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现代美学是现代性与现代文化悖论的表征:一方面,以工具、目的及技术理性为主导的现代精神极大地侵占着人文价值的存在空间;另一方面,以启蒙与自由为典型的高度自觉的主体意识总是试图重新寻求并阐释人之意义与价值。后者可视为现代美学的化身,二者共同构成了现代性及文化悖论的钟摆平衡运动。赫勒从审美自律等方面,论证了现代美学存在的合法性和矛盾性;继而认为,作为现代美学的表意方式和内在运行结构,“历史哲学”与“艺术批评”相互对立制衡,有着不可改革的内部矛盾且构成了现代美学的悖论。针对当代审美趣味价值与艺术品个体化、多元化及动态化的存在事实,赫勒主张用“艺术品的尊严”取代“艺术自律”,认为只有与人发生本质关联时,艺术才具备存在的合法性,艺术价值才可能彰显,艺术是人对意义的追寻。以上论调充分体现了赫勒美学思想的强烈人道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2.
"文艺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中国学者在文艺理论研究领域里的独特贡献,其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则深深根植于整个中国现代美学发展史中。这门学科充分反映了新时期文艺学、美学的发展趋势,揭示了文学艺术自身的审美规律,同时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已经日益为学界所接受。对文艺美学的产生背景、研究现状及前景进行论析,对文艺美学学科自身的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生态园林美学,是研究以人为本的现代城市生态风景园林多维空间艺术景观造型的审美特征和审美规律的一门多边科学。生态美学是一种追求人与自然双方作为审美参照的科学,它不把人与自然看成对立面,而是看成相互交融的整体。人在自然中生活的有诗意,有着审美的预约,同时,自然也因人的维护而提供给人类以诗意的生活环境,这是人们得以诗意栖居的美好理想。把城市的园林建设纳入到生态美学的视野之下进行研究是学科发展的需要,更是我国现代城市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在西方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已有近100年的历史,但现在仍然是一门不成熟的学科,还处在"前学科"与"潜学科"阶段.  相似文献   

5.
刘福智 《美与时代》2006,1(1):22-25
艺术和科学各有其个性,又有着共性。“鉴赏美学”课程则是从审美的角度探讨艺术和科学,展示人类两大文化领域的共同美。这是一门崭新的美学课程,也是一门崭新的美育和素质教育课程。不过,它既不属于探讨美的原理和规律美学,也不属于诸如技术美学、工程美学、建筑美学之类的实用美学,可将其定位于对艺术美与科学美进行比较和鉴赏的一种推陈出新的美学学科。  相似文献   

6.
本文的总主题是作为一门学科的美学的未来可能性。今日审美反思的若干尚处于萌芽的类型在未来的关键发展,对于美学自身在明日可能的发展新方向具有重要的影响。具体而言,本文有关相当新的审美反思可能给美学带来的未来可能性,而新的审美反思的产生与美学和伦理学传统组合的仍成问题的关系不无关联。这一目标与其说是对这些成问题的关系的标准理解进行批评,不如说是进行补充。本文的立足点主要是美学的而非伦理学的。笔者在这里的建议是,美学的某些新方向可以看做产生于我将称做的"再语境化",对于这种特殊的审美反思,我们不仅要从今日狭隘的学术角度去理解,也要从明日广阔的全球角度去理解。  相似文献   

7.
感性认识始终是鲍姆嘉通“美学”概念的核心.而他也始终认为感性认识的完善是美学的目的.在鲍姆嘉通看来感性认识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独特的方式.关于感性认识的认识不仅可以形成一门科学,更重要的是他认为我们应该完善这种独特的看待世界的方式,学会以审美的目光打量这个世界.美学的目的或者美学本身都是对人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时间并不如哲学长,但在哲学初始之际,人们的审美意识就已然存在并随着哲学的进步而进步。儒家、道家与古希腊的哲学流派虽然分属于东西方,在思想的表现形式上有不同之处,但是他们的思想也有许多相同之处,比如儒家力求通过"仁"来达到和谐,道家追求的是通过"道"的感悟达到超脱尘世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毕达哥拉斯则通过"数"来实现和谐,柏拉图则是以形式求得真善美的统一。可见,中西方的美学虽然发展步伐不一,但在人类迈入文明之初,哲学中所包含的美学思想是共通的,可以为现代美学所用,以使美学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城市美学”,迄今没有准确而权威的定义。这个学科是近年来随着城市研究的兴起,学者把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流行一时的“美学”与城市研究相结合而出现的。如果说传统美学由于从西方舶来,还保留着相对清晰的学科边界的话,那么“城市美学”由于城市研究本身学科交叉、范畴庞杂的特性,难以界定它的界限。于是,似乎人人都可以来谈论城市美学。官员们手握重权指点江山,以城市美学的名义拆掉旧城街区和历史建筑,建起高耸、单调的现代住宅,或者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水体和植被,建起无人踏足的城市绿化带。开发商们也以城市美学的名义争相建造千奇百怪的奇葩建筑。许多不严谨的学者,把原本属于规划学、建筑学、社会学、经济学的学科内容东拼西凑弄到一起,冠以城市美学的名号。如果城市美学还想成为一门严谨的不可替代的学科的话,它必须有自己稳固的学科基础,聚焦于学科的核心问题,即城市的美学问题。城市美学不能包罗万象,否则“美”字大可以去掉,那样城市美学就失去了自身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10.
如果从王国维写《红楼梦》评论开始算起,那么中国人对西方美学的研究和介绍已有近一百年的历史。但是,真正把西方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从它的历史发展、人物  相似文献   

11.
张文莲 《美与时代》2006,3(7):60-61
设计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它是探讨设计领域中美学问题的一门应用美学,它把美学应运于生产技术领域,使美学与技术达到和谐统一。设计美学思想古已有之,但设计审美问题的真正提出即现代设计美学,是在工业革命后,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物质逐渐丰富,人们对粗陋的机器产品日渐不满意,工业产品的审美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产生的;同时,无数美学先辈对之不倦研究,为现代设计美学的产生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近日拜读邓绍秋先生的新著《道神生态美学智慧》(延边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深受启迪。生态美学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门研究人与自然、社会之生态审美关系及人自身动态平衡的美学学科。邓先生将生态美学与道神美学思想联系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可见邓先生在生态美学研究方面具有探索创新精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群体之一,肩负着人民的希望。但由于受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美学知识,审美能力偏低,审美追求个性化、时尚化,审美价值观念淡薄,审美生存总体呈边缘化、碎片化式发展。为此亟需为之提供营养,以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美学作为理论依据,能给大学生以坚持真我、认知自我、自主独立的审美生存启示。  相似文献   

14.
"审美主体"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它的生成是一个历史的、现实的过程.在美学史上不乏美学家对审美主体作出理论上的诠释和规定,但直到康德为止,其理论内涵才被真正确立下来.本文试通过对康德美学的四个契机进行的具体分析,从中得出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所必须恪守的原则,即非功利性、无概念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共通感,这些原则为审美主体的确立以及审美主体的自律具有理论上的奠基意义和实践上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美学作为当前大学教学体系中重要的一门,由于其学科自身的特性,加之教材的相对滞后以及教法的相对单一等因素造成的问题日渐显现.运用"问题意识"对美学课程进行审美化的教学以加强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地改变学生对美学的偏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服装作为一门实用艺术,即通过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来综合反映一定时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审美特征与审美认知,现代婚纱作为服装的一种特殊样式,其外在形式在需符合婚礼这一特殊场合的审美需要的同时,其内在文化的显现也极为重要。同时相对应的,对禅宗美学文化在婚纱设计中的把握和欣赏,也需通过对婚纱设计的创新设计来赋予全新的精神内涵,以此来展现现代新娘的独特气韵。因此,此文先对婚纱的发展历程和禅宗美学进行探讨,探索现代婚纱这一融合了中西时尚和审美艺术的服装样式如何在禅宗文化的冲击下进行创新,最终达到样式审美和文化审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叶云 《道德与文明》2017,(6):155-160
共通感是人文主义传统中的重要概念,它虽出现于古罗马,理论渊源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伦理学。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共通感表现为苦乐感,指人们在城邦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恶是非的好恶感。由于它的共通性,其中蕴含了一种规范力量,要求我们的行为和别人保持协调。伦理德性正是在这种共通感中形成的。但由于实践活动并不存在严格普遍的规则,故而一切伦理判断都是对个别事物的鉴赏。在此审美过程中,明智之人又在修正、补充和发展着共通感。如是,共通感、伦理德性和明智始终存在着诠释上的循环。  相似文献   

18.
试论自然哲学的学科建设吴国盛1自然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有着漫长的历史,但在我国当今的学术界,自然哲学并未被当作一门学科对待。原因很复杂。我国的近代科学事业本来起步很晚,关于自然哲学的专门研究更少,谈不上形成一门学科。1956年制定的我国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将“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简称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作为一项纳入其中,标志着这方面的问题已构成了一个学术领域,需要专门研究,但它毕竟只是一些“问题”,不太象是一门学科。后来,“自然科学哲学问题”被冠以“自然辩证法”的名称,名称一变,本来是一个问题域,现在倒象是一门学科,结果在规划书上写道,自然辩证法是介于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一门学科。就这样,自然哲学问题、科学哲学问题在“自然辩证法”名下得以研究讨论。80年代以来,从“自然辩证法”名下独立出了一大批分支学科,其中包括“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技术哲学”和“技术社会学’等,但“自然哲学”始终没有独立出来。这并不是说没有人研究自然哲学的问题,相反,在自然辩证法界,研究自然哲学问题的人占相当大的比例。自然哲学未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主要原因是,研究者们只研究自然科学中的自然观“问题”,不把它当成“哲学”来研  相似文献   

19.
关于老子学说中的美学思想,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有的文章甚至认为老子无关学,反对“美”,从不讲审美的问题。笔者以为老子、庄子等道家书中有其独特的审美观,这种道家的美学思想是道教艺术发展的主要理论依据,对于中国的美学思想也有重大影响。一、老子的审美思想老子《道德经》不是专论美学的著作,但其中也提出了道家对审美的思想。老子的审美思想不是从美与艺术同社会伦理道德的关系来观察美,而是从“道”的自然无为的观点,从个体生命如何求得自由发展的观点出发观察美的。这一点是与儒家美学思想很不同的,也正由于此,使得一部分人认为也  相似文献   

20.
张建军同志所著《科学的难题——悖论》一书(以下简称《悖论》),作为张巨青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科学方法论问题”和国家教委重点科研项目“科学方法论研究”的综合研究成果之一,最近由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欣读之余,很愿将这本颇具特色且很有学术价值的新著推荐给学界同仁和广大读者。悖论是一个长期困扰科学和人类思维助重大难题,也是一个涉及多门学科和哲学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