会使我们对自己的信仰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现在有许多的信徒认为,救恩完全是出于神的,不在乎行为,认为我们只要相信了主,就可以得救,不在乎我们的行为;又有一些信徒认为:神是一位圣洁的神,恨恶罪恶的神,于是就努力地照神的话去做,追求圣洁,远离罪恶,一旦有失败的地方,就软弱灰心,担心自己是否得救,怀疑神的救恩。人之所以对神的救恩和自己的得救存在不同的态度,其原因  相似文献   

10.
遵主命有福     
聂福玲 《天风》2022,(6):8-10
我们都有这样朴素的愿望,"成为一个有福之人",如何成为"有福之人"呢?今日的经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遵行主命,就能成为有福之人",因此,借着神话语的亮光,我要与弟兄姊妹分享的信息是:"遵主命有福." 一、听主命令 1."以色列啊,你要听"(参申6:4) "听"的希伯来文是"Shema"(示玛),这段经文和《申命记》11章13节至21节以及《民数记》15章37节至41节一起被称为"示玛",也就是"恭听篇".犹太人对此非常熟悉,他们每天要背诵这段经文,并且定期在会谈敬拜中诵读.犹太人把示玛视为教义纲领,也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祷文.当时,以色列人并没有律法抄本,摩西教导百姓神的律法基本靠口述,特别重要的诫命需要反复提及,因此学会"听"是一门很重要的功课.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在教会中一直存在这样一种观点,即热爱生活是一种属世的行为。我发表一点个人浅见,供主内同工商讨。 首先,我们必须肯定属灵是基督徒所特有的生活,这是与一般不信主之人不同的。正是因为神开恩使我们认识他,知道基督道成肉身,从死人中复活的奥秘;也正因为如此,使我们的身、心、灵有了改变,使我们的生活有了新的意义。我们由此懂得我们活着不再是空占地土,乃是要荣耀神、获得永生,将来与神共享天  相似文献   

12.
(三)讨论“人不信神,就会为所欲为,什么坏事都敢干”的观点“法轮大法”除了如上所述谈了许多神的问题外,还从道德的角度谈了一个信神的观点,看起来非常有道理,也非常容易得人心。摘录其中两段:“人之所以有道德规范,是因为人知道,做不好的事去不了天国还要下地狱会遭报应。人在约束自己不做坏事,维护人类的道德。……人不相信神的时候,大家想一想,就非常的可怕!人什么坏事都敢干,他认为谁也看不见,就干坏事……”“人不相信神,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是人在毁灭着人的道德。人相信业力轮报,相信做好事有好报,做坏事有坏报、恶报,人干什么事情…  相似文献   

13.
浅论宗教人生哲学思想●尚九玉一、宗教与人生提起宗教,我们想到的是神;说起人生,我们想到的是人。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转向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我们就会发现,神和人总是联系在一起的。那么,神和人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神和人究竟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呢?这就需...  相似文献   

14.
“他病重在榻,耶和华必扶持他;他在病中,你必给他铺床。”(诗41:3) 在教会里,常常听到有人染上疾病,也常常去医院探望病人,甚至我们自己也曾生过病。那么,为什么会生病呢?导致人生病的原因有6种: 一、违背神的命令 摩西告诉我们:“这书上所  相似文献   

15.
觉得心里骄傲,就一同自卑,……(代下32:26)当我们凡事顺利的时候,当我们得人称赞的时候,甚至当我们蒙受神太多的恩典和祝福的时候,我们就会“得意忘形”,忘记自己的本来面貌,忘记神赐给我们的智慧和力量。我们会把神的祝福误认为是自己的才干,我们会喜悦人的称赞过于渴慕神的话语,我们会专注于世俗的事情而忽略了神的国度,我们会忘记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的唯一源头——那爱我们的神,创造我们的神,主宰我们的神。我们的一切都从神而来,也因神的保守而存在。  相似文献   

16.
末芥姊妹  渊声 《天风》2010,(6):63-63
<正>问:当教会中人们遇到一些难处,请求他人为其祈祷时,有人喜欢开一些所谓"属灵的处方",如有人会这样说:"神对我说了,你应该怎样怎样……才能得主的喜悦,这样有病会好、有难会过……"我很困惑,难道神真的对他说话了?末芥姊妹  相似文献   

17.
正耶稣基督在《山中圣训》"真福八端"章节中,教训门徒和群众说:"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云云。主耶稣复活后显现给宗徒们时,对多默说:"你因为见了我才信,那不见而信的,才是有福的。"(若20:23)他还说:"你们若不变成孩童一样,你们进不了天国。"(玛18:3)是说,你们若能进入天国,你们就如同孩童一样。由此,笔者引发联想:夫人者,从亚当到末日,虽然数量庞大,但肯定是个定数。然而,人类不外乎两大类:有福之人和有祸之人。二者从性质上讲,泾  相似文献   

18.
读经:“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玛5:3)如果你喜欢读圣人传记,就会发现,许多圣人———主耶稣基督的忠实追随者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十分神贫。神贫是我们的导师主基督在圣经中身体力行的教导,是圣教会对修道人要求的三愿之一,也是福音对每...  相似文献   

19.
荆棘百合 《天风》2006,(20):28-29
常常听说“我受圣灵感动……”常看见一些人很容易热血沸腾,要行善、要祈祷、要读经、要唱诗、要服侍神。只是他们一阵热气之后,爱主之心就烟消云散了,热心时,他们说是受圣灵感动,但灰心时,他们是否认为圣灵不再感动,圣灵离开了他们呢?圣经中不缺少受圣灵感动的例子,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圣经中更告诉我们神是一位有计划、有组织、会管理的神。我们对神的工作方式、意图若缺乏了解,我们就不能按他的心意去行,去规范我们服侍神的心态、动机、目的以及明白最后要承受的结局。从神带领以色列民族出埃及这一特大历史事件,我们了解到神的心意。首先,创世记16章13至14节神在亚伯拉罕在世时就预备了亚伯拉罕之后裔寄居别人之地400年后要领他们出来。  相似文献   

20.
应法国天主教普拉多修会邀请,以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副院长马英林神父为团长的中国天主教神父代表团一行14人,于2001年7月27日至8月18日,对法国天主教进行了友好访问,并就神学、修院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学习交流。 代表团成员有: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副院长飘雪兵神父、天主教中南神哲学院副院长余保卫神父、广东省之山头教区负责人黄炳章神父、上海余山天主教修院副院长邢文之神父、吉林省天主教神哲学院副院长张银忠神父、四川省天主教神哲学院副院长李枝刚神父、辽宁省沈阳天主教神哲学院副院长张克祥神父、河北省天主教神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