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话语理论是以拉克劳、墨菲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他们在现代哲学,特别是20世纪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之后试图重构其哲学基石的理论尝试和结果。具体而言,话语理论是在当代言语行为理论,特别是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的基础上,结合后结构主义者德里达的解构思想,综合而成的一种哲学理论。它试图将“话语”(d iscourse)作为后马克思主义的基石,并服务其以“霸权”(hegemony)为核心的“政治本体论”。在拉克劳和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所有问题都可归结为“话语”。“话语”成了阐释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依据和理论参考。不仅…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拉康文本的阅读能够看到在其精神分析的理论构建中,其中l'autre(小他者)和L’Autre(大他者)这两个术语占据了关键的位置。但由于这两个术语由于单词一致而只是大小写的区分所造成了一定的迷惑性。鉴于对于这两者的区分是拉康理论中非常重要的区分,关键性地支撑着拉康的精神分析欲望的理论,笔者试着来一次对他者之路的欲望的追寻。  相似文献   

3.
大写他者的发生学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一兵 《学海》2004,(4):43-49
本文主要讨论了西方思想史上出现的他者 (他人 )学说的历史线索。作者认为 ,他者思想最早发端于一种存在论上的逻辑辨识 ,而后转隐为一种更深的神学指认和伦理学中的善恶双重他者。接着 ,文章分析了存在主义哲学 ,特别是海德格尔和萨特的他人理论 ,以及勒维纳斯笔下那种由无脸他人的面貌构成的大写他者理论。  相似文献   

4.
拉康是继弗洛伊德之后最具影响力的精神分析学家,他的欲望理论在其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拉康建构起全新的主体理论,他提出主体是无意识的主体,而无意识是像语言一样被结构的,是他者的话语。拉康还指出,主体总是一个言说性的存在,要通过言说行为来实现自身,主体的"实现"就是主体的欲望的实现,他运用需要、要求及欲望这一三元组的概念阐述了欲望主体。无意识主体与欲望主体从不同的视角探索了主体的命运。拉康进一步深刻地揭示出,对象a是欲望的对象也是欲望的原因。"人的欲望就是他者的欲望",欲望是在他者中被结构的,是由他者的逻辑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该文认为,“articulation”是拉克劳、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核心概念,它的基本意思是“链结”。该文从词源上考察了“articulation”一词的意义及其历史演变,并对其基本含义和特征做了深入的分析。该文认为,链接是理解后马克思主义的偶然性逻辑的核心概念。链接是发生在主体身份之间的,话语性的,偶然性的建构实践活动。但拉克劳、墨菲的链接虽然力图避免近代哲学的本质主义和还原主义,但却仍然避免不了其精致的“唯心”倾向和向上的还原论的嫌疑。我们对此要有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从他人到“他者”——拉康与他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有关他人的问题上,当代法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家、哲学家雅克·拉康(JacquesLaean,1901-1981),在批判“我思”哲学的基础上,结合精神分析独特的经验,并运用结构语言学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既区别于现象学、又不同于存在论的主张绝对他性地位的“他者”理论。本文拟从自我与他人、主体与“他者”及无意识与“他者”等问题出发,探讨这一绝对的“他者”理论是如何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拉克劳、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是反对本质主义的后马克思主义。这种后马克思主义承接了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予以后结构主义的改造,凸显出其偶然性逻辑。它把文化霸权链接的偶然性逻辑与话语理论进行贯通,在话语差异性与等同的交互作用中展开政治活动,在对抗前提下形成工人阶级霸权,这就是激进民主的社会主义规划。  相似文献   

8.
作为20世纪欧陆批判思想中被广为引用的理论概念,德波的盛景社会与拉康的想像秩序皆以"图像"为其概念性核心。但是它们的思想源头不同:德波的概念发展自马克思主义关于商品拜物教、物化与异化的论述;而拉康的想像秩序则来自精神分析传统,发展自其早年的"镜像阶段"理论。本文通过概念梳理与深度分析,致力于展示这两个概念各自的分析性-批判性力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它们内在的不兼容性,其表现为历史性视角与结构性视角的对抗。  相似文献   

9.
霸权(hegemony)(也译“领导权”)理论是后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拉克劳、墨菲的核心理论。自拉克劳、墨菲1985年的《霸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一书出版后,霸权理论在欧洲和北美都产生了很大的理论影响。拉克劳、墨菲的霸权理论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葛兰西的霸权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所以,人们有时也把这一理论称为“新葛兰西主义”。一、从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到新葛兰西主义拉克劳、墨菲在《霸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一书中详细地概述了其理论与葛兰西的霸权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差异。众所周知,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其对传统…  相似文献   

10.
论拉克劳、墨菲领导权理论的语言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拉克劳、墨菲在《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策略》中提出了一种以领导权为核心的激进民主策略,试图在迎合当代社会多样化发展的同时,保持马克思主义的激进性。应当说,这一研究代表了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新方向:从文化批判转向“现实政治策略”的建构。而这种“现实政治策略”建构的基础,对于拉克劳、墨菲来说乃是语言学。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揭示:语言学在何种意义上以及如何构成了拉克劳、墨菲的领导权理论的必要基础;这种领导权策略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策略的根本差异在何处;这种所谓的“激进的”政治策略的激进性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一拉克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