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介绍了现行法律规定下远程医疗的医疗损害责任,通过对远程医疗中的不同法律关系进行分析,指出医疗机构为远程医疗中的重要法律主体,其在医师亲自检查和注意义务标准等权利义务方面存在不同。进而展开远程医疗活动中的损害责任构成及责任分配的讨论,提出了在不同法律关系中医疗机构与远程医疗其他参与者对于远程医疗中医疗损害的责任分配方式。旨在帮助医疗机构明确自己的定位,推动我国远程医疗活动的医疗损害责任制度建立。  相似文献   

2.
2005年,在处于不可逆植物人状态15年后,特丽·夏沃(Terri Schiavo)最终被撤除生命维持措施。与医疗实践中的放弃治疗不同,特丽这根进食管的拔除经历了7年的时间,其中特丽对末期生命维持措施的预先指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此种预先指示行为不仅能够在法理层面得到辩护,也能够在宏观层面得到我国法律的支持。然而,如果特丽·夏沃案发生在我国,在细化的法律规定上,包括如何界定损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以及患者医疗决定权及其代理权等问题,是需要被注意和进一步思考的。  相似文献   

3.
患者知情同意权代理行使是医疗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相关法律存在规定原则性过强、与患者自主决定权之间存在矛盾以及对侵犯患者利益的救济途径不明确等不足。应从确立患者利益最大化原则、将知情同意权代理行使的相关规定具体化以及适度运用紧急避险原则等几方面完善我国的患者知情同意权代理行使制度。  相似文献   

4.
面对日益严重的医疗暴力,医生采取了以拒诊为代表的自助行为,引发了巨大争议。目前,我国法律对医师拒诊权的规定并不完善,不同解释方法下的法律解释甚至存在冲突,使其在判断拒诊行为合理性上的作用有限。拒诊权的合理性应与权利的道德基础相关。在医疗暴力时有发生的特定背景下,民众以道德直觉担心拒诊权被滥用进而使患者利益受损,是缺乏依据的。应当参考国外相关立法和伦理准则,结合中国国情,依照法律和伦理章程对医师拒诊权的条件、方式、内容和界限进行明确的规定,以充分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以保护患者知情权为视角,结合现行法律规定和医疗实践,从理论上探讨纸质病历的所有权、著作权、信息知情权、档案性质等法律属性.认为病历原件归患者所有是可取的制度安排,病历著作权应当归医疗机构享有,病案所有权具有不同层次,同时各项权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现行法律规定之下的紧急救治规则缺失调和患者生命权、健康权与知情同意权冲突的机制,对紧急情况的判定标准也不一,"不能取得患者近亲属意见"的解释依旧不明。此外,也没有相应机制保障紧急救治情形下的医疗欠费问题。为了完善紧急救治规则,有必要建立事先医疗指令制度,并以"不利因素比较说"为标准判定紧急情况,进一步再明确"不能取得患者近亲属意见"的具体内容。再者,为了有效解决紧急救治情形下的医疗欠费问题,提高医务人员因承担患者所欠医疗费用而降低的救治积极性,有必要建立征信机制和保险机制。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患关系发展的多样化、复杂化,以及法律对医生专家责任规定的疏漏,医生和患者都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因此,明确医生专家责任的法律属性,分析专家责任的构成要件,探讨责任实现形式,建立责任转移方式以及责任限制制度,对于明确医生的权利义务,缓和医患关系,稳定医疗秩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患关系发展的多样化、复杂化,以及法律对医生专家责任规定的疏漏,医生和患者都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因此,明确医生专家责任的法律属性,分析专家责任的构成要件,探讨责任实现形式,建立责任转移方式以及责任限制制度,对于明确医生的权利义务,缓和医患关系,稳定医疗秩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阳明心学理论中的"物"有四个含义。他首先从实践论的角度把"物"一般规定和总括为实践客体,即人的各种实践活动;实践客体的具体内容由实践对象、实践基础、实践条件组成:实践对象是"孝"、"友"、"仁"等价值观念,实践基础是爱亲、恻隐、好恶等感受所感受的价值事物,实践条件是山川草木等客观事物。"物"的四个含义分属存在和价值两个类型,即存在世界和价值世界。王阳明将价值从对存在的依附关系转变为并存关系是其心学理论建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法律抛弃了亲属拒证权制度,这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司法实践中的危害日益呈现.其实,亲属拒证权作为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证据规则,在中国古代法律以及当今的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立法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它不但契舍了自然法标准和刑法的期待可能性理论,而且蕴含着独特的人性关怀品格,彰显了法的人伦精神,具有普适存在的相对合理性和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周思 《四川心理科学》2014,(14):230-231
农村墓地使用权制度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农民死后“安身立命”的问题.保护农民的墓地使用权是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定纷止争,维护和平和创造社会财富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关于农村墓地使用权问题的纠纷越来越多,由于法律的滞后性,我国目前并没有对此问题做进一步明确的规定。尽管近年来国家问了防止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实行殡葬改革制度,即该土葬为火葬,但这一制度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墓地民事权利之相关规定的缺失,难以为墓主亲属维护墓地权益提供法律上的依据,上述事实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基地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基地的概念和主体、客体、内容也没有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其在私法体系中地位的缺失。在民事法律中对墓地的法律地位进行准确定位,已经成为处理我国当前有关墓地问题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我国流域水资源紧张,平衡上下游之间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利益冲突,构建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实属必要。一方面,环境伦理为构建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其自然价值理论为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提供了理论前提,环境正义亦是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核心理念;另一方面,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又须全面与环境伦理实现有效对接,将环境伦理作为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构造的基础和流域生态补偿司法实践的工具,同时其亦是社会民众自觉遵守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异种器官移植发展的现状和有利条件出发,分析社会各界在异种器官移植问题上形成的人体器官范围如何界定、安全性、社会伦理、动物权利保护等几大争论焦点;积极借鉴国外在异种器官移植方面关于安全性规范、动物权利保护等问题上先进的法律制度。最后,提出进一步发展我国异种器官移植的建议,一方面,要完善我国异种器官移植安全性法律规范,成立专门机构并健全器官准入制度和监督机制;另一方面,要明确相关的违约、侵权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的法律意识和建立人文医疗的服务理念,促进医学伦理和医事法律建设的进程,对医疗活动中如何理解和落实知情同意与保护性医疗制度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目前,在如何调节知情同意与保护性医疗的矛盾方面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因此,尊重患者的合法权益不仅体现医德和对生命的尊重,同时对于人文医疗与医患和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的法律意识和建立人文医疗的服务理念,促进医学伦理和医事法律建设的进程,对医疗活动中如何理解和落实知情同意与保护性医疗制度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目前,在如何调节知情同意与保护性医疗的矛盾方面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因此,尊重患者的合法权益不仅体现医德和对生命的尊重,同时对于人文医疗与医患和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务人员收受回扣的行为较为普遍。根据其情节轻重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或相应的民事责任。伴随着一系列规定的出台,我国目前在该领域存在的诸多法律问题得以解决。在梳理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现阶段仍然存在的一些残留问题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7.
医患关系危机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调整医患关系的法律制度存在位阶低、效力弱,调整范围窄、操作性差,执法不严、适用法律混乱,鉴定结论公正性低,医患双方守法意识淡薄等问题。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需要制定统一法典、扩大立法领域、重建医患纠纷解决机制、调整鉴定机构、建立医疗服务审计制度、加强司法审判与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18.
完善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由于公民社会保障制度在具体立法、司法存在立法不健全、层次低、法律实施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特别是基本医疗保障法律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制定和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法是医疗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务人员收受回扣的行为较为普遍.根据其情节轻重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或相应的民事责任.伴随着一系列规定的出台,我国目前在该领域存在的诸多法律问题得以解决.在梳理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现阶段仍然存在的一些残留问题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20.
对“家属签字”制度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云悲剧的发生,使《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的“家属签字”制度成为公众及法律界人士关注的焦点。“家属签字”制度受到道德和法律的双重拷问。从“家属签字”制度中潜在的法律推定出发,对“家属签字”制度的正当性依据、“特殊情况”下对患者的求生推定等六方面问题做些有益探讨,以期完善我国医疗管理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