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从马克思实践概念的价值维度看“人文关怀”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俞吾金和杨学功二位学者就马克思的人文关怀与实践思想等问题展开了一场很有意义的争论。本文是一个简要评议,所持基本立场是: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包含许多维度,其中首要的是价值维度,即把实践作为世界的价值本质、人的终极价值,亦即价值本体来看待。  相似文献   

2.
本文拟从社会发展的事实和价值两个维度,尝试对近代以来发展哲学的]变理路进行探讨,揭示社会发展问题的深层根源,理解马克思发展哲学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科学世界观与近代发展真理论主流以事实和价值两个维度对发展哲学进行界定,可以把发展哲学划分为发展真理论和发展价值论。这种划分并非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只是理论倾向性所体现的程度不同而已。如在马克思的发展哲学那里,事实维度和价值维度就是“一体两面”地统一在一起的。发展真理论的形成与近代科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由于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及其社会效应,自然科学成了近代…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诠释学实质上是一种权力诠释学,它滥觞于马克思的实践诠释学思想,强调实践活动的最本质的维度是政治维度,而政治维度的核心则是无所不在的权力.马克思的权力诠释学不是从抽象的、价值中立的理论态度出发去探索人的理解和解释活动,而是把实践活动,特别是政治活动的具体意向看作人的一切理解和解释活动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哲学家中,对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对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在苏联哲学家中也一样,他们正在进一步展开争论)。在这里的问题有如下一些:基础是什么?是否仅指生产关系?是否包括生产力?基础、生产方式、社会存在这三个概念有何区别及联系?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所组成的社会经济结构是社会的基础中的生产关系总和应怎样了解?是指该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诸要素、诸方面的总和呢,还是指该社会形态中现实地存在着的诸种生产关系的总和?什么是上层建筑?是仅  相似文献   

5.
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在当前关于马克思哲学的讨论中 :有谁不把马克思哲学理解为实践哲学呢 ?又有谁在驳斥别人关于马克思哲学的错误观点时 ,不指责他忽略了实践问题呢 ?然而 ,奇怪的是 ,人们很少对马克思的实践观进行寻根究底的思索。本文认为 ,长期以来 ,马克思的实践观一直被囚禁在抽象认识论的牢笼内 ,只有当人们自觉地把马克思哲学理解为生存论的本体论 ,并从这一新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其实践观时 ,马克思实践观的实质和丰富内涵才会清晰地展现出来。一 抽象认识维度中的实践观众所周知 ,在传统教科书关于马克思哲学体系———辩证唯物主…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文本中,"人的本性"(das menschliche Natur)与"人的本质"(das menschliche Wesen)是两个不同维度的概念,前者主要指人的自然属性,后者主要指人的社会属性。因此,无论是把这两个不同维度的概念混为一谈,还是用后者消解乃至代替前者,都不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的丰富内涵。在对马克思人的本性的解释中,一个悬而未绝决的争论点是,在马克思那里是否存在一个永恒不变的人的本性概念。为了消解这一文本解释中的争论点,本文首先对比分析了V.维纳布尔所代表的"人的本性的无限可变论"与N.杰拉斯所代表的"人的本性的永恒不变论"。相比之下,笔者发现,N.杰拉斯的观点更为符合马克思文本原义和思想主旨。不过,即使是N.杰拉斯的观点也止步不前,缺乏对类的存在(Gattungswesen)概念的哲学史、思想史的深度检讨。对德国古典哲学的进一步回溯表明:在马克思那里,黑格尔的《自然哲学》中的类(Gattungs)概念成为阐明人的本性问题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7.
客体主体化与价值的哲学本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价值问题,本是科学历史观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在深化对唯物史观的理解过程中,对价值理论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然而,有关这方面的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还不能说已经获致完满的解决。譬如: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于我们正确地界定价值的哲学本质、科学地理解价值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客体性与主体性之间的关系具有怎样的指导意义?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价值与评价、“是”与“应该”、价值观念与人的实践活动方式、思维方式的改变乃至整个社会变迁的关系?怎样从马克思的“活动的改交与人的自我改变的一致”的思想出发,揭示实践活动的对象化与非对象化这一内在矛盾的不断展开及其解决和价值的发生、发展之间的有机联系,进而探讨价值标准的更演的规律性和发展趋势,建构并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以指导改革实践?价值问题的探讨与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美学、伦理学乃至文化问题等方面的研究之间的有机联系是什么,如何运用马克思的“两个尺度”的思想,揭示真、善、美之间统一的现实基础,从而克服价值理论中的相对主义、实用主义而又不陷入绝对主义的窠臼?等等。从唯物史观的真理观与价值观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出发,自觉地将价值问题的哲学探讨与当代社会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既是理论服务于实践的需要,也是价值理论能否不断跃升层次的切实有效的途径。同时,亦应看到,价值问题涉及众多学科。因而,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对于科学地理解并有效地解决价值问题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了。  相似文献   

8.
在阿尔都塞的马克思著作研究中,多元决定和结构因果性这两个概念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通过考察阿尔都塞对这两个概念在理解马克思的“方法论”上的价值和应用的论述,来解释这两个概念。但这种研究方法并不认为在《资本论》或其他著作中,马克思实际上有一种具体的或明确的方法论。对我们来说,马克思主义中是否有方法论仍然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对于任何的马克思方法论的探讨,这些概念都是重要的。本文的任务之一就是表明,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中的贡献和“理论革命”不能简单地用方法论来描绘。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辩证法思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虽然对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做了诸多探讨,但其原本意蕴却在很大程度上被遮蔽了起来。深入文本语境会发现,马克思是在市民社会问题域中、在政治哲学意义上提出并厘定实践概念的,这要求我们应开启并凸显政治哲学的阐释向度:一是置于霍布斯、洛克以来的政治哲学理论脉络中,二是置于从市民社会到人类社会这个政治哲学的问题中对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予以全新理解。惟其如此,才有可能架起通往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桥梁,也才有可能真正洞见马克思哲学的思想内涵与理论实质。  相似文献   

10.
论实践维度的优先性——马克思实践哲学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是实践概念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在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中,实践不是一个边缘性的、偶尔出现的概念,而是马克思考察一切对象的基础和出发点。在马克思那里,实践维度不但优先于感性直观,也优先于理论态度和逻辑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