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一生所达到的人生成就的最后评述,其真谛是"从心之仁,不逾礼",即自觉于规矩,这是真正的自由。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但绝不是牺牲内心去迎合不合理的社会规矩。孔子"从心所欲"所意味的自由,非随心所欲,而是自觉自愿行礼为仁、立德顺天,在此过程中"从心所欲,不逾矩",真正地达到了礼与仁的合一,达到人与天的合一;在这种天人合一中,人实现真正的自由,即无论人做什么,都符合天地的根本原则——德。  相似文献   

2.
"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进入化境的重要文献依据,后人往往依此句来讨论儒家的自由观念.在后儒的理解和诠释中,"从心所欲,不逾矩"实际上是要求人们将社会礼法内化成自己的信念,并以此涤除不合礼法的欲望,使自己的欲念全在礼法当中,从而感觉不到礼法与内心要求的冲突.这种"自由"是不去挑战世俗礼法的心灵自在,它蕴含着牺牲自己内心来迎合不合理的社会规矩之危险.当然,它也意味着,在现实生活中,个体难以脱离具体的历史情境追求无所顾忌的个人自由.  相似文献   

3.
“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进入化境的重要文献依据,后人往往依此句来讨论儒家的自由观念。在后儒的理解和诠释中,“从心所欲,不逾矩”实际上是要求人们将社会礼法内化成自己的信念,并以此涤除不合礼法的欲望,使自己的欲念全在礼法当中,从而感觉不到礼法与内心要求的冲突。这种“自由”是不去挑战世俗礼法的心灵自在,它蕴含着牺牲自己内心来迎合不合理的社会规矩之危险。当然,它也意味着,在现实生活中,个体难以脱离具体的历史情境追求无所顾忌的个人自由。  相似文献   

4.
孔子通过总结和反思,抓住以往文化的核心精神,使其明确而自觉地展现了出来,这就是"仁"的精神,开辟了内在的生命世界,挺立起个人独立的人格。与此对应,也就形成了外在的人文世界。从历史评价来说,孔子超越了以往时代以礼为标准的历史评价而转化为以仁为标准的历史评价。从历史的意义与价值来说,仁作为个人的自觉精神,在成己成物两方面展现自己,使生命自觉地融入到宗族的延续中,融入到人文世界的传承中,使历史化为自觉的生命绵延,成就起自觉的生命史观。从历史规律与模式来说,孔子总结以往人文世界运行的规律,体悟到人文世界的因革损益,并对当下及未来人文世界的发展趋势作出了预测和价值规范。  相似文献   

5.
赵彧  高岩 《管子学刊》2013,(3):59-61
“和”之历史,源远流长。循其本源,“和”源自“觫”,初文指古代一种和声乐器,后引申为调和、应和之义。随时代之发展,“和”由音乐之适度相和渐而被提升至伦理及哲学高度,孔子正是继承了西周以来“和”之含义,提出“贵和”思想。本文旨在通过追溯“和”之渊源,探索“和”含义之流变,揭示孔子以“仁”、“礼”致“和”的“和为贵”思想,发掘其宝贵益义。  相似文献   

6.
张才圣 《孔子研究》2023,(5):75-84+159
孔子思想之“共同体”意涵,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仁”“和”“礼”是孔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核心、实践理想和实现途径。孔子“共同体”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主要包括:国际合作要坚持“和合思维”,反对因文化差异导致的排他主义;全球治理要倡导“仁政思想”,反对以武力威胁解决争端;国之相交要遵循“底线原则”,拒绝利益至上的利己主义;倡导“和而不同”的发展模式,推动全球治理的合理变革以及维护国际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克己复礼"并非孔子的首创,但他常以此阐发其"仁"的学说,可以说孔子的"礼"就是使天下仁义,它本质上是一种"仁"的存在。同样是讲礼,荀子与孔子相比已经有了显著的不同。孔子言语中的礼、法概念是疏离的,而礼、仁概念是切近的。荀子固然也有一些重视礼的言论,但他对法同样津津乐道。荀子主张"隆礼重法",甚至有时候援礼入法,有时候更是抛开礼专讲法。韩非排斥"仁",剥离"礼"的外壳而阐扬其"法、术、势"理论,主张"一行其法",建构起了比较完备的法治学说体系。  相似文献   

8.
孔子不仅从正面对仁的内涵作出了规定,还从否定的方面对仁进行了规定,即通过"不仁"和"鲜矣仁"来彰显仁的标准和境界。从否定的方面来看,仁的内涵和标准可以表述为:其一,仁不含任何功利的目的;其二,仁不能仅满足于洁身自好;其三,仁排斥任何虚饰。凡不符合这三条标准的思想和行为,可称为"鲜矣仁",即不符合仁的精神实质,尚未达到仁的标准。从否定的方面探讨孔子对仁的规定,可以为理解仁的思想内涵、指导人们"为仁"、"求仁"提供一个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熟仁”观念,源于孔子。孔子的“熟仁”观念,充分突显熟仁之实践境界,一种对于成人之道的独特理解;并且孔子的“熟仁”观念在透过《诗经》的照观里,令我们看到孔子的“熟仁”辨识(包括后儒的阐释发微)无疑深化了“熟”作为中国文化一个极富意蕴的概念在孔子的这种“熟仁”观念中对于中国人“成人之道”的特定理解和独特智慧。  相似文献   

10.
"孔子问礼"案涉及"助葬巷党"、"适周观庙"等多次问礼之行。先考巷党问礼类文献源自战国《曾子问》单篇本,辑入《礼记》《家语》等传本;又适周问礼类文献源自战国《观周》单篇本,辑入《儒家言》《家语》等传本。次考适周问礼类文献之疑肇端在《史记》之讹,二类史事并非同时而必有先后;再考证孔子盖在31、32或34岁在鲁巷党问礼,在43至46岁适周洛邑问礼。故此二类材料既非伪本,也非孤证无征,而是由周至汉源流足征的孔氏学派文本;二类史事既无矛盾,不可默证为伪,而是以东周礼制典籍可证的早期儒家史料。  相似文献   

11.
从人学的视角看孔子“仁”之学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认为 ,孔子思想从其本质来说是实践性的人学。本文从人学的视角 ,从四个方面对孔子提出的“仁”的学说进行了规定和梳理 :一是对待“仁”的态度 ;二是“仁”的价值内涵 ;三是“仁”的表现方式 ;四是“仁”的实践价值。“仁”的学说构成了孔子人学思想的价值核心 ,它既是一种原则 ,又是一种方法 ,同时还是一种理想境界和价值目标。“仁”的学说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内在原动力之一 ,成为儒家人学思想中永恒的“不灭之火”。  相似文献   

12.
奂平清 《学海》2014,(4):24-32
受多元文化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对费孝通的"多元一体"、"和而不同"与"天下大同"的思想和理论,人们有许多认识与解释上的偏差,如强调"多元"、差异或"不同",而忽略其理论中"一体"与"和"的方面,这种误解与曲解,不仅造成认识与理论上的混乱,对现实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也有不良的影响。对于这些认识与解释上的偏差,需要以高度的理论自觉意识加以厘清和批判,以促进民族之间、国家之间和文化之间关系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儒家自由裁量的两个道德原则是"仁"和"礼",前者是普遍主义的道德裁量原则,后者是特殊主义的道德裁量原则.儒家借"仁"和"礼"的道德裁量原则彰显仁政和仁德,维持传统社会的宗法等级秩序."仁"和"礼"的裁量原则使传统司法陷入泛道德主义的流弊,成为法吏恣意枉法、出入人罪的腐败渊薮.通过梳理"仁"和"礼"的道德裁量原则在传统司法中的消极影响,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法文化,把握其本质所在,以作建设法治社会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4.
成德成圣是孔门教学的核心内容。孔子成德思想的内容和逻辑进路以孔子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最为概括而精要。在孔子思想中,成德成圣的逻辑进路,是"道"→"德"→"仁"→"艺"还是"艺"→"仁"→"德"→"道"?宋儒朱熹与近人钱穆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与可比性。在孔子的成德思想体系之中,"志道"居于最高层次,"据德"是"志道"的基础和根据,"依仁"则是"据德"的主要途径,"游艺"则是居于最底层,是实现前三者的入手处。孔子之学为"下学上达"之学,他自述的进学、成德之历程正是这一学宗的生动体现。"道"、"德"、"仁"、"艺"四目在层次上是有高低的,是按照"道"→"德"→"仁"→"艺"之高低次序而列。与其"下学上达"之学宗相符,其成德进路应为"艺"→"仁"→"德"→"道"。这是一个从"实"走向"虚",从"现实"走向"理想境界"(达道)的"下学上达"的成德进路。  相似文献   

15.
“述而不作”之于孔子——一个阐释学角度的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述而不作”作为孔子对待精神遗产的基本观点 ,涉及到“礼”和“道”、历史与哲学两个层面。孔子非常重视“述” ,但实质上并没将“述”和“作”视为冲突。尽管他认为“道”已经给定 ,但仍强调主体的积极介入。从《论语》中的阐述来看 ,“述而不作” ,其重心已转为“述”中之“作” ,每个人的“作” ,人的鲜活存在构成了“历史”、“真理”鲜活的存在。在纳入性的理解和发散性的阐释中 ,孔子更为赞赏后者。“述而不作”导致“我注六经” ,而“我注六经”的实质却多有“六经注我”。“托古改制”的方式在中国历史各个阶段、各个方面频仍使用 ,阻力较小 ,其渊源可追溯到孔子这种“述而不作”的论述与实质  相似文献   

16.
宗超 《孔子研究》2016,(5):27-33
孔子之教,实乃人格之教,以教人求"仁"为最大教义。孔子"仁"的思想源于他"对人性的自觉",即:人性即"仁",它本身就充分自足、尽涵万物,赋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量,故终可与天道合一以"成仁"。孔子之教立足于这种自觉,以教人"下学而上达"为主要内容,欲人于"博文约礼"之中自达"知天命"之境,自悟得"性与天道"的高深道理。孔子以典范人格的身教为教育之最有效的教育手段,而其本人正是最佳典范,他以身作则地为此作了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17.
论孔子“仁”学的人本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仁"作为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德目,其所具有的人本意蕴并非不言而喻、不证自明."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强调把人当人看,对社会各阶层都应持有起码的平等的同情心和爱心,"仁民爱物"意味着这一关爱之情由人类向自然万物的推及."仁"不远人、"为仁由己"、"推己及人"强化了人的道德自主和社会承担意识,同时彰显了中国文化的现世追求和内在超越的品格;"克己复礼为仁"标志着中国文化由神本向人本、由外向内的转型,它的首要意义在于对于人的发现,在于唤醒人类的"同类意识",在于凸显人的反省和自觉,将其从整体上理解为牺牲自我、人的独立人格的丧失、人的异化有失公允.  相似文献   

18.
孔子之“兴”有三义:在根柢上是源于“心”的创造力量,在性质上是“善意”不已的冲动,从存在状态看是道德生命的活动。“兴”开启了“诗”与“仁”对接的思想通道,确立了“孔子诗学”的内在依据。“孔子诗学”是孔子儒学的一种哲学形态。“兴”从横向、纵向上撑开了“孔子诗学”的思想体系。“兴观群怨”是一种与“风”“雅”“颂”不同的思想结构,是对儒学人生意义的全幅涵盖。“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道德生命的形成与实现历程。“兴”提升了“孔子诗学”的道德理境,赋予了孔子儒学一种诗性智慧,开创了儒家诗学思想又一经典阐释传统,此即“孔子诗学”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赵祥禄 《孔子研究》2012,(3):117-124
孔子依据"仁"而自觉地作圣贤工夫以发展完善其道德人格,并"践仁知天",达至与宇宙万物为一体的人生境界;康德依据绝对命令而禁绝种种感性欲望之诱惑,从而纯化道德之动机而彰显理智世界之人格。孔子与康德的道德人生观虽在德与福如何一致等问题上存在不同,"仁"与"绝对命令"自身也有一定不足,但它们都强调了对人的尊重和关爱,彰显了人的道德生命和内在的人格世界,体现了一种超越的、终极的人生价值追求,这对于越来越"物化"的现代人而言具有重要的警醒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人生终极的理性自觉——儒家“命”的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命"的观念认为在人生历程和结局中,存在着某种非人力所能左右的、超越的客观必然性。这是儒家思想中超越的理论层面上的终极关怀的理念。儒学在其历史发展中,对"命"的观念不断作出洋溢着人文精神的诠释:认为"命"之超越性就内在于人的气禀和德性之中;"命"之必然性实际上是在生命源头处的偶然性和在终点显现的一次不可逆性;按照伦理、物理地生活——"尽人事",就是"命"的实现。凡此皆显示,儒家的人生终极关怀充盈着理性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