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第一章:掌握歌唱发声时的心理活动和生理结构 声乐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对歌唱主体而言是演唱者内心情感、认识、需求,以歌曲为载体的一种表达、抒解、信息的输出。这种表达、抒解、信息的输出使得歌唱主体取得一定程度的精神满足,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心理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恢复。然而,所有的演唱过程都能达到歌唱主体的预期效果吗?心理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演唱者的发挥。所以我们必须要先弄清楚歌唱发声是的心理和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2.
心理状态在整个歌唱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歌唱心理是成功演唱的前提,歌唱活动时心理因素将直接影响到其技巧的发挥,因此,心理素质的锻炼与声乐演唱技巧的训练同等重要.了解学生演唱时的各种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训练,有利于学生在声乐方面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歌唱艺术是舞台艺术,它最终要展现在舞台上,要面对观众演唱.演唱中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决定演唱者正常发挥演唱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演唱者最大的心愿,莫过于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始终保持最佳状态,发挥最佳水平,演唱出最优美的歌曲.  相似文献   

4.
金白颖 《美与时代》2007,(10):114-115
艺术歌曲是声乐作品的一个分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学唱一首歌曲时,除了要求演唱者具备良好的嗓音条件和完备的歌唱技巧外,如何使这首歌曲的演唱更有吸引力呢?笔者认为除了以上两点还应该把握乐曲的风格,在对乐曲的分析与歌唱过程中对乐曲进行艺术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不良歌唱心理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同时又因人而异,表现方式不一。不良歌唱心理也会因演唱时的环境、对象与目的不同,在表现的方式与程度上亦有所差异。如在声乐训练中和舞台演唱时的不良心理表现在方式与程度上就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所提倡的自信、自然、有表情的歌唱,是指建立在中小学学生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生理、心理发展水平上的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歌唱.它把中小学生演唱时生理上的轻松自如和心理上的自然和谐视为最大利益,是着眼于现在和将来,充满人文关怀的大众艺术歌唱.  相似文献   

7.
从听觉的角度来看,声乐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歌者在歌唱时要充分地考虑到以上因素,发挥自身音色的特点选择曲目,细致了解作品的节奏与和声特色,适当安排作品的速度和力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演唱者自身的演唱能力,深度挖掘作品的内涵,从而达到最佳的演唱效果。  相似文献   

8.
叶蔚 《美与时代》2004,(12):69-70
个人对现实生活中美的事物和对艺术美的欣赏,都是一种审美活动。歌曲的演唱渗透着演唱者的审美感受。演唱者在演唱时把自己的审美和爱憎情感,传达给观众,观众从中也得到美感的享受。因此,演唱者必须具有进步的审美观,对美与丑有正确审美判断的能力,否则就不可能创造出艺术的美。  相似文献   

9.
准备活动是一节体育课的开始,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它的内容的安排,形式的开展对课的顺利进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但让学生在身体上为活动做好准备,还要让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也为课的教学内容的开展,目标的达成铺垫.我们常常说万事开头难,就是这个理.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响的艺术.对于声乐演唱者而言,是用自己的声音表达音乐、传递情感,在演唱声乐作品时,不仅需要一定的声乐技巧,演唱者自身的素质在声乐表演中也占很重要的地位.其中,外在的素质包括形象素质与表演素质;内在的素质包括音乐素质、文化素质与心理素质,它们密切协作,共同打造声乐演唱的美妙境界.  相似文献   

11.
歌唱中的紧张,主要是心理因素,也就是心理状态不正常造成的.歌唱者的心理活动,直接影响他的歌唱控制活动水平.如何克服歌唱中的紧张心理?  相似文献   

12.
施瓦茨科普夫是20世纪下半叶世界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是最优秀的莫扎特、理查·施特劳斯抒情女高音和德奥艺术歌曲演唱者之一.她坚持传统、忠实于作曲家,在演唱实践中将歌剧和艺术歌曲的演唱思维互相融合,并以高超的演唱技巧追求准确完美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13.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强调歌唱发声的技术是为歌唱的内容而服务的.尽管科学的歌唱声音本身就已经具有丰富的艺术性,包含了我们审美的意识和追求,体现了人生美的艺术价值,但作为歌唱艺术,歌唱的内容,表现的情感、情绪、情景等才是歌唱的实质.  相似文献   

14.
声乐演唱者谁不希望自己的演唱能给听众以美的享受?然而,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不同的演唱者来演唱,为什么有的唱出来索然寡味,使人如同嚼蜡?而有的唱出来却扣人心弦,令人回味无穷呢?这里有一个演唱者二度创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解伟 《美与时代》2005,(11):44-45
任何一种歌唱艺术及其演唱方法都是建立在本民族文化传统及审美情趣基础上的.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也是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语言文化、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识的制约而发展起来的.中国民族声乐与西欧的声乐艺术在结构形态和审美心理上有着极大的差别,这些差别决定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演唱方法上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6.
从课堂教学到舞台演唱实践,让学生达到最理想的歌唱表演状态,一方面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歌唱技巧,提高学生演唱水平,提高学生分析作品处理作品能力,不断打磨歌唱技艺、积累更多的登台经验;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注重加大舞台表演实践的课程设置,并通过舞台演唱实践的反馈,发现课堂教学的不足,针对性地对课堂教学进行改进,从舞台演唱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课堂教学与舞台演唱实践的统一性和互补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声情并茂是声乐艺术最高造诣的标志,但演唱者在中国观众面前演唱外文作品时,想要达到声情并茂,却困难重重。之所以如此,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群体心理应激反应展开,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提出关于在行动中的心理防护措施,帮助参加行动的人员减轻行动过程中不良的应激反应,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为任务的顺利实现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9.
歌唱心理在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耘 《美与时代》2006,(11):87-88
在声乐演唱和教学中,人们往往比较重视歌唱的各种技能技巧,而容易忽略另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心理因素,即情绪、性格、意识等对歌唱的的影响。教师在声乐演唱与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不仅让学生掌握声乐这门艺术,而且还要让学生尽可能地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创作和表现声乐作品。  相似文献   

20.
臧文成 《美与时代》2014,(3):153-153
歌唱心里是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心理现象的反映,要保持歌唱的最佳状态,我们需要进行相应的心理素质训练。心理训练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来达到调节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力。发展应用心理机能,达到最佳状态。但是,一切艺术无不受它那独特的表现形式的局限,所以歌唱心理并不能解决歌唱中的一切问题。学习歌唱也要循序渐进,充分考虑主观因素和客观原因,有明确的目标,不断自我练习,这样才能不断不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