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元认知监控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元认知研究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中非常活跃的一个领城。它主要有两种研究类型,一种主要以元认知知识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个体关于自己或他人的认识活动、过程、结果以及与之有关的知识来探讨元认知的有关问题;另一种主要以元认知监控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个体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的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行为来探讨元认知实际监控活动的心理机制与活动规律。  相似文献   

2.
认知操作背景下在线元认知调节能力的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黎坚  张厚粲 《心理学报》2006,38(3):342-348
利用认知任务为载体,对在线元认知调节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了在线元认知调节的跨任务一致性和规则特异性。实验采用字母记忆与跟踪击键两种任务作为在线元认知调节的载体,通过逐步增加“提示线索”,观测个体在任务作业上的“成绩”(字母作业任务)或“成绩提高量”(跟踪击键任务),以此作为评价在线元认知调节能力的指标。结果发现,随着认知任务中潜在规律线索数量的增加,被试能够通过在线元认知调节过程提高其认知作业水平;被试通过认知任务与追述报告分别反映的在线元认知调节水平具有一致性;在线元认知调节一方面具有跨任务情境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具有规则发现的差异性。因此,基于认知操作为背景的元认知评价方法能够较好地评估在线元认知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3.
元认知与5大人格因素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姚志强 《心理科学》1999,22(1):85-87
1.前言1.1元认知及其研究最早提出元认知概念的是心理学家弗莱维尔(Flavel J.H)。他认为,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种成分。元认知知识是个体有关认知活动系统的知识;元认知体验是伴随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元认知监控是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察、控制和调节。元认知实质上是人对认知括动的解悟和反思,是自我意识在认知活动中的体现,是认知主体对其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  相似文献   

4.
探讨初一年级学生工作记忆和数学成绩的关系,检验类比推理的中介效应以及元认知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以205名初中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以N-back任务、自编的数学类比推理任务和《数学元认知问卷》测查工作记忆、类比推理、元认知,并收集最近两次的大型考试数学成绩。结果表明:数学成绩与工作记忆、类比推理、元认知均显著正相关;类比推理对工作记忆和数学成绩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工作记忆既对数学成绩有直接影响,也通过类比推理对数学成绩产生间接影响;元认知对类比推理的中介作用具有调节效应,元认知调节了中介过程的后半路径,元认知得分增加,则类比推理对数学成绩的影响减少。结果表明,数学工作记忆通过数学类比推理影响数学成绩,其作用随着数学元认知能力的提升而减弱。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元认知逐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并对心理咨询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元认知(Metcognition)一词最早出现自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拉威尔(J.H.Flavell)在1976年出版的《认知发展》一书。弗拉威尔在该书中指出,所谓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1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2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元认知的实质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学习策略训练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张履祥  钱含芬 《心理科学》2000,23(1):103-104
1前言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学习规则和方法,它是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和具体运用。学习策略系统包括两个子系统:外显学习策略和内隐学习策略。前者,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使学习有效的行为即学习规则和学习方法。如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应用和总结考试等学习环节的学习规则、方法或技巧。后者,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来指导自己的注意、记忆、思维过程的技能,以及制定计划、选择策略、监视调节学习过程的技能。即内隐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自我…  相似文献   

7.
研究试图探讨青少年学习适应行为的认知机制以及大五人格特质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采用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量表、大五人格简式量表及元认知问卷对广州市985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学校、年级因素在元认知总分、学习适应行为上均存在显著差异;(2)学习适应行为与元认知、大五人格各维度均存在显著相关;(3)大五人格各特质在元认知与学习适应行为的关系间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元认知的本质与要素   总被引:110,自引:0,他引:110  
汪玲  郭德俊 《心理学报》2000,32(4):458-463
该文就元认知的本质和要素进行了探讨。文章首先对已有的相关观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将元认知的内涵界定为“个体对当前认知活动的认知调节”,并确定了元认知活动的三要素,即元认知技能、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论述了每一要素在元认知活动中的作用,并以元认知三要素关系示意图描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气质特征与元认知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宏如  沈烈敏 《心理科学》2003,26(2):377-378
1 前言气质是一个人固有的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早期曾有学者调查发现大学生气质特点的掩蔽、改造、发展明显地带有社会环境、社会政治生活的历史烙印。元认知是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知识的能力 (Flavell,1976) ,其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气质的积极特征是提高学习质量和促进智力发展的强大动力。气质影响着个体的认知方式 ,气质在稳定性、向性等动力方面的自然特征对人们认知策略、自我监控和自我意识有直接作用 ,所以 ,气质肯定会对元认知的影响很大。有学者把气质看作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10.
元认知思想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程素萍 《心理科学》2002,25(3):377-378
元认知是由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弗来维尔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它通常被定义为任何以认知过程与结果为对象的知识,或是任何调节认知过程的活动。其实质就是一个人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尽管元认知术语使用的历史并不悠久,但元认知实质的思想却渊源流长。纵观其历史演变,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相似文献   

11.
学习不良儿童的元认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元认知指有关认知过程的知识和对认知过程的调节。在学习不良领域,元认知理论无论在对学生内部加工问题的理解上还是在开发帮助学生获得学业成功的教学方法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回顾了这一领域的研究之后,指出一些基本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未来的研究应围绕这些问题的解决展开,进一步揭示学习不良儿童元认知机制,整合认知、动机和情感因素,致力于将学习不良学生培养成自我调节的学习者。  相似文献   

12.
研究采用经典的执行功能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任务,通过自由报告法让被试对每次分类反应进行元认知监测、控制,以探讨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元认知控制、执行功能在元认知监测对认知操作输出(奖惩分数、正确应答比例提高指标)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1)执行功能指标中完成分类数、错误分类数、非持续性错误数、持续性错误数指标在元认知监测与正确应答比例提高之间的调节作用显著;(2)元认知监测在较低的执行功能水平上具有促进作用,即,当执行功能水平较低时,有效的元认知监测可以提高认知操作的输出成绩。研究结果支持元认知监控是与动机有关的、有意识的调节控制,为从理论上厘清元认知监控与执行功能的关系提供了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3.
以227名大学二年级理科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学习策略在思维风格与数学学业成就关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在等级制风格与数学学业成就关系中起完全中介的作用,而资源管理策略在等级制风格与数学学业成就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2)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在整体性风格与数学学业成就关系中起部分中介的作用,而资源管理策略在整体性风格与数学学业成就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3)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在开放性风格与数学学业成就关系中起部分中介的作用。(4)元认知策略在等级制风格与数学学业成就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在开放性风格与数学学业成就间的中介作用都是相对较大的。  相似文献   

14.
近20年来,元认知(metacognition)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人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元认知理论,试图对人的认知与学习过程作出更为深入的探讨和解释。在许多认知活动中元认知都起着重要作用,这些活动包括口头信息交流、口语理解、阅读理解、写作、语言习得、知觉、注意、记忆、问题解决、社会认知和各种形式的自我控制、自我指导等等。本文主要谈:在教学背景中,对元认知的含义及其结构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记忆研究的新领域——元记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七十年代认知心理学家提出元认知概念以来,许多心理学家对元认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作为元认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元记忆研究也应运而生。与元认知概念相似,心理学家把人对自身记忆过程的认识称为元记忆。具体说,元记忆包括对记忆规律及记忆策略的认识;记忆过程的监控与调节;自我记忆能力的评价以及对影响记忆过程的内部与外部因素的  相似文献   

16.
元认知监控作为元认知的核心成分,是内隐程度较高的心理活动。研究采用认知操作法,以MasterMind游戏任务为载体,从执行功能中认知灵活性的角度,探讨了元认知监控的内部机制。结果发现:元认知监测对元认知控制的作用受到认知灵活性的调节作用。对于高认知灵活性的学生,元认知监测水平越高,元认知控制越好;对于低认知灵活性的学生,元认知监测水平的高低不会引起元认知控制水平的显著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高认知灵活性的学生能根据元认知监测进行有效元认知控制,而低认知灵活性的学生其元认知监测水平的提高没有影响元认知控制。结合元认知监控与执行功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如何才能更好的发展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这是心理学与数学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数学研究已由传统研究教法而转向研究学法。近年来心理学的元认知理论在开发学生的智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上越来越引起国内教育界的重视。从理论上讲元认知就是指对“认知的认识”。它主要包括三大成份:(1)元认知知识;(2)元认知体验;(3)元认知监控。元认知过程实  相似文献   

18.
黎坚  唐云  张厚粲 《心理科学》2008,31(3):748-751
元认知是个体对自身认知的动态的调节活动.该文界定了元认知调节的六个基本过程,总结了常见的研究范式,并着重探讨了元认知调节领域一般性的研究结果.大多数结果支持元认知调节的领域一般性;但随着认知任务带来的心理负荷程度不同,元认知调节活动也会表现出一定的领域特殊性.研究者提出,通过比较元认知调节过程在不同领域的变化或发展趋势,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探讨元认知调节的领域一般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考察父母行为和心理控制与青少年早期攻击和社会退缩有无特异性联系、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是否以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作为中介。694名青少年(平均年龄13.67岁)完成了父母控制问卷、情绪调节量表、青少年攻击以及社会退缩量表。结果表明:(1)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均与两类结果有关,未表现出"一对一"的特异性联系;(2)行为控制与两类结果呈倒U型曲线关系,心理控制与两类结果呈线性关系;(3)认知重评在心理控制与攻击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表达抑制在心理控制与社会退缩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探讨小学儿童的数学态度、学业拖延、数学元认知与数学成就之间的纵向联系及内在作用机制,对515名三、五年级小学生进行为期半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1)学业拖延在儿童的数学态度与数学成就之间发挥着即时和纵向中介作用;(2)不同水平数学元认知个体在纵向中介模型中“数学态度→数学成就”这一路径上存在差异。这意味着较积极的数学态度有利于减少小学儿童的学业拖延行为,进而提高其数学成就,而高数学元认知则能够监控和调节个体的数学态度,使其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提高数学成就。该发现为有效促进儿童的数学学习提供了重要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