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斯坦顿为早期女权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她不仅领导了19世纪末的妇女解放运动,而且,其著《妇女圣经》,从根源上抨击了犹太教与基督宗教传统中的父权制。她指出圣经是造成妇女从属的根本原因,同时,质疑圣经为上帝之"神圣启示与话语"。她激进的个人主义传统与女性主义理论,力透纸背,对后来的宗教、性别与妇女研究,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2.
西方女性主义圣经批评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基督教女性主义者质疑圣经的男性中心主义。19世纪最重要的女性主义释经著作是伊丽莎白.斯丹顿主编的《妇女圣经》。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女性主义圣经批评成为西方特色鲜明的学术科目。抨击父权制观念、谋求建构女性的主体性阅读地位及其文化传统、主张上帝具有双性同体的特质,是女性主义圣经批评的理论特征。妇女主义圣经批评在反对性别歧视的同时,兼而反对种族偏见和阶级压迫。  相似文献   

3.
基督徒在研读圣经的时候,通常试图从中寻找伦理上的教导,而且传统上认为经文在伦理上对信徒的塑造和影响是有益的,并且基督徒对圣经经文的态度首先应该是相信和信任的。然而,妇女神学家们对圣经的态度并非如此。他们首先是怀疑,他们认为圣经的经文首先是父权制的和男性中心的,因此是潜在地伤害女性的,读者不应该无批判性地开放自己让圣经的故事影响自己,而应该揭示其中一些故事是压迫性和有害的,从而让妇女以一种解放性的心态去读经。笔者从福音派的信仰立场,结合妇女释经的方法和进路,试图在传统与妇女神学之间展开一个对话,希望一个创新性的福音派妇女释经的进路能够产生。  相似文献   

4.
曹圣洁 《金陵神学志》2000,(2):34-36,63
本期“妇女神学与释经学”栏目刊登的前三篇文章,是今年2月在上海召开的“妇女事工与神学思想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在这次研讨会上,有十几位同工分别从妇女神学与释经学,如何提高妇女自身素质,如何发挥妇女在教会中的作用等方面作了专题发言。这次别开生面的研讨会,不再是停留于对西方妇女神学的平面的介绍,而是以《圣经》为依据,以当前中国教会正在进行的神学思想建设为契机,以妇女神学和释经学的视角与方法,努力探求《圣经》中有关妇女的教训在今天的意义。本刊将陆续刊登其中的一些文章,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兴趣和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圣经>是基督教的主要经典,也是西方文化的主要思想基础.它对于基督教文化的西方国家来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本文主要探讨<圣经>思想对西方妇女观的影响.文章认为,<圣经>对于西方女性观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西方妇女的解放应首先破除<圣经>思想的束缚.  相似文献   

6.
沈承恩 《天风》2006,(17):2-3
底波拉是大士师中的一位,也是12位士师中唯一的一位女士师。我们读士师记,会发现,圣经一点也没有歧视妇女、贬低妇女的迹象,相反地,圣经对底波拉的记载比别的士师的记载更加道地。  相似文献   

7.
彭雅倩 《天风》1995,(7):30-31
在圣经中,使徒保罗有好些有关妇女的教训,如:“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弗5:22),要求妇女蒙头(林前11:5),不许妇女在会中说话(林前14:34),又如:“基督是各人的头,男人是女人的头,神是基督的头。”(林前11:3)初读这些圣经,好像保罗是贬低妇女的。其实。  相似文献   

8.
《科学与无神论》2014,(3):F0004-F0004
《圣经》中的神为什么造出能犯罪的人?善良的神为什么让孩子们遭受苦难?善良的神为什么造了地狱?《圣经》中为什么有诸多矛盾之处?《保罗书信》为什么不提处女生育?《旧约》为什么不提“基督”?《圣经》中的信教者为什么压迫奴役妇女?  相似文献   

9.
<正>《圣经》中的神为什么造出能犯罪的人?善良的神为什么让孩子们遭受苦难?善良的神为什么造了地狱?《圣经》中为什么有诸多矛盾之处?《保罗书信》为什么不提处女生育?《旧约》为什么不提"基督"?《圣经》中的信教者为什么压迫奴役妇女?历史上,  相似文献   

10.
最好的证明     
佚名 《天风》2011,(11):62-62
在一座桥边,一位妇女坐在她设的水果摊后面,没有顾客时,她总是阅读那本她所视为珍宝的圣经。  相似文献   

11.
王芃 《天风》2003,(2):38-41
是否圣经中的每一段经文都可以直接拿来作为今天教会和个人的生活准则?我们应如何看待圣经中前后表达不一致的甚至是前后矛盾的经文?是否新约中的书信体书卷有一些属于它们本身的释经原则?提摩太前书第2章第9至15节,是我们在讨论上述问题,包括讨论妇女在教会中的作用等问题时必须面对的。教牧书信一直被视为教会的教会手册,其中的教训对教会有很深的影响。尽管许多圣经学者把教牧书信列为“后保罗学派”的作品,认为这段经文所表达的相对保守的妇女观不能完全代表保罗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新旧约圣经中有关"工作"的词汇的神学意义,指出了圣经中的工作伦理观对今天基督徒生活和灵命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向平 《天风》2004,(10):38-39
《圣经》是一个意义充满的文学宝库。《圣经》是一个思想反省的神圣资源。《圣经》是一部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史。《圣经》是全球化与本土文明的双向沟通的中介。  相似文献   

14.
《学海》2017,(5):157-164
旧约圣经是古代犹太人创造的经典,也是其信仰之源与生活之道。但在犹太人流亡欧洲时期,《塔木德》逐渐取代了圣经,成为犹太人信仰的基础,与圣经原典发生偏离。直到18世纪下半叶,以门德尔松为代表的德国犹太启蒙主义者为更好地融入西方社会,乃复兴民族文化遗产,试图唤起犹太人对圣经的兴趣,开始重译圣经。19世纪,一些欧洲犹太学者在欧洲现代圣经批评日新月异而犹太人对圣经知之甚少的语境下,倡导"回归圣经"。其意义既包括"回归圣典",即研读与阐释圣经文本;也包括"回归圣经时代",即复兴或重建圣经时代的某种历史与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15.
才德的妇女     
每年的三月八日 是国际劳动妇女节, 全世界各地的妇女都 热烈地庆祝自己的节 日。圣经中有大量的关于妇女的事迹和教训。箴言31章专门讲述到才德的妇女。新约中使徒保罗也曾几次讲述到妇女(提前2:9—15,提前3:11,提前5:2—16,多2:3—5),彼得也有论述(彼前3:1—6),这些经文都很清楚地阐述了才德的妇女必须具备的品德。  相似文献   

16.
才德的妇女     
程永龄 《天风》1997,(3):7-8
每年的三月八日 是国际劳动妇女节, 全世界各地的妇女都 热烈地庆祝自己的节 日。圣经中有大量的关于妇女的事迹和教训。箴言31章专门讲述到才德的妇女。新约中使徒保罗也曾几次讲述到妇女(提前2:9—15,提前3:11,提前5:2—16,多2:3—5),彼得也有论述(彼前3:1—6),这些经文都很清楚地阐述了才德的妇女必须具备的品德。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20,(3)
正对圣经的解释离不开对圣经本质的理解。圣经是文本,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本;圣经是"经",但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圣经"一词是对Scriptures、the Bible、the Holy Bible的中文翻译,包括旧约(Old Testament)和新约(New Testament)。当基督教的正典(Scriptures或the Bible)被翻译为中文的时候,翻译者用中文的"经"加以翻译,并加上一个修饰语"圣"字,以突出其神圣性。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18.
海外消息     
《天风》2015,(6)
<正>联合圣经公会:2014年圣经翻译创下新纪录联合圣经公会于2015年4月29日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虽然2014年翻译工作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挑战,圣经的翻译出版却创下了新纪录:51种语言的圣经在2014年翻译完成,惠及13亿人群。数据显示,尼日利亚和利比亚这两个去年遭受重创的国家,新发布的圣经中有31款是首次翻译,1000万人首次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来阅读圣经。报告还指出,2014年对于电子圣经图书馆的圣经数量具有里程碑意义,共新增200种语  相似文献   

19.
慕恩 《天风》2007,(12):48
众所周知,圣经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热爱文学的人,大多数都阅读过圣经,若要在文学上有所造诣.也需要阅读圣经。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正如整个大海都是盐一样,整本圣经都是诗。”可见,一个人若从小就能了解圣经的内容,那的确是一件极其有意义的事情。当然,作为一名基督徒更应对圣经爱不释手,因为它不仅包罗万象,更是上帝默示和教导人类的话语。  相似文献   

20.
晚明天主教传教士著书立说时将众多圣经故事译介入华,传教士所述圣经故事既是对《圣经》的片段式摘引与意译,也是西方教会文学东传的内容之一。《口铎日抄》记录了晚明艾儒略等传教士在福建的布道活动,其圣经故事讲述颇具"现场"意义,出于宗教传播的目的,传教士的讲述也不乏"断章取义"之处。从《口铎日抄》所述圣经故事的内容及其叙述策略可以窥见晚明传教士布道中如何宣讲圣经故事以及圣经故事传播中传教士与中国教徒的互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