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和自我效能感与抑郁倾向的关系,并检验自我效能感在心理控制源对抑郁倾向关系上的中介效应。方法:随机选取350名大学生接受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和自评抑郁量表测量。结果:(1)相关分析表明,抑郁与心理控制源中的内控性呈显著负相关,与机遇和有势力的他人呈显著正相关,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内控性和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心理控制源中的内控性和机遇、自我效能感能够显著预测抑郁倾向。(2)中介效应检验表明,自我效能感在内控性对抑郁倾向的作用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自我效能感和机遇各自可以独立预测抑郁倾向。结论:自我效能感是内控性预测抑郁倾向的完全中介因素,自我效能感是机遇预测抑郁倾向的部分中介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学生闲暇生活自我管理与心理控制源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生闲暇生活自我管理问卷、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对55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闲暇生活自我管理总分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但在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②大学生闲暇生活自我管理与控制感的内控性呈极显著正相关(r=0.19,p〈0.01);与有势力的他人、机遇呈显著负相关(r=-0.202,r=-0.216,p〈0.01)。结论:大学生的控制源对闲暇生活自我管理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乐观人格、自我和谐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方法:采用生活取向量表修订版(LOT-R)、自我和谐问卷和心理控制源量表对28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的乐观人格与自我和谐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大学生的乐观人格和自我和谐与心理控制源各因子之间呈显著相关;内控性和机遇对乐观具有预测作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和机遇对自我和谐有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的心理控制源能显著地预测乐观和自我和谐。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266名中小学生为被试,研究了学习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与自我监控学习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1)自我监控学习行为与表面型学习动机有非常显着的负相关,与深层型学习动机有非常显着的正相关,与成就型学习动机无显着相关;(2)自我监控学习行为与成功归因的内控分数成正比,但与失败归因的关系不大;(3)自我监控学习行为与自我效能感有显着正相关关系;(4)学习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是影响自我监控学习行为的几个重要的内部因素。  相似文献   

5.
未来时间透视与生活事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进 《心理科学》2002,25(2):233-233,232
时间,象用符号表示的旅行,是用生活事件划分的。人的心理时间总是与他的具体活动、思想和想象相联系的。一些研究发现,被试者的未来时间透视与其已有的事件经历和控制经验相关,也与其预期的个人未来生活事件相关。我们的研究揭示了未来时间透视的特点及其与控制观的关系.但生活事件对未来时间透视的影响如何,国内尚未见有关文献报导。研究未来时间透视与生活事件的关系.对了解人们的现实生活方式、成就动机等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本研究旨在讨论未来时间透视与个体经历过和期盼的生活事件的关系及其年龄特征。  相似文献   

6.
运用认知测验法和问卷法,综合考察了167名学习不良儿童和161名一般儿童的认知发展、学习动机和家庭资源的特点,结果表明:与一般儿童相比,学习不良儿童认知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对于较简单的认知能力,其年龄差异显着,而对于较复杂的认知能力,年龄差异较小;学习不良儿童的学习动机显着低于一般儿童,但其学习动机与其认知水平呈显着的正相关;学习不良儿童的家庭资源配置与一般儿童相比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心理控制源在特殊教育教师工作要求与职业倦怠间的中介作用.方法:整群抽取252名特殊教育教师接受量表测量.结果:(1)工作要求与职业倦怠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2)相关分析表明,工作要求、职业倦怠与心理控制源之间呈显著相关;(3)心理控制源在工作要求与职业倦怠间起着中介作用;独立的中介效应检验中,三种控制源(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机遇)在工作要求与职业倦怠间都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综合模型中,工作要求主要通过有势力的他人这一中介与职业倦怠产生联系,同时也与职业倦怠间存在直接效应.结论:心理控制源是工作要求预测职业倦怠的部分中介因素.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心理控制感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祚山 《心理科学》2004,27(5):1100-1102
本研究采用《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内控性、有势力他人和机遇量表》对3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控制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在SCL-90中至少有一个因子得分大于或等于3分的占学生人数的25.33%,在性别和年级之间心理控制感和心理健康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正常成人常模;父母的文化和职业等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和心理控制感水平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与心理内控倾向者相比,心理倾向于外在控制的人正性情感少,负性情感多,精神症状多,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  相似文献   

9.
采用青少年时间态度量表、成就动机量表和学业拖延问卷,对 73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旨在探究时间态度与学业拖延的关系,揭示成就动机在时间态度与学业拖延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过去消极、现在消极和未来消极与学业拖延呈显著正相关,过去积极、现在积极和未来积极与学业拖延呈显著负相关。(2)过去消极、现在消极和未来消极与成就动机呈显著负相关,过去积极、现在积极和未来积极与成就动机呈显著正相关;成就动机与学业拖延呈显著负相关。(3)成就动机在现在消极与学业拖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未来积极、未来消极与学业拖延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教师职业倦怠与归因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教育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检验归因对教师倦怠的影响。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与归因问卷调查170名中学教师。结果表明,中学教师的情绪倦怠程度并不高,但仍有一定比例的教师体验较严重的倦怠状态;内控性与机遇两个控制源与倦怠3个维度之间的相关达到显著水平,权势只与去个性化维度之间的相关达到显著水平;并且,只有内控性与机遇显著地预测了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大学生羞怯量表、被他人容纳量表、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和欺负问卷测量了369名大学生,探讨社交回避和被他人容纳在羞怯与受欺负之间的作用。结果表明:(1)羞怯、社交回避和受欺负三个变量彼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这三个变量与被他人容纳均呈显著负相关;(2)羞怯不仅直接影响受欺负,也通过社交回避-被他人容纳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受欺负。  相似文献   

12.
国家青年排球队员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黄希庭  毕重增  夏崇德 《心理科学》2004,27(6):1296-1299
运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自我价值感量表对13名国家青年排球队运动员的研究表明,国家青年排球队运动员的整体时间管理倾向与大学生没有显着差异;自我价值感显着高于常模群体,具有较高的自我价值感水平;相关分析发现,时间监控观与总体自我价值感和一般自我价值感之间的相关显着,时间监控观与社会取向的家庭自我价值感、时间管理倾向的三维度与个体自我价值感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多重回归分析发现时间监控观对总体自我价值感和一般自我价值感具有直接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初中学生的知识观与学习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学习者的知识观、学习观又称“认识论”.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以初一下半学期学生为被试,分别从“机械-辩证”、“零散-联系”以及“接收-建构”和“零散-整合”的维度,分析了被试对知识和对学习的看法。结果发现:1.被试在知识观、学习观上开始表现出辩证的、联系的、建构的倾向,但还不够充分。2.知识观的“机械-辩证”与学习观的“接收-建构”之间以及学习观的“接收-建构”与“零散-整合”之间具有显着的正相关(P<0.05).3.一般智力水平与知识观之间表现出较显着的正相关(P<0.05或。05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受欺负状况与心理控制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研究采用自陈问卷方法,考察了108名中学生的心理控制感与受欺负状况的关系。结果:在生活外控、社交内控、受身体欺负上,男高于女。高中生受身体欺负比初中生少,而未知控制更多。受社会性欺负与外部控制有正相关。受言语欺负与社交外控、生活外控、外部控制有正相关;与社交内控、躯体内控有负相关。受财产欺负与外部控制有正相关。外部控制对受社会性欺负、言语欺负和财产欺负有预测作用;躯体内控对受言语欺负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早期依恋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简称ASD)儿童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以及未来的社会融合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从北京、青岛、郑州、武汉、无锡和赤峰市等地28所融合幼儿园中筛选出来的210名ASD儿童及其母亲进行施测,考察母亲的依恋风格对ASD儿童母子依恋的影响,以及母亲教养方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总体而言,ASD儿童与母亲之间的依恋关系总体状况良好;轻度ASD儿童的母子依恋水平显著高于中度、重度ASD儿童;(2)母亲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与ASD儿童母子依恋均呈显著负相关;母亲关爱、鼓励自主与ASD儿童母子依恋均呈显著正相关,母亲控制与ASD儿童母子依恋呈显著负相关;母亲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与母亲关爱均呈显著负相关,与母亲控制均呈显著正相关;(3)母亲关爱在母亲依恋回避与ASD儿童母子依恋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母亲关爱、母亲控制在母亲依恋焦虑与ASD儿童母子依恋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杜刚  吕厚超 《心理科学》2017,40(1):96-102
思考未来对个体现在行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以1002名初、高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究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业成绩间的关系,以及时间管理倾向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学业成绩高低分组在未来时间洞察力各维度和时间管理倾向上差异显著。(2)未来积极、未来坚持、未来清晰和未来计划与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未来消极和未来迷茫与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业成绩呈显著负相关。(3)未来消极对学业成绩具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未来消极还通过时间效能感间接影响学业成绩;时间管理倾向在未来迷茫、未来清晰、未来坚持、未来计划和学业成绩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四种社交类型大班幼儿内外控制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了“同伴提名法”和访谈问卷法,对北京市区三所幼儿园的6个大班幼儿进行了社交类型与内外控制点的研究。结果表明,大班幼儿的内外控是稳定的,支持了麦克尔(Mischel,M.)的实验结果。受欢迎型幼儿在内控点上人数占优,被拒绝型幼儿在外控点上人数居多。在日常生活选择中无论成就感还是失败感幼儿的外控得分要显着高于内控得分,但在失败感上内控得分显着高于在成就感上的内控得分。幼儿对教师的教育活动评价具有公正性,把成就和失败都归因于教师的居多。在他人具体评价时幼儿更易于倾向内控。  相似文献   

18.
当代民众信仰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心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当代民众的信仰状况及其相关因素,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745名天津市民进行测量。结果显示:不同类别人群在信仰追求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物质信仰、伦理信仰与年龄有显著的正相关,精神信仰基本上不存在年龄差异。精神信仰和国家社会信仰与文化程度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而物质信仰、伦理信仰和宗教信仰均与文化程度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精神信仰和国家社会信仰与社会安定意识呈正相关,物质信仰和宗教信仰与社会安定意识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组织学习动力与行为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原献学  石文典 《心理科学》2004,27(6):1393-1397
通过对1074名各类企业员工和管理者的组织学习微观动力的测试,从宏观组织层面探讨了组织学习动力与组织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组织学习动力与组织学习行为相关显着。其中,组织学习动力中的“组织协调”因素对组织学习行为诸维度呈显着正相关,“交互性”因素对组织学习行为中的合作长远性和合作整体性维度呈显着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的文化取向、自我概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李祚山 《心理科学》2006,29(2):423-426
对成、渝两地228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试,探讨大学生不同的文化取向和自我概念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文化取向以水平集体主义取向为主;年级、性别和家庭经济收入状况对幸福感均不产生影响;自我概念的各因子除与情感平衡呈显著负相关外,其他均为显著正相关;垂直个人主义文化与负性情感呈显著负相关,与情感平衡呈显著正相关;心理自我、生理自我和水平集体主义对生活满意度指数A和B有显著的预测效应;社会自我、自我批评和水平个人主义对正性情感有显著的预测效应,心理自我、自我批评和垂直个人主义对负性情感有显著的预测效应,心理自我、垂直和水平的个人主义对情感平衡有显著的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