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2 毫秒
1.
苏杭 《中国宗教》2023,(4):36-37
<正>近年来,我国宗教界积极倡导和开展崇俭戒奢活动,各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合发出《关于崇俭戒奢的共同倡议》,倡导传统美德,反对不良风气;倡导环保实用,反对贪大求奢;倡导修身养德,反对奢靡之风;倡导简约适度,反对铺张浪费。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少欲知足是佛教倡导的重要理念。提倡崇俭戒奢,发扬佛教优良传统,是在新时代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全面从严治教、实现中国佛教健康传承的必然要求。本文立足佛教教理教义中对人类欲望的解读,探索以佛教中少欲知足的理念来实践崇俭戒奢和佛教中国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依原始佛教以及中国佛教禅宗的思想,职业不仅作为一种谋生方式,具有"个人义务"和"社会义务",而且更具有佛道上修行的宗教意义,所以佛教的职业伦理体现了职业的必要性、谋利和终极意义。必须建构与弘扬"佛教知足经济学",以应对当今世界流行的贪欲经济学。"知足经济学"的节俭、知足、布施以及财富分配具体方法等,体现出佛教在财富问题上的智慧及其特有的宗教意义。  相似文献   

3.
《法音》1986,(2)
“默朗”,俗称传召,意为发愿或祈愿。有默朗钦摩和充曲之分,即传大召和传小召,意为大祈愿法会和会供法会。默朗钦摩,始自公元1409年(明永乐七年),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始祖宗喀巴所创办。宗喀巴,系青海宗喀地方人(现青海塔尔寺),青年时期游学前后藏,广学显密教法。为维护佛教戒律,针对当时藏传佛教的流弊,倡导僧尼必须少欲知足,严守禁戒,从而深受地方政权的帕主、阐化王扎巴坚赞的崇敬。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振兴佛教,严明戒学的目的,宗喀巴于明永乐五年(1407)同扎巴坚赞商议,决定于1409年藏历元月在拉  相似文献   

4.
《法音》2007,(2):22-22
时下流行佩带水晶、翡翠玉雕的佛像护身符,而且有“男带观音女带佛”的说法。佛法是人类文明最珍贵的精华,对东方文化及文明有深远的影响,佛法的广大无边,平等圆融,通上彻下是最有用的,而提出的药方是:人人要平心静虑,快乐不在外界,幸福在自我心中,唯有透过静思熟虑,少欲知足,舍己为人,自己才能快乐,一切苦恼才会熄灭。  相似文献   

5.
佛寺与生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修正“人类本位主义”的思潮,可以从佛教中寻找答案。伟大的释迦尊者的佛学思想,为解救人类的危机,针治时弊,开有药方,有挽回劫难的智慧。从自然生态角度考虑,人们不仅仅停留在减少几吨垃圾,杜绝几处污染的简单认识上,有必要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审视自身。佛教的慈悲、缘起、平等、八正道、少欲、惜福的思想,对当今开展的“环保”工作有着重要启示性作用。如果从有形的佛寺文化角度认识自然生态,佛教传播的载体———寺院,无疑是环境保护的典范。寺院园林有一定的公共性。寺庙对广大的香客、游人、信徒开放,往往是朝山进香和风景…  相似文献   

6.
德光 《法音》2024,(1):66-70
<正>戒律,是佛教信仰与实践的基石,不仅能够规范个人言行,降伏内心烦恼,也能保持僧团的清净与和谐。戒律的传承与弘扬,对于佛教的延续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佛教戒律中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让人们少欲知足,这与中华民族勤俭惜福的传统美德不谋而合。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以来,经历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融合、创新的历史过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这一过程被称为“佛教中国化”。佛教中国化不仅体现在理论层面,也体现在实践中。  相似文献   

7.
人们在对佛教的认识上,长期以来存在一种偏知偏见,就是将佛教与宿命等同相待,即认为佛教就是宿命论。并由此将佛教认为是迷信、愚昧、落后,也由此派生出一些不公正的认知。笔者深感此种偏见既违反客观事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幸福是一种选择。我认为,幸福亦是一种心情,它是一种知足、淡泊、随遇而安,乐己所乐的心情。  相似文献   

9.
周清波 《佛教文化》2007,(3):120-122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走遍华夏大地的名山古寺,游人常见一尊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弥勒佛布袋和尚,整天乐哈哈地笑迎四方游客。它不仅是作为佛教造像而为后人所景仰,更因为他形似疯癫、乐观知足、容忍世事的形象,而被众多的艺术家所青睐。  相似文献   

10.
宗山 《佛教文化》1997,(4):21-22
佛教有没有属于自己的宗教乐舞呢?佛教徒大都曾听过佛教的梵唱,有的人甚至也学过。坊间也有不少在贩售佛教的梵唱和标榜为佛教乐音的录音带。就佛教的乐曲来说,基本上应是没有问题了。那么,佛教有没有属于自己的宗教舞呢?有人认为佛教没宗教舞,因为戒律禁止出家众观乐舞。况且也没有听过或见过佛教的宗教舞。但有人却认为,许多佛教团体在举办活动时,不都安排有乐舞的表演吗?像是由妇女组成的团体,在舞台上模仿著佛菩萨的手势,摇曳、摆动著典雅的舞姿。包括出家人、佛教徒在内的观众们齐起欢乐。再者,许多佛教的壁画,不就存在有…  相似文献   

11.
唐代密宗大师不空,其思想中包含着极具密教特色的护国思想。不空的密教护国思想,融合在他的密教体系之内;通过对护国思想的实践,直接推动了唐代佛教尤其是密宗的繁荣发展。通过对不空护国经典的传译、护国思想的基本结构、护国实践的展开与基本类型以及护国思想与实践的历史影响等进行系统地梳理和分析,认为不空的佛教护国实践无论是对唐王朝政治统治的扶助,还是对佛教本身尤其是密宗的发展,以及对佛教社会化、民间化的促进,和对后世佛教护国实践的发展都有很大地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2.
佛言祖语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诸大众五百声闻、十千菩萨恭敬围绕。时舍卫城有一菩萨,名曰善顺,已于过去无量佛所种诸善根、承事供养,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住于大慈,心不瞋恚&住于大悲,弘济无倦、住于大喜,善安法界&住于大舍,苦乐平等。节量时食,少欲知足,常为众生之所乐见。恒以五戒及八斋法,于某城中怜愍教化,然后复劝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慈、悲、喜、舍,清净梵行。尔时善顺菩萨为令众生见佛闻法,与诸人众前后围绕,将诣佛所。时天帝释以净天眼见此菩萨,住上精进,行头陀行,具净尸罗,…  相似文献   

13.
“欲”字之又是希求,“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唯识论》五)。希望获得快乐,努力追求快乐,这就是人的欲望。一股认为佛教否定人的欲望.否定人世间的快乐,这是失之于片面的,山是人们误解佛教为“悲观”、“消极’的一个原因。事实上,佛教既不否定快乐,也不否定人类追求快乐的欲望。避苦趋乐.是人的本能,也是人之常情。佛陀出世,宏法利生.正是为了让人离苦得乐。对于人类追求快乐的欲望,佛教是如实认知,善加引导。这就是佛教对欲望的基本态度。一、佛教对五欲入生的认识一般世问学问认为.人类乃是一种“社会性动物”…  相似文献   

14.
荆三隆与邵之茜在2005年第3期《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上发表《谈佛典阐释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文章说,佛学经典是佛教哲学、佛教文学与艺术、佛教建筑和佛教活动的文字载体和理论依据,是佛教思想文化联结社会生活的纽带。佛典阐释的研究工作不只是对佛教理念的阐发,也是对传统思想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佛典阐释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现实意义,对佛学及其经典的阐释性研究,不局限于学术和文化研究的范围,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密切相关,与社会的和谐、进步相辅相成,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作者认为,佛典阐释在和谐社会构建中…  相似文献   

15.
菩提比丘  释振冠 《法音》2019,(10):61-63
正气候变化,是人类有史以来面临的最大、最紧迫的危机。这种危机已不是通过开发新科技可以解决的简单策略问题。其所面临的是对构成全球经济价值体系根基的挑战。气候变化的危机,使人类具有了两项具体的道德义务:一方面是迅速采取行动,以防止至今仍频繁发生的灾难;另一方面是破解造成气候变化的深层次结构性的根源,此则要求建立新的社会体制以及美好生活的新范式。这种新体制与新范式,则需要遵循佛教教义中显然易见的、具备普世性价值的道德伦理准则。而其中首要者,即佛教倡导的智慧、慈悲、布施与知足的精神。  相似文献   

16.
佛教认为在无始时万物是平等的,即在时间开始时是平等的,而一旦人们开始“行”(无明缘行)就造成了不平等,所以要实现平等就要改造人们的行为。在改造人们的身心与言行上,佛教提出了“八正道”,这就为平等的实现提供了内在的保证。从改造内心来实现平等正义正是现代伦理所缺乏的内容,对此佛教无疑可以提供很多可供借鉴的内容。在拨开无明的妄见的遮蔽后,佛教认为众生是平等的。佛教认为有情众生在修行解脱上是平等的,这就在最大范围内保障了个人选择权力和努力成果。佛教的平等观还要求我们要有一种“平等智”,以觉悟之心平等的对待万事万物…  相似文献   

17.
《法音》1986,(6)
据悉,今年四月二日,在汉城举行了“设立世界佛教法王厅准备委员会事务所开院式”,由南朝鲜人担任“准备委员会委员长”。所谓“世界佛教法王厅”被称作是一个“具有类似罗马教皇厅职能的佛教组织”。中国佛教界对此事深表关注。我们认为筹设所谓”世界佛教法王厅”以凌驾于各国佛教组织和佛教徒之上,不符合佛教平等教义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1984年第一期《西藏研究》刊登了中国佛教协会理事、著名藏族学者才旦夏茸教授撰写的《藏传佛教各宗派名称辨析》一文。文章就汉语中有关藏传佛教宗派名称的习惯叫法作了辨析。关于不能同意称藏蒙传佛教为“喇嘛教”之见作者指出:“正如汉族地区自古盛行的佛教即称佛教才合乎本意而无争端一样,藏传佛教,汉语也应称佛教;或冠以地名,称西藏佛教;蒙传佛教则称蒙古佛教。我认为这样命名根本无错。”作者还指出:由于喇嘛教这一错误的名词,使现在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藏族喇嘛们对佛法进行了许多改革和掺混,把藏蒙传佛教看成不同于佛教的“喇嘛教”,“是佛教的异类”。作者说:“这是绝不能同意的。”关于不同意称佛教宁玛派为“红教”之见文章说,藏传佛教宁玛派的称呼是西藏佛教后弘期开始的。那时班智达牟迪及大译师仁钦桑  相似文献   

19.
十字架是景教典型的文化符号,天使形象也是基督教的代表性标志。洛阳景教经幢上端左右簇拥十字架的人像图形,究竟是佛教"飞天"还是景教"天使",长期未定。本文通过比较辨识,认为景教经幢上两对人物造型虽与佛教随舞飘动的"飞天"有相似感,但可能出自洛阳当地惯于雕刻佛教艺术的工匠之手,最关键是景教粉本上"天使"形象走样失真变成了类似"飞天"。笔者认为,景教传教士不会轻易放弃神学立场改变中心形象与外在文化符号,不会套用佛教"飞天"形式去新造神祗,倘若景教符号也用佛教标签那无疑是宗教传播的失败,所以天使不可能被飞天替代,"华化"不等于"佛教化"。  相似文献   

20.
从印度河文明开始,简要论述佛教哲学中的语言学转向。认为前佛教时期至少存在二期语言学转向,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都分别经历了语言学转向。佛教传入我国也是经历一次语言学转向。佛教由我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家,也是经历了语言学转向。现代,随着佛教在西方的传播,佛教正在经历一次最大的语言学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