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试图探讨中国社会的"关系"与信誉(trust)、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治理(governance)之间的内在关联.在现实中,信誉、社会资本、治理之间具有某种内在联系.在社会意义上,信誉是一种有别于个人层面的社会信誉.社会资本是一个源于经济学的有用概念,但被广泛使用于社会科学各相关学科.治理是一种政府管理的新型调控机制,通常强调不同社会部门或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网络.为了保证社会领域中的"公共利益"或"公共性",上述概念已被社会科学家们所使用.本文试图解释为什么中国面对一些社会问题难以发现及时而合适的解决方案.在中国环境中,"关系"对于谋求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往往起着决定性但又是负面的作用.其主要原因如下:首先,"关系"基本上依赖于个人信誉,阻碍着基于客观信息的社会信誉的形成."关系"的个人因素如此强大,致使人们不愿意在日常生活和商务活动中消除个人关系.其次,狭义的社会资本是一种无论男女据此均可获取某种利益的个人关系网络.但是,社会资本的"社会"则意味着,资本的社会维度将赋予超越个人层面的社会利益.从总体上看,动用"关系"是为了达成个人目的而不是其他原因.再次,基于"关系"的中国人虽然正在逐步改进人际之间的社会关系,但在与外国人的商务活动中仍然保持着"关系"的巨大影响.有鉴于此,提出中国社会中基于关系的治理远胜于基于规则的治理的有关假设是非常自然的."关系"的未来命运理应转向公共领域,而在公共领域中,社会信誉、社会资本和基于规则的治理在解决社会问题时可以发挥主要作用.这将引导中国走向成熟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2.
在学术界对康德思想的讨论中,"公共性"问题却被忽略.而这恰恰是把握康德政治哲学特质的关键所在.在康德看来,任何政治判断都应该是一次"启蒙".而启蒙必须以公共性为中介.正是由于理性的公共使用,政治判断才有可能成为批判的、辩论的共识,进而才能获得深厚的民情民意基础.基于这种认识,康德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公共性"并赋予其新的意涵,从而凸显了"公共性"的理论价值及其在康德思想体系中的转向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化中具有十分丰富的社会心理学思想,其中包括社会认知的思想。中国文化中的社会认知思想包括知人观、知人术和有关认知者的理念等内容,是一个从有关知人的重要性、困难性、可能性到各种知人的方法、技巧以及认知者理念的内涵丰富的整体系统。知人术即是典型的中国人社会认知的方式,它以中国社会、中国文化、中国人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以及中国语言特有的形式表现出来,既不同于西方的社会心理学思想,也有别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理念和范式,形成了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的中国人的社会认知思想。其中,有关具身认知的思想,与现代具身认知的理念相一致,同时又具有独特的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具身特点,显示出中国古人有关社会认知思想的先见性与高明性。中国文化中的社会认知思想既是中国本土化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当代社会心理学有关社会认知内容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4.
《学海》2016,(5):31-39
关系控制是基于人际网络而实施的抗争治理术。当一地发生抗争事件时,地方政府经常动员与抗争者有关系的体制内成员或其他较依赖国家的个体参与维稳工作,要求他们开展思想工作,通过人际压力、心理控制和人情感化,转化抗争中的亲友。关系控制的进程及效果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1)关系控制者与抗争者之间的关系强度;(2)关系控制者对地方政府的依赖程度。当关系控制者高度依赖地方政府且与抗争者存在强亲属关系时,关系控制的效果十分明显;当关系控制者与抗争者之间是较弱关系时,关系控制本身的作用往往相对有限。但总体而言,社会关系延伸了国家控制的触角。  相似文献   

5.
曹泳鑫 《现代哲学》2006,4(1):16-23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有自身的先进文化启动与文化自觉,新中国实现过文化的大众化动员,改革开放后商品经济的大发展和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促进了社会生活模式和精神文化的巨大变迁,然而文化变革与政治、经济领域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先进文化和新道德、新风尚的全面形成往往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既取决于新的先进的领航文化的自觉程度,又取决于新文化对整个社会的动员能力。新旧文化之间激烈的碰撞和冲突,必然需要相应的社会宏观调控,制定出有效的文化规范。  相似文献   

6.
市民社会是近年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拟就匈牙利哲学家赫勒(Agnes Heller)的市民社会理论谈几点看法。在论文《尝试回答问题:市民社会有文化记忆吗?》中,赫勒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即市民社会没有(也不需要)文化记忆。该论断的提出既与她幼年的大屠杀经历以及后来在匈牙  相似文献   

7.
医患关系——一种新型的社会法律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些年来 ,医患关系已成为医疗卫生战线广泛关注的问题。 2 0 0 2年 10月 18日至 19日 ,在上海举行了上海市第九届医学伦理学年会暨中美医患关系研讨会。本刊除在前面发表了中美几位学者在会议上所作的专题报告外 ,同时征得作者的同意 ,刊载以下 5篇发言 ,供大家研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中具有十分丰富的社会认知思想,其中包括通过非言语行为进行社会认知的思想。中国文化中非言语行为的社会认知,是指通过对认知对象的非言语行为的判断以达到对认知对象的了解过程,包括视瞻、言语、容止、颜色、声音、好尚等内容。中国文化中非言语行为的社会认知是典型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社会认知,它以中国社会、中国文化、中国人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以及中国语言特有的形式表现出来,既不同于西方的社会认知思想,也有别于现代社会认知的理念和范式,形成了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的中国人的社会认知心理思想。  相似文献   

9.
一党中央十七大六中全会发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使我们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深受鼓舞。如何使社会主义文化得到大发展大繁荣,当然需要从多方面来使它实现。我想,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说:我们要大力推进文化的传承创新无疑是一重要的指导方针。这就是说,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最重要的是要使文化自身在传  相似文献   

10.
医学审美的社会文化属性和功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医学审美的社会文化属性和功能青岛医学院(266021)秦守哲现代科学技术给医学体系带来的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当新的美容技术和手段象隆鼻术、隆乳术、正颅术等给人们带来新概念的美感时,不仅促进了美容医学的发展,而且在悄悄地改...  相似文献   

11.
基于社会交换的理论视角, 以下属关系投入-主管资源回报的概念架构来展现组织中主管与下属关系互动的实质, 对主管-下属关系的运作效果与机制进行跨层次的实证研究。通过问卷法获得54个工作群体的426名下属与主管的对偶数据, 基于HLM分析的结果表明:下属在工作之余对主管的私人关系投入不仅能直接获得主管的工具性资源回报与情感性资源回报, 还能通过领导-成员交换(LMX)间接地获得主管的工具性与情感性资源回报, 而在工作群体内基于私人关系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的特征对主管与下属之间的关系互动与关系质量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关系”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系统的文献回顾,本文对关系的内涵、类型、测量维度及作用进行了梳理,指出了关系研究的新视角.在明晰关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初步探析其研究局限及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3.
<正>10月17日,第四届"海峡两岸道教文化论坛"在台北圆山饭店举行。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张金涛,秘书长王哲一,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等嘉宾应邀出席。本次论坛是由台湾中华道教总会和江西省龙虎山嗣汉天师府联合主办,江西省道教协会及台湾各市县道教团体、知名道教宫观等协办,主题为"弘扬道教文化,传承同根同源,服务和谐社会",简称"同源、传承、和谐"。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佛教伦理文化与当代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佛教伦理文化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去恶行善、慈悲利他、克己、孝亲等基本的伦理道德观念。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中国佛教伦理文化的这些观念,对个人道德境界的提升、和谐家庭的构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构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构建,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亚玉 《心理科学》2006,29(5):1272-1274
研究东南亚华人家族企业的关系管理对于理解华人的心理与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家族企业对当今世界的经济发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东南亚华人家族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研究,发现关系管理对于东南亚华人家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关系管理工作做得好可以促进华人家族企业的发展,关系管理处理不当,会直接危及华人家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时下,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获悉到一则百年来的奇闻:一个发了财的个体户(某私营企业家),为了报答死去多年的老母生前对他的养乳之恩,最近,将她老人家的骨灰盒重新出土,然后在哀乐声中装进了一副豪华的棺材,入土后又筑起了一座醒目别  相似文献   

17.
18.
While cognitive scientists increase their tentative incursions in the social domains traditionally reserved for social scientists, most sociologists and anthropologists keep decrying those attempts as reductionist or, at least, irrelevant. In this paper, we argue that collaboration between social and cognitive sciences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n the shaping of our mind. More specifically, we dwell on the cognitive strategies and early-developing deontic expectations, termed naïve sociology, which enable well-adapted individuals to constitute, maintain and understand basic social relationships. In order to specify the way in which the demanding character of typical social relationships can be recognized in situ, we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deontic affordances”. Finally, we shed light on the continuum that might relate a primitive naïve sociology, dedicated to the processing of invariant properties of the social life and a mature naïve sociology, necessary for dealing with the variable properties of cultural forms of life.  相似文献   

19.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33 teams with a total of 206 team members (excluding team leader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intrateam guanxi and trust networks on individual effectiveness in Taiwan. Guanxi networks included non-job, departmental and past team networks, while trust networks included affective and cognitive trust networks. Results showed that: (i) guanxi networks could better explain members' effectiveness compared with relational demography, and different guanxi networks had different effects; (ii) the more central an individual's position was in the cognitive trust network, the higher the individual's effectiveness; (iii) the past team guanxi network of a team member displayed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centrality of cognitive trust network, while non-job and departmental guanxi networks showed negative effects; and (iv) the effects of members' guanxi networks on individual effectiveness were mediated by the centrality of trust networks.  相似文献   

20.
虞恕 《宗教学研究》2002,(1):120-123
当两种不同的文化有所接触时,必然发生相互激荡。从宗教的观点而官,基督教和佛教都是超越文化的。然而从人类文化现象来看,两者若想在抽象的理念信仰之外融入生活,它势必是一种文化,必然在文化的范围之内。抽象的信仰理念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适当地世俗化。基督教自唐代以来有四次入华传教的经历,即唐朝景教的传播、元朝也里可温教的入华兴衰、明清之际天主教的传入、以及鸦片战争前后基督教各派的相继传入。同样是外来宗教来华,基督教和佛教却有着截然不同的遭遇。本文想以佛教初传来华的经历为衬,通过景教与佛教两者不同经历的比较,分析一下基督教(景教)在唐朝传播最终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