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所孕育的民俗节日活动也多彩多姿。您知道吗,我国的许多民俗节日,虽然本身并不是道教节日,但其节日的风俗与道教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民俗节日——春节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春节”是自西历(公元纪年)传入我国以后对旧历岁首第一天的称谓,在此之前人们称这一天为“元旦”(后将阳历的一月一日称元旦)。元者始也,初也;旦者晨也。所以,元旦成为一个充满喜气、热闹非凡的日子。谚云:百节年为首。因此,元旦(春节)是我国人民最注重,也是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  相似文献   

2.
漫话春节     
春节,就是农历的新年,是我国各族传统的盛大节日。古代把个一天称为“元日”或“元旦”。所谓“春节”,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在《后汉书·杨震传》中记载:“春节未雨,百僚焦心,而缮修不止,诚致旱之征也。”南北朝时则把春节泛指整个春季。由于阳历通称一月一日为元旦,为了区别,只好将农历的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相似文献   

3.
有一天,学生出了一个谜语让老师猜,谜日:“一院隔成两下,五男二女分家,两家打得乱纷纷,打到清明才罢。”要求:打一用具。这个原本很简单的谜语,一时让善于猜谜的老师“走投无路”。  相似文献   

4.
上海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师》1989年第6期“广说词”专栏“元旦”条的作者认为:“‘元旦期间’的说法也不能成立。就因为它只反映一年的第一天,所以没有‘期间’可言。”“如果兼指它前后一、二日,应该说‘元旦及其前后’、‘元旦及稍后’。”笔者认为这样“说词”是不妥当的,理由如下。一、汉语在用词方面有一种典型指称法,即在一定的话境中利用指称具体的、单一的概念的词来指称与  相似文献   

5.
吴兵  吴新望 《天风》2018,(5):8-10
耶稣见母亲和他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就对他母亲说:"母亲,看,你的儿子!"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经文:约19:25-27每年5月第二个主日,是一个属于所有母亲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歌颂母爱、赞美母爱,并以不同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感恩之情。虽然这个节日来自国外,但它超越了民族和国家的界限,成为了全人类的节日。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看人先看脸,看脸先看眼。”因为人的眼睛是心灵之窗,它最能反映人的情感变化。看报纸也是一样,按照一般习惯,人们首先要浏览报纸的标题,然后再根据标题来挑选所要阅读的内容。一条好新闻,如果标题平平淡淡,那就难以吸引读者;如果标题做得好,那就有如绿叶扶红花,给新闻本身增添了色彩。标题和新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标题是从新闻中提炼出来的,新闻离不开标题。那么,制作新闻标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这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准确性、鲜明性、概括性、生动性。  相似文献   

7.
酬金     
伍夫被控偷窃了一家体育用品商店。他找来了一位律师,要他替自己辩护。“可以,”律师说,“不过你得答应我两个条件:一是你要保证你没偷过;二是要付我100元酬金。” “第一条我完全可以保证。”伍夫说,“至于第二条──由于我手头现金不多,所以只能付50元,再加上一副网球拍、两只排球和三双滑冰鞋。您看怎样?” 酬金  相似文献   

8.
2001年元旦的到来,让无数人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之中,然而,这一天却让42岁的女工程师陈某不堪回首。 在这一天,她亲眼看到了刚14岁的女儿在家里与男同学亲热的场面。她的心碎了,当时气得没头没脑把女儿打了一顿,  相似文献   

9.
广州浪漫女孩刘颖有一天突发奇想,做个“吻”送给自己热恋的男友。于是她先在唇部涂好口红,然后印在一张白纸上,再把唇印扫描下来保存到电脑中,拿彩色打印机一打,一个漂亮的“吻”便做出来了。她又细心地在纸上做了一圈花边,写下两行字:“把我的吻给你,把我的心给你。永远爱你!”最后把这张纸过塑后送给男朋友。男朋友特别开心,表示会把这吻随身携带,思念的时候拿出来“甜蜜”一下,他还对刘颖开玩笑说,这个创意挺绝,我看你不如干脆辞职开一个个性小店, 就叫“浪漫唇吻”。  相似文献   

10.
挂钩之鱼     
乾隆下江南,望见江湖之上舟楫繁密,随口问道:“这么多的船去往何方?”身边一个随从答道:“回禀皇上,我只看见两条船。”“此话怎讲?”“一条叫名,一条叫利。”乾隆点头称是。林语堂先生在《说趣》一文中又加上了三条船:日权、日色、日趣。很符合中国人“好五”的文化心理,如果不怕拾人牙慧,我倒想再加上一个情字。这六只钓饵色香味俱全,任你出神人圣也难逃脱,更何况我等凡夫俗子?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15,(5)
<正>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今日报道》节目报道:4月5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说起清明节,祭奠先祖是重要内容,按照传统习惯祭奠先祖要用到祭品,随着这些年社会的发展,清明节祭祀用品也正在与时俱进,从汽车到别墅,再到苹果手机,清明祭品越来越时髦。众所周知,清明节从唐代开始盛行,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诗人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也流传了千年。在清明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举家出行,祭祖扫墓,表达对先人的敬重和  相似文献   

12.
巧妙的约会     
一次是小刘让我捎条给小李。我说不怕我看条子吗?他说尽管看。我一看那条子上写的是:“黄昏后,一点前去,洒水尽于奇木之上。”看过条子,我就想,“黄昏后”“一点前去”这不矛盾吗?“洒水尽于奇木之上”,这又是哪呢?可当我把条子给了小李,她一看,先对我说声“谢谢!”然后就会心的笑了。并说,这条子上写的是小刘与她约会的时间、方位和地点。还有一次是小李托我给小刘捎字条。那条子更绝,上边仅写一个“燕”字,我看后真如坠云里雾中,一片茫然。可谁知一入小刘眼里,人家就明白了。他也高兴地向我道谢,并说这是小李约他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跟随基督     
袁世国 《天风》2007,(2):10-11
“新”字在希腊文原文中是neos,特别指一个拥有“新的性情”或“新的人性”(不分男女)。在耶稣基督里更新变化就是行动起来。在听了呼召之后,就要同过去的生活彻底决裂。让我们跟随呼召立刻产生新的处境。保持旧的状态是不可能作门徒的——在本月的日历上,有一个光辉而重要的日子——1月1日,这标志着在每一个人的人生旅程中又增添了一道新的年轮。1月1日又称为元旦,“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是早晨,一天之意。“元旦”就是一年的开始,一年的第一天。从字面上看,“旦”字下面的一横代表波涛澎湃的海面,一轮红日正从海上喷薄而出,放射着灿烂的光芒,这个像形  相似文献   

14.
平常心     
苦与乐,美与丑,甚至善与恶,有时往往只是一种感觉,或者说是一种心境.当我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标准看待事物和问题时,便会有不同的结论.我们不妨先看两则故事.春秋时有个叫弥子瑕的,是卫国的嬖臣,很受宠爱.有一次陪卫灵公在果园游玩时,他吃到一个非常甜的桃子,吃了一半,想起了卫君,便把吃剩的桃子献给了卫灵公.卫灵公很高兴,赞扬他:“忘了自己吃过一半,还记着给我,真是爱我的好臣子啊!”但后来弥子瑕失宠,卫灵公便认为这是辱君的表现,把他治了罪.这就是“余桃啖君”的故事.还有一则是大家都熟悉的“邻子窃斧”.有个人丢失了斧头,疑心是邻人的儿子偷去了,察看那人的一举一动,无不象偷斧子的样子.不久他在自家的谷堆里找到了斧子,再看邻人之子,其动作、态度就一点也不象偷斧子的人了.  相似文献   

15.
只因喜欢     
我喜欢买烤馕,而且一买就是几个,并不是我爱吃烤馕,而是喜欢看卖烤馕的新疆大嫂。她先将烤馕一个一个摞整齐,而后轻搓一下打开塑料袋,将烤馕小心翼翼地放进去,双手轻拍、放气,而后再打个活结。找钱更虔诚,将一张张零乱揉皱了的纸币压平整了,再含笑双手捧上。  相似文献   

16.
我过去打网球时,常常站在球场的底线,只知道尽力击球。用那种方式打,我几乎是打一场输一场。一天,我弟弟斯蒂芬,建议我不要老站在底线,要我跑到网边,打得更具攻击力一些。我回答说,我不擅长于那样打。他说:“那你为什么不总结一下你老输球的原因呢?运动中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则:设法改变一场处于劣势的比赛。如果你现在的方法没有效果,就改变一下”。 弟弟的话确实有些道理,所以我决定试试。结果,我打网球的水平提高了,比赛变得更激烈,我和弟弟都获得了更多的乐趣。 回头看我的工作,我发现“改变一场处于劣势的比赛”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7.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说:“九十九步是一半,一步是一半。”这是个超数学的概念,但于生活、于人生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我国有一句俗话,叫“再掘一寸,就得黄金。”这也颇耐人寻味。我们要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就得有不断挖掘下去的精神。浅尝辄止,没有耐心,没有毅力,任何事业都只能半途而废。也常听人说:“坚持下去,就是胜利。”这话说得很好。其实,干什么事情都贵在坚持,贵在求索。不坚持,不求索,即使马上就能到手的宝贵东西,也会与之失之交臂。这在世界科技史上,有过很多深刻的教训。1826年,德国著名化学家李比西在读完法国…  相似文献   

18.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种节序风俗或节令风俗。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沿用传统,人们往往仍然称春节为“年”或“大年”,而专称公历新年为“新年”。按照历来的习惯,过年不仅包括除夕夜、元旦(即正月初一,又称元日),而且还要延展到正月初二、初三、初四,甚至到十五,称作“小年”。春节是炎黄子孙特别重视的节日,春节风俗覆盖于神州大地及海外华侨驻地。  相似文献   

19.
迷途的打醋人 买醋,我们这里叫打醋。故事发生在50多年前。这位打醋人按辈份,我得叫爷爷,有文化,是村里的明白人。一天中午,家里做菜需要用醋,这位爷便去打醋。 我需先交代一下这位爷家和醋店在村中的位置。我们任怀庄是丁字形村落,丁字的“横”是东西大街,“竖钩”往北伸,是南北大街,两条大街齐整通畅,好像人的躯干与伸直的双臂,架构相当和谐。 在这个村落中,这位爷家住在南北街北头路东,醋店在东西街西头路北。这样,这位爷打醋需出门往  相似文献   

20.
今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目之三是:铭记与忘记。说是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看了材料与作文题目。我不禁浮想联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