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以84名初中二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单因子协变量分析对教师期望的改变对初中生自我价值感及动机信念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教师期望的改变对初中生总体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及个人取向特殊自我价值感有显著影响。(2)教师期望的改变对初中生逃避型自我取向及社会效能—同学社会效能—老师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郑海燕  刘晓明  莫雷 《应用心理学》2004,10(3):23-27,52
以 2 55名初中二年级学生为被试 ,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和多元回归方法对教师期望、自我价值感及自我效能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1 )人口统计学变量 (性别和班别 )对教师期望、自我价值感及自我效能有影响。 (2 )教师期望与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效能相关显著 :积极效应与自我价值感及自我效能的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 ,消极效应与自我价值感及自我效能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 (3 )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后 ,教师期望与自我价值感仍对自我效能各维度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 (4)自我价值感在教师期望对自我效能各维度的影响上起到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外语焦虑、自我效能感与外语成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315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技术探讨了不同成绩水平、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学生的外语焦虑、自我效能感和外语成绩的差异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外语成绩及格组学生的外语焦虑水平显著低于不及格组学生,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不及格组学生;女大学生的外语成绩、自我效能感及能力因子和挫折因子上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男大学生,男女大学生的外语焦虑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文科大学生的外语焦虑水平和外语成绩显著高于理科大学生,文、理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无显著性差异;(2)外语焦虑与外语成绩呈显著负相关,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效能感与外语成绩呈显著正相关,性别、专业、外语焦虑、自我效能感、效能感的能力和挫折两个因子是外语成绩的显著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1,自引:3,他引:5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398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自我效能感和归因量表为工具,探讨了不同年级和成绩水平的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归因的特点以及自我效能感、归因与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对于能力自我效能感和行为自我效能感,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而年级差异不显著。学习水平和年级在能力自我效能感上存在着交互作用。(2)不管失败归因还是成功归因,年级差异显著,学习水平差异不显著。(3)路径分析表明,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成绩有直接的影响,而归因是通过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学习成绩的  相似文献   

5.
倪杭英  马剑虹 《应用心理学》2007,13(1):61-64,86
现有的研究表明,学生的英语成绩会受到学习策略、观念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本文在回顾现有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高中生的英语成绩、学习策略、观念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进行研究,进一步讨论高中生的英语学习策略的影响因素和路径,得出以下结论:一、英语学习策略、学习观念、自我效能感、英语成绩之间的相关显著,英语成绩受认知记忆策略的影响最大;二、最常用的英语学习策略是补偿策略、记忆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三、影响高中生英语学习策略掌握的主要自我效能感因素为学习能力和挑战心,主要学习观念因素是方法和自信.  相似文献   

6.
以891名河北省衡水市某小学4~6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了亲子间教育期望差异对小学生情感幸福感的影响,以及学业成绩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多重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亲子间教育期望差异影响小学生情感幸福感,与感知到的父母教育期望和自我教育期望一致相比,当感知到的父母教育期望高于自我教育期望时,小学生的积极情感水平更低而消极情感水平更高;(2)学业成绩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感知到的父母教育期望 > 自我教育期望”这一差异方向与积极情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感知到的父母教育期望 > 自我教育期望”与消极情感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具体而言,“感知到的父母教育期望 > 自我教育期望”可直接影响积极情感,还可通过学业成绩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以及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独立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积极情感;同时,“感知到的父母教育期望 > 自我教育期望”可通过学业成绩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独立中介作用以及学业成绩的独立中介作用影响消极情感。  相似文献   

7.
在外语写作课堂教学的情境下,使用写作自我效能感量表、外语写作焦虑量表和一篇英语命题作文分别调查356名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外语写作自我效能感、写作焦虑与外语写作成绩,探讨写作自我效能感在写作焦虑与写作成绩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外语写作焦虑显著负向预测外语写作自我效能感;(2)外语写作自我效能感显著正向预测外语写作成绩;(3)外语写作自我效能感在外语写作焦虑对外语写作成绩的影响中起到了完全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469名初中生的问卷调查,考察社会支持、学习观、自我效能感与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1)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总体在中等水平以上,不存在性别差异;非重点学校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低于重点学校的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降低。(2)控制了人口学变量的影响后,社会支持、学习观和自我效能感对学习主观幸福感仍有显著影响,其中自我效能感对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较大。(3)社会支持对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既具有直接影响,同时也具有间接影响;初中生学习观和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和学习主观幸福感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洪礼  胡寒春 《心理科学》2005,28(3):675-677
运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高师本科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其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上,大一至大四学生无年级、性别、专业的显著差异;在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上,大三、大四差异显著;2、大四与其他各年级学生在自评症状各因子上存在极显著差异,男女生在自评症状的强迫和偏执两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3、学业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因子上差异显著;4、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较高相关。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英语学业成绩影响因素的因果模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答会明 《心理科学》2005,28(4):984-988
采用英语自我效能、英语学习焦虑、英语学习策略问卷,测量研究213名初中生英语自我效能、英语学习焦虑、英语学习策略与英语学业成绩之因果关系模型。结果表明:(1)初中女生英语学习焦虑显著低于男生;(2)初中生性别、自我效能、活用策略对英语学业成绩有显著回归效应,自我效能是性别影响英语学业成绩的中介变量;(3)初中生英语自我效能与学习策略构成因果-反馈关系且对英语学业成绩有显著回归效应;(4)初中生英语自我效能是英语学习焦虑对英语学业成绩产生消极效应的中介变量.并与英语学习焦虑构成因果-反馈关系;(5)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与英语自我效能共同对英语学习焦虑构成多级链式因果-反馈关系。  相似文献   

11.
姜英杰  车文博 《心理学探新》2005,25(4):45-49,66
随机选取大一、大二和大三学生共1043人为被试,采用协方差结构模型考察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文写作元认知、自我效能、任务价值、成就目标、归N和英语作文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自我效能、任务价值、成就目标、归N两两相关且对英文写作元认知有直接影响,并通过英文写作元认知对英语作文成绩有间接影响;(2)英文写作元认知和自我效能对英语作文成绩有直接影响;(3)自我效能对英文写作元认知的影响力最大。  相似文献   

12.
袁伟 《四川心理科学》2014,(23):136-137
英语阅读教学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我们有必要对英语阅读教学进行研究并且提出阅读的策略,原则和阅读技巧,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3.
Wang M  Koda K  Perfetti CA 《Cognition》2003,87(2):129-149
Different writing systems in the world select different units of spoken language for mapping. Do these writing system differences influence how first language (L1) literacy experiences affect cognitive processes in learning to read a second language (L2)? Two groups of college students who were learning to read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ESL) were examined for their relative reliance on phonological and orthographic processing in English word identification: Korean students with an alphabetic L1 literacy background, and Chinese students with a nonalphabetic L1 literacy background. In a semantic category judgment task, Korean ESL learners made more false positive errors in judging stimuli that were homophones to category exemplars than they did in judging spelling controls. However,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responses to stimuli in these two conditions for Chinese ESL learners. Chinese ESL learners, on the other hand, made more accurate responses to stimuli that were less similar in spelling to category exemplars than those that were more similar. Chinese ESL learners may rely less on phonological information and more on orthographic information in identifying English words than their Korean counterparts. Further evidence supporting this argument came from a phoneme deletion task in which Chinese subjects performed more poorly overall than their Korean counterparts and made more errors that were phonologically incorrect but orthographically acceptable. We suggest that cross-writing system differences in L1s and L1 reading skills transfer could be responsible for these ESL performance differences.  相似文献   

14.
汉语清真一词是中国穆斯林饮食文化中至关重要的词语,本文追溯清真一词的历史、探讨其词义内涵并分析国内几部大型汉英工具书中清真的不同英语译文,指出halal是清真的准确英语译文。  相似文献   

15.
内隐学习是一种自动的、不易觉察的、对复杂规律敏感的学习,内隐学习与学科教学的结合是近年来内隐学习研究取得的新进展。结合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对内隐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6.
As monarch of the lordship and (since 1541) kingdom of Ireland, King Henry VIII and his successors imposed the same ecclesiastical and religious policies they devised for England on Dublin, the most English city in Tudor Ireland. Far-reaching changes were effected to quite a remarkable degree. Yet the English Reformation failed to take root in the Irish city. This paper explores both the course of the Reformation in the capital of English Ireland and the reasons for its general failure. It also highlights some implications of Dublin’s experience relevant to continuing debates in English Reformation studies.  相似文献   

17.
18.
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自编问卷对493名不同背景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内隐学习策略显著低于外显策略,表明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以外显为主;外显策略中,社会/情感策略水平最高,而元认知策略水平最低;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在性别、英语学习难易程度的主观判断以及学业成就水平等因素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特点,女生的策略使用率总体高于男生,英语学习成就越高以及英语学习认知越积极的学生学习策略使用率越高;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发展呈V型趋势,在大三低至谷底,男生的策略波动幅度显著大于女生。  相似文献   

19.
王丽雅 《管子学刊》2008,(2):113-115
儒家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儒家经典的外译特别是英译,一直是西方国家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也为西方读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欣赏儒家思想的空间。儒家经典英译其本质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儒家经典众多的译本由于译者的背景、传播目的和目标受众的不同,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