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品格和威望,不是任何强权所能树立,也不是任何强权所能诋毁的。这没有墓志铭的石碑,它的碑文早已深深地镌刻在龙尾村百姓的心中……--《山中,那十九座坟茔》中的一段话李存葆同志的小说--《山中,那十九座坟茔》是继《高山下的花环》之后又一部引人注目的文学新作。作者以中国社会主义特定的历史阶段为背  相似文献   

2.
在人生的征途上,并不都是径情直遂的坦途,还会遇到矛盾冲突的十字路口。有的通往正义的巅峰,有的导向邪恶的洞口,何去何从,客观形势迫使人们必须从道德上作出某种选择,从而实现一定的道德目的。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现象,在小说《山中,那十九座坟茔》中,通过彭树奎这个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对于我们研究、探索“文化大革命”中伦理道德的变异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3.
漫谈游坟     
探望坟茔,历来为各族穆斯林所重视。每逢已故亲人们的周年、忌日,或者在睡梦中梦见了他们,大都要去到他们的坟茔探望和悼念。不少地方的回族习惯又称“游坟”为“走坟”。《古兰经》中提到:“竞赛富庶,已使你们疏忽,直到你们去游坟地。”(102:12)《圣训经》中记载:“艾布胡赖勒的传述:‘穆圣探望母亲的坟茔时,哭了,周围的人也哭了。他说:我恳求真主准许我为我的母亲求恕饶,真主没有准许。我又恳求真主准许我探望我母亲的坟茔,真主准许  相似文献   

4.
廖永芳 《天风》2005,(8):31-31
三福音书都记载了鬼入猪群的故事,在这里,被鬼附的人“住在坟茔里”、“昼夜常在坟茔里和山中喊叫,又用石头砍自己。”这人真是活得很痛苦,很可怜。他对当地的人也造成了恐惧,因为他样子极其凶猛,甚至没有人能从那条路上经过。人们无法医治他,制伏他。“他常被人看守,又被铁链和脚镣捆锁。他竟把锁链挣断,被鬼赶到旷野去。”对于这样一个可怜的被鬼附的人,主耶稣医治了他,为他赶鬼。使他“穿着衣服,心里明白过来”。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然而这些加大拉人却是“害怕”,“全城的人都出来迎见耶稣,既见了,就央求他离开他们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正一、元郭氏世祖坟茔碑中的消经~(1)文字1984年版的《泉州伊斯兰教石刻》中收录了一方"元郭氏世祖坟茔"碑,碑刻首行有文字如图。该书认为此碑碑额正中部阴刻一行波斯文,译文为:"一本·库斯·德广贡·纳姆"。~(2)2005年补充修订的《泉州宗教石刻》照录碑额文字为:  相似文献   

6.
公羊学论略     
周予同先生曾经指出:“中国儒教的经典里有两部怪书:一部是《周易》,一部是《春秋》。”①同样是“怪书”,但它们在今天中国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命运与影响,简直存在天壤之别,不可相提并论:自80年代兴起“《周易》热”以来,关于易学的各种文献资料及其研究成果,可...  相似文献   

7.
解放前,我也曾经读过还珠楼主所著《蜀山剑侠传》《青城十九侠》等宣传“成仙得道”故事的小说。当时在报纸上,也屡屡有某些青少年迷上这些小说,而上山修道,最后发现是骗局的报道。 《蜀山剑侠传》《青城十九侠》里所讲的故事是很有趣的,主旨当然是“劝善惩恶”。不过,书里所讲的神功异能却是假的,是还珠楼主编造出来的。但是,  相似文献   

8.
《自然辩证法》是一部物质本体论著作,是唯物地而又辩证地阐述物质本体的哲学著作。说得更明确一点,《自然辩证法》是“对自然界本来是怎样就把它理解成怎样,而不去添加任何外来的东西”的科学。同时,《自然辩证法》又是一部物质认识论著作,是唯物地而又辩证地了解对自然物质认识过程的哲学著作。它说明:人类是怎样在改变自然界的实践中描述和反映自然界的,是怎样经由抽象上升到具体,逐步把握自然物质运动的各种形式的。因此,《自然辩证法》基本上是一部物质一元论著作,是一部物质本体论和物质认识论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著作。这就是这部著作的理论实质。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1982年“十九号文件”《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的问世并非偶然,而是经历“十年文革”浩劫之后对我国宗教问题进行历史省思的结果.从政治文化背景来看,“十九号文件”发布于“真理标准大讨论”之后不久,它体现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敢于冲破禁区的实践勇气,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辩证看问题的立场和方法;它是新中国诞生以来宗教研究的最重要理论建树之一.在当今变化多端的国际社会背景下,重读“十九号文件”,更加感受到其高瞻远瞩的眼力与宏大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0.
游坟之感悟     
游坟俗称走坟,它是穆斯林悼念亡人的传统习俗之一,与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扫墓”同属一理。游坟起源于真主的使者穆罕默德圣人。伊本阿巴斯的传述:穆圣经过麦地那的坟茔,他就面向坟墓说:“坟茔的人们啊!祝你们平安,祈求真主恕饶你们和我们,你们是先行者,我们将是后继者。”(《塔志圣训经》1册381页)艾布胡莱勒传述:穆圣拜谒他母亲的陵墓,他哭了,周围的人们都哭起来。他说:“我请示真主允许我给我的母亲求恕饶,真主没有答应。我又请示真主探望她的坟墓,真主答应了我。所以你们可以游坟,因为游坟能教人警惕死亡。”(陈克礼译《圣训经》上册301…  相似文献   

11.
何光沪 《天风》2009,(7):45-46
《论语》是一部越读越有味道的书,圣经也是(卡尔·巴特说圣经里有一个“奇妙的新世界”)。两部书对照起来读,就更有味道了。  相似文献   

12.
e、文体。一部《拉封登寓言》如果是默感之作,那显然是因为它按照“寓言”的文体规律说出了它想要说的话。因此,无  相似文献   

13.
《圣经》是基督宗教的经典巨著,也是一部伟大的 文学作品。自中世纪以来,在西方世界有“惟一的书” 和“书中之书”的称号。从世界文化史上看,一千多 年来没有第二部书能够像它那样对西方文化产生过那 么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圣经》与世界上许多信仰基督 宗教的民族至今仍有着密切的联系。《圣经》包括《旧 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大部分(天主教在《新经》 和《古经》之外还包括《次经全书》)。《旧约》共39卷, 分成四类:古经、历史、文苑和预言。其中“历史”12 卷,写的是以色列民族的形成与兴衰的…  相似文献   

14.
三、《古兰经》中比喻的特色(一)目的明确众所周知 ,《古兰经》是一部欲将人类“从重重黑暗中引入光明”(14 :1)的辉煌典籍 ,其根本精髓是劝戒人类走“正路” ,而《古兰经》中的比喻的明确的目的性与其相一致。《古兰经》云 :真主的确不嫌以蚊子或更小的事物设任何譬喻 ;信道者 ,都知道那是从他们的主降示的真理 ;不信道者 ,却说 :“真主设这个譬喻的宗旨是什么?”他以譬喻使许多人入迷途 ,也以譬喻使许多人上正路 ;但除悖逆者外 ,他不以譬喻使人入迷途(2:26)在这《古兰经》里 ,我确已为众人阐述了各种比喻 ,人是争辩最多的(…  相似文献   

15.
我们基督徒很关心人们信不信上帝和基督。如果对方信上帝和基督,我们就认他或她为“自己人”,否则他或她就不是“自己人”。至于一个人信的是怎样一位上帝,怎样一位基督,我们就不大问了。 但是只要我们细读《圣经》,我们就知道,《圣经》里有很多经文要帮助我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上帝观  相似文献   

16.
对子女应爱之有当向华《新华日报》曾载:《“黄小妹”三考对象》,说姑娘小黄前去相亲,见了对象,单刀直入,连出三题:“你读几年书?”“怎样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棉花生了棉铃虫用什么药治?”考得那小伙于无言以对,小黄就此“收兵”告辞。她对介绍人说:“他一没...  相似文献   

17.
郭健 《中国道教》2001,(5):38-40
《西游记》不仅是一部文学名著,同时还是一部阐述“金丹大道”(即内丹术)的“丹经”,这在文坛上至今虽仍知之甚少,但对于道教内丹研究者来说,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不少研究者都公认:《西游记》是借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来阐述“金丹大道”的。但作者具体是怎样把取经故事和“金丹大道”融为一体的呢?对于这个问题却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西游记》是借故事中的一些角色或物品来指代内丹术语,因此比一般丹经更复杂、更隐晦,更难看懂。 在《西游记》中,有的角色或物品的内丹学含义作者有明确…  相似文献   

18.
《成实论》是一部小乘佛教的论书。《论》中主要是批评了说一切有部观点。本文从二个方面分析了《成实论》对有部理论的批评。一是破有部的“法体实有”的主张,立自己的“无自体性”思想;二是破有部的“五位七十五法”,主要破“心数法”,强调“心差别”的思想。《成实论》在理论上一方面接近了大乘般若假名真空的思想,另一方面又在心性理论上,继续走小乘的路数。此外,《成实论》还谈到了印度其它宗教和部派佛教的思想,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八苦不苦     
人有了希望与理想。生活在我们面前是如此的绚丽多彩,很多人就是为了心中的那一份希望、那一份理想而活着的,尤其是在逆境之中。我认识~位名叫伍大希的教授,他是闻一多的学生,(最后一次演讲》的整理者,在国民党的云南监狱里,听过他演讲的一位监狱长的女儿爱上他并与他一齐私奔,一共同的志向使他们坚定地走在一起……1957年,在《湖南教育》担任总编的伍大希被打成右派,投入监狱,直到1979年才释放重新安排工作,他是怎样熬过二十年的生活的呢?—一他说,“是希望”。——一个人一生中不能走近希望或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还有什么…  相似文献   

20.
在《路边野餐》《八月》这两部影片里,导演们都用时间意象去阐释梦的意识,两部影片都在某种"真实的"环境中营造了一个梦境,在这个梦境里,幻想与现实随时切换。导演毕赣和张大磊正是用这种时间处理的方式形成了他们电影的独特风格,他们用电影告诉观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上代人的梦终究会被时代的洪流吞没,而这些梦将永远留在那灿烂的岁月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